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化工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2 16: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十七日

目 录

1前言 ............................................................................................................................................................ 1 2总则 ............................................................................................................................................................ 2

2.1编制原则 ...................................................................................................................................... 2 2.2编制依据 ...................................................................................................................................... 2 2.3评估目的与评估重点 .............................................................................................................. 5 2.4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评估程序 ................................................................................................ 6 3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 7

3.1企业概况 ...................................................................................................................................... 7 3.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 14 3.3涉及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情况 ..................................................................................... 16 3.4生产工艺 .................................................................................................................................... 27 3.5安全生产管理 .......................................................................................................................... 31 3.6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 32 3.7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 ........................................................................... 39 4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42

4.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 42 4.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 .............................................................................................. 49 4.3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 53 4.4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 60 5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 61

5.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 61 5.2 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 61 5.3环境应急资源 .......................................................................................................................... 62 5.4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 62 5.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 63 6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 64 7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65

7.1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 65 7.2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 65 7.3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 ................................................................................................ 67 7.4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 67 8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 1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 前言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原名为某某县某某油脂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是一个集油脂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2010年10月经工商注册,企业名称变更为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1000万元;该企业占地面积30325平方米,储存能力5000m3;公司拥有运输车2辆,消防车一辆;主要产品为重交沥青及溶剂油。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凭借公司的良好服务和产品质量,销售业绩逐步提升。

重交沥青生产项目包括100#道路沥青、60#道路沥青、10#道路沥青、石脑油,生产能力分别为50000t/a、20000t/a、70000t/a、10000t/a;溶剂油生产项目包括200#溶剂油、180#溶剂油、120#溶剂油、6#溶剂油,生产能力分别为40000t/a、10000t/a、40000t/a、10000t/a。

2010年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委托××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写《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11年4月6日通过某某市环保局的环保验收(某某字[2011]69号)。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为查清目前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科学评估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客观界定环境风险等级,并为环境安全达标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并按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以下简称“评估指南”)的要求,编制该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在本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1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2总则

2.1编制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相应,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特点,实施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2.2编制依据

2.2.1国家法律、法规和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6.29);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2.2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10.28);

(10)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11)国务院第645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12.7);

(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7号《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05.8.30); (13)《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

2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4)《关于印发<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的通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2010]10号文);

(15)《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113号文);

(16)《关于开展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2010]13号文);

(17)《关于印发<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质量核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2010]109号文);

(18)《关于开展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2011]25号文)。 2.2.2地方法规和文件

(1)《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人大第99号公告,2001.12.7修正); (2)《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2000.10);

(3)《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山东省人大常委会,2001.6); (4)《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山东省人大常委会,2003.1);

(5)《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第67号,2006.3);

(6)《关于对环保突出问题处理应掌握的主要原则(试行)》(鲁环发[2007]178,2007.12); (7)《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鲁环发[2009]80号);

(8)《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08]68号,2008.12); (9)《关于做好环境应急预案评估工作的通知》(环函[2011]66号); (10)《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11)《某某市生态建设总体规划(2003-2020)》; (12)《某某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13)《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东政发[2011]5 号); (14)《某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某某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调整方案>的通知》(东政字[2003]11 号);

3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5)《某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某某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东政字[2003]14 号);

(16)《某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某某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调整方案>的通知》(东政字[2003]21 号);

(17)《某某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18)《某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改善河流水质的通知》(东政办字[2009]115号);

(19)《关于实施固定源大气颗粒物综合排放标准的通知》(东环发[2012]7号); (20)《某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某某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发[2012]10 号);

(21)《某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某某市公共环境改善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办字[2012]27号);

(22)《关于加快推进公共环境改善工程的意见》(东环发[2012]20号);

(23)《关于加强“十二五”期间建设项目污染物总量确认管理的通知》(东环发[2011]59号);

(24)《某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某某市清理整顿环保违规建设项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东政办字[2014]54 号); 2.2.3环评技术规范

(1)《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2)《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3)《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2005);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5)《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2.1-93); (7)《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H3024-1995); (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9)《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9)《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2004);

4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0)《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 (1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6-2001)。 2.2.4项目相关资料

(1)《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2.3评估目的与评估重点

2.3.1风险评估目的

环境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2.3.2评估范围

本次环境风险评估范围为14万吨/年重交沥青生产项目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的生产工艺、原辅料以及辅助工程等情况。 2.3.3 评估重点

