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个话题解读范文及点评

更新时间:2024-04-22 16: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五十个话题解读范文及点评 目 录 命题1:境遇

例文(1)境遇与努力打赌 徐子菲 例文(2)蔷薇的启示 潘 锐 例文(3)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尹秋鸽 命题2:蝴蝶效应

例文(4)蝴蝶梦·执著·坦然 徐子菲 例文(5)三幕剧 姚天骄 例文(6)种子·蝴蝶·稻草 丁 薇 命题3:距离

例文(7)心灵的距离 姚天骄 例文(8)留一点飘渺给自己 许维静 例文(9)我在你心中 赵天枢 命题4:家

例文(10)家 李舒妍 例文(11)家·春·秋 吴伊琼 例文(12)家的味道 朱克诺 例文(13)与纪伯伦谈话 许维静 命题5:位置

例文(14)关于位置 谷书斌 例文(15)夏夜的童话 杨小扬

例文(16)橘子红了 荣文婷 命题6:协作

例文(17)几辈子的真理 吴 越 例文(18)七天七世纪 赵天枢 命题7:生命

例文(19)生命的价值 朱克诺 例文(20)真生命 赵天枢 例文(21)蜂垂死 许维静

例文(22)自然的国度快乐多多 于赫赫 命题8:智者四句话 例文(23)我相信 朱克诺

例文(24)拨一块心田给别人 项 楠 命题9爱我所有

例文(25)露珠啊,幸福吧 崔扬扬 例文(26)因为爱,所以爱 赵天枢 例文(27)驻足,爱吧 尹秋鸽 命题10:速度

例文(28)我,比你快 吴 越 例文(29)加速!加速! 尹秋鸽 命题11:态度与成功

例文(30)心中的花园 马明睿 命题12:三学者谈治学

例文(31)心在天上,脚在地上 徐 冉 例文(32)路在脚下 隋 然 命题13:……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 例文(33)现实的空间 潘 锐 例文(34)多彩的生活 冯慧峤 例文(35)生命的色彩 隋 然 例文(36)选择七彩阳光 任之光 例文(37)生活,多彩的万花筒 刘红岩 例文(38)秋风,馈赠给我们的 孙 雪 命题14:卵石与钻石 例文(39)学会满足 冯慧峤 例文(40)选择,不需要后悔 苗 地 例文(41)收获快乐 潘 锐 例文(42)卵石与钻石 刘 爽 例文(43)得失一瞬间 宋 卓 例文(44)苦难是一笔财富 刘红岩 命题15:镜子

例文(45)处处需要一面镜子 苗 地 例文(46)为自己身边留一面镜子 王 哲 例文(47)忠言逆耳利于行 刘 洋

例文(48)诤友——照亮人生之路的明镜 刘红岩 命题16:关于等待

例文(49)甩开步子,踏出精彩人生 苗 地 例文(50)需要等待 孙路尧 命题17:为他人开一朵花

例文(51)梦里花落知多少 刘英茜 例文(52)为他人开一朵花 陈璐莹 例文(53)为他人开一朵花 王伟男 命题18:……更有力量

例文(54)和风细雨更有力量 李 茉 例文(55)委婉更有力量 陈 曦 例文(56)和风细雨更有力量 杨雯静 命题19:关于尊重 例文(57)以尊为重 隋 然

命题20:熟悉的地方有(没有)风景 例文(58)风景,就在熟悉的地方 韩光皓 例文(59)错过的风景 隋 然 例文(60)熟悉的地方充满风景 宋 卓 例文(61)风光在畔 关乐禾 命题21:都在干

例文(62)众人划桨开大船 徐 冉 例文(64)团结才是力量 徐 锦 命题22:给生命定调 例文(64)曲中人 杨 柳

例文(65)生命交向曲 文一采 例文(66)命运乐章 于静雯 命题23关于传统文化 例文(67)千年泪 孙竹溪 命题24:小狗也应大声叫

例文(68)小小百合也有春天 赵弥文 命题25:库丁和他的两个儿子 例文(69)舒展翱翔的翅膀 王维娇 例文(70)当河流之上没有桥的时候 王浩屹 命题26:母语的魅力

例文(71)久伴芝兰嗅其芳 麻男迪

例文(72)呵护精神家园 享受逍遥人生 李倩茹 命题27:英雄的背后

例文(73)莫使英雄泪满襟 刘婉荟 例文(74)时代呼唤英雄 张少楠 例文(75)选择了,就无悔远航 于 婧 命题28:潜力与创造

例文(76)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 刘怡汐 例文(77)莫等闲 韩 冰 例文(78)我能 李长宇 命题29:利诱与做人 例文(79)考试 李天舒

例文(80)抵住诱惑,我能! 郭 静 例文(81)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张少楠

例文(82)静观世界求一是淡对利诱无奢心 李倩茹 例文(83)做人 孟繁一 命题30:中国的气质

例文(84)肩起世界的责任 马 聪 命题31:谁肯帮我一把

例文(85)上帝今天不上班 刘婉荟 例文(86)关键时刻,叫自己的名字 张 俏 例文(87)打错了 杨 柳

例文(88)扶助,在下一个路口 沈芳宇 命题32:荣誉的悲剧

例文(89)脚力尽时山更好 李 一 命题33:三个头脑与一个完整的人

例文(90)读书——生活——完整的人 黄丽莹 命题34:看我胖了吗 例文(91)省略平淡 刘婉荟 命题35:小卒的牢骚

例文(92)给愤愤不平的小卒的一封信 何双双 命题36:偶尔停下来 例文(93)路旁 孟繁一 命题37:爱心与储蓄

例文(94)真爱无悔 刘 琳 命题38:认识幸福 例文(95)守护幸福 于 婧 命题39:学会…… 例文(96)风雨彩虹 宋 洋 命题40无声的告诫

例文(97)心灵之撼 无声之重 李 诗 命题41:精神的统一与丰富 例文(98)请相信 刘学谦 命题42规则

例文(99)昔时圭臬 今日笑谈 张晓盈 命题43:出发与到达

例文(100)真如铁 从头越 王 姞 命题44面具

例文(101)面具的口供 周 冰

例文(102)面具,戴上?摘下? 何莹蕊 例文(103)换一种眼神卡面具 何双双 命题45:门

例文(104)转身回头 别有阡陌 翟文雯 例文(105)擦亮我们的心灵 张晋竹 命题46:对手

例文(106)与你同行 葛 妍

例文(107)对手,一对拉紧的手 徐子菲 命题47: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例文(108)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丁 薇 命题48:底线

例文(109)历史的底线 何双双 例文(110)画条底线在心田 孙婷婷 例文(111)画好心中那条线 王 卓 命题49:某某小传

例文(112)陈琼小传 吴闰瑶 例文(113)粗心妈妈小传 刘 水 例文(114)小风正传 张 虹 例文(115)云儿小传 崔 宇 例文(116)轶群小传 孙悦悦 例文(117)南瓜小传 许维静 例文(118)考考小传 张梦冉 例文(119)天骄小传 曹 郁 命题50:压力

[例文(120)]人无压不立何双双 附 录

附录(1)开头,进军的第一步 孙长江 附录(2)结尾,用尽最后一个“力” 孙长江 附录(3)马思边草拳毛动 孙长江

附录(4)再谈把“根”留住 孙长江 附录(5)切莫把感情做标尺 孙长江 附录(6)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孙长江 附录(7)一个让人叫好的命题 孙长江 附录(8)守住自己心中的月亮 孙长江 附录(9)缝制一片蓝天 孙长江 附录(10)“点”上有着大文章 孙长江 附录(11)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之最 孙长江 附录(12)论据,原来可以这样用 孙长江

附录(13)如何将“寻常话题”写得不同寻常 孙长江 附录(14)推陈出新是告诫 孙长江 [命题(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上有很多人抱怨自己境遇不好。我不信什么境遇。时节上有成就的人都是能放开眼光找他们所需要的境遇的人,要是找不着,就自己创造。 ——[英]萧伯纳

请以“境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例文(1)] 境遇和努力打赌 高三学生 徐子菲

境遇和努力是一对孪生兄弟,但是他们总是吵架。喏,他们又吵架了。境遇说:“我是最强的,没有我,怎么会有成功!”努力说:“别吹了,我才是最强的!”境遇说:

“行呀,那我们打个堵,我要是输了,情愿离开世界!”

