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巴芒演义》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8-23 02:29:01 阅读量: 心得体会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篇:2020年《巴芒演义》读后感

2020年《巴芒演义》读后感

《巴芒演义》买到手后,一个多星期仔细读了两遍,有的地方来回看了好几遍消化吸收。

唐朝老师的大作,是一本好书,值得收藏时刻翻阅的好书,可以说用再多的赞美之词来评价都不为过。

书中以价值投资思想发展为线索,围绕格雷厄姆、巴菲特、芒格展开,其他投资大师点缀其中。

我仔细读第二遍的时候,顺便将书中主要人物的年龄、投资思想、成就和可学习程度等进行了记录,如下表:

从书中投资大师的经历,有几点的思考和感受:

首先,凯恩斯作为宏观经济学泰斗,也是书中唯一一个用英国指数对比收益率的,从1929-1945年英国股指年化收益率-1.9%,凯恩斯年化收益10.5%,相对收益大幅跑赢指数12.4%,

不比美国的投资大师跑赢指数的幅度低,但是绝对收益相比标普500年化10%收益来说不算高。

由此可以说,即使理念和方法正确,市场也很重要,所以巴菲特也说中了“卵巢彩票”,想想当时美国和英国处境的差别可知。

就此联想到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我们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史,确实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时代给予的生逢其时。

站在当下,我认为未来中国要实现中国梦、走向复兴,成为社会主义强国,正是我辈用武之时。

同时,搭乘这阵东风,实现财富增长、走向富裕,我相信只是时间问题,只要投资理念正确。

第二点感受是关于投资思想的。

从这么多投资大师的经历,可以说,失败各有有不同的原因,但成功的背后是理念的相通。

比如说确定性套利,成功的格雷厄姆、巴菲特、索普等人都是“寻找市场错误定价并从中获利”,对市场有效理论不屑;

陪伴优质企业成长的价值投资模式,成功的凯恩斯、费雪、芒格、香农等人,都有类似挑选有价值的投资对象、陪伴好人好企业成长的描述。

而且巴菲特和芒格一见如故、巴菲特和索普相见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投资大师们互为好朋友,巴菲特周围有成功优秀的人组织成的一张大网,肯定是投资理念互相认同的,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们要学习成功背后的理念。

第三是对于复利的理解。

以前只知道钱生钱可以复利,书中其实还展示了另外几种复利,善良的复利、健康的复利等。

巴菲特解散合伙基金,有人意图收购,巴菲特拒绝了,而且对离开的合伙人给出了投资建议或推荐合适的基金经理,不像蔡至勇利用客户的信任获利。

所以巴菲特未来远超蔡至勇,遇到麻烦比如维斯科金融案,有大律师背书保清白,这就是善良的复利。

从表中年龄那栏,这些投资大师都比较长寿,和好人好企业做朋友,跳着踢踏舞上班,而且成功的投资带来财富,财富可以带来更好的医疗,好医疗也可以帮助长寿,良性循环,我想这可以算是健康的复利。

第四是关于能力圈和自制力。

看到沃尔特施洛斯的投资和经历,深受感触,成功的背后要坚守能力圈,还要有强大的自制力。

大学毕业工作后,能力圈很容易固化在很小的范围,需要不断学习拓展,这个过程需要强大的自制力去执行。

别人娱乐、看电视的时间,你要用来学习、阅读、思考,而且不见得立马有效果,好像和别人用来娱乐也没多大区别,甚至可能会孤立,很容易让人放弃。

所以要看得清自己,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耐得住寂寞,长期坚持,时间拉长了,总会看出区别的。

最后,针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上班族、投资者而言,我想说,如果能早点认识唐朝老师、早点看到唐朝老师的书、早点关注唐书房,可以避免走不少的弯路。

我2014年6月份进入股市,一进入股市就经历了一轮牛熊,牛市逐步加仓,熊市熔断不但获利吐完还亏损了本金。

之后关注到了唐朝老师,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到现在已经而立之年了,也才处于“一赚二平七亏”的“二平”阶段,2017年到现在只有小盈利,基本就是赚了利息而已。

但是通过学习,投资理念逐渐转变,逐步走向了正确的道路上,将资金配置在自己能理解的企业,同时,不断拓展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学习扩大能力圈。

继续加强财务分析能力的学习(手把手1读了好几遍),可能是理工科出身没有经济学基础或者没有天资,学习进度很慢,有时真的很想放弃,但是看到唐朝老师、杨天南老师这么成功优秀的人还笔耕不辍,诲人不倦,我有什么理由放弃呢?

书中提出了有复制价值的4条投资正道:指数基金、确定性套利、一揽子烟蒂、和优质企业成长。

结合自己的投资经历和实际情况,或者说中国的国情,我想最适合的道路是低费率宽基指数基金→陪伴优质企业成长。

在不具备投资能力的时候,先将资金配置在指数基金上,立足先赢,这个逻辑在唐朝老师的文章中有详细讲述(GDP<所有上市企业<沪深300);

之后学习培养商业理解能力,分析研究企业,购买低估优质企业长期持有。

长期持有优质企业赚钱的逻辑其实也可以从福布斯富豪榜上富豪基本都是企业家,是优质企业的长期持有者得到验证。

如果入市前就关注到唐朝老师,我的资产可能比现在多一倍了,但是从现在开始也不晚。

投资正道可复制,财务自由靠努力!

