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简答题:最全面收集,关于补液、肺炎

更新时间:2023-10-06 15:14: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补液

脱水 轻度 中度 重度

失水量 50 ml/kg 50~100 ml/kg 100~120 ml/kg 前囟凹陷 稍凹 明显凹陷 深凹 皮肤弹性 尚可 较差 极差 口腔黏膜 稍干 干燥 苍白 干燥 发灰 泪 有 泪少 无泪 尿量 稍少 明显少 极少,无尿 四肢 温暖 稍凉 厥冷

低渗性脱水时血清钠低于130mmol/L;等渗性脱水时血清钠在130~150mmol/L;高渗性脱水时血清钠大于150mmol/L。临床上等渗性脱水最为常见.。

腹泻轻型和重型区别——重型有水、电解质紊乱。 重度腹泻的诊断依据——外周循环衰竭 小儿腹泻轻度酸中毒时,早期诊断——血气分析

低血钾—腹胀,肠鸣音消失,四肢肌力低下,腱反射减弱。 治疗

饮食疗法 限制饮食过严或禁食过久常造成营养不良,并发酸中毒,以致病情迁延不愈影响生长发育。应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以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但应根据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的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有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以母乳喂养的婴儿继续哺乳,暂停辅食。 1、 第一天补液

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补液原则 高渗性脱水——1/3张含钠液(1:2) 等渗性脱水——1/2张含钠液 (2:3:1) 低渗性脱水——2/3张含钠液 (4:3:2) 不能测血钠时——1/2张含钠液

重度脱水或中度脱水有明显循环衰竭——2:1等张含钠液0.9%氯化钠 5%葡萄糖 1.4%碳酸氢钠或1.97%乳酸钠 2 : 3 : 1 (1/2张) 含钠液 补液量 轻度脱水——90~120ml/kg 中度脱水——120~150ml/kg 重度脱水——150~180ml/kg

输液速度 前8~12小时 每小时8~10ml/kg 脱水纠正后于12~16小时补完,每小时5ml/kg

对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应先快速扩容;20ml/kg等渗含钠液,30—60分钟内快速输入。

21试述静脉补钾的原则。 

1见尿补钾输液前6小时内有尿  2浓度不超过0.3% 

3静滴时间不少于6小时--8小时  4疗程5天--7天。

1、 应用口服补液盐(0RS)溶液治疗小儿脱水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应用口服补液盐(0RS)溶液治疗小儿脱水的理论基础是:应用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治疗

小儿脱水的理论基础根据小肠上皮细胞朝向肠腔一侧的刷状缘上存在G(葡萄糖)-Na(钠)共同载体的学说病人服一定浓度的盐糖混合液比单用氯化钠或葡萄糖液效果为佳。

3.脱水:脱水程度及临床表现 分轻、中、重三度。 脱水:脱水程度分轻、中、重三度。

(1)轻度脱水: 失水量约为体重的 5% (50ml/kg) 。 精神稍差, 皮肤干燥、弹性稍低眼窝、前囟稍凹陷,苦时有泪,口腔粘膜稍 干燥,尿量稍减少。

(2)中度脱水:失水量约占体重的5%~10%以上(50~ 100ml/kg) 。精神萎靡,皮肤干燥、弹性差,捏起皮肤皱褶展开 缓慢,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哭时少泪,口腔粘膜干燥,四肢稍 凉,尿量减少。

(3)重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的10%以上(100~120ml/ kg) 。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或昏迷。皮肤明显干燥、 弹性极差,捏起皮肤皱褶不易展平,眼窝和前囟深陷,眼睑不能 闭合,哭时无泪,口腔粘膜极干燥。

10.脱水第一天怎么补液 第一天补液:

补液总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维持液

15 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液体疗法方式有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

口服补液主要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脱水,无明显呕吐和腹胀者,主要用于补充累积损失和继续损失的液体。

静脉补液的适应症为: ⑴ 口服补液适用于能口服且脱水不严重的急性腹泻病人; ⑵ 静脉补液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或腹胀者。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A.累积损失量的补充: ① 液体量:根据脱水程度而定。轻度脱水补给30~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 100~150ml/kg。 ② 液体种类:决定于脱水性质。低渗性脱水补2/3张至等张含钠液,等渗脱水补1/2张至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张至1/5张合钠液。、 ③ 补液速度;累积损失于开始8~12小时补足。伴有明显周围循环衰竭者应先用2: l等张含钠液20ml/kg于半小时至1小时内补入以迅速改善血循环和肾功能。