于是他们结伴而行,走过一片宁静的田园。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了天际。天呐!她竟然出生在黑暗与寂寞中,丧失了视力与听力!境遇冷笑道:“她将碌碌一生,郁郁而终。”努力不说话,他折下一枝青藤,将自己的祝福送给了这个不幸的幼女。几十年后,一位伟大的作家,用她那惊世之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照亮了所有人的心扉。 境遇问:“我怎么会输?”努力说:“因为她从来不相信你会赢。”

境遇不服气,又和努力边吵边行。果然,在偏远的中国农村,一个身着宋服的男人呼唤了他。“赐予我儿子福吧!”他向境遇跪倒了。境遇高兴不已,便给了这个孩子无数的智慧和灵气。果然,他五岁便能做诗,还很像样呢! “我赢了!”境遇拊掌,努力只是笑笑。

事情忽然不像境遇想的那样了。这孩子的父亲不让他读书,只让他赚钱。到了十二岁,孩子竟然“泯然众人矣!”境遇惊诧道:“难道我这样无力?”努力胜券在握,笑而不答。

境遇惆怅地跟在努力后面走,又到了一个叫做弗莱明的青年的实验室边。弗莱明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每天因肺炎而故去的生灵烧着他的心。境遇看着他,看着他,落下泪来了。忽然,他快步向前,好像要走到弗莱明的身边去。

努力拽住了他:“境遇,别去。这样你就可以赢了一盘,我们还可以再争!” 境遇摇了摇头:“他的努力精神感动了我,我即便远离了这个世界,也要成全他!”于是他纵身一跃,不见了踪迹。第二天,青霉素诞生了。 努力苦笑:“境遇,我的好兄弟,算你赢。”

境遇说:“不,我输了。不过,可不可以让我不离开这个世界?我宁愿像海轮·凯勒那样归于黑暗沉寂,我也要靠努力塑造新的自己。”

从此,世界又归于安详。世上的人们各自努力着,只有心中阴暗消沉时,才会和境遇说说话,可是不久便离开了。而想和境遇为友的人,全都走进了黑暗和寂寞中。可是,每当在奋斗的路上走的疲惫时,境遇往往会被感动,情不自禁地帮上你一把。 [点评]徐子菲在北大读书,已经两年了!一个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小女孩,眼睛总是亮亮的,即便是熬过夜,第二天,他的眼睛夜还是那么亮……如果,上帝不再安排让我们师生能够在一个什么时候再见上一面的话,他,在我的印象中,就这样定格了,凝固在了“花季”!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指的是他的文章。无论是写议论文,还是记叙文,抑或现在我们读着的这篇纯乎是用童话的形式写成的作文,总让人感到“文章就该是这样纯粹,纯净,纯洁”!

渲染不多,属于白描;淡淡地写来,匆匆地走着;如果说那文字中还有着音乐伴奏,那乐声也是袅袅的,朱自清说“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如果说那文字中还有点跟绘画的色彩有关的东西,那色彩也一定不是用重墨勾勒出来的,用《红楼梦》中一句诗说,就叫“淡极始知花更艳”……有点“溢美”了!其实,徐子菲留在我这的许多作文,真就没有一篇随意写来轻飘飘的,都挺厚重的,读它们,就像走在一片深秋的白桦林里,脚下踩着红的叶橙的叶也有绿的叶,软软的,簌簌的,爽爽的,一种梦样的感觉。

她读的书一定不少。鲁迅先生说过有关“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边输入边输出;只‘输出’,不‘输入’,不久就会枯竭的。”“输入”指的就是读书(当然,也包括读生活);“输出”说的是写作。“写,多写;写多了,就会写了!”总听一些人(当然也包括老师)在劝勉初学写作的人时这样讲。写,当然是对的;多写,也没有半点可非议可怀疑的地方。但笔者还是认为一味地写,写,写……是很难提高的,是很难怀揣着滚热滚热的纯真情感进入到用纯粹、纯净、纯洁构筑起来的文学圣殿之中的!

徐子菲在我的课堂上,课堂下,出来也没有向我渲染过她的阅历,如何如何深厚!但读她的文章,包括现在重读起她的还没有发表过的这些作文,我就想对那些急欲写好作文的中学生说:“先把你能找来的书(不包括“卡通”一类的读物),读完,细细品咂其中的原汁原味!”(孙长江) [例文(2)] 蔷薇的启示 高三(9)学生 潘锐

题记:在同一条路上走的人不一定走过同样的路。

路旁的花丛在,一簇簇娇艳的蔷薇盛开着。第一个路过的人,只顾低着头匆匆地赶他的路;他错过了路旁的美景。第二个路过的人望着花而感慨道:美丽的花都有刺;他错过了花的芬芳。第三个路过的人,一面暗暗地欣赏花的娇艳,一面暗自发誓要培育出一种无刺的蔷薇供人们欣赏……很多年以后,第一个人仍然碌碌无为,继续匆匆地赶着他那不知通向哪里的路,留下一路的埋怨:老天无眼,没给他一点机遇。第二个人生活中处处受挫,连连败退,他痛恨:老天给他的境遇为什么这样悲惨。而第三个人已经成为了一个成功的知名人士……他自信地对世人说:境遇一直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只看你如何面对!

世界就像一个剧场,有些事情是你生来就必须接受的。你无法选择出生在哪里,生在怎样的一个家庭,更无权选择你的父母……可是你可以选择自己今后要走的路,可以选择新的生活!比尔·盖茨并非生在一个富翁的家里,可是世界首富的境遇却没有与他错过;这是他自己创造的。罗伯特清奇的富爸爸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而且连八年级都没有读完,可是他在夏威夷的亿万资产却无法不说明,境遇并不是只能“循规蹈矩”。一个百万富翁在破产之后仍不认输,最终东山再起,取得更辉煌的成就。一个

科学家在经历无数次失败之后,最终获得成功,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样的例子何止千千万万,他们不都是坚持着“境遇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信念吗?

在境遇的旅途中,挫折、失败乃至遗憾,就像一块块顽石阻碍着人们的脚步。有人感慨遗憾是与生俱来的!是的,遗憾像凋零的花,很悲惨;遗憾是半圆的月,不圆满;遗憾如丢失的梦,太黯淡……可是你仍然要面对它。借得一把利剑上路吧;在这把剑上集中着的力量就是——努力,拼搏,自信顽强!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脚下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无限的风光也都是自己用拼搏编织出来的!路上有阳光,有风雨,有彩虹,有荆棘;既然已经走在了上面,就坚强地走下去!当一颗流星滑过天际时,你可以错过许愿;当一朵浪花溅起在岩石上时,你可以错过祝福;当一个故事只讲一遍时,你可以错过聆听;可是一段人生你只能走一回,千万别再错过什么啊!

[点评]一篇考场作文,能够达到字字珠玑,只能是奢望一桩!但是通过努力,让自己的文章能够使判卷老师饶有兴味地一路读下去,还是可以办到的事。假期去了一趟九寨沟,感慨攒了一大把,如果有时间,真想把那些感动写出来。九寨沟究竟美在哪里?似乎是个问题,其实,游过的人,张嘴就说得出,那山,那水,那一路上,俯拾即是的就是两个字:惊奇!是山,就得高,那就像模像样地高上一回;是水,就得奔涌,那就连吼带叫地奔涌上一把;一路上,大大小小的海子,得串联起来,九寨沟的海子就串联得让人惊奇,绝不是可以挂在美人颈部的一挂珍珠项链,也不是可以用来缠在小姑娘手脖子上的一圈玛瑙……读潘锐的文章,就想起九寨沟之旅!我深知,这文章,往死了“吹”,也“吹”不到那样的高度——一篇挺平常的文字嘛!我更清楚,这文章,“捧”得太高了,甚至会把仅有的美也扼杀掉——一篇挺规矩的文字嘛!但我的眼前还是浮动着九寨沟的那些海子——火花海、树正群海、犀牛海、长海、箭竹海、

熊猫海……走一段挺平淡的栈道,眼前“刷”地就一亮,一汪也说不清啥颜色的海子就平铺在绿得都有些野了的山坳里;爬一段挺累人的山路,眼前“刷”地又一亮,真怀疑哪辈子哪一个晴朗的日子里的一块蓝天舍不得这人间,往下一坠,就落在那了,汪汪地,嫩嫩地,袒露着真诚的美。