通过对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生产线风险源项分析,判断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发生风险事故时对外环境的影响,提出减少事故风险的措施,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估工作重点。

5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2.4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评估程序

企业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Q<1 计算涉及相关环境风险物 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

Q≥1 生产工艺与风险控制水平(M)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

一般环境风险 较大环境风险 重大环境风险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评估矩阵

图2-1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流程示意图 6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3.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3.1企业概况 3.1.1单位情况简介

(1)单位概况

公司位于某某市某某县盐窝镇工业集中区,占地面积30325m2,注册资本1000万元,现有员工126人,是集研发、生产、贸易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化产业,主要生产经营重交沥青及溶剂油。

重交沥青生产项目包括100#道路沥青、60#道路沥青、10#道路沥青、石脑油,生产能力分别为50000t/a、20000t/a、70000t/a、10000t/a;溶剂油生产项目包括200#溶剂油、180#溶剂油、120#溶剂油、6#溶剂油,生产能力分别为40000t/a、10000t/a、40000t/a、10000t/a。

项目厂界东邻冷藏厂、西邻腾达化工厂、北侧为空地、南侧为永馆路,项目厂址周围500m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主要以工业企业及树林农田为主。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基本情况见表3.1-1。

表3.1-1 企业基本情况一览表

企业名称 注册地址 企业类型 负 责 人 占地面积 电子邮件 电 话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 某某市某某县盐窝镇盐中村 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 职工人数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传 真 5000万 126人 1人 (2)工程组成及规模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现有重交沥青产品及溶剂油产品生产线,生产能力分别为14万t/a、10万t/a。本项目基本组成详见表3.1-2,产品方案详见表3.1-3。

3.1-2项目基本组成情况一览表

项目名称 主体工程 辅助工程 公用工程 主要组成 重交沥青生产线、溶剂油生产线 办公楼、中间库等 供水:由盐窝镇工业园自来水管网提供 7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排水: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掏;初期雨水及事故水由罐车运至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循环水系统:设2000m的循环水池两座,小时循环水量200m 供电:由某某县供电局盐窝线引入 废水:生产废水、雨水进入园区污水管网、事故池。 环保工程 废气:氯化氢尾气吸收装置 噪声:隔声、消声、减震设施等 绿化工程:厂区绿化率15% 储运工程 m3m33.1-3现有产品方案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产品名称 100#道路沥青 60#道路沥青 10#道路沥青 石脑油 200#溶剂油 180#溶剂油 120#溶剂油 6#溶剂油 设计能力(万t/a) 5 2 7 1 4 1 4 1 年运行时数(h/a) 7200 7200 7200 7200 7200 7200 7200 7200 (3)厂区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厂区自东向西依次布置有溶剂油罐区、溶剂油装置区、渣油罐区、沥青池、重交沥青装置区。厂区设有运输及疏散通道,主道路宽6m,次要道路宽不小于4m。本项目办公及职工休息室位于项目厂区的南侧,出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对职工的办公生活影响较小。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

3.1.2自然环境概况

一、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某某市某某县盐窝镇工业集中区内(详见附图1企业地理位置图)。 某某县东依黄河,东北濒临渤海,东与垦利县、某某区为邻,东南与博兴县隔河相望,西与滨州市、滨城区、沾化县接壤,北与河口区相交。县境沿黄河呈带状,南北长102.5km,东西宽8.5km~25km,总面积1665.6km2。利津经济开发区位于某某县西南部,某某县城西北侧,东起老城区,西至津十路,南起大桥路,北至利十二路, 规划面积为26.22km2。

8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二、地质、地形、地貌

某某县地处华北断坳济阳坳陷之东部,济阳坳陷是在中生代地堑式断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生代沉积盆地,中生代以前与鲁西断隆区同为一体。自中生代以后,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后的影响下,发生强烈的块断运动,与鲁西断隆区分化、脱节,并形成以坳为主,坳中有隆的坳陷区,接受了巨厚的中生代、新生代沉积。境域内广为第四系掩盖,无基岩出露,第四系之下发育有太古界、寒武系、奥陶系、侏罗-白垩系和第三系。

