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综述

更新时间:2023-10-03 15: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92kt/a合成氨变换工段初步设计

文献综述

学 生:

学 号:

专 业:班 级:指导老师:

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二〇一一 年 11 月

文献综述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制造尿素、硝酸铵、磷酸铵、硫酸铵以及其他化工产品,而且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氨的用量还会不断的增多。合成氨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生产工艺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现在的发展趋势是大型化,以及节能和环保。合成氨的生产主要分为:原料气的制取;原料气的净化与

合成。在合成氨生产中,CO可以使氨合成触媒中毒,对生产极为不利,必须除去。而变换工段作用就是除去CO从而获得有效气体H2。。变换工段是指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过程。在合成氨工艺流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CO变换既是原料气的净化过程,又是原料气造气的继续。最后,少量的CO用液氨洗涤法,或是低温变换串联甲烷化法加以脱除【1】。

变换工段是指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过程。在合成氨工艺流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变换工艺流程的应用现状:

目前,合成氨的变换工艺流程主要有中(高)变-低变串联流程、多段变换流程、中低低变工艺、全低变流程。由于现在原料气中co含量较高,大多数合成氨厂主要采用的是中(高)温变换中低变,但是随着80年代中国在开发成功耐硫的Co-Mo催化剂的基础上,又开发了适用于全低变工艺的宽温耐硫催化剂,例如B303Q,全低变工艺从1990年实现工业生产后,经过几年的实践获得成功,并在中小型氨厂中推广适用。全低变工艺流程还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2各变换工艺的特点:

1.2.1 中(高)变-低变串联

用此流程时,一般与甲烷化方法配合。。所谓中变串低变流程,就是在B107

等Fe-Cr系催化剂之后串入Co-Mo系宽温变换催化剂。在中变串低变流程中,由于宽变催化剂的串入,操作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入炉的蒸汽比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另一方面变换气中的CO含量也大幅度降低。由于中变后串了宽变催化剂,使操作系统的操作弹性大大增加,使变换系统便于操作,也大幅度降低了能耗【1】。变换反应为放热反应,中低低工艺较好地满足了工艺设计中“高温提高反应速度,低温提高转化率”的基本原则,利用中变的高温来提高反应速度,脱除有毒杂质(如氧等),同时由于中变催化剂价格低,节约资金,利用两段低变来提高转化率实现节能降耗,这样充分发挥了中变催化剂和低变催化剂的特点。

1.2.2多段变换流程

以煤气化制得的合成氨的原料气,CO的含量较高,需要采用多段变换,而且由于进入系统的原料与湿度比较低,流程中设有原料气预热及增湿装置。对于小型合成氨厂,因采用铜氨液最终清洗CO,该法允许变换气CO含量较高,故不设低温变换。一般变换炉分为三段,一、二段间冷却降温,二、三段间冷却用

用蒸汽间接换热,将饱和蒸汽变为过热蒸汽,这对缺乏过热蒸汽的小型氨厂尤为合适,使用过热蒸汽可显著的减轻热交换器的腐蚀【1】。

1.2.3全低变工艺

全低变工艺是指全部适用宽温区的钴钼系耐硫变换催化剂,不再用中底变催化剂,这是变换工艺80多年发展的一次飞跃。目前全低变工艺流程有两种:一种是新设计的;一种是将原有中小型装置加以改造的。全低变工艺为一种节能新工艺,具有能耗低,在相同条件下其反应温度低,设备生产能力大的优点。但全低变工艺催化剂活性下降快,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基于此,一般在一段入口前装填保护剂和抗毒催化剂,从而起到保护低变触媒的作用。这样可防止触媒老化,使用寿命缩短,系统阻力升高较快等问题的出现。80年代中国在研究Co-Mo催化剂的同时,有开发了使用与全低变工艺的宽温耐硫催化剂,例如B303Q。全低变工艺从1990年实现工业化后,经过几年的实践获得了成功,并在中小型氨厂推广使用【1】。

1.2.4中低低工艺

中低低工艺主要是变换原反应为放热反应,它叫好的满足了工艺设计中“高温提高反应速率,低温提高转化率”的基本原则,利用中变的高温来提高反应速率,脱除有毒杂质(如氧等),同时由于中变催化剂价格低,节约资金,利用两段低变来提高转化率实现节能降耗,这样充分的发挥了中变催化剂和低变催化剂的特点

【1】

工艺原理:

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式为:

CO+H2O=CO2+H2+Q (1-1)

CO+H2 = C+H2O (1-2)

其中反应(1)是主反应,反应(2)是副反应,为了控制反应向生成目的产物的方向进行,工业上采用对式反应(1—1)具有良好选择性催化剂,进而抑制其它副反应的发生。

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是一个可逆的放热反应,反应热是温度的函数。 变换过程中还包括下列反应式:

H2+O2=H2O+Q

1.2.5中低低工艺与全低变工艺的比较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低低与全低变各有利弊:中低低实现了触媒活性温度的最佳组合,创造出能耗、阻力及操作的理想效果。而全低变则有能耗低、相同产

能下设备小的优点,但操作相对复杂。鉴于目前合成氨企业规模日大,企业的管理水平、职工的操作水平也相应提高,故全低变工艺前景看好。

1.3工艺条件:

1.3.1压力:

压力对变换反应的平衡几乎没有影响。但是提高压力将使析炭和生成甲烷等副反应易于进行。单就平衡而言,加压并无好处。但从动力学角度,在一定的温度下,对同一种催化剂,随着压力的增加,校正系数增加,加压可提高反应速率。加压对低变催化剂也有相似的影响。从能量消耗上看,加压也是有利。由于干原料气摩尔数小于干变换气的摩尔数,所以,先压缩原料气后再进行变换的能耗,比常压变换再进行压缩的能耗底。而加压就要求设备的材质更加好。但是总的来说加压还是有利的。具体操作压力的数值,应根据中小型氨厂的特点,特别是工艺蒸汽的压力及压缩机投各段压力的合理配置而定。一般小型氨厂操作压力为0.7~1.2MPa,中型氨厂为1.2~1.8MPa。而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厂的压力还是由转化压力来决定的。本设计的原料气由小型合成氨厂天然气蒸汽转化而来,故压力可取1.7MPa【1】。

1.3.2温度:

温度是变化反应中最重要的工艺条件。变化反应是可逆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不断升高,从反应动力学的角度来看,温度升高,反应速率 常数增大对反应速率有利,但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即 CO平衡含量增大,反应推动力变小,对反应速率不利,可见温度对两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而在着最

佳反应温度对一定催化剂及气相组成,从动力学角度推导的计算式

Tm=

Te

RTeE21?lnE2?E1E1式中Tm、Te—分别为最佳反应温度及平衡温度,最佳反应温度随系统组成和催化剂的不同而变化。

但是反应温度的确定是需要多方面的考虑的。首先应该在催化剂的活性范围内,应该防止温度过高造成催化剂的有效成分的烧结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其次是随着催化剂的使用时间的增加,由于老化、粉碎等原因,操作温度可以适当的提高;最后应该采用分段冷却的方式来控制来接近最佳反应温度【1】。

1.3.3汽气比:

水蒸汽比例一般指H2O/CO比值或水蒸汽/干原料气.改变水蒸汽比例是工业变换反应中最主要的调节手段。增加水蒸汽用量,提高了CO的平衡变换率,从而有利于降低CO残余含量,加速变换反应的进行。由于过量水蒸汽的存在,保证催化剂中活性组分Fe3O4的稳定而不被还原,并使析炭及生成甲烷等副反应不易发生,从而降低了CO的残余量,加速了变化反应的进行。而且改变水蒸气的用量是调节床层温升的有效手段。但是,汽气比不是越高越好,水蒸气用量是变换过程中最主要消耗指标,尽量减少其用量对过程的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蒸汽比例如果过高,将造成催化剂床层阻力增加;CO停留时间缩短,余热回收设备附和加重等,所以,中(高)变换时适宜的水蒸气比例一般为:H2O/CO=3~5,经反应后,中变气中H2O/CO可达15以上,不必再添加蒸汽即可满足低温变换的要求【1】。

1.4工艺流程确定:

目前的变化工艺有:中温变换,中串低,全低及中低低4种工艺。工艺流程的设计依据主要是原料气中CO的含量。含量高就采用中高变换,因为中高变化中的催化剂操作温度范围较宽,而且比较经济;然而大多数的原料气中CO的含量都高于10%,故都可以通过中高温变化来除去大多数的CO,反应为放热的,考虑的温升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所以大多中变炉都分为二到三段。又考虑到出口对CO残余量的要求不同,多数情况是和低变一起用的。鉴于本次设计是以天然气为原料,CO的含量比较适合使用中低变串联,来使出口CO的量比较低。含13%到15%CO的原料气经废热锅炉中变换气从920℃降到330℃,在废热锅炉出口加入水蒸汽使汽气比达到3到5之间,但是原料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可以不加入蒸汽,以后再进入中变炉将转换气中一氧化碳含量降到3%左右,温度为425到450度时,再通过中变废热锅炉,将转换气的温度降到180℃左右,进入低变炉将转换气中一氧化碳含量降到0.3%以下,再进入甲烷化工段【1】。

1.5对本设计评述:

天然气变换工段工序是合成氨生产中的第一步,也是较为关键的一步,因能否正常生产出合格的压缩气,是后面的所有工序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控制一定的工艺条件,使转化气的组成,满足的工艺生产的要求。在本设计中,根据已知的天然气组成,操作条件,采用了中变串低变的工艺流程路线。

首先对中,低变进行了物料和热量衡算,在计算的基础上,根据计算结果对主要设备选型,最终完成了本设计的宗旨。设计中一共有中温废热锅炉,中变炉,主换热器,调温水换热器,低变炉几个主要设备。

参考文献

[1]陈五平.无机化工工艺学[M].第三版.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2.4 [2]陈广爱.小型合成氨厂设计手册[M].第一版.南京:江苏科技技术出版社,1978 [3]朱自强,徐汛.化工热力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6

[4]燕山石油化学总公司设计院.钢制列管式固定管板换热器结构设计手册[M].第一版.上海:化工部设备设计中心站,1984

[5]夏清,陈常贵.化工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

[6]朱有庭,曲文海,于浦义.化工设备设计手册[M].第二版.北京:北京工业出版社,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jw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