读啊,“路旁的花丛在,一簇簇娇艳的蔷薇盛开着。第一个路过的人,只顾低着头匆匆地赶他的路;他错过了路旁的美景。第二个路过的人望着花而感慨道:美丽的花都有刺;他错过了花的芬芳。第三个路过的人,一面暗暗地欣赏花的娇艳,一面暗自发誓要培育出一种无刺的蔷薇供人们欣赏”,这不就是“火花海”吗?再读啊,“在境遇的旅途中,挫折、失败乃至遗憾,就像一块块顽石阻碍着人们的脚步。有人感慨遗憾是与生俱来的!是的,遗憾像凋零的花,很悲惨;遗憾是半圆的月,不圆满;遗憾如丢失的梦,太黯淡”,这不就是“箭竹海”吗?往下读啊,“路上有阳光,有风雨,有彩虹,有荆棘;既然已经走在了上面,就坚强地走下去!当一颗流星滑过天际时,你可以错过许愿;当一朵浪花溅起在岩石上时,你可以错过祝福;当一个故事只讲一遍时,你可以错过聆听;可是一段人生你只能走一回,千万别再错过什么啊”,这,叫什么“海”呢?反正是九寨沟里的一个让人老是忘不掉的“海子”!(孙长江) [例文(3)]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高三学生 尹秋鸽

——题记:人生如诗。很多时候,在你无路可走的那一刻,你会发现,目的地已然近在眼前。 境遇是什么?

有人说是家世门第,有人说是金玉珠玑,有人说是仕途上的提携恩荫,有人说是求学

路上知遇之恩。

我说:境遇是一座山。看到山就畏葸不前的,称不上英雄;坐在原地、静待领路人的,算不得好汉。好的境遇巍峨参天,但也许会遮住你的眼;坏的境遇陡峭艰险,却未必高不可攀。

他,穷困潦倒,只能靠弟弟的供养过活。然而,在他眼中,那一抹抹绚烂的色彩显然比面包重要得多。他用一幅幅画作砌成阶梯,登上了印象画派的最高峰。

他,双耳失聪,身染恶疾,可这仍然不妨碍他用全部的生命和毕生的精力去谱就人生最辉煌的乐章。《田园》、《命运》、《英雄》……为他开辟了一条长长的隧道,载他穿过逆境的心房。

他,可以说是身无分文,又不只一次被驱逐、流放,可他的心反而越发坚强。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都留有他的足迹、昏黄灯光伴他度过每一个晚上。当他的脸上写满沧桑,他终于向全世界宣告:工人阶级的世界必将来临!他用强劲的肩膀扛起一座大山,让人类看到了前进的曙光。

在这世上,就有这一个个登山人、开山人、搬山人,在每一天创造着奇迹、谱就着希望。在这些巨人面前,我们是否还会为自己不济的境遇、多舛的命途而叹息、而抱怨,甚至绝望?

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座山,也许他挡住了前进的方向。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脚、或柔弱或宽厚的肩膀,我们的意志比山岩更坚强。那山,又算得了什么呢? 伸出你的手,迈出你的步子,踏平那座山。别忘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的那一边,是希望。

[点评]每年的此刻,老是想起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话来:“像我这样的流浪汉,最不适宜与人混得太熟。因为每当生活要求我与他们分手的时候,我就难过。”心里,有

一种怪怪的滋味,总在往外漾。为此,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情意绵绵的小文章《走进金秋的果园》: 走进金秋的果园。

这是怎样一个充实的世界啊!

睁大了惊奇的眼睛,瞧吧:天上、地下、树端、枝间,那坠着的、垂着的、落下的,那红的、绿的、橙的、金的,那摘进筐的、装进箱的、搬上车的……啊一切一切,都在用自己那饱满的形象,宣告着成熟!

成熟,啊,你可是世间最高的追求,最美的愿望,最好的报偿? 我赞美你!

成熟,勾动了我——一个教师热辣辣的情怀。 他们,也成熟了!

走了,都走了,又是一批。带着那么多的喜悦与憧憬,也带走了我在童年、在青年,曾从我的老师那带走的一切:春天、黎明、迷人的黄昏,笑语、黑发、诱人的年纪! 他们走了,因为他们已经成熟。

他们走了,在多梦时节。带着新的梦、彩色的梦,离开校园,上路了。 果树成熟了。金果把成熟献给人们品享。

果园里,金叶铺下一片沉寂,初雪笼起一片情思,春天又将送来一片蕴育成熟的希望! 走出了老师的视线,却走不出老师的牵挂,自认为很负责任的我,老是想念着他们!于是,盘点,时髦点说,叫反思。那间教室,一屋子的热情,一屋子里一眨都不眨满是专注的眼睛,仿佛都听得见心跳的宁静……很投入的我,与他们进行着成功的交流,莫非这就叫“耕耘”、“播种”、“锄草”、“间苗”、

“灌溉”……于是,有了忙不迭的收获?方法,是很重要的;寻找,并最终掌握这方法

的过程,是艰苦的。“人皆可为尧舜”,每个人的心间都有一片良田,只要播下“聪明”的种子,成长起来的准是参天大树,即便是一株小草,也一定是小草中最葱翠的——笔者一直这样认为!

播种的时候,就有期待,从不会骗人的东西叫做“付出”!想走进金秋的果园吗?也想像笔者一样如此心安理得美滋滋地品享香甜吗?那么,从现在开始多熬几个夜,少诳几次街,磨秃几枝笔,锤炼一颗心……成功就是这样简单!(孙长江) [命题(2)]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气象学家发现,全球气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复杂系统。一个地方很小的一点变化都可能在其他地方引起巨大的变化。例如在巴西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的气流可能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蝴蝶效应”。生活中,这种“蝴蝶效应”比比皆是。

请你以“生活中的‘蝴蝶效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例文(1)] 蝴蝶梦·执着·坦然 高三学生 徐子菲

每天我们步履匆匆地走着,有谁知道哪一步踏在历史的脉搏上呢?就像南美一只只振翅的蝴蝶,却偏偏有一天掀起了另一个半球的飓风;又像山穷水尽的哥伦布,只沉浸于新生与新大陆之间。却偶然成为新生活与新时代的开拓者;还有日日画鸡蛋的那个顽童,竟然有一天画出了文艺复兴的高潮。执着的人往往不求垂青,而历史总不忘记给他机遇;人生之路看似周而复始,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的涅磐———世间大抵如此。

这就使我想起那个谦虚得有点自卑的年轻人,穷困得有些寒酸的年轻人。虽然做了安第斯山间的一只小蝴蝶——印刷厂里的打杂工,可是他总是执者到有些古怪,他把每本电学的书都抄下笔记,那笔记也竟厚厚的颇有成就感了。终于有一天,他使一个小磁针有力地偏转了,同时整个物理学的目光也有力地聚焦发出照亮了新纪元的一束光明。——我常常想,是法拉第的磁针转动了历史,还是历史给了法拉第一个转动的支点?只是,历史是不会给碌碌者这样的机会的。

还有那个在家庭中几乎要成为牺牲品的、被迫漂泊孤岛的松江女性。仅仅是为了安身立命,她的织机在黎族姊妹的织机带动下,像蝴蝶一样翻飞开来。很奇怪那样的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她是怎样过来的?只记得,四十年后她活者到桑梓,于是松江所有的织机都像蝴蝶一样翻飞起来,一梭梭细美的棉布像小瀑布一样泻满整个华夏。——黄道婆没有苛求什么,但是历史决不遗忘这个给整个未来披上锦绣的普通姑娘。 还有许许多多的例子,说也说不完。可是我们的文明,就在弗来明征服肺炎的决心中,在居里夫人对新元素的渴求中,在五四青年爱国的一片炽诚中……一次次掀起了巨浪,卷起了飓风,而那些真正妄想翻云覆雨的、阴谋称霸世界的,却很奇怪地在时间的飞逝中化为无物。——几乎说不清是为什么。

我不知道我哪一步踩得上历史的脉搏,也许你也不知道你哪一次振翅掀起了时代的飓风。但当我看到一个科研项目的成功,一批病人康复出院,一个迷路的孩子回到了家;当你看到你的桃李满天下,你的顾客满意而归去,你的亲人快乐的生活………我们都不再苛求历史的垂青,我们都坦然了。生活周而复始,我们也都相信自己完成了涅磐。也许我们自己也有幸成为一只蝴蝶,掀起华夏飞跃的飓风罢,即使不是我们,我们也始终微笑着,总会有着一只蝴蝶!所以我们不必苛求。

