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4-04-09 04: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方哲学史》教学大纲

课程说明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张志伟教授编写的《西方哲学史》。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本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哲学的理解,也是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其他课程的必要基础。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西方哲学史中一些重要的哲学流派及其思想脉络,了解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德国古典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的历史,并培养学生基本的哲学思维能力,为他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进一步学习现代西方其他理论奠定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本课程安排在第六学期,总共约为54课时。

1

导 论

教学要求

掌握:哲学、哲学史等概念。

熟悉: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意义。

了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现代西方各种思潮的关系。 一、哲学史是什么 (一)哲学的问题 (二)哲学史与哲学的关系 二、为什么要学习西方哲学史 (一)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意义 (二)学习的方法 三、西方哲学史的覆盖范围 (一)西方的含义

(二)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的区别与联系 复习思考题:

1、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2、试讨论什么是哲学。

3、西方哲学指的就是欧洲哲学吗?

第一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

教学要求

掌握:赫拉克利特的动变哲学、巴门尼德的存在哲学思想。 熟悉:早期希腊各哲学流派的基本观点。

了解:西方哲学的起源,早期希腊各哲学流派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古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2

一、希腊哲学的非宗教精神 (一)希腊神话世界观 (二)希腊哲学的背景 (三)自然哲学的基本观念

二、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诧异与思辨的关系

第二节 伊奥尼亚学派

一、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本原”及这一命题的意义 二、阿拉克西曼德的“无定性是世界的本原” 三、阿拉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 四、赫拉克利特的哲学 (一)火本原说 (二)逻各斯学说 (三)生成辩证法

第三节 毕达哥拉丝学派 一、灵魂说:灵魂不死和永恒轮回 二、数本原说:数是万物的本原

第四节 爱利亚学派

一、克塞诺芬尼的理神论:神是唯一、不动的最高的主宰 二、巴门尼德的“存在”的意义辨析 (一)存在的特性

(二)其存在论对后世的影响 三、芝诺悖论:运动和多是虚幻不实的 四、麦里梭的正面论证存在的地位

第五节 元素派

3

一、恩培多克勒的六根说:四根和爱恨 二、阿拉克萨哥拉的种子和努斯说

第六节 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 一、本原说:原子与虚空

二、原子的性质:数量、形状、顺序、位置 三、认识论:影像说 复习思考题:

1、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本原”有何意义? 2、如何理解“无物常住,一切皆流”? 3、巴门尼德的“存在”有何特性? 4、芝诺是如何反对运动和多的?

5、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爱恨和鲁斯有何区别和联系?

第二章 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

教学要求

掌握: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和“是什么”的哲学思想。

熟悉:苏格拉底方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了解: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哲学的关系。

第一节 智者运动概述 一、何谓智者

二、智者的主要思想:自然说与约定说 三、智者的功与过

4

第二节 智者的主要代表人物 一、普罗泰戈拉哲学 (一)疑神论

(二)感觉论:人是万物的尺度

(三)相对主义: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 (四)社会契约论的萌芽 二、高尔吉亚的反存在论

第三节 苏格拉底哲学 一、认识你自己 二、美德就是知识

三、“是什么”的哲学问题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苏格拉底的方法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

2、如何理解“知识即美德”和“认识你自己”? 3、苏格拉底的“是什么”对后世哲学有何影响? 4、苏格拉底方法分为哪几步?

5、苏格拉底哲学在哪方面呈现出与其前的哲学有根本的转变?

6、高尔吉亚是如何反对“存在论”的?

第三章 柏拉图哲学

教学要求

掌握:柏拉图的理念论、两重世界理论及其对其后的哲学发展的重大影响。

5

熟悉:柏拉图的灵魂论、政治学和伦理学中的核心思想。 了解: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关系,柏拉图从哪方面推进了苏格拉底哲学。

第一节 理念论

一、“理念”概述:理念的特性 二、理念与特殊事物的关系 (一)摹仿说 (二)分有说

三、如何评价和理解理念论 (一)对后世的影响 (二)遇到的困难

第二节 认识论 一、灵魂回忆说 二、认识的过程

第三节 政治学说 一、理想国 二、哲学王。 复习思考题:

1、柏拉图的两重世界是如何划分的?对后世哲学有何影响? 2、如何看待柏拉图的“理想国”? 3、何谓灵魂回忆说?