全境地形为一狭长带状,沿黄河去海岸,呈西南—东北走向,整个地势向东北倾斜,西南高,东北低,近黄河处高,远黄河处低。西南端地面平均海拔为11.5m,东北端沿海滩涂地面平均海拔为 2m,自然比降为1/11000,黄河滩地高于背河地面2m~3m,自然比降为1/7000。

境地虽系平原,但由于历史上黄河决口频繁,即受洪水反复冲切,又有淤积套叠,故形成岗、坡洼相间的微地貌。微地貌大致可分为河滩高地、缓岗、海滩地、浅平洼地、微倾平地等 5种。

三、气候、气象

某某县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虽濒临渤海,但大陆性季风影响明显,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冬季气候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夏季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气候高温多雨,春季温暖干燥,秋季天高气爽。常年主导风向为偏东南风,频率为10.1%,年平均风速为2.8m/s,年平均气温12.4℃,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1.8℃,极端最高气温36.3℃。年均降雨量533mm。其基本数据如下:

1)气温

年平均气温12.4℃ 绝对最高气温36.3℃ 绝对最低气温-11.8℃

最热月(七月)日最高气温平均值26.4℃ 最冷月(一月)日最低气温平均值-5.5℃ 2)空气湿度

年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4.7% 年平均最小相对湿度56.6% 年平均相对湿度63% 3)风

9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年平均风速2.8m/s 年主导风向南南东 夏季主导风向东南 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

瞬时最大风速(地面以上10m处)30m/s 基本风压0.6kN/m2 4)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533mm 最大年降雨总量797mm 日最大降雨量149.1mm 小时最大降水量66.1mm 5)雪

基本雪压值0.4kN/m2 最大积雪厚度37mm 6)最大冻土深度0.93m 四、水文 1)地表水

某某县境内有黄河、太平河、褚官河、马新河、沾利河、挑河、草桥沟西干流、草桥沟8条河流。其中黄河是唯一的自然河流,其它7条河流均为人工排水河道,雨季和引黄用水时排水,旱时和冬季大都干涸。各主要河流的基本情况如下:

黄河:黄河利津段全长 74km,流向为西南—东北。上界起自南宋乡董王村,下界至西河口纵贯全境,沿县南流经南宋、店子乡、利津镇、王庄乡、盐窝镇、北岭乡、陈庄镇、集贤乡、傅窝乡、渤海农场,从西河口折向东北,过垦利县地入海。年平均径流量423.1×108m3,平均含沙量12.96kg/m3。

太平河:全长40km,起自利津镇,流经明集乡进沾化县入潮河。

褚官河:全长31.7km,起自南宋乡,流经店子、北宋、明集乡入潮河,由潮河入海。 马新河:境内段15.44km,起自大赵乡进河口区入海。

沾利河:境内段29.1km,起自王庄乡,流经盐窝镇、大赵乡进河口区入海。 挑河:全长32.62km,起自傅窝乡,流经罗镇乡、利北、六合乡入海。

10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草桥沟西干流:全长28.04km,起自北岭乡,流经傅窝乡、陈庄镇、罗镇乡入草桥沟。草桥沟:全长26km,起自北岭乡,流经傅窝乡、陈庄镇、罗镇乡,进河口区入海。

2)地下水

某某县在成土和发育过程中,一面受河流泥沙淤淀,一面受海水浸渍,深层土壤大都是含盐度很高的重盐土,故浅层地下 500m 之内基本无淡水。据省、地水利部门物探勘测,除黄河滩区、黄河古道以及县境南部成土年龄较早的个别点片,在 5-30m 处有微量淡水外,绝大部分地区为全咸区,没有发展井灌的条件。浅层地下水受黄河侧渗和海水顶托,潜水位高、出流微弱。地下水平均埋深度2.89m,变幅为0.7-0.9m。潜水埋深度小于1m的面积占总面积的0.15%,主要分布在利津镇的大刘家夹河以西和盐窝镇的前、后左村的水稻区,一般埋深0.7-0.8m。埋深度1-2m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7.49%,主要分布在利津镇、盐窝镇、南宋等乡镇的稻田区、北宋镇褚官河两岸有点片地段。埋深度2-3m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30.82%,主要分布在北宋镇和利津镇的绝大部分地区、盐窝镇、汀罗镇大部,沿海滩涂全部,以及陈庄镇、虎滩、北岭、南宋等乡,有零星点片地块。埋深3-4m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45.43%,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和褚官河、太平河下游、南宋乡南部、利津镇有点片地块。埋深4-5m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11%,主要分布在付窝乡东部的河滩高地和北岭乡盐窝镇之间的缓岗带、罗镇乡西北部有点片地块。