[评语]真是一篇好文章!大气,从容;洒脱,激情。关汉卿曾在他的一首散曲中写道:

“一枝笔在手,敢和孙吴兵斗。”意思是说,长期的写作已使他手中握着的笔具有了非凡之力,能够和“将广兵精”的孙吴军队作战了!作为学生徐子菲虽尚未达到此种境界,但自有了“话题作文”这种说法以来,徐子菲的努力是刻苦的是卓有成效的。她始终以一颗平和而又包容的心,欣然地接受着新的生活给予我们的馈赠——话题作文,并且已经从“必然王国”进入到了“自由王国”。她与她的同龄人,在笔者的课堂上,活跃着自己的思想,净化着自己的心灵,沸腾着自己的热情,练就着自己的笔力……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爱它,才感受得到它的魅力!(孙长江) [例文(2)] 三 幕 剧 高三学生 姚天骄 Act 0ne :一片雪花的重量

场景:“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知更鸟问野鸽。 “微不足道。”野鸽不屑地回答。

“好吧,让我来告诉你:我飞落在一棵干冷的树枝上,紧挨着树干,这时下雪了,小瓣儿小瓣儿的雪花缓缓降落。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起了飘落在我栖息的树枝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161453。当又一片你所谓的微不足道的雪花飘落在树枝上时,枝条就折断了。”说完,知更鸟飞走了。鸽子陷入了沉思……

画外音:也许真的没有人测量过一片雪花的确切重量,但是,当第十六万一千四百五十四片雪花飘落之时,增加了的重量却足以折断整条树枝。看似渺小,不经意的力量,就在它降落、积累、沉淀之时,给自然的心灵带来了无限震动。这个道理,小小的知更鸟尚且懂得,而我们人类呢? Act Two :电磁感应的发现

场景:物理实验课上,教授奥斯特正在给同学们演示电流实验,当他给导体通电时,放在不远处的一个指南针的磁极却偏转了角度,这小小的偏转引起了奥斯特的高度重视,他夹着包匆匆离开课堂,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画外音:奥斯特的这一发现,使人类向文明进程又迈进了一大步,同行们在惊叹之余,又嫉妒起奥斯特的命好,认为他们自己没有这种机会,这般幸运。然而,又有谁了解在这之前十余年间,奥斯特一直苦心钻研电与磁的关系而毫无结果。又有谁知道这成功背后虽有幸运,但更多的是艰辛,是不求回报的付出。现实中的人们往往如此,只看到了“蝴蝶效应”,而不知那也需要量的积累和时间的沉淀。 Act Three:辛亥广州起义

场景:在东辕门,黄炎、林觉民率领着130余人的敢死队与清军展开了激战。一时间,枪声、炸弹声、火炮声,震耳欲聋,寡不敌众,敢死队员们只得且战且退。然而,这丝毫没有减弱他们的斗志,仍旧叫喊着、厮杀着。不知过了多久,喊杀声和子弹的啸叫都已停息,一切都不动了,唯有战士们那原本洁白却已被染得鲜红的飘带还在迎风飘扬……

画外音:一百三十余人全部牺牲了,收殓的尸首也仅有七十二具,面对着几万万中国人,也许这百余人的牺牲还不足一振,然而这黄花冈七十二烈士却是革命的先行者,“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死鬼,与武昌革命并寿”,中国革命之声望从此愈振,人心更奋发矣。(姚天骄)

[评语]审题是审慎的。从完成的情况看,姚天骄似乎并不想“出语不凡”,所以整篇文章中丝毫不见故作惊人之状,朴朴实实地道来,却富含着雄辩的力量;凿凿灼灼地说来,却饱含着论辩的气势——审慎的审题就是这样。构思是精巧的。总——分——总,传统的结构方式,却被她用来构思成了三幕短剧,三个小镜头,三段画外音。小镜头

中,既有童话的编织,又有历史的回顾;三段画外音,淡淡的,轻描淡写般,却显示着画龙点睛的功力!(孙长江) [例文(3)] 种子蝴蝶 稻草 高三学生 丁薇

美国得克萨斯州必然积累了暴发龙卷风的条件,巴西那只蝴蝶的翅膀才会引爆灾难,这是蝴蝶效应。马背上有了足够多的稻草,最后一棵放上以后,威风的骏马才会顷刻倒下,这是稻草效应。

这两种效应说的无不是积累,再积累。积累是什么?是成功前的的准备。

不要说“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是老生常谈,也不要说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是陈词滥调,更不要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明日黄花。

君可知,积累是什么?积累就是蒲松龄为收集故事摆设的茶摊,就是顾炎武《日知录》里每天的收获,就是电学之父法拉第在工厂做勤杂工时留下的厚厚的笔记;积累更是李贺的诗囊,白居易的陶罐,苏步青的“零布头”,托尔斯泰的笔记本……

王安石告诉我们,成功在于“志”、“力”、“物”的结合,而这三者毕竟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小而言之,积累助人成才;大而言之,积累让国腾飞。在古时,孟子谈治国,曹刿论战都说到了人和;在当代,国家的兴盛与繁荣更要人和。一个人的力量固然微不足道,然而每个人的力量积累在一起,中华民族这条五千年的巨龙何愁不能腾飞?

伊朗有句谚语说:“种子不是一天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是的,我们也不是几天就可以成才的,然而只要我们的每一个脑细胞都在活跃着,只要我们这些种子每天都

在积累着营养,高耸入云指日可待,至少我们可以看见理想学府的通知书在向我们微笑。

殊不知,不是每只蝴蝶都能引发龙卷风,然而共和国的每一只“蝴蝶”,如果都能搧动起自己的翅膀,史册里新的一页定会被翻开;不是屈指可数的几棵稻草就能让骏马倒下,然而共和国和的每株“稻草”都参与进来,那么发展与进步的熊熊烈火定会经久不息。那么,就让每双翅膀的力量积累在一起来翻动史册的书页吧!让每一棵稻草的能量积累在一起为共和国的建设贡献出光和热吧!

[点评]任何事物中,好像都有精品,都有珍品;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喜欢精品,会喜欢珍品的。我也一样。丁薇的这篇作文,就存放在我电脑的桌面上,无论是写什么样的文章,每次,总是要禁不住先打开“她”来再看上几眼。一种慰藉,一种现代人挺喜欢说而我总不大愿意说的“成就感”,就不由得袭上心来。有时,跟学生们开个玩笑,老是说:“我都被我自己的‘精彩’感动得要潸然泪下了!”真的是这样,你播种,你施肥,你浇水……忽然间,你发现那土地上,茁长起一个又一个奇迹;你启发,你诱导,你为这一切还不停地流汗……忽然间,你发现你耕耘着的土地已经变成沃土,油油的,散发着一种奇异的芬芳,太让人高兴了!

启发到了“位”,智商一点也不比谁差的学生们,就会走进阳光,好明媚的阳光啊;走进春天,好温暖的春天啊!诱导到了“位”,聪明劲一点也不比别人低的学生们准能把的梦和你的期待变成实实在在的“发生”。课堂上,我讲,一直在讲“论证小单元”,不时地还讲“描写小单元”。开始的时候,他们也听懂了,机械地,或半机械地操作着;有的孩子甚至因为运用得不好,不纯熟,怎么看怎么生硬,还不停地“诅咒”过我……但后来呢?他们“会”用了,用得如鱼得水了,用得出神入化了!排比举例,再也不愁没有事例(那感人的,也让自己有着很高热情去写的事例)了。具体的

事例用“光”了,就用概括的;具体的事例不新鲜了,就改用一种新形式;长句子,老师读起来不舒服,那就改用短句与长句相结合的方法;整句,太整齐了,读多了,有时也让有点“油腻”感了,那就整句与散句搭配着使用……启发与诱导就是这样,你在前面“走”,学生们发现你“走”得真带劲,于是就跟着你“走”;他们的“体力”,远比你好,于是,“走”得就更远,“走”进连你都没想过的那远处还会有什么样的美好在等待去你亲赏的地方!