4、柏拉图的哲学王有何现实意义? 5、柏拉图的理念在哪些方面遇到了困难? 6、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

7、什么是柏拉图的概念辩证法?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教学要求

掌握: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的本原与原因、形式与质料及其形而上学中的实体说。

熟悉: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 了解: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关系,了解其目的论、灵魂论。

第一节 物理学

一、三本原说:质料、形式和缺乏 二、现实与潜能

三、四因说: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 四、运动论:性质的、数量的和位置的运动 五、时间论

(一)连续性与间断性 (二)连续性与无限性

第二节 形而上学 一、对“理念”论的批判 二、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存在 三、实体学说

(一)第一实体:个体事物 (二)第二实体:种和属

第三节 灵魂学说 一、灵魂的性质、功能和类别

二、灵魂的感觉活动和理性认识

7

第四节 实践科学 一、物理学 二、政治学 复习思考题: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实体应如何理解? 2、质料与形式的关系如何?

3、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与柏拉图的认识论有何不同? 4、亚里士多德是如何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的? 5、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说有哪些主要内容?

6、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与柏拉图的认识论有何关系? 7、亚里士多德是如何把四因归结为二因的?

第五章 晚期希腊哲学

教学要求

掌握: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和怀疑派的悬置判断。 熟悉: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斯多亚学派的自然主义。 理解:皮浪的不动心。

第一节 伊壁鸠鲁学派 一、原子论的自然观 (一)原子自动偏斜 (二)原子有重量

二、快乐主义:身体无痛苦、心灵无烦扰

第二节 斯多亚学派 一、按照自然生活

8

二、命运和自由选择

第三节 怀疑派哲学 一、悬置判断 二、不动心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斯多亚派的“自然”? 2、“悬置判断”是如何形成的? 3、什么是伊壁鸠鲁所理解的“幸福”? 4、何谓“不动心”?

第六章 宗教哲学与文艺复兴运动

教学要求

掌握: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和托马斯的经院哲学,唯名论和唯实论的分歧。

熟悉:宗教哲学和经院哲学的主要代表及其哲学思想。 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欧洲及世界的影响。

第一节 宗教问题概述 一、宗教的本质 二、信仰与理解

第二节 共相与个别问题 一、问题的起源

二、极端唯名论和极端唯实论的对立:罗色林与安瑟尔谟之争 三、温和唯名论和温和唯实论:阿伯拉尔与托马斯

四、寻求共相和个别统一的新方向

9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 一、人的发现:人性论与个人主义 二、自然的发现

(一)达芬奇的自然和谐论 (二)库萨的尼古拉的极大 (三)布鲁诺的“太一”说 复习思考题:

1、奥古斯丁和托马斯的理论有何区别? 2、唯名论和唯实论的对立表现在那些方面? 3、托马斯是如何证明上帝存在的? 4、人文主义有何特征?

5、如何理解库萨的尼古拉所说的“有学问的无知”?

第七章 近代哲学与科学精神

教学要求

掌握: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四假象”说及其经验归纳法。 熟悉:霍布斯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及其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了解:近代哲学理性主义发起的原因。

第一节 近代自然科学与理性主义哲学 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

二、近代哲学的科学精神:认识论转向 三、近代哲学的思辨与实践精神

第二节 培根哲学 一、传统科学观批判

10

二、“四假相”说:种族、洞穴、市场和剧场假象 三、真正的科学方法

(一)科学实验 (二)经验归纳法

第三节 霍布斯哲学

一、机械论的哲学 二、社会契约论 复习思考题:

1、培根的经验归纳法是什么? 2、“四假相”是如何形成的?

3、霍布斯的机械论对其后的哲学有何影响? 4、培根哲学在哪些方面还不彻底?

