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校审提纲

更新时间:2024-05-03 08: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件-2

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校审提纲

一、校对提纲

(一) 计算书

1. 构件编号是否与图纸一致。

2. 荷载取值是否正确,有无增多或遗漏。

3. 技术假定、计算简图古采用系数、计算方法、使用公式及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 各构件的计算是否完整,计算过程是否正确。 5. 基础方面

(1) 地基承载力取值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2) 桩的端阻力及摩擦力取值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3) 桩身承载力及裂缝(抗拔桩)宽度是否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4) 锚杆的摩擦力取值是否合理,承载力计算是否正确,裂缝宽度是否满足有关规范

的要求。

(5) 地下空间及室外地下水池、水箱等的最高地下水位取值是否正确,抗浮计算模型

及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6. 如采用电算:

(1) 有否列出计算程序名称:

(2) 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是否相符,数据是否正确: (3) 程序计算的条件假设与工程实际的条件是否相同: (4) 输入的原始 数据是否正确;

(5) 输出的结果是否符合一般规律和规范要求。 (二) 图面

1. 图纸共同部分及总说明:

1

(1) 建设单位、工程名称、业务号与任务书及建筑图是否一致。

(2) 图纸名称及编号与图纸目录是否一致,目录是否包括本工程全部设计图及套用图、

通用图和标准图。

(3) 所有说明是否清楚通顺、字体清晰、整齐、使用规范字、无错别字,同一工程图

纸其表示方法等方面是否一致。

(4) 选用材料的规格、品种、强度等级是否表示清楚,基础材料选用是否考虑地下水的

酸碱影响,对温度等不利条件下工作的构件其材料选用是否已经考虑。 (5) 地耐力及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是否恰当、风压基本值及地震设

防裂度等级是否按规定要求取值。

(6) 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和物体在施工方法方面是否说明清楚,需要作试验的构件

是否已经说明。

(7) 结构图纸是否满足其它工种的要求,其它工种所提预埋件、预留孔等,其数量、

尺寸及其它要求是否符合。

(8) 检查绘制在建筑图或其它工种图上的有关结构做法是否正确。

(9) 设计深度和有关表示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规定和本院规定,以及是否符合本院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是否能满足施工要求。 2. 结构平面及其相应部分:

(1) 轴线号及各部尺寸是否齐全、正确,与建筑图是否一致,分尺寸与总尺寸是否一致。 (2) 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中,梁、柱、剪力墙的布置是否合理,编号是否齐全、正确。 (3) 各构件尺寸、标高及平面位置是否正确,有无遗漏、有无标明平面尺寸线与定位轴

线的关系,有否与其他工种不符的地方。

(4) 构件编号与详图、梁、柱、基础表及计算书是否一致,是否有遗漏和重复。 (5) 基础平面图中墙基、柱基是否和建筑图相一致,有关尺寸是否注明。当其中线和

轴线不一致时,是否注明其中线与轴线之间的关系尺寸。

(6) 当采用条形基础时,如为柔性基础其钢筋配置是否恰当,如采用刚性基础时,根

据所采用的材料其高、宽尺寸是否满足刚性基础要求。

(7) 当条形基础必需跌级时,是否在平面图上将跌级位置、形状及范围表示清楚。 (8) 当采用桩基时,桩的间距尺寸以及群桩中与轴线之间的关系尺寸是否注明。 (9) 所采用的桩基,其成孔方法、直径、中距、持力层是否可行和安全合理。各种桩

2

成孔的特殊要求和做法是否已经说明清楚。

(10) 有地坑、地沟、地下水池、化粪池及设备基础时,其标高、尺寸是否齐全,对墙

基、柱基是否有影响,有影响部分是否已作处理。

(11) 基坑开挖及打桩(钻、冲、挖、振动)时,如地质条件复杂或者对相邻建筑有影响

时,是否在基础平面图中注明所采取有效措施或施工中须要注意的事项。 (12) 楼板的配筋是否与计算书一致,是否符合规范及本院《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的要

求,钢筋的形状、长度等是否注明。

(13) 楼板的标高、厚度等是否注明,楼板如局部受墙体或其它荷载在未设梁时或预留

孔洞边是否采取措施予以加强。

(14) 梁的高和板的厚度,除符合受力要求外,是否也已符合其它工种的要求。 (15) 当楼板面不完全在同一标高时,平面图上是否表示清楚。 (16) 当为高层民用建筑时,楼板保护层厚度是否满足防火规范要求。 (17) 当梁中线与定位轴线不一致时,其偏离尺寸是否已经注明清楚。

(18) 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中,其伸缩缝的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如果超过规范规定时,

是否已作特殊处理。

(19) 超长结构是否设后浇带,后浇带间距是否能满足要求。

(20) 在地震区的多层砖混结构,其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和大样是否符合规范和有关规

定的要求。

(21) 在地下室或楼板平面中,如有集水坑、排水沟、电气沟、厕位等凹下部分, 是否

已作特殊处理,其处理是否合理、安全可靠。 3. 构件详图、大样及其他:

(1) 构件编号、尺寸、跨度、标高、配筋是否与平面图、计算书及建筑有关图纸一致。 (2) 材料规格、强度等级与计算书及总说明是否一致。

(3) 构造是否合理、是否便于施工,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及本院《结构统一技术措

施》的要求。

(4) 异形的梁、柱是否已经表示清楚,是否在某些特殊部分加以说明,其钢筋的配置是

否合理。

(5) 当上、下柱的截面不相同,而其变化又非对称于下柱中轴线时,是否表示清楚。 (6) 梁、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其锚固和搭接长度是否满足有关规定。

3

(7) 在集中力处的吊筋、附加箍筋、受扭纵筋或两侧构造筋的设置,是否符合规范、

计算和构造的要求。

(8) 基础、柱、梁钢筋的配置是否符合计算和有关构造要求。灌注桩的最小配筋率是

否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9) 钢筋、箍筋间距及最大、最小含钢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梁、柱纵筋的排列间距

是否满足有关规定及施工要求。钢筋排列多于一排时,是否表示清楚。 (10) 梁、柱的截面尺寸及保护层厚度是否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11) 基础中线与轴线的关系是否表示清楚,其长短边方向是否与平面因一致。 (12) 剪力墙的厚度是否满足有关规定,钢筋的配置是否满足构造和计算要求。 (13) 剪力墙在转角、洞口四周和薄弱的部位在钢筋的配置上是否已作加强处理。 (14) 水池的构造和计算是否正确,是否已经考虑防水、防渗的措施:设备基础的防震、

隔震计算、构造是否正确合理;有可能产生共震的建筑是否经过计算,构造上是否采取措施;在某些不利条件下工作的构件是否采取防腐蚀、防锈等相应措施。

4

二、审核提纲

(一) 计算书

1. 计算所采用的原始数据(包括荷载的选取、地震设防烈度、风荷载、地基承载力取

值等)是否合理、正确。

2. 计算理论和方法的选用是否正确。主要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3. 重要构件、结构的计算尚应详查其所用公式、运算、简图、结果。 (二) 图面

1. 结构体系、平面布置及主要承重构件是否符合已审批的初步设计文件或技术条件。 2. 设计文件的内容、深度和编制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3. 采用的规范、规定是否恰当。设计说明及施工要求是否合理和便于施工。 4. 构造措施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5. 上部结构及地基基础的处理是否合理和安全可靠,有无不安全的隐患存在。 6. 校对记录是否齐全,校对意见是否正确。设计人是否已对所提意见做出处理。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yj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