从“蝴蝶效应”一下子就找到了最核心的东西是“积累”(当然,“蝴蝶效应”也和“连锁反应”有联系)已然不错了;视野已经被拓宽了的丁薇和她的同龄人们是不会满足于此的。什么叫“积累”?读丁薇的那组排比句,你真的会感到有一种很大气很磅礴的东西在回荡。“积累”到一个相对饱和的程度,那就是突破的开始,丁薇怎么说呢?来上一句“伊朗有句谚语说:‘种子不是一天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然后在解析,你就明白了;那引言其实也并不怎么高妙,但用在这真有丝丝入扣之感。结尾更好了;“蝴蝶效应”嘛,最后总得和“蝴蝶”再发生点有机的联系,于是,我们就都成了“蝴蝶”成了“稻草”,但我们却一点怨言都没有,因为“如果都能搧动起自己的翅膀,史册里新的一页定会被翻开”,因为“共和国和的每株“稻草”都参与进来,那么发展与进步的熊熊烈火定会经久不息”。(孙长江) [命题(3)]

阅读下面一首诗,以“距离”为话题,,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距 离

岸与岸没有多少距离,只要有船,或者飞机,或者翅膀……五洲四海叶只是小小环球。 山与山并没有多远,只要有车,或者索道,或者脚步……地球已是一个村落。

人与人叶不隔肚皮,只要有心,或者目光,或者肝胆……都是最应懂得宽容的灵长。 [例文(1)] 心灵的距离 高三学生 姚天骄

为了感受阳光,我来到这世上;为了成为阳光,我祈祷于世上;在我看来,阳光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它可以感化一切事物,包括心灵;受伤的心灵需要阳光去温暖,而至纯至善的心灵本身就是阳光,它可以用自己和煦的光芒去抚慰受伤的心灵,而在这过程中,心与心的距离也就缩短了。 童 年

整栋楼的灯都黑了。惟有一盏灯,还亮着。灯下,我坐在写字台前,望着时钟“嘀嗒嘀嗒”地走过了十二点,脑海中又浮现出下午体活课上遭人拒绝的场景,耳边又响起那刺耳的声音,“你是班干,我们不和你一起玩!”幼小的心灵划出了一个个的问号:难道是“班干”使我和大家之间产生了距离?泪水无辜地流下,流进了受伤的心灵。于是,一夜无眠。

清晨,阳光照进了屋里,透过阳光,我仿佛看到了一颗纯真的心灵,看到了自己以前的孤傲,看到了……心猛地一振,继而,又露出了微笑。于是,早上见面,主动和大家问好;课间,主动和大家聊天;傍晚,我们共同徜徉于林间路上;雨天,我们共撑温暖的小伞……不知不觉中,距离拉近了,心与心的沟通产生了共鸣;幼小的心灵对“距离”有了深刻的领悟。 成 长

“砰”地一声,门被紧紧地关上,我无助地跑出了家;清晨,冬日的寒风瑟瑟地吹着,我不禁感到了寒冷,这寒冷更来自内心:难道真像人们所说,两代人的代沟不可逾越?

为什么仅仅是让她帮我缝一下手套,她都不作理睬?母亲就这样无视我的存在?风又一次吹来,我愈加感到刺骨的寒冷,手已快要冻僵了,不自觉地缩进衣兜,却不经意地触到什么,拿出一看,原来是手套,破的小口早已被缝得整整齐齐。泪水不禁流下,清晨的阳光照在脸上,反射出晶莹的光,我为自己的无知和误解而感到羞愧,于是,转身,径直朝着家的方向走去,更是朝着妈妈的心走去…… 希 望

渐渐地,我长大了,我发现社会原本也有自己的心灵,这心灵是人与人之心构筑而成的。可是,我看到的却是灯红酒绿之下大吃大喝的心灵;是人前一面,人后一面的心灵;是只图索取,不讲奉献的心灵。我不解了,我觉得我的心和社会之心的距离越来越远,我有些失望了。直至有一天,我看到了他们,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他们放弃名利,奔赴西北;他们舍弃财富,选择平凡……我喜悦,因为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阳光下,铺展开的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心与心的交融正使我走向并走进了这片沃土,更无悔于在这儿耕耘一生。

星星已经系好了自己的鞋,准备远航了;我也要为记忆打上一个结了,但我知道这并不是终结点,正如生命是延续的,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是延续的,而我们能做的也仅仅是抓住每一次机会,缩短心灵的距离。 [例文(2)] 留一点缥缈给自己 高三学生 许维静

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便是合理。”而在我看来,所有的存在最多只算半合理,那另一半在哪儿呢?在于我们的追求。

从小我便十分偏爱中国的艺术。我一直探寻这三下两下便点出一只活灵活现的虾的奥

秘。虾的身体是断开的——哪有虾会这样长?然而我们觉得那是十分像的。密密的山中,人们的欢语糅碎在鸟儿的歌声中,幽然地传到了九霄云外,“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我看不见他,但我却分明看见了他的笑脸。庭院中青灰色的分割院落的墙是常常可以见到的。透过墙上那精巧的镂空,轻轻地望着另一边,映入眼中的也许是一只伸出的翠竹,也许是上翘的屋檐,也许是半遮面少女的笑脸。然而不要走过去,当你看到整片竹丛、整座房屋和整张少女的脸,所有的美,会在这没有遮挡的地方完全破碎。

走在路上,那一览无余的窗显得是那么苍白。那有窗帘的却给了我一些希冀。那白色的、水蓝的,布的、纱的,在阳光与清风的交融之中,带着梦想、沉思与缥缈,在我与我之间飘荡着。所以这样,是因为窗帘留给我一点思想的空间,追求的自由和虚无的回味——距离。

从亚当和夏娃走出伊甸园的那一刻(或者更早些),人与人便有了距离。培根说:“赤裸裸是不体面的,无论是赤裸的身体还是赤裸的心灵。”所以,我们用衣服隔开了自己的身体和他人的眼睛;我们用语言分开了外在的思想;我们用智慧隔开了智人与愚者;我们用生命分开了凡人与神冥。没有距离的世界将为混沌的一团。无序的和无间隙的万物灵长的社会只有在绝望之中才能找到。人与人的距离,那是一种保护。就像衣服能御寒,居室能给我们以安全的温暖一样,意识的冬日里,我们蜷缩在距离的怀抱中,要是没有它,人类娇小的生命与脆弱的灵魂将如何抵御凛凛的寒风?距离保护着我们,同样的,也保护着世界。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屏障,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则是宇宙得以运动的奥秘。人们在现实的缺陷美之中不满着,那理想的茫远使地球主宰者为之追求与奋斗。物质的发展永远也追不上思想的翅膀,为饥饿与追求而繁衍的动物在现实与理想的空间中沉睡着,梦

幻着,希望有一天,他沉睡的空间会消失。然而,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人类的脚步就会停止。这样若干年后,掌握地球的必将是另一种沉睡在现实与理想缥缈中的,也许依旧做着同样的梦的生物。

所以,我不敢也不能预言人类的将来会怎样,像我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孩,也只有站在多福河畔为我深爱的人们祈祷,只愿他们不要再欲望之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只愿在他们的生命中,缥缈会留下无知的快乐。 亲爱的人啊

假使你听见我在多福河中游弋时发出的欢笑之声,请不要试图走进河边,来触摸我激起的晶莹的水珠,若是这样,你便会惊扰了我圣洁的快乐;

假使你看见我的身影在月光中婆娑,请不要试图撑蒿慢溯,来触摸我撒下的斑斓的星光无数,要知道,这光芒可以洗涤你的眼睛,同时也会灼伤你充满期待的心灵; 假使你看到我的轮廓在云朵中慢慢模糊,请不要扶摇而上,去撕碎洁白的云朵来探寻我笑容的神秘,真若如此,我会黯然地消失在最远的天边,因为你撕碎的,是我对你爱的祝福;

假使我告别这个世界的日子最终来临,亲爱的人啊,请不要用你的悲哀,来羁绊我前行的脚步,也不要化作七彩的泡沫,围绕在我的身旁,若是这样,你就依然没有明白,孕育我们的悲哀与真爱的,正是我们之间那缥缈的——距离。

[评语]这是许维静写于考场上的急就章!那是一个看似“易写”却难以“出彩”的命题:以“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距离,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空间有跨度是距离,时间有跨越是距离,心灵间有隔阂是距离……天各一方是距离,海峡相隔是距离,生离死别是距离……有的距离须缩短,有的距离得保持,有的距离产生美,有的距离生怨恨……可写的能写的太多太多。这也许就是这个命题看似“容易”的原因。但要写出