第二篇:《隋唐演义》 读后感

《隋唐演义》 读后感

《隋唐演义》这本书是以隋朝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为背景,书中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脍炙人口,实为一部佳作!

这本书是我小学时看过的,当时看的时候觉得跟其它书一样,而现在品味,我尝到了书的甜味。这本书共写了三个主要内容,一是写了隋炀帝的荒淫残暴,他杀害亲人,夺得皇位,在任十三年,国力疲惫,民不聊生,致使一些地方势力纷纷揭竿而起;二是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情事为线索,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腐败,同时又描写了李世亲刃兄弟,宫廷中的争权夺宠,残酷无情;三是讲述一些草莽英雄的事迹,描写了他们起兵反隋,一直追随李世民创下了一番辉煌的事业,弘扬了他们的侠义之心,其中众位好汉聚义的一回极为精妙,既写出了程咬金的粗犷豪爽,又不失一些暴躁脾气,又写出了秦琼的为人正直,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要兄弟们受苦,真可谓舍己为人,肝胆侠义的精神,也写出了众位好汉团结一心,同甘共苦,发誓推翻隋朝的决心。在这部书中我最欣赏的还是秦琼秦叔宝,他的为人在历史上也有不少好评,其中在一次作战中,李密被流箭射中,坠于马下,昏迷不省人事,此时李密的左右随从早已被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窜,昏迷的李密无人守卫,情况十分危急,多亏了秦琼拼死相救,并集结散兵游勇,这才击退了实力强大的追兵,保住了李密的一条小命,从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秦琼对君主的忠心耿耿,肯为君主付出生命的精神,在后来的一系列战斗中,秦琼均表现出他的勇敢与正直,特别是在玄武门之变时,他协助李世民杀死李建成与李元吉,这也为他在后

人的评论中成为美谈,秦琼一生光明磊落,侠肝义胆,为人正直,无论经过多少坎坷,都不屈不饶,永不放弃,最终成为天下人敬仰的一代名将。我要向秦琼学习,学习他的为人正直,永不放弃的精神。

《隋唐演义》这本书既增长了我知识,也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隋唐演义》可真是一部大家值得看的好书呀!

第三篇:《封神演义》读后感

《封神演义》读后感

读了《封神演义》后,有些情节永远记忆,有些人物不能忘记:

我最喜欢的是哪吒,他在妈妈的肚子里竟呆了三年六个月,生下时是个红彤彤的肉球,一出来就戴着金镯子和红肚兜,真是个天才。他顽皮可爱,抽了龙太子的筯,剥了龙王的鳞,为了父母为了地方百姓,他剔骨还肉,死得壮烈!师傅把他的灵魂往莲叶和藕上一推,就活了过来,成为一个永不衰老的英雄少年!

我也喜欢姜子牙,他喜欢读书很有本领,可是当他在做宰相前总是不断地失败被人笑骂,甚至被老婆抛弃。这不是说明要做个有出息的人除了不断地学习外,还要饱受磨难。

封神演义中的战争武器也很现代:

比如说雷震子的一对翅膀,不就是那敖空飞翔的战斗机吗代郑伦和阿奇嘴里喷出的气体,不是现代战争的化学武器吗,而且威力还不小呢觉高。的千里眼和高明的顺风耳就相当于同胞兄弟而且他们两个的作用还不小呢。

我从小就对封神演义感兴趣直到现在我在懂得它的神秘,而且我向大家大力推荐这本书,因为他真的很适合我们小学生哦!

第四篇:《封神演义》读后感

封建的宿命论

——读《封神演义》有感

《封神演义》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神魔小说,在名气上可谓是仅次于《西游记》,但历久以来,无论是文人,还是读者,对它的评价从总体而言,却都不甚高。抱着疑惑的心态,我读罢这本名气甚高却久经争议的小说,带来的结果却是失望之极。

《封神演义》以商灭周兴为背景环境,借助武王伐纣这一真实历史,描写了阐教与截教众仙分别辅助双方而展开的对决,最后以成汤灭亡纣王自焚,姜子牙封众人成神的故事。

在没读原著之前,由于电视剧等的影响,我一直对《封神演义》持较高的评价。但读完小说后,对于原著里的一些逻辑与封建至极的思想,我实在是不敢苟同,甚至儿有点嗤之以鼻。

小说在开头便交代由于纣王题诗亵渎女娲,导致女娲盛怒而想报复成汤,却发现纣王还有二十八年气运,只得招来三个妖精并吩咐她们托身于宫院之中以惑君心,且待武王伐纣以便相助。可事实证明,正是女娲这一举措而导致了成汤王朝确实只剩二十八年气运。这神秘的巧合让人不禁感叹天命的神奇,也给作品添加了很多趣味性,也为下文交代了前因。