B.继续损失量的补充:按实际损失量估计,一般为10~40ml/kg/日,用1/3~l/2张含钠液于24小时内均匀滴入。 C.供给生理需要量:液量按60~80ml/kg/日,一般用生理维持液于补完累积损失量后12~16小时内均匀滴入或者口服。

17 小儿腹泻病的补液。。。。

总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 总步骤:定量、定性、定时

补液要求:一般累积损失在第一日即可完全纠正,第二天以后的补液可根据该日的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补充。

三补:见酸补碱, 见尿补钾, 见惊补钙 三观察:尿量(3~4小时增多);酸中毒(6~12小时纠正);皮肤弹性(12小时恢复) ⑴ 第一天补液

① 液体总量:包括累计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一般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

中度脱水约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为150~180ml/kg,对少数营养不良,肺炎、心、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尚应根据具体病情分别作较详细的计算。

② 溶液种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液全日容量比例,大约相当于等渗脱水用3::::2::::1液

(1/2张);低渗脱水用4::::3::::2液(2/3张);高渗脱水用1::::2液(1/3张)。 ③ 补液方法与速度:

口服补液:轻和中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累积损失及继续损失可用ORS补给,生理需要量可通过进饮进食补充。

静脉补液: 1)扩容阶段: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于半小时至1小时内补入。 2)以补充累积损失为主的阶段:应用总量的一半,于8~12小时内补入,速度8~10m1/kg/小时。高渗性脱水按5~8m1/kg/小时。 3)维持补液阶段:余量12~16小时内补入,速度稍慢,5ml/kg/小时。

④ 纠正酸中度:轻、中度酸中毒不必另行纠正。重度酸中毒可按5%碳酸氢钠6m1/kg可

提高CO2cp5mmo1/L(约10VOL%)

⑤ 低钾血症处理:低钾时补钾需注意有尿或6小时内排过尿可补钾。补钾量:一般按3~

4mmol/kg/日(相当10%氯化钾2~3ml/kg/日)。方法:补钾尽量口服,严重缺钾或呕吐频繁者可静脉滴注,氯化钾浓度不超过0.3%,速度慢,应在8小时以上。 ⑥ 钙和镁的补充;低钙时用10%葡萄糖酸钙每次1~2ml/kg(最大量≤10ml),用10%葡

萄糖稀释后静滴或慢推。低镁时可用25%硫酸镁每次0.1mg/kg深部肌肉注射,每日3~4次,症状缓解后停用。

⑵ 第二天补液:一般补给生理需要量,按60~80ml/kg/日,用生理维持液。若继续损失,酌情补充部分1/2~l/3张含钠液。

1.体液疗法中,对高钠血症的纠正速度宜稍慢,而对低钠血症的纠正速度宜稍快,

这是因为:高钠血症患儿脑细胞内液渗透压亦较高,输液后脑细胞内钠不易很快排出,可招致水分进入脑细胞,发生脑细胞水肿,表现为惊厥等,因此在纠正高钠血症时输入液量不宜过多,速度宜慢,以每日降低血清钠10mmol/L为宜。低钠血症在临床上可分为缺钠性、稀释性和混合性低钠3种类型,根据病情又可分为轻症(血清钠<130mmol儿)及重症(血清钠<120mmol几)。低钠血症原发病不同,治疗也不尽相同。对于稀释性低钠血症,除治疗原发病外,应严格限水,必要时结合补钠和脱水措施。严重低钠(血清钠 110mmol儿)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应给3%~5%高渗盐水,迅速缓解体液低渗状态,避免难以逆转的脑水肿及永久性脑损害甚至死亡。

2.婴幼儿时期,尤其是年龄小者,为什么既容易发生脱水又容易发生水中毒? 这是由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所决定的。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每日出入量相对愈多。婴儿每日的水交换量约等于细胞外液的1/2,而成人仅为1/7,婴儿的水交换率比成人高3~4倍。所以小儿尤其是婴儿对缺水的耐受力比成人差,比成人更易出现脱水。 小婴儿时期因产伤、缺氧、感染等所致颅脑疾患相对较多,引起ADH分泌亢进,亦是造成水中毒的原因。