地下水埋深度的年变化,与环境条件和引黄溉排状况关系密切。一般情形,潜水自上年秋后到来年1月缓慢下降,至3月中旬保持平衡并形成全年第一次低水期。3月下旬后,因降雨而潜水上升,到5月中旬可上升20-40cm;在引黄灌溉区,由于连续灌水,地下潜水可上升1.2-1.6m。5月中旬后,地面蒸发强烈,潜水下降,到6月底进入全年第二次低水期。7月上旬后进入雨季,潜水上升,至9月中旬,进入潜水位全年最高期,一般埋深 1-1.2m。9月下旬以后,潜水急速下降,冬季缓慢下降。若连续几年干旱,潜水位随之下降;若连续几年雨涝,潜水位则普遍上升,全县地下水的流向与地面坡降基本一致,一般为西南-东北向。

地下水矿化度,全县平均14.43g/L,变幅在0.115-107.5g/L之间。成土年龄长的县境中南部和古河道处,其潜水矿化度低于0.5-2g/L;成土时间短的县境北 部地区,潜水矿化度偏高。全县潜水矿化度5-10g/L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5%;10-30g/L的面积,占总面积的27.99%;大于30g/L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51%。浅层地下水的主要矿化物是

11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盐类。深层地下水,咸淡水分界在500m以下,由境南到境北渐深,水中含氟4.2mg/L,含碘1.96mg/L,均超过人畜饮用标准。

五、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厂址所在区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m为0.40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为0.1g,相当于地震烈度Ⅶ度。

六、植被、生物多样性

境内以潮土、盐土为主,其次是褐土,少量沙姜黑土和水稻土。按表层地质 可划分为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和粘土。 土壤缺乏有机质,普遍缺氧, 严重缺磷,氮磷比例失调,钾较丰富。

植被属暖温带落叶林区,植被受水分土壤含盐量、潜水位与矿化度和地貌类型的制约,类型少、结构简单、组成单纯。评价区内无地带性植被类型,木本植 物较少,以草甸景观为主。天然植被以滨海盐生植被为主,主要分布黄须菜、柽柳、马绊草、芦苇、白茅等。

3.1.3 环境功能区环境标准

一、大气环境

该项目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3.1-4。

表3.1-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项目 平均时间 年平均 SO2 24小时平均 1小时平均 年平均 NO2 24小时平均 1小时平均 CO 24小时平均 1小时平均 日最大8小时平均 1小时平均 年平均 浓度限值(μg/m3) 60 150 500 40 80 200 4000 10000 160 200 70 12

标准来源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 O3 PM10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24小时平均 PM.5 2150 35 75 年平均 24小时平均 二、地表水

该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3.1-5。

表3.1-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污染物名称 pH COD BOD5 氨氮 粪大肠菌群 DO 总磷 石油类 标准值(mg/L) 6~9(无量纲) ≤40 ≤10 ≤2.0 ≤40000(个/L) ≥2 ≤0.4(湖、库0.1) ≤1.0 GB3838-2002 中V类区标准 标准来源 三、地下水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3.1-6。

表3.1-6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

参数 Ⅲ类 pH 6.5-8.5 总硬度 ≤450 高锰酸盐 ≤3.0 挥发性酚类 ≤0.002 NH3-N ≤0.2 四、声环境

项目所在地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详见表3.1-7。

表3.1-7 声环境噪声限值 单位:dB(A)

类 别 GB3096-2008中2类标准 昼 间 60 夜 间 50 3.1.4环境质量现状 一、环境空气

13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据查《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资料:各监测点S2、NO2、PM10的小时平均浓度值和日均浓度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满足以色列标准,无超标现象存在;各监测指标的浓度均值均能满足各自的环境空气指量标准要求,由此可知项目所在地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说明评价区SO2、NO2、PM10、非甲烷总烃尚有环境容量。

二、地表水

据查《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资料:沾利河薄村断面、薄村下游1.5km处水质接近,PH、SS、石油类、全盐量不超标,COD、BOD超标0.6倍,氨氮超标较严重,超标倍数达到7.4倍,监测期间COD、BOD、氨氮超标率100%。可见监测期间沾利河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标准。

三、地下水

据查《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资料: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氨氮、硫酸盐四项指标单因子指数在1.19-3.82之间,均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的要求,已不适用做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四、声环境

据查《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资料:厂址四个厂界昼间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北厂界夜间超标7.92db(A)。

3.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3.2.1大气环境风险受体

本项目位于某某市某某县县盐窝镇。该厂区远离城市建成区、城镇生活区,项目周边500m范围内无《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的“八大场所、区域”。公司厂界外5km范围内的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情况见表3.2-1.