色彩写出境界写出味道来是很难的事!但维静却写得很好。她选择了时下里最时髦的一种说法:“距离产生美。”单就这文章题目来说就不俗:《留一点飘渺给自己》。文章中令人激动使人感动让人感到震动的就更多了!写“飘渺”,即“距离”产生美时,那例子一桩桩一件件,信手拈来般,颇有点大将风度;指挥若定,调兵遣将,何等从容!笔者对宗教几乎一无所知,可读维静的一些文章,却总感到被一种神秘、圣洁而美好的东西浸染着了;心灵就像被圣水彻底地洗过一般,有一种滑爽,有一种美妙留在了那里。尤其是新近的一次作文课上,她写出来的《如果有来生》一文,给我的这种感受就更加深切了!(孙长江) [例文(3)] 我在你心中 高三学生 赵天枢

当我第一次睁开双眼,周遭的一切都显得新奇而又陌生,“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哭着,喊着,肆虐地释放着能量,应着旁人慌张而又惊喜的神情。是你,张开温柔的双臂拥我入怀,轻轻亲吻我的额头,微笑着说:“你是我的乖儿子,你在我心中。” 童年——太阳和月亮

你说,那时,我是你心中小小的太阳,我那灼热的光芒是你生存的保障,我那灿烂的微笑是你继续的力量,我那温暖童真的言语是你欢乐的理由;你说我让你忘记疲倦,你说我让你兴奋得掉泪,你说你心甘情愿为我付出一切;稚气的我哪里晓得这千钧之爱,我只记得,那时,你是我心中高悬着的月亮;弯弯的新月是你宽宽的臂膀;柔柔的弦月是你暖暖的胸膛;圆圆的满月是你莹莹的心房;在每一个明媚的晴天里,在每一个宁静的午夜后,太阳和月亮用真心传递着真爱,用真爱浇灌着真心……那时,太阳曾在心中暗暗许下诺言:陪伴月亮一生一世,照顾月亮一心一意……

成长——南极和北极

也许是因为长大了,坚实的翅膀不喜欢沉重的束缚;也许是因为长大了,飞速运转的思绪不喜欢繁絮恼人的话语——也许真的是因为长大了罢。

不知怎的,我们从最最亲密的同盟走到了世界的两个极端;我们从心心相印的母子变作不同时代的两股潮流。你的爱,始终如一,却被我一再误解;你的心,恒久不变,却令我百般迷惑;我的倔强和任性染白了你曾经乌黑的亮发;我的仇视和敌对镌刻了你眼角崎岖的皱纹;我总是对你发火,你总是沉默;你总是一个人坐在窗前偷偷的哭,我总是一个人躲在门后静静地望;是我错了罢,也许,但成长中的我拒绝认错,而成长中爱我的你却要默默承受痛苦,这,就是爱的代价罢。但是我知道,即使我们渐行渐远,甚至行同陌路,我仍高高地挂在你的心中,还是那样鲜活,还是那样清晰…… 未来——你在我心中

当我真正懂得爱与被爱那超越辩证的相互关系时,我已经是一个结实的棒小伙了。但我知道,我就要走了,离开这座熟悉的城市,离开你,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离家的感觉,我曾经尝试过,走出家门时的雄心壮志,远离家门时的泪落满衫,走进家门,还是会迫不及待地和你相拥而泣;而且我知道,妈妈,没有我,你会伤心的,思念会加重你额头的皱纹——做儿子的我当然希望妈妈能够永葆青春,也真的好想天涯海角都陪伴着你。只是过去的我不懂得珍惜,而现在的我却终于能够完完整整地体味到十八年来那份一直积聚在你心中的爱,那是世界上最真诚、最执著、最饱满、最恒久的爱啊!用心去爱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这对你是怎样的伤痛啊?我知道你并不期待着我的回报,只希望我过的比你好,但是你耗尽了岁月,换来我缤纷的年华;我成长的道路却为你平添了负担;这,就是爱吗?这,就是爱啊!也许直到迈出家门的那一刻,我仍会忍住我眼中的泪水,轻轻地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不回头,

不看身后被泪水淹没了的你,一直走,向前走,不回头……直到身旁消逝了你的气息,直到脑中模糊了你的表情,我才会猛然回首——早已身处千里之外。我只有扑倒在阴暗的角落,静静抚慰哭泣的心灵;或是在风中大声呼喊你的名字,抑或在梦里期待着和你聊天……妈妈,十八年了,原来你一直走寄居在我的心头,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晰……

明天,也许我会飞得很高;明天,也许我会走得很远;而我的眼前,依然会浮现出我们所共渡的分分秒秒;我的心底会不时澎湃着我们所共同经历的喜怒哀乐;我的耳畔也会响起你曾给予我的字字句句——仿佛你就在我身边,超越一切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轻柔地吟唱着:

想你,想你会有更新的憧憬;

天空,给你;自由,给你;等待,留给自己; 爱你,才舍得放你飞出我怀里; 黑夜来临,不要输给孤寂;

想念,是我和你,最近,最近的距离。

[点评] “明天,也许我会飞得很高;明天,也许我会走得很远;而我的眼前,依然会浮现出我们所共度的分分秒秒……”莫非真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语文老师是“多愁善感”的?也许只有天知道,这是在夸奖,还是带着某种特殊意味的贬损!但我还是控制不住,在读到赵天枢留在我电脑里的这篇文章时,在读到这篇文章中的这番话时,我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

他们,已经“飞”走了,果真“飞”得很高——那里的天一定很蓝;他们已经“走”了,果真“走”得很远——那里的路一定够平坦的。

他们也许不知道,也许很清楚,在他们“起飞”的地方,在他们起步的地方,他们的

老师,此时此刻,眼前果真“依然会浮现出我们所共度的分分秒秒”!

静静的课堂中,与一群又一群永远年轻永远充满着活力与朝气的后生们,朝夕相处,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我一直这样认为。给他们讲作文,讲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讲自己在北大荒十年里在一盏煤油灯的陪伴下的苦苦“修炼”,讲从高考评卷点的小屋里终于“悟”到的作文“秘诀”,讲一些只有在“同龄人”中才能坦然释怀地宣讲的故事,讲……老师嘛,就得讲,讲多了,讲好了,学生们的心,才能明亮起来。总愿意打那样一个比方:“学生们的心里是有窗子的,但都紧紧关闭着;优秀的老师,就有那样的方法,用最亲切的语言,最轻柔的力度,将那一扇扇窗子打开。于是,春风涌了进去,阳光洒落在焦渴的心田里,从此,晴朗的心间,有了爽朗的歌声……”

给赵天枢们讲什么都不白费!他们能懂,他们真的就懂了!于是,一篇篇美诗妙文,从他们那“有了爽朗的歌声的”心间,滚涌到他们的笔端,流淌了出来……

忽然发现,这样写评语,很有点“贪天功据为己有”的霸气!其实,笔者真的是在说,当年在我的课堂上,赵天枢们是很吃了些苦的,埋头于一方小小的书桌,弄啊整啊的,春天过去了,夏天也走了,秋天就来了……终于远走高飞了——天,是蓝的;路是平坦的!求学的路上还有不少的苦,需要他们去吃的!(孙长江) [命题(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家是什么?家,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家,也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喝成长的避风港。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新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活伙伴之谊…… 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例文(1)] 家

高三学生 李舒妍

生活在喧嚣的城市,不禁总要相问:是否还有一方净土,可以让我们畅所欲言、随心所欲?

田间小路的尽头,烛光闪耀,袅袅炊烟,辽阔草原的一方,一顶圆顶帐篷旁,几匹马儿在悠闲地吃草;鳞次栉比的高楼,耸入云端,其中有一幢,在顶层,还是在底层,一扇亮着灯的窗口,飘出无限温馨,飘出无限暖意……家,就是这个样子吧?一碗热奶,一碗热汤;一句问候,一句叮咛;一个微笑,一个打趣;一次宽容,一次原谅……家,家就是这个样子吧?