肺炎

病毒性肺炎:合胞病毒居首位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症状:发热,咳嗽,喘憋,呼吸困难,三凹征、鼻翼扇动,呼气性喘鸣音,肺底部细湿啰音。 最易出现的并发症——心衰

早期快速的病原学检查——免疫荧光法 支气管肺炎

婴幼儿最常见的肺炎 重症往往出现混合性酸中毒 临床表现 轻症主要累及呼吸系统。大多起病较急。

一般表现:发热,咳嗽,气促,鼻翼扇动,重者点头式呼吸,三凹征,中、细湿啰音,肺部固定中、小水泡音,循环系统 见者为心肌炎及心力衰竭。 合并心衰:①心率突然﹥180次/分 ②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

③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指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④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⑤肝迅速增大

⑥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下肢水肿 心衰的急救措施——立即静脉给予毒毛花苷K制剂 支气管肺炎合并呼吸性酸中毒原因——二氧化碳潴留 诱发心衰原因——肺动脉高压,中毒性心肌炎 确诊 最重要体征——双肺闻及细水泡音 治疗

抗生素治疗 根据不同病原选择抗生素

用药时间:一般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症状、体征消失后3天停药。支原体肺炎至少使用抗菌药物2~3周。 氧疗:鼻前庭导管 氧流量0.5~1L /分 氧浓度﹤40%

缺氧明显——面罩给氧 氧流量2~4L/分 氧浓度 50~60% 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常用)

糖皮质激素使用指征为:①严重憋喘或呼吸衰竭;②全身中毒症状明显;③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④出现脑水肿。可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用地塞米松。 小儿肺活量:50~70ml/kg

急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咳嗽

6月内婴儿无热性支气管肺炎考虑——衣原体肺炎 小儿支气管肺炎脓胸的病原菌——葡萄球菌 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病毒A组

小儿重症肺炎腹胀明显,肠鸣音消失——中毒性肠麻痹 支原体肺炎

咳嗽为本病突出的症状,一般于病后2~3天开始,初为于咳,后转为顽固性剧咳,常有粘稠痰液,刺激性干咳为突出表现,酷似百日咳样咳嗽,热型不定, 确诊——冷凝集试验 治疗——首选红霉素

支原体+心衰:立即静脉给予毒毛花苷K制剂 停用抗生素时间:体温正常后5~7天 X线:特征性改变——肺门阴影增浓

特点——肺下部呈云雾状浸润影,有游走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临床表现: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呈驰张热, 有猩红热或荨麻疹样皮疹

X线:易发生脓胸、脓气胸、肺大泡、多发性脓肿,易变性 合并脓胸——叩诊浊音 合并脓气胸——浊音和鼓音 治疗:首选——耐青霉素酶青霉素 合并脓胸——首选胸腔闭式引流 腺病毒肺炎 特点——稽留高热

最易出现并发症——心力衰竭

X线早于体征,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 急性毛细支气管肺炎

突出特点——突发喘憋、呼吸困难 临床表现:咳嗽,喘,两肺闻及广泛哮鸣音 治疗: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缓解喘憋效果好。 支气管哮喘

治疗 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支气管舒张剂,包括吸入法与口服法。吸入治疗是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法。 预防 色甘酸钠有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故在好发季节前的1个月开始应用,而达到预防作用。

病情缓解后,应继续吸入维持量糖皮质激素。

试述支气管肺炎X线表现

肺门纹理增粗,病灶呈小叶性分布,可见两下肺心膈角区及肺野中内带小斑片状阴影。

11、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

答:1.主要表现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中、细湿罗音,还可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呕吐,呼吸增快、发绀;2.重症时,合并心衰表现:a.呼吸突然加快大于每分钟60次;b.心率大于每分钟180次;c.突然极度不安,明显发绀,面色灰白或发灰;d.心音低顿、奔马律、颈静脉怒张;e.肝脏迅速增大;f.少尿或无尿,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12、支气管肺炎的治疗?

答:原则: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防止和治疗并发症。1.一般治疗及护理:室内空气流通,温度18-20,适度60%,营养丰富的食物,经常变换体位,防止交叉感染。2.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菌选敏感药、在肺组织有较高浓度、早期用药、联合用药、足量足疗程;3.抗病毒治疗可用病毒唑和干扰素;4.对症治疗,缺氧用氧疗、气道管理、腹胀的治疗;6.治疗并发症: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脓胸和弄气胸;7.重症患儿还可以住宿丙种球蛋白。

15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有哪些临床表现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z7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