表3.2-1 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情况表

序号 1 名称 前邢家庄 相对厂址方位 SW 与厂界距离(km) 1.6 人口 791 14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后邢家村 曹家村 魏村 新刘村 滩中村 康宁村 黄村 刘村 鲍王庄村 北岭二村 W SW N N E ES S S S E 1.7 2.5 3.9 3.7 4.9 3.8 2.8 3.6 3.6 4.3 1096 600 650 552 435 645 652 1467 896 578 8362

由表3.2-1可知,本项目周边5千米范围内居住区总人口约8362人,此区域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实际调查该项目周边5千米范围内无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国家相关保密区域。 3.2.2水环境风险受体

经调查,本单位废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及事故水。 (1)生活污水

本项目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掏。 (2)初期雨水

本项目初期雨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经罐车运至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3)事故水

本项目事故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用罐车运至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本公司所在区域主要地表水水体为沾利河,具体方位及环境功能区划详见表3.2-2。

表3.2-2 水环境风险受体情况表

序号 1 2 风险受体 沾利河 地下水 方位 W 公司所在区域 距离(m) 500 —— 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15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3.3涉及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情况

3.3.1 环境风险物质分布及储运情况

利津某某化工有限公司厂区范围内环境风险物质储存规格、储存方式、最大储存量、临界量见表3.3-1:

表3.3-1 环境风险物质储运情况表

序号 1 2 3 4 5 6 储存物料 石脑油 200#溶剂油 180#溶剂油 120#溶剂油 6#溶剂油 渣油 单罐容量/m3 500 500 500 500 500 5000 数量 1 1 1 1 1 2 总储量/m3 500 500 500 500 500 1000 储罐类型 浮顶罐 浮顶罐 浮顶罐 浮顶罐 浮顶罐 浮顶罐 材质 碳钢 碳钢 碳钢 碳钢 碳钢 碳钢

3.3.2物质风险识别

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的规定,利津某某化工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易燃易爆物料有石脑油、各种溶剂油、渣油。发生突发性环境事故的因素主要是物料泄漏后发生的大气以及水体污染事故。该公司所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有害特性见表3.3-2。

表3.3-2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汇总表

序号 物料名称 危险性类别 闪点(℃) 火灾危险类别 主要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1 石脑油 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2 甲类 2 200#溶剂油 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7~32 甲类 16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序号 物料名称 危险性类别 闪点(℃) 火灾危险类别 主要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低度危险:该物质只有在加热至其闪点或高于其闪点温度时会形成可燃混合物或燃烧。静电放电:产品会积累静电,发生电火花。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 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受高热分解,放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3 180#溶剂第3.2类易燃油 液体 45.6 乙类 4 120#溶剂油 —— 95 丙类 5 6#溶剂油 第3.2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13~18 甲类 6 渣油 可燃 —— — 各物质的危险特性及防护措施如下所述: 1.石脑油

石脑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见表3.3-3。

表3.3-3石脑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表

标识 中文名 CAS号 危险货物编号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吸入、食入 石脑油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 石脑油 英文名 Crude oil 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1256 106-97-8、109-66-0、110-54-3 危险性类别 32004 UN编号 17

某某县某某化工有限公司14万吨/年重交沥青及10万吨/年溶剂油生产项目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危险特性与灭火方法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灭火方法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防护措施 接触极限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 ——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呼吸系统防护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其它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熔点(℃) 闪点(℃) 戴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无色或浅黄色液体。 无资料 -2 8.7 无资料 无资料 18

沸点(℃) 引燃温度(℃) 20~160 350 爆炸上限%(V/V) 燃烧热(kJ/mol) 临界压力(MPa) 爆炸下限%(V/V) 1.1 临界温度(℃) 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无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zb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