回想当初,年少的我们,憧憬着海上星光的浪漫,向往着威廉古堡的神秘,追寻着飞扬梦想的灵光……似乎永远都不够。我们大声地向世界要求着仿佛世间的所有都不足以装下我们那奇奇怪怪的念头。那时侯,家,在我们看来,没有意义,还会张狂地认为,是家,羁绊了我们飞翔的翅翼。

当我们一天天长大经理了现实的洗礼与冲刷,不由得想起年少时被我们抛到脑后的家来。推开熟悉的家门,甩下沉重的行囊,疲惫地躺在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小小的床上,看着这世界上唯一的一寸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冷傲的伪装慢慢撤下,晶莹的两滴泪珠滑落在枕旁……忙忙碌碌了这么多年,我们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是官场上的惺惺作态,还是商场上的尔虞我诈;是笑脸背后的低声诅咒,还是灯红酒绿下的逢场作戏?现在的我们,已不像年少时的吵闹与任性,放肆与轻狂。现在的我们已经领教过了世界的残酷与喧嚣,已经饱尝了生活的风雨与艰辛,已经承受过世间太多的沉重与失落……当困顿后的第一缕霞光重又闪耀在我们眼前时,我们才猛然发现,原来真正想要的其实

只有一个家:怀了心事,只有家能够默默听你倾诉;受了委屈,只有家会小心翼翼地擦干你流淌下的泪滴;有了怨气,也只有家能容谅你所有无理的摔打……家,是我们伤心时尽情宣泄的港湾,是我们孤单时温暖的怀抱,是我们患病时加糖的苦药,是我们寒冷时厚厚的外套……

当我们在工作中遭遇苦恼,遭遇失败,遭遇到无法排解的郁闷,回到家,泡一个热水澡,穿上宽大的睡衣,端起一杯浓浓的牛奶,用最舒服的姿势,窝在电视机前,此时此刻,你还能寻觅得到比家更舒适的地方了吗?也许你的家很小很旧,也许你的家很大很宽敞,也许你的家一贫如洗,也许你的家富贵逼人……可是无论怎样,家,永远都是我们休憩、等待着下一班车的站台,永远都是我们忙碌奔波中急于停靠的港湾。尘世的聒噪,世道的污浊,在家的面前,都会灰飞烟灭,无影无踪。拥有了这世界上最值得珍爱的家,我们还会要求什么呢?

记住吧,无论何时何地,哪怕是迷失了方向,都不要忘记自己永恒的坐标——家! [评语]家,是温馨的代名词,是思念的聚焦点,是情感的归宿地,是……写家难,写好家更难。太熟悉,太亲切,太让人眼热!容易落俗套,容易概念化。读李舒妍的《家》,真舒服!她的心是平和的;她并没有用很多扎眼刺眼的词语,似乎也并不想通过浓烈得似乎都化解不开了的情绪去刺激去感染她的读者,即便是让她把这文章读出来,那声音也一定是轻轻的、温温的、柔柔的……可是,你感动,你激动,甚至你的心里总是会时不时地来上一阵悸动——家,对!家就是这样!她的用词是准确而别致的;几组排比句的运用已然为情感的抒发平添了无尽的魅力,关键处几个动词的选择尤令人称奇。“窝在电视机前”中的“窝”字,将只有在家里才有的那种自在与坦然,传达得多么准确;“家,永远都是我们休憩、等待着下一班车的站台”中的“休憩”与“等待”,并不新奇的两个动词,将我们对家的依恋与思念,以及那难以割舍的绵绵情意,

传达得多么到位,又多么迷人!好文章大概都是这样“看似寻常却奇崛”吧?像一瓶好酒,不辣口,不上头,不知不觉就“醉”了。(孙长江) [例文(2)] 家·春·秋 高三学生 吴伊琼

一九三九年,秋日的下午。

十九岁的年轻人,背一肩行囊,步履匆匆。一缕飘飘摇摇的炊烟被抛在背后,脚下是乡间仄仄的小路,路的一头连着家,另一头连着山连着水连着世界。

走过深秋的田野,金黄的夕阳下,母亲领着年幼的弟妹,收起晒在麦畦里的红薯干,身影长长短短投在麦田里,一起一伏。

老榆树上的蝉声送他走出村口,踏上远行的路,直到那家乡的屋宇已在暮色中凝成苍茫的一线,他不再回头。

六十年后,外公说,六十年前年轻的他不懂乡愁。 从此,一别乡关六十年。

老人都爱回忆往事。外公离家六十年的经历可以写成一部传奇,而令我不解的是,他不爱提战场上叱咤风云金戈铁马,也不爱提课堂中三尺讲坛天下桃李。独独爱提一个字:家。

在外公的记忆里,一生的辉煌与骄傲都已褪色成残旧的水墨,惟有辞别家乡之时那回头一望的印象日久弥新。

垂垂老矣的外公,喜欢跟我们絮絮叙说那些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的家乡旧梦: “在家那会儿,这时候该吃榆钱儿喽!……”

“在家那会儿,一帮小孩儿一起去打猪草,草绿莹莹的,天瓦蓝瓦蓝的……”

“在家那会儿,有一回偷着骑磨房里的驴,个子小,骑上去又害怕,两只手不知抓哪儿好,眼看着驴慢悠悠往外走,一害怕把住门框子,结果驴走了,我挂门框上了……” 我们笑,外公也眯着眼睛笑,像有点醉意。一缕乡情,已被整整一个甲子的岁月酿成了浓香四溢的陈年老酒。

外公喜欢靠在躺椅上听窗外老榆树上的蝉声。阳光透过树梢,一线一线落下来,织成一张绵绵密密的网。

此时,我第一次读懂“家”这个字在老人心中沉甸甸的份量。 一九七五年,春天。

十九岁的知青在北大荒战天斗地。从现代文明的都市一下子被抛到远古,远辞家乡,告别父母,不知他们究竟怎样承受住了心理上的巨大落差?

十多年后我问父亲当年被迫离家到“广阔天地炼红心”的况味,是不是有一种受骗的感觉。父亲笑,摇头。他说,那里也差不多是一个家乡。

至今还记得父亲绘声绘色的向我描述北大荒金灿灿的麦浪,红彤彤的月亮。他讲曾经洋洋得意地爬上最高的歪脖榆树;讲知青们乘着月色摸鱼捉兔子,来安慰一下要“起义”的辘辘饥肠;讲和“坐地户”开的小小玩笑;讲寒冬腊月冻得像石头,可以砸死人的豆腐……父亲当故事来讲,我也当故事来听。而今想来,父亲的故事里,“北大荒”和“家乡”这两个概念,竟然是如此模糊不清。 是不是因为,但凡倾注过青春韶华的土地就是家乡?

走出了家,就在陌生的土地上开辟出另一个家,所以我们的父辈不畏乡愁。 二零零二年,从春到秋再到初冬,眼看次年春天又不远了。 今年,我也正逢十九岁。

想到“家”这个词,最先想到的竟是风吹榆叶扫过屋檐的声音。继而眼前现出这样一

幅水彩:榆树叶子更浓更绿了,巨大的绿茵连成一张网罩住了院子,太阳的光透过树荫,斑斑点点撒在地上。老人坐在门槛上专心地拆一件过冬的棉袄,小孩儿拎着一把小铲儿挖坑玩儿。一片安静的气氛。偶尔一声小贩的吆喝,从这条巷子飘到那条街上。 莫非外公和父亲善感的特质真的早已融进了我的血脉?我对着自己笑。毕竟还是不同的,我的家园情愫中既没有外公离乡背井的感伤,也没有父亲苦中作乐的无奈,我的乡情中,更多的成份是一种极单纯极诚朴的依恋。

也许将来的我也会远赴天涯,但我的家乡将永远与我同在——在我心灵深处最珍爱的地方。忘不了家乡春之繁花秋之细雨,忘不了家乡年复一年汩汩长流的江水。但真正让我为之思飘情牵的还不是这些,我不愿舍弃的是那一段心路历程: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懵懂少年到长大成人,是这庭院,这老屋,这遮天蔽日的大树,配我一同走过生命最初一段最美丽的年华。家,其实就是我们的精神寄托。

我曾在梦中,走近外公一生不忘的深秋的田野,田野上有金黄的太阳;也曾在梦中,回到父亲抛洒汗水的春天的农场,那天际挂着红彤彤的月亮。也许多年后的我,也会在一个宁静的春晨或是秋暮,在榆影横斜的窗下,把家的故事讲给儿孙,让乡情和生命一起生生不息地传承。