5、为什么恩格斯称霍布斯为“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

第八章 英国经验论

教学要求

掌握:洛克的两种性质的观念及其形成原因,休谟的怀疑论是如何对近代哲学进行瓦解的。

熟悉:贝克莱哲学的思想主旨。

了解:英国经验论的发展情况及其对其后哲学的重大贡献。

第一节 洛克哲学 一、观念论 (一)观念的来源

(二)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二、第一性的质及其观念和第二性的质及其观念

11

三、知识的分类和范围

第二节 贝克莱哲学 一、“存在就是被感知”

二、对“物质”实体的批判:非物质主义

第三节 休谟哲学 一、经验论的基本原则。

二、温和怀疑论:感觉来源是不可知的

三、因果关系是习惯性联想:终结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方向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存在就是被感知”? 2、休谟是如何瓦解近代哲学的?

3、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有何本质区别? 4、洛克是如何论证知识来源于经验的? 5、如何评价洛克的两种性质的理论? 6、休谟关于因果性的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7、洛克是如何走向不可知论的?

第九章 欧洲大陆唯理论

教学要求

掌握:唯理论的基本观点,笛卡儿的形而上学三原理。 熟悉:斯宾洛莎的实体说,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了解:唯理论哲学对其后哲学的贡献。

第一节 笛卡儿哲学 一、方法论的反思

12

(一)方法论四原则 (二)理性演绎法 (三)普遍怀疑方法 二、形而上学三原理 (一)我思故我在 (二)上帝存在 (三)物质存在 三、物理学

第二节 斯宾诺莎哲学 一、实体学说 (一)实体 (二)属性 (三)样式

二、认识论:真观念与知识 三、伦理学:情感、理性与自由

第三节 莱布尼茨哲学 一、单子论 (一)单子的特性 (二)单子的等级 二、认识论 (一)天赋观念 (二)两种真理 复习思考题:

1、笛卡儿的形而上学第一原理是什么?他是如何论证的? 2、莱布尼茨的单子有何特性?

13

3、斯宾诺莎的实体说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4、为什么说笛卡儿的哲学是典型的二元论? 5、斯宾诺莎的属性和样式与笛卡儿的有何不同? 6、笛卡儿是如何论证上帝和物质的存在的?

第十章 德国古典哲学

教学要求

掌握:康德哲学体系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现象、物自体、先天综合判断、二律背反、理性等)及康德三大批判的哲学要旨,黑格尔哲学体系的主要精神及其哲学体系对后世的影响。

熟悉:费希特的知识学,谢林的同一哲学和天启哲学。 了解: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背景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贡献。

导 言 德国古典哲学的一般特征

第一节 康德哲学 一、康德哲学的出发点。 二、纯粹理性批判 (一)先天综合判断 (二)先验感性论 (三)先验知性论 (四)先验理性论 三、实践理性批判 (一)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 (二)自由 (三)定言命令 (四)实践理性公设

14

四、判断力批判

第二节 绝对唯心论 一、费希特哲学的知识论 二、谢林的绝对唯心论

第三节 黑格尔哲学体系 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特点 二、精神现象学 (一)理性的自我批评 (二)精神的“探险旅行” (三)实体即主体 三、逻辑学 (一)思想的客观性 (二)历史与逻辑 (三)阴影的王国 (四)辩证法 四、自然哲学 复习思考题:

1、康德的物自体有何意义? 2、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3、什么是“统觉”?它对知识的形成有何意义?. 4、二律背反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5、黑格尔的精神运动是如何展开的? 6、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7、康德哲学中有哪些辩证法因素? 8、黑格尔客观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5

9、黑格尔方法和体系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0、为什么说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主要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西方哲学教研室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

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谭鑫田主编:《西方哲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李德生、李真:《简明欧洲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编:《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编:《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编:《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

陈修斋:《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民出版社,1986年。

陶济:《欧洲哲学史著名命题史话》,北京出版社,1989年。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张志伟等编:《西方哲学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6

9、黑格尔方法和体系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0、为什么说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主要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西方哲学教研室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

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谭鑫田主编:《西方哲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李德生、李真:《简明欧洲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编:《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编:《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编:《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

陈修斋:《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民出版社,1986年。

陶济:《欧洲哲学史著名命题史话》,北京出版社,1989年。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张志伟等编:《西方哲学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7g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