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指导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1:1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议论段五步法

(1)第一步,写观点句:段的首句设置本段的分论点。开门见山,让你的读者明白你本段要论证什么问题。

(2)第二步,写阐释句: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解说(理论论证),为引出的材料起定向作用。

(3)第三步,写材料句: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

(4)第四步,写分析句:分析说理。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了。

(5)第五步,写结论句:本段小结,照应本段开头,对分论点的延伸、升华。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可将”“由此可知”等字样。这样本段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 。

(例文) 负重的人生才有价值。(观点句) 古往今来那些让人敬仰的名字往往都带着沉重的使命感铸就了人生的辉煌。(阐释句) 普罗米修斯一心要为人类带来光明,为了给人类盗来火种,即使被绑缚在高加索的绝壁上,忍受着巨鹰天天吞噬心肝的痛苦,也无怨无悔。(材料句)为什么普罗米修斯虽九死其犹未悔?普罗米修斯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无比强烈的使命感——把人类从蒙昧状态中拯救出来的信念:人不再是神游戏的产物,而是可以主宰自己命运的生命。(分析句)可见,谁能担负起人类的苦难谁就被后人铭记,谁把自己的苦难编织成人类的幸福花冠,谁就能让自己的名字化为众人心中的纪念碑。(结论句)

【论点】逆境出人才

【事例】司马迁受宫刑之后,承受着身心的巨大折磨,感受着世态人情的炎凉,奋笔疾书,用充满血泪的文字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得以一雪前耻青史留名。

【分析】为什么司马迁在逆境中能成就一番事业呢?因为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认准自己的目标。坚信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但求无愧我心,充满了奋斗的动力,最终用困厄中的坚持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青史留名,把自己的苦难化成了人生的诗行。

【结论】由此可见,逆境让生命升华,让生命闪光,让生命变得更有价值!

【论点】有志者事竟成。

【事例】方文山原是一位不得志的青年,为了圆梦而在台北市苦苦打拼。他做过防盗器材的推销员,还曾帮别人送过外卖,生活的艰辛让他更懂得立志的重要性。他拼命创作歌词,梦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人。他把自己的作品分寄到各大小唱片公司和音乐人手中,每次都要寄出上百份这样的“求职信”,但一直

都是石沉大海。经过无数次失败之后,方文山终于成为周杰伦的黄金搭档,被誉为华语流行乐坛第一词人。

【分析】假如方文山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音乐人,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写歌词。那么,方文山绝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结论】正如苏轼所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论点】人生要经得起诱惑。

【事例】陆俊曾是中国最好的国际级足球裁判员,在中国顶级足球赛事中担任主裁场次超过200场,并当选为甲A联赛10年最佳裁判,两度当选亚足联颁发的年度最佳裁判,是中国足坛首位在世界杯和奥运会决赛阶段执法的裁判,可谓功成名就。可是在中国足坛的打假风暴中,因收受贿赂操控比赛结果而沦为阶下囚。昔日让人尊敬的“金哨”蜕变为今日让人不齿的“黑哨”。

【分析】假如当初陆俊禁得住诱惑,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秉公执法,那么他又怎么能在打假风暴中翻身落马呢?他自己又怎么能身败名裂呢?

【结论】可见,人生的路虽长,紧要处只有几步,尤其在面临诱惑的时候。只有经得起诱惑才能踏踏实实走好人生之路。

对比分析法

这种分析方法就是所举事例形成正反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 思路:分析正反事例——突出论点

【论点】一个善于自省的民族才值得尊敬 【事例】二战中犯下滔天罪行的德国在战后用反省的态度来弥补他们的罪过——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更有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然而同样在那幕惨剧中扮演了不光彩角色的日本,战后某些右翼势力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一些政客年年参拜靖国神社;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甚至霸占我领土钓鱼岛,强行抓捕我渔民……

【分析正例】同样作为二战中的侵略国家,德国人在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用自省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他们虔诚的忏悔的灵魂。从而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分析反例】而某些日本人却从不自省,一意孤行,遭到了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

【结论】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可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善于自省的民族才可以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才能赢得世人的谅解,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议论文写作

学生学写作文现状分析:

很多学生喜欢以某某地区的满分作文为范文,钻研模仿,力求所谓新奇古怪,个性创新,殊不知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同,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也参差不齐,这样做不一定能让每个学生都提高作文水平,甚至使部分学生误入歧途,盲目去模仿“高手”作品,结果很多人却不得其精髓,不但没有得到满分,弄不好还有可能被判为偏题作文,分数很低,得不偿失!

