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管理专题 历年考题汇总

更新时间:2023-10-03 15: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审视

1.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的两个源流的核心代表人物是()p2-4 A.荀子 B.孔子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2.“管理就是提高效率”是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的核心观点,在教育领域积极推动此思想的有()p10

A. 斯波尔丁 B.博比特 C.梅奥 D.马斯洛

3.人际关系理论对教育的影响是沿着这些线索发展的()p12 A.教育的市场化问题

B.教育管理的民主化问题 C.教育管理的情感化问题 D.教育管理的激励问题

4.目标管理的内涵很丰富,主要有()p13 A.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方向性管理 B.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网络为基础的系统式管理 C.目标管理是以人为主体的主动性管理

D.目标管理是建立客观、公正、进取的评价机制来调动积极性的管理 5.一般系统理论认为,社会系统的特性有()p15

A.系统的目的性 B.系统的整体性 C.系统的层次性 D.系统的动态性 6. 目标管理在具体运用中存在的陷阱是()p14

A.时间陷阱 B.量化陷阱 C.奖励陷阱 D.情感陷阱

7. 社会系统具有的特性有()p15

A.系统的目的性 B.系统的整体性 C.系统的层次性 D.系统的动态性

8. 把“教育管理等同于教育领导艺术”的观念有两个特点()p18 A.把管理等同于领导 B.把管理看作是科学 C.把管理等同于技巧 D.把管理看作是艺术

9. 管理是通过他人来达成事的一种艺术,所以需要重视对人的()p19-20 A.情感管理 B.赏识管理 C.评价管理 D.沟通管理

10. 格朗鲁斯对服务管理界定,对教育管理来说意味着()p21 A.教育管理的导向首先是学校本身

B..教育所提供的产品首先是教育服务 C.教育管理的导向首先是顾客

D.教育服务管理首先应该体现在管理者与教育工作人员的关系上 11. 组织文化理论的四部曲是()p22

A.《Z理论一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B.《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C.《追求卓越——美国成功公司的经验》

D.《社团文化――社团生活的习俗与礼仪》 12. 组织文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有()p22

A.威廉?大内 B.帕斯卡尔和阿索斯 C.彼德斯和沃特曼 D.狄尔和肯尼迪 13.把管理看作是一种文化的管理学家有()p22

A.威廉·大内 B.帕斯卡尔 C.弗里德曼 (新自由主义思想)

D.彼德斯

14.新自由主义的中心论点主要集中在() p24

A.放开市场 B.私有化 C.政府放松管制 D.国家干预主义

15.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教育市场化必须具备的条件是()p24 A.建立教育服务的“生产者市场” B.确立公共教育服务的政府垄断 C.确立教育受众的“消费者主权” D.赋予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的权力 16. 教育管理经历的演变过程是()p26

A. “以规模求生存” B. “以质量求生存” C . “以特色求生存” D. “以创新求生存”

17. 教育管理作为教育文化中的一种推动性力量,在变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挑战有()p32-36

A.课程改革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B.现代学校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C.信息技术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D.知识经济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18. 课程改革对教育管理的挑战包括()p32-33 A.校本化管理的挑战 B.研究性管理的挑战 C.开放式管理的挑战 D.人本化管理的挑战 19. 信息技术对教育管理的挑战包括()p35-36

A.对学校组织结构的挑战 B.对学校管理方式的挑战 C.校园数字鸿沟的挑战 D. 对传统人才观的挑战 20. 知识经济对教育管理的挑战()p36-37

A.对学校组织垂直化的挑战 B.对传统知识观的挑战 C.对传统人才观的挑战 D.对传统学习观的挑战 21. 当代中国教育管理研究需要关注的的问题是()p38-39

A.教育管理的进口化与本土化问题 B.教育管理的企业化与教育化问题 C.教育管理的落后化与现代化问题

D.教育管理的务虚化与实务化问题

22. 传统的的教育管理模式包括()p40-45

A.研究型模式 B.经验型模式 C.行政型模式 D.科学型模式 23.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的特点是()p46-47

A.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当作研究课题 B.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 C.采取指令性的手段