这乍一看,的确相当有趣,道家的宿命论在这里体现得漓淋尽致,让人觉得十分有意思。但细想之下,却不甚合理。作者只是展现道家宿命论的观点,即强调一种“冥冥之中必有天意”的思想观,把一切前因后果都归为是天命使然,完全忽视了人对事物发展的推动和决定作用,实在是让人略感荒唐。

而且小说在开头便已交代成汤王朝的气象:“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叁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大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可笑的是这样一个安定祥和的国家却突然只剩二十八年气运,虽说天下大事,风云一起便变化莫测,但小说却把这一切简单地归为天命。可我纵览全文后发现,这故事的一切的缘由莫不是女娲所吩咐的狐狸精妲己所引起的。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女娲的所作所为,恐怕成汤根本不会覆灭,小说却硬要把这样一个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国家弄至覆灭,虽说符合了历史的潮流与人心的归宿,但从逻辑上来说,未免有所牵强。

小说在写纣王遣兵调将兵伐西岐时,姜子牙总是大骂截教人物不识时务,不懂天命,助纣为虐。要知道截教中的得道人物,道行并不比姜子牙等人低,而且阐教与截教本来便是一家,如果姜子牙等阐教仙人能懂得的天命,截教众仙又岂会不懂?虽说这又是三教经过商议而决定设立“封神榜”,但所谓的“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非是偶然”这种宿命论的理由又怎能让人心服口服。

而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小说最后姜子牙封神时将纣王封为天喜星,纣王如此之残暴不仁,却在死后仍然得道成仙,这不可不谓之荒唐,让人可笑,而这其中缘由恐怕只能以封建的“君权神授”思想来解释了。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封神演义》虽然在很多方面都取到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其思想艺术上,却实在是令我无法恭维。

《封神演义》虽然在艺术上也取到一定的成就,但总而言之,给我的感觉更多的却是封建的宿命论与混乱的逻辑表达。

第五篇:《封神演义》读后感

《封神演义》读后感

《封神演义》在历史上素有“历史神魔小说”的称号。书中讲述了子牙及众仙助武王灭商的故事。

小说最吸引我的地方,莫过于它奇特、夸张的想象了。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充分发挥了他天才的想象,极大的发挥出了神话传说善于想象夸张的特长,赋予各类人物以奇特的形貌和本领,如杨任眼眶中生出手来,手掌中生出眼睛、雷震子肋下生有肉翅、哪吒有三头八臂等等;仙术道法也神奇莫测,如土行孙的入地行走、哼哈二将的奇妙斗法、桃树精和柳树精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杨戬的七十二变。他们又有各有各的法宝相助,显得光怪陆离、幻奇无比。

小说故事情节十分紧凑,环环相扣,用一个故事或人物,引出另一个故事或人物,故事和故事之间,有着前因后果的联系。

如云中子送纣王木剑,意在除妖,妖没除成,却直接导致了“妲己造炮烙”、“炮烙梅伯”等故事。

又如,姜子牙用三昧真火烧出了玉石琵琶精的原形,妲己才会想到报复姜子牙,才会让姜子牙造鹿台,也才会发生“苏妲己设计害比干”、“比干剜心”等故事。

再如,正因为申公豹和姜子牙过不去,才会劝殷洪助成汤,说反殷郊,才会“太极图殷洪绝命”、“殷郊岐山受锄”。

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些性格突出、形象鲜明的人物。如妲己的阴险残忍、杨戬的机智果断、闻仲的耿直愚忠、申公豹的恶意挑拨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哪吒,他打死龙王三太子,剔骨还父,后以莲花为化身。这一神话人物具备了很强的反抗精神。

这部小说使我深刻地明白了两个道理:一个是忠言逆耳利于行。

纣王无道,做了许多坏事,都有些忠臣:梅伯、杨任、箕子、比干等,去劝谏。如果纣王听了他们的话,也不会成为人人痛恨的昏君。而纣王非但不听,还听妲己的话,炮烙梅伯,剜杨任双眼,废箕子为奴,剜比干之心!

另一个是“正克邪,始终还正;邪逆正,到底成凶”。

纣王刚上任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来,纣王宠信邪佞,不听忠言,陷害大臣,荒于酒色,不整朝纲,不容谏本,炮烙以退忠良之心,虿盆以阻谏臣之口,使得万姓慌慌,刀兵四起,最终商朝灭亡。

费仲、尤浑与纣王、妲己狼狈为奸,出尽坏点子,报复劝谏的大臣,后被冻在冰中,祭了封神台。

不过《封神演义》也有不足之处。

文中多次提到的“气数”、“劫数”、“定数”等,认为不论人事还是国家的兴衰成败,都是劫数。劫数在天,就是神魔鬼怪也躲不过劫数的安排。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商朝的气数已尽,每个参与战争的人,不过是在完成所谓的定数。这些内容,都是封建迷信思想的体现,是一些很消极的东西。

《封神演义》我已经读过好几遍了,但还总是情不自禁地翻开它??

四年一班张舒扬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m0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