应试作文推广格式

鉴于此种情况,为了规范大家作文的写作,给大家介绍一种应试作文格式,此方法有八股文的嫌疑,也违背当今素质教育的精神,但为了提高同学们的作文成绩,实属无奈之举,按照此格式写作议论文,因其不够离奇新颖,不可能得到满分,但是也因其论点突出,条理清楚,论证有力,能迅速稳获“基础”分数,学生大可以在观点新颖,语言优美,材料精辟等方面去寻求突破,以获得更高分数,力争获得50分以上的“发展”等级的分数。高考作文我们“赌”不起,“输”不起,故在考场上务必先求“稳 ”再求“高”。

1、题目的写法:

题目一定要反映出文章的体裁,切不可起一些类似散文或者记叙文的题目。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指明文章论述范围,比如《论友爱》、《谈理想》、《说勇气》等等;第二种题目就是论点,这种写法很特别也很醒目,大多数情况下效果很好,读到下文会给阅卷人一种紧扣题目的大局感,比如《团结就是力量》、《重理轻文可以休矣》等等。

2、开头第一段的写法。

如果是给材料议论文,则可将材料压缩归纳,再进一步提出由此材料你得出了怎样的观点,以此提醒阅卷人考生是根据材料才得出了自己的中心论点的,此项分数可以得到。

如果是话题作文,则可随便谈论一些与下文论点有关的现象或者事实,然后自然的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

此段结尾最好开门见山的亮出自己全文的中心论点,也可以用一句设问(论点作为回答)引出下一段的分论点。

这二段,第三段可以用议论文五步法

每段开头均要亮出该段的分论点(注意:在安排二、三段的分论点时,分论点之间可以有两种关系:

一种是平行扩展关系,比如一篇谈论尊老爱幼的文章,分论点可以是1我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2当今社会依然提倡尊老爱幼。3世界各国都把尊老爱幼当作一种道德准则。这三个分论点从古今中外各个方面论述了论点,它们之间是平行关系。

另一种关系是递进关系,同样以尊老爱幼举例,递进的分论点可以是1尊老爱幼是个人道德水准高低的体现。2尊老爱幼是社会风气好坏的体现。3尊老爱幼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否的体现。这种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依照从个人到社会再到人类的层次递进,体现了逻辑的准确与思路的清晰,给人一种高水平认识的感觉。 强烈推荐在高考中使用递进方式设置分论点,效果好,得分高。分论点的句式最好使用统一的句式,比如排比。

注意,这两段议论段的字数要保持大体一致,不可有的段过多有的段过少。有字数要求的作文主要靠这三段凑够字数,按800字的要求,这三段最少也要占到500字,也就是文学上常说的“猪肚”。 关于中心论点和分论点都要“突出”“显眼”

1、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凡是试图让阅卷人费力寻找论点甚至不惜让阅卷人顶着酷暑归纳论点的作文,绝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及格的话就算比较走运了。 2、论点宁可不新颖也绝对不要偏离材料、有争议,更不能出现立场上的错误,否则将变成零分作文,实在没有高水平的认识,可以选用大众化但绝对没有错误的论点

第四段要联系生活现实。可以指出论点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更可以联系时事,给人一种眼界开阔关心国家大事的感觉。比如还是谈自信,这一段就可以写自信在我们现实生活的学习与交往中的意义,而且还可以联系神州五号成功发射,正是由于我们中华民族充满自信,才在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上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此段也不宜过多,几十字足够。

最后一段可以以抒情句式围绕中心论点发出鼓励或者号召。比如:让我们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吧!千万不要多写,一句足矣。

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就算写好了。同学们平时需要做的有三点: 一是多多记诵名人名言与伟人事迹(最好是记已经精辟概括好的经典材料),虽说一材可以多用,但是记得越多考场上应对能力越强;

二是提高驾御语言的能力,少写乃至不写错字,考场作文严禁涂改(卷面也有不少分),作文格式一定要正确,我竟然见过没有题目的作文,结果被白白扣掉五分,痛心之余,深感莫名其妙,但愿不再有人犯此类低级错误;

三是提高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当然这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实乃经年累月之力,这一点上的差距,也就是为什么按相同格式写出的作文,有人能得55分,而有人只能得到45分的原因。

最后说明一点,此格式只是工具,可帮助学生发挥出正常水平而已,而真正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是绝非仅靠格式去套就能实现的,只有多读多思多积累,准备好充足的“新米”“好米”,成为“巧妇”才能做出一锅“好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3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