D.以解决实际问题、探索管理规律、促进教育发展为目的 24. 行动研究具有的关键特征是()p46

A.参与 B.系统 C.改进 D.公开

25.关于科学型教育管理模式,以下陈述哪些是正确的()p44-45

A.用准确的科学研究、知识取代个人判断 B.相信政府干预是最有效率的

C.遵循从上到下的行为原则 D.强调管理者的理性计算

26. 中国教育管理学在新世纪肩负的重大使命是()p37-39

A. 本土化 B.教育化 C.现代化 D.实务化

第二章 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变革

27.分权主要有三种形式:()p59

A.授权 B. 分权 C. 放权 D.主权

28.政治治理变革运动中对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起重要影响的理论是()p59 A. 公共选择理论 B.新公共管理理论 C.市民社会理论 D.政府治理理论

29.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经历了三次“范式”的转换,即()p60

A. 新公共管理学的兴起 B.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出现 C. 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确立 D. 新公共行政学的形成

30.权力制衡的途径包括( ) p61

A.市场的约束 B. 权力的约束 C. 道德的约束 D.能力的约束

31.对教育市场化变革起影响作用的经济学领域中的理论有()p65 A.新自由主义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专业自治理论 D.公共产品理论

32.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教育领域,一般采取的政策有()p65 A.放松政府管制 B.对学校赋权 C.实行开放入学 D.建立学校问责制度 33.从教育活动的主体上看,学校自治包括()p68

A. 以政府办学为主体, 公办、民办并举,给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办学) B. 以校长为主体,赋予校长必要的办学自主权;

C. 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通过社会自治的方式自主选择扶持地区、人群、数量和方式;

D. 以教师为主体,赋予教师必要的专业自主权;

34.给学校自治化予支撑的社会学领域的理论是()p67-70 A.专业自治理论 B.第三部门理论 C.市民社会理论 D. 公共选择理论 (经济)

35.保罗·萨缪尔森的公共物品理论认为,纯公共物品有以下特性()p66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消费的非竞争性 C.受益的非排他性 D.供给的拥挤性 36.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塞拉蒙教授认为,第三部门(或非营利组织)具有的基本特征有()p69

A. “正规性” B. “民间性” C. “非营利性” D.“公益性” 37.属于民办教育体制的学校有()p74 A. 全民所有制企业办的学校 B. 公民个人办的学校 C. 中外合资办的学校 D.教育股份合作办的学校

38.名校办民校的办学主体类型有()p82

A.政府 B.公民个人或团体 C.名校 D.第三部门 39.介于公办与民办之间的混合型学校模式有() A. 公立学校“转制”模式 B. 社会“承包”模式 C. 名校“创办”民校模式 D.“大学城”制模式

40.国有民办制学校是()p80

A. 由有法人地位的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承办 B. 资产及以后的资产增值仍属国家所有

C. 事业费和日常运行经费的全部或大部由承办者依法筹集 D. 承办者享有民间办学的政策权利和办学自主权

41.在中国民办教育体制改革中具有创新性意义的类型有()p86-92

A. 教育股份制办学模式 B. 教育集团制办学模式 C. 中外合作制办学模式 D. 第三部门制办学模式 42.校本管理作为影响整个世界的教育改革,最早兴起于()p93 A.日本 B.澳大利亚 C.美国 D.英国

43.美国的校本管理改革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p96-97 A. 以“校内权力重新分配”为核心的校本管理体制改革;

B. 以“学校学业成绩承诺+政府特许”为核心的校本管理体制改革; C. “家长或社区代表主导的校本管理”改革;

D. 以“学区职能转变”为核心的校本管理体制改革; 44.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前提是() A. 制定学校章程

B. 与社区建立互动关系

C. 建立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 D.赋予学校独立办学的自主权

45.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官僚体制的特点有()p56

A.劳动分工 B.层级结构

C.对事不对人 D.重视基层专业权力 46.现代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有()p71

A.行政手段 B.市场手段 C.道德手段 D.机器手段 47.公立转制学校筹集教育经费的方式有()p80

A.校办企业收入 B.学校周边房地租金 C.学生缴费与社会捐助 D.开展有偿教育服务 48.公立学校转制后所享有的办学自主权主要有()p80

A.收费项目与数额自主 B.经费支配与工资分配自主

C.教改自主 D.用人与招生自主 4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哪几项必须独立()p83

