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第1-2章模拟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4-05-22 20: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阶段测验一(1~2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针对人口增多和工业经济增长以及资源有限提出的( )的理论。 A.反环境污染

B.环境污染根源的资本理论 C.零速增长

D.返回原始状态 【正确答案】C

2.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整合型的环境保护理念基本形成,这就是( )思想和战略的出现。

A.反环境污染 B.快速发展 C.零速增长 D.可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D

3.人类的环境利用行为与环境要素及其性状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 )。 A.主体 B.客体 C.标的 D.内容

【正确答案】B

4.经过一千年的发展,至( )之前中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思想已逐步完善。 A.秦汉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正确答案】A

5.到( )以环境污染为突出表现的环境问题在主要工业国家发展到了顶峰。 A.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B.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C.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D.二十一世纪初 【正确答案】B

6.行为人在自然状态下为了生存繁衍、适应环境变化所进行的利用和改变环境的活动是指( )。

A.本能利用行为 B.开发利用行为 C.适应利用行为

D.保护行为 【正确答案】A

7.1930年,( )通过了世界上首部保护自然遗迹的法律,并且设立了36个自然保留地。 A.法国 B.比利时 C.罗马尼亚 D.意大利

【正确答案】C

9.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是指( )。 A.生态循环 B.生态系统 C.生态平衡 D.生态圈

【正确答案】B

10.产品消耗的环境成本由他人承担而他人并未通过市场得到补偿是指( )。 A.对生态系统评估不当 B.环境成本外部化 C.产权界定不清 D.科学不确定性 【正确答案】B

11.环境公益诉讼是20世纪70年代源于( )公民诉讼的一种新的诉讼形态。 A.法国 B.日本 C.中国 D.美国

【正确答案】D

12.由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 )。 A.立法体系 B.国际法体系 C.国内法体系 D.渊源体系 【正确答案】D

13.现在欧洲有据可查的最早的环境法律是( )在1306年颁布的禁止在( )使用露天燃煤炉具的条例。

A.法国查尔斯六世, 巴黎 B.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伦敦 C.法国路易三世,巴黎0

D.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伦敦 【正确答案】B

14.( )被称为环境保护的耳目。 A.环境质量标准 B.环境监测

C.《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D.防污治污手段 【正确答案】B

15.公众环境权益理论源于西方国家法学界倡导的( )。 A.环境平衡论 B.环境权论 C.环境可持续论 D.环境发展论 【正确答案】B

16.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是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给( )下的定义。 A.自然环境 B.自然资源 C.环境资源 D.社会环境 【正确答案】B

17.从生态学意义上看,( )是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A.公民 B.法人 C.公众 D.团体

【正确答案】A

18.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政府的( )。 A.基本前提 B.主要内容 C.重要目标 D.内在保证 【正确答案】C

19.( )是指受法律调整的环境利用行为主体间发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环境利用关系。 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 B.环境与资源利用法律关系 C.环境预防与治理法律关系 D.环境与资源调整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A

20.我国规定公众“环境权益”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首见于2002年( )。 A.《环境影响评价法》 B.《公民行动战略》 C.《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D.《循环经济促进法》 【正确答案】A

21.根据( ),国务院于1974年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它标志着国家级的环境保护行政机构在我国诞生。 A.《环境保护法(试行)》 B.《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

C.《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 D.《只有一个地球》 【正确答案】C

22.自然公园制度是( )建立的。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英国

【正确答案】B

23.在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稳定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执法就比较( )。 A.宽松 B.严格 C.稳定 D.动荡

【正确答案】B

24.以保护和改善环境、预防和治理人为环境侵害为目的,调整人类环境与资源利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指( )。 A.环境法 B.资源法

C.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D.污染治理法 【正确答案】C

25.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时期是( )。 A.20世纪50年代起至60年代末 B.20世纪50年代起至7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起至70年代末 D.20世纪60年代起至80年代末

【正确答案】B

26.2012年新修订的民诉法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赋予了( )。 A.政府机关 B.社会公益组织 C.公民个人

D.法律规定的机关 【正确答案】D

2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 )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最主要特征。 A.社会性 B.政策性 C.整体性 D.综合性

【正确答案】A

28.( )是我国最重要的一部综合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 A.《环境保护法》 B.《自然保护法》 C.《侵权责任法》

D.《循环经济促进法》 【正确答案】A

29.权利人可以主张的、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的环境要素及其自然性状是指( )。 A.客观存在的物质财富 B.客观存在的非物质财富 C.环境功能 D.环境效能 【正确答案】A

30.20世纪60年代以来至今,各国最活跃的立法活动当属( )。 A.民法 B.商法

C.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 D.知识产权立法 【正确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目前日本的各种环境权利的表述被法理学界称为“新的权利”,包括( )。 A.日照权 B.舒适权 C.言论自由权 D.知悉权

E.厌烟权

【正确答案】ABDE

2.国务院批转了由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首次确立的方针包括( )。 A.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B.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C.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D.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E.整体统筹,携手利民 【正确答案】ABCD

3.环境问题的成因主要可以归结为( )方面。 A.市场失灵 B.政策失误 C.科学不确定性 D.国际贸易的影响 E.自然因素

【正确答案】ABCD

4.综观现代环境问题的演变历程,可以将其分为( )。 A.地域环境问题时期 B.历史环境问题时期 C.国际环境问题时期 D.全球环境问题时期 E.国内环境问题时期 【正确答案】ACD

5.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表现包括( )。 A.通过环境质量体系认证 B.获得绿色标签认定 C.推行清洁生产

D.主动对外宣示企业环境保护守则 E.参与环保公益 【正确答案】ABCD

6.我国参加了大量的国际环境条约和公约,其中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国际环境条约包括(A.《南极条约》

B.《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 C.《防止海洋石油污染的国际公约》 D.《东南亚及太平洋植物保护协定》 E.《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正确答案】ABCDE

)。 7.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 A.警告 B.罚款

C.责令停止生产 D.吊销许可证 E.没收违法所得

【正确答案】ABCDE

8.2010年6月,国务院通过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家层面上将国土空间划分为( )区域。 A.优化开发 B.重点开发 C.禁止开发 D.限制开发 E.选择开发

【正确答案】ABCD

9.环境监测一般包括( )。 A.环境质量监测 B.环境物理监测 C.污染源监测 D.应急监测 E.自然资源监测 【正确答案】ACD

10.行政强制执行的具体方式包括( )。 A.加处罚款或滞纳金 B.代履行 C.恢复原状 D.拍卖 E.拘留

【正确答案】ABCD

11.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同,将环境问题分为( A.第一环境问题 B.原生环境问题 C.第二环境问题 D.次生环境问题 E.人为环境破坏 【正确答案】ABCD

12.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包括( )。 A.社会性 B.整体性

。 )C.综合性 D.政策性 E.科学技术性

【正确答案】ACDE

13在中国,通过政策和法律宣示为国家基本国策的事业包括( )。 A.计划生育 B.环境保护 C.一夫一妻 D.耕地保护 E.节约资源

【正确答案】ABDE

14.根据《物权法》规定,下列资源归国家所有的包括(A.海域、水流 B.矿藏

C.城市的土地

D.城市郊区的土地 E.荒地、滩涂

【正确答案】ABC

15.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有生命物质 E.无生命物质

【正确答案】ABCE

。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jt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