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活动评估报告

更新时间:2023-10-06 15:14: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春飞扬”小组活动过程评估报告

班级:104班 学号:12号 姓名:史宏岩

“青春飞扬”小组活动评估报告

摘要:青少年作为一个国家的未来的前途,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群体。然而青少年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社会化过程中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如不加以正确引导,易导致青少年心理发育不健全、人格缺失、青少年犯罪等问题。那么合理的引导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让他们能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培养和塑造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极其必要的。 目录

一、导言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过程、结果评估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六、参考文献 七、附录 一、导言

社会工作者在沈阳市新民职业技术中学开展了一个青少年成长型的小组活动。沈阳市新民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大中专院校,有学生两千余人,其中中专学生占了大部分,约九百余人,主要专业有茶学、旅游、商贸、会计等。从性别来看,女生居多,约占全校学生人数的80%。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全部住校,周末可以出校外进行活动,也可以回家。工作者在开展小组活动之前,首先分批次的对该校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采取不定性的调查方式,在课余时间到该校,通过和该校同学一起吃饭、娱乐、搞体育运动等,随机抽取个别学生进行访谈。这一系列访谈共进行了三次,每次都到该校走访,最后在周末去走访了学生寝室,对他们在校生活进行一个全面的考察,和学生群体进行探讨,在这一系列的调查访问过程中,经过总结归纳,发现该校学生群体主要存在着以下的问题:1、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虽

然这主要表现在中专一年级的学生身上,但是该校由于是三年制中专,一般在中三年级就外实习去了,所以学校中一、中二年级的学生居多。中一年级虽然在进校时学校开设了军训课程,每天都有例行的军事训练,但他们刚从实践那种教育模式走过来,显然对中职学校的一些东西还不太适应。加上他们年龄又小,一般都是在14-16岁之间,远离家人,生活处理能力不强,所以他们感到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对人际的不知所措,对学习方法不不适应以及对前途的渺茫。2、不良嗜好的影响。通过调查得知,大部分选择上中职的同学都是感到自己成绩差,不能升入一所很好的高中,在中学里也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所以选择上职中,有部分学生甚至连初中都没有毕业就直接来上的。虽然他们来的目的是想学一门以后能在社会上找准自己地位的技术,但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很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有部分男生吸烟,上网成瘾,打架等行为。学校的管理很严格,但学生们想着法子与学校对抗,比如说翻墙外出,周末回家后第二周周一旷课、迟到等。许多学生坦言,他们周末没有什么有意义的活动,也很少和同学在一起,一般都是上网打游戏等,生活安排得一团糟。3、其它问题。一些在青少年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然也会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比如说独身子女的自我为中心意识,在寝室里不合群的行为,在学校与老师,在家与家长之间的代沟比较严重等。针对以上问题,工作者认真地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最后选择在刚进入学校的中一年级学生群体里开展一个学生成长型的小组。因为中一的学生由于刚进入学校,对学校的环境,对学习生活都还不很熟悉,人际交往也不宽。给他们开展小组活动也可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和兴趣,同时以此为契机,为以后在此类中专院校开展活动和进行研究探索出一条道路。并以这个群体为研究对象,为对中专群体的研究成果进行一定的填充。 二、文献回顾

根据社会工作者平时的阅读和观察,对中职学生群体的研究在心理学方面比较多,大多都是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来提出对青少年进行

青春期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对青春期心理教育提出如下的建议:1、在学校课程计划中增设心理卫生课,向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或进行心理训练,对预防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一定的作用。2、在学校各种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卫生内容。3、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1]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大力支持,我国的中职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中职学生所得到的资助也越来越大,不过中职学生表现出来的群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2007年5月22日下午,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的代课地理教师、70岁的孙辛卯在课堂上遭受到学生的捉弄并把场景拍摄下来放到了互联网上,此举引起了很多网民和媒体的一致批评和关注。一时间,海艺“辱师门”事件几乎成了各大媒体和网站的焦点,《南方周末》对这件事也作了详细的报道。人们不禁问道:“现在的中专人怎么了?”在十年前,很多学生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师范类院校,毕业后成了优秀的教师,给现代的这代人带来了知识,奉献了自己。但现在的中职学生的表现却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2]从中专生的口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的生活状况,的确让人担忧,为这一个群体,这一年龄阶段的人担忧。所以对这个群体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三、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二十人作为目标群体,分别来自中专一年级的五个班,由学校教师在班上宣传,同学们自愿报名参加为招募小组成员的主要方式,主要就新生对新环境的适应、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理想的塑造等方面开展活动。本次小组活动包括四节,第一节:海内存知己;第二节:圣诞任我行;第三节:Show Myself;第四节:我的未来不是梦。在四次活动开完后,带领组员到我校参观,完成本系列活动。在小组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共填写了两次评估表,分别是第一节活动完成之后和第四次活动完成之后填写,评估的内容包括组员对活动的意见,对小组带领者的意见以及自己得到哪方面的收获等。问题设置成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评估表的前后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组员在参加小组前后的感受等。另外,每节的活动都设置了两

个带领员,一个工作人员以及一个记录者,对组员的详细情况进行记录。这对本次小组后期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素材。最后,通过带领组员到我校参观,和他们进行谈心、交流等了解他们对以后的打算和对本次活动的一些看法。 四、过程、结果评估

第一节活动中,为了提高组员参与小组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竞争性的游戏达到相互合作、认识和熟悉的目的。本节活动设计成一个校园大探宝的活动。具体做法是在校园内设置五个点,每个点设置了一个关卡,组员须经过配合、决策等方式走过这一个关卡,并找出通往下一关卡的任务书,通过五个关卡且用时最短的小组为胜。活动开始后,先由主持人在教室内把二十个人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人互相认识,做了一个热身游戏,然后进入校园大探宝的活动之中。由于小组中的女生占了大部分,有几个关卡临时放宽了难度,不过对组员来说,仍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由于组员是刚认识的,彼此的合作不协调,造成个别小组群龙无首的状态,不过组员在闯关的过程中,始终不选择放弃,这是工作员在事先没有考虑到的,也说明组员在活动中的好胜心很强,他们舍不得放弃某些东西。活动结束后,大家分享的过程很激烈,最后一个到达的小组和最先到达的小组都认真总结了他们的经验。同时,小组气氛的掌握上也差点控制不住,组员发言没有秩序,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小组才慢慢地进入了正常的阶段。第一次小组活动完成后,组员所填写的评估表中可以反映出很多问题。有八名同学认为工作员的引导工作做得不好,小组气氛很沉闷。七名同学认为没有达到预期所定的目标,在开放式问题中,大多数同学认为组员之间不配合,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就贸然行事。第二节活动是在晚上进行的,考虑到活动需要一个比较大的场地,所以小组改在食堂进行,开展活动的时间又正好是西方传统的圣诞前夜,所以组员的积极性很高,都想通过活动能赢得点小礼物什么的。第二次活动的主题是团队能力建设,其实在第一次校园探宝的活动中也有所涉及,只是那是一个前奏,并没有向组员说明,所以他们不会有意识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z7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