A.独立的法人资格 B.独立的财务会计制

A.主客观双重性 B.多维性 C.相对性 D.相对稳定性 137.教育组织的内涵形象有()401-402

A.人员形象 B.资本形象 C.管理形象 D.实力形象 138.学校吸纳、辐射、服务于社区的方式有()409-411 A.请“社区委员会”参与学校重大举措

B.学校向社区开放

C.社区提供教育教学资源 D.鼓励学生到社区进行实地调研

139.目前,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和互动已形成了许多方式,如:() A.学校向社区开放

B.请“社区委员会”参与审定学校工作计划,参与全面评价学校工作 C.鼓励学生到社区进行实地调研,促使公众关注学校 D.学校组织服务队为社区服务 140.危机事件的特征是()418

A.突发性 B.紧急性 C.危害性 D.关注性

141.从危机事件产生的原因看,大致可分为()418-419

A.由不可抗力导致的自然灾害、人为引发的自然灾害和社会巨变引发的事件

B.教育组织内外部人员恶意造成的事件 C.因教育组织工作失误引发的事件 D.教育组织与公众矛盾冲突引起的事件

142.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认为,危机管理的要素有()419 A.及时、准确、全面的资料和信息 B.一个经验丰富的专案小组

C.保持开放的姿态与公众尤其是新闻界进行交流 D.良好的传媒关系和社区关系 143.危机管理的全过程包括()424 A.预测 B.计划 C.执行 D.控制及善后 144.危机管理计划的内容包括()422-423

A.对教育组织潜在危机的预测分析及危机公关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情况

B.在危机预防和危机处理中的工作步骤、任务要求和遵循的准则

C.制定预防危机的方针政策

D.为每一项潜在的危机制定具体的战略、战术第并确定可能的受众 145.落实危机管理计划包括()424 A.明确危机管理小组的责任和分工 B.制定危机管理宣传手册

C.树立全员危机管理意识,搞好内部培训 D.建立社会关系网

146格朗鲁斯对服务管理界定,对教育管理来说意味着( ) A.教育所提供的产品首先是教育服务

B.教育管理的导向首先是学生、家长、社会或国家 C.教育服务管理首先体现在学校与顾客的关系中

D.教育服务管理首先体现在管理者与教育工作人员的关系上 147.教育管理经历的演变过程是( )

A.“以规模求生存” B.“以质量求生存” C.“以特色求生存” D.“以创新求生存” 148.现代学校制度是规范与调节各种关系的制度体系,集中体现在( )

A.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B.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C.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D.学校与自然的关系 149.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的特点是( ) A.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当作研究课题 B.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 C.采取指令性的手段

D.以解决实际问题、探索管理规律、促进教育发展为目的 150.国民经济对教育经费的分配原则有( ) A.均等原则 B.效益原则 C.优先原则 D.协调发展原则 151.教育管理作为教育文化中的一种推动性力量,在变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挑战是

A.课程改革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B.现代学校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C.信息技术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D.生态经济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152.在中国民办教育体制改革中具有创新性意义的办学类型有( )

A.教育股份制办学模式 B.教育集团制办学模式 C.“大学城”制办学模式 D.第三部门制办学模式 153.传统的的教育管理模式包括( )

A.研究型模式 B.经验型模式 C.行政型模式 D.科学型模式

154.现代教育经费筹措理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 ) A.从策治到法治 B.从数量到质量 C.从消费到生产 D.从一元到多元

155.中国教育管理学在新世纪肩负的重大使命是( ) A.本土化 B.教育化 C.现代化 D.实务化

156.目前就教育经费的性质,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观点( )。

A.用于教育的经费投入是非生产性投资 B.用于教育的经费支出是生产性支出 C.用于教育的经费投入足非充分性投资 D.教育经费具有生产性和消费性二重性质

157.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的特点是( )。 A.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当作研究课题 B.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 C.采取指令性的手段

D.以解决实际问题、探索管理规律、促进教育发展为目的

158.教育浪费是在实现具体教育经费投资目标过程中的无效投入,主要表现为( )。

A.投资性浪费 B.结构性浪费 C.资源性浪费 D.体制性浪费 159.在对教育政策的利益分配本质的理解上,还需要注意( )。

A.教育政策是对全社会教育利益的分配,而不是局部的其他分配 B.分配活动只需要进行一次分配

C.分配活动总是综合各种利益矛盾后的利益分配 D.利益的分配应该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兑现

160.我国教育经费分配中的问题是( )。 A.不公平 B.不效能 C.不效率 D.不充分

161.教育管理作为教育文化中的一种推动性力量,在变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挑战有( )。

A.课程改革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B.现代学校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C.信息技术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D.社会经济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162.我国教育经费筹措新体制的来源渠道除了“财、税”外,还有( )。

A.社 B.费 C.产 D.基 163.国民经济对教育经费的分配原则除了弹性原则外,还有( )。

A.效益原则 B.均等原则 C.优先原则 D.协调发展原则 164.评估教育政策“有效”的标准是( )。 A.取得的“效果大”,强调客观的政策效果 B.教育政策的目标达成程度与社会满意程度

C.就是“效率高”,关注教育政策的投人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D.就是“效益好”,关注教育政策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问题 165.评价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的指标有( )。 A.综合指标 B.单向指标 C.结构指标 D.双向指标

166.东西方教育管理思想源流的重大差异在于( )。 A.从管理核心看,“德治”强调管民,“法治”强调管官 B.从人性假设看,“德治”\相信人性善,“法治”相信人性恶 C.从管理特点看,“德治”是上线管理,“法治”是底线管理 D.从管理重点看,“德治”管的是人的行为,“法治”管的是人的思想 167.教育管理发展经历的演变阶段是( )。 A.“以规模求生存” B.“以质量求生存” C.“以特色求生存” D.“以创新求生存” 168.教育组织的内涵形象有( )。 A.人员形象 B.资本形象 C.艺术形象 D.实力形象

169.教育管理作为教育文化中的一种推动性力量,在变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挑战有( )

A.课程改革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B.现代学校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C.信息技术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D.知识经济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170.评价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的指标有( )。 A.综合指标 B.单向指标 C.结构指标 D.双向指标 171.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的特点是( )。

A.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当作研究课题 B.运用科学实验的方法

C.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育发展是核心目的 D.探索管理规律是次要目的

172.学校吸纳、辐射、服务于社区的方式有( )。 A.请“社区委员会”参与学校重大举措 B.学校向社区开放

C.社区提供教育教学资源 D.鼓励学生到社区进行实地调研 173.行动研究具有的关键特征是( )。 A.合作 B.系统 C.改进 D.公开

174.考察教育投资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状态的指标有( )。 A.总量结构指标 B.生均教育投资比值指标 C.综合结构指标 D.生均教育投资指数 175.格朗鲁斯对服务管理的界定,对教育管理来说意味着( )。

A.教育管理的导向首先是学校本身 B.教育所提供的产品首先是教育服务 C.教育管理的导向首先是顾客

D.教育服务管理首先应该体现在学校与顾客的关系上

176、东西方教育管理思想源流的重大差异在于( ) A、从管理核心看,“德治”强调管民,“法治”强调管官 B、从人性假设看,“德治”相信人性善,“法治”相信人性恶 C、从管理特点看,“德治”是上线管理,“法治”是底线管理 D、从管理重点看,“德治”管的是人的行为,“法治”管的是人的思想 177、教育政策可以理解为( ) A、教育政策在外在形态上表现为政策文本 B、教育政策表征为一种静态过程 C、教育政策体现出特定的权力属性 D、教育政策强调对行为的规范性要求

178、格朗鲁斯对服务管理界定,对教育管理来说意味着( ) A、教育所提供的产品首先是教育服务

B、教育管理的导向首先是学生、家长、社会或国家 C、教育服务管理首先体现在老师与学生关系的关系中

D、教育服务管理首先体现在管理者与教育工作人员的关系上 179、通常的教育政策评估方法有( ) A、对比法 B、成本效益法 C、统计抽样法 D、科学实验法 180、教育决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次性行为。这是因为( ) A、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B、教育决策受时间、能力、资源等条件限制

C、所有组织都处于无政府状态,决策者很难进行理性决策 D、教育决策是在老政策基础上的不断修改

181、教育策划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 A、策划目标和方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jw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