[评语]一个很单纯的故事,讲述了三代人对“家”的理解。最妙的是三个“十九岁”的构思——与其说构思,不如说是“发现”:十九岁是要与“家”挥手作别的年纪吧——如果说这就是线索,那么也正是它将三代人的故事巧妙地串联在了一起。十九岁的外公,为了生计,更是为了心中沸腾着的热望,离开了家乡,一别就是六十年;走得决绝,走得坚定,照理该不会有对家的思恋才是……可他想家,想得更深!于是,小作者吴伊琼便运用“高密度细节”来写这“爱”之切,“思”之深,三个细节:吃榆树钱儿、打猪草、骑驴被挂在了门上……也许就是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细小的事件”在

外公的心间织成了一张“网”,一张让人喜让忧让人冲也冲不破的“网”?于是,在我们读到吴伊琼对外公故事的结语“外公喜欢靠在躺椅上听窗外老榆树上的蝉声。阳光透过树梢,一线一线落下来,织成一张绵绵密密的网”时,心中不由得泛起温馨的波澜了。十九岁的爸爸,到底是为了什么离家的,谁说得清楚;“我”认为他一定有“受骗”的感觉,可“成熟”了而又达观的爸爸竟然说“那里也差不多是一个家乡”,不做作,无鼓噪,却感人。细想想,曾被知青无遍数诅咒过的那段生活未始不是一笔财富!写爸爸对第二故乡的怀恋,小作者吴伊琼还是运用着她已运用得纯熟的“高密度细节”:爬歪脖树、月下摸鱼、调理“坐地户”……又是一堆稀松平常的“细小的事件”,可我们感动,是被那些看似寻常实则“奇崛”的“细节”中丰富的内蕴感动的!十九岁的“我”,已站在人生的第一道起跑线上,面临着的也将是与家“挥手作别”,这也就等于在告诉读者,“家”的故事还将延续下去……“家”到底是什么?还是小作者吴伊琼从爸爸的达观潇洒中感悟出的那句话说的得好:“但凡倾注过青春韶华的土地就是家乡?”(孙长江) [例文(3)] 家的味道 高三学生 朱克诺

清晨,在温暖的梦中飘起一缕牛奶美妙的香味,在奶香中渐渐听到爸爸妈妈小声的说:“等会在叫吧。”“ 一会该迟到了。”于是妈妈轻轻推开门:“再睡会?”被窝里好暖,我挣扎着想起来,翻个身喃喃地说:“再睡一分钟。”妈妈哗地拉开窗帘,阳光涌进房间。阳光与牛奶的气息是家的味道,这是我安心赖床的理由。

有时候,爷爷会泡一壶茶,看见茶叶在水中一浮一沉舒展开。爷爷是从不喝酒的,可我却分明看见他脸色在氤氲的香气中红润起来,似乎醉了。像山水画般清静香溢的思

绪。我嚷着要茶喝,爷爷倒给我半杯,告诉我喝茶时不要说话。很甜,爷爷的笑。奶奶默默的不说话,默笑着品茶,我便也醉了。

冬天回家的路很冷,路灯也照不暖这样的夜晚.。打开家的门,我喜欢钻进厨房,眼镜上立刻笼上一层白色,温暖极了。蓝色的火焰,红白相间的釉瓷罐,咕咕的气泡,满溢的蒸气。妈妈的汤很特别,各种各样的蔬菜,调料。有时会看见白皙的汤中浮起红枣,枸杞子,很鲜美。在外面吃饭时,我很想要上这样一道汤,但无论怎样相似,似乎缺少一种味道。打开台灯,坐在写字台前,嗅到爸爸的书房里传来的咖啡香,普通的雀巢速溶,却有这样温暖的名字,我便又沉醉其中。

家是一个舒适的地方,很容易轻松下来。有温暖的灯光,幸福的笑容,有真心的祝福,快乐的期盼,微妙而美好的味道。有一次我看见一个西装革履醉熏熏的人被朋友扶出酒店。朋友说:“回家吧,回家吧。”“家?在哪?”“那不是吗?”他的朋友指着不远处的一座豪华的高层。“家?那不是家,是房子。”我裹紧衣服,在回家的路上快走几步。国王的宫殿不是家,嫦娥的月宫不是家,家是什么?是一份带着奶香的问侯,是一种飘着茶香的情怀,是伴着幸福的等待,是思念的起点,家是“放心”的地方。

有一天,我们会走的很远,生活的道路泥泞或平坦,心灵深处有一份深厚而温謦的味道。将泪水调剂成甜美,将迷茫调味成清醒,将脆弱调配成坚强。家就是这样一个盛满爱的容器,洋溢着爱与被爱的幸福。

[评语]家,多么温馨的字眼!以“家”为话题,可写的角度太多太多。写家的温暖,写家的宁静,写家留给人的永远是思念与牵挂,写家永远是远行的游子心中的那一片阳光……无不可。可朱克诺却选择了“家的味道”!家,到底有什么味道呢?奶香、茶香、菜香、咖啡香……克诺似乎真的有着一颗平常的心,于是就绝不“故做惊人状”,而是

温和地向她的读者讲述了在她的心中氤氲着的弥漫着的“家”的味道!亲切,亲热,亲密;温暖,温和,温馨……一切与“家”的美好有关的情感与情绪,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在读者的心中荡漾开来!细想想,家,还不就是因为笼在这样的味道之中的才变得如此美好,如此让人眷恋不已的吗?文中有一个关于“家”的故事,任人皆知,但不知为什么,哪一次读到它,也没有像这一次这样让人激动得直想落泪,让人感动得直想呼喊:家,与豪华无关;家,与富有无关;家,与一切的奢侈均无关!“家是一个盛满爱的容器,洋溢着爱与被爱的幸福”!由此可见,现成的故事,也并非不能写进自己的文章的,问题的关键是:怎么用。恰如其分,就会产生“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读克诺的文章,即使只是懂得了以“平常的心”善待生活,善待作文,能够写得更好,就已经足够了,更何况从克诺的文章中还读到了些别的“秘密”呢!(孙长江) [例文(4)] 与纪伯伦对话 高三学生 许维静

在匆匆忙忙,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我活着。常让那永远也完不成的任务压得抬不起头的我,只有在家与夜晚才能寻找到一丝平静。也许让生活磨得已不会享受安逸了,这时,我会从窗子的缝隙中流出去,去不知哪里的地方找纪伯伦。平日里,我们滔滔不绝的沉默着;回到了家,我们才敢把自己要说的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而我选择了与他谈话,常常的,一整夜。

今晚,我在云端找到了他。他站在那儿,正用黑夜编织着明朝的太阳。看到我,他没有放下手中的活计,问了句:“今晚你从哪儿来?”我答:“家。” “家,你每天都从那个被你称为家的地方出来,那么,对于你,家是什么?”

“家,那是一个港湾;我,是一只小船。清晨,带上重重的期待,我出发。黄昏,满载一船星辉,我归航。如果我斑驳,这里我得到休葺;如果我腐朽,这里我获得重生。 “家,那是一条小溪;我,是半颗水滴。我坠落时,溪水承载我,容纳我。当我成长为饱满而稳重的一朵水花,不断蒸腾时,它却将彩虹披在了我的身上。那么,对于你,家又是什么?”

纪伯伦的太阳已有半个大了,他一边编织,一边说:“我的家很大。天空是我的门窗,宇宙是我的回廊,森林是我的园艺,汪洋是我的池塘。夜幕降临,你们各自有序的钻入你们更大的躯壳之中,在其中享受温暖,在夜的静寂中享受梦幻的安眠与安眠的梦幻,在思考着自己与自己的思考中汲取力量。然而我所愿的不仅是这样。只愿城门是你们的门窗,街道是你们的回廊。当你们打破了那层躯壳再去交流时,你们的衣角会沾满幸福的芳香。”

我不解。他把编织好的太阳放在口袋里,接着,带我来到了黎巴嫩。他俯下身去抓起一把泥土,亲吻它,然后我们回到了中国:“伸手摸一摸你脚下的土地,不论它肥沃还是贫瘠。拥吻它吧,那是你的家。拥抱它,尽管你的青春会在拥抱中褪色。亲吻它,纵使你的生命会在亲吻中凋零。当你的一切都将逝去的那一刻,不要害怕,也不要伤怀,因为这里的每一粒尘土中,都揉进了你的青春与生命。”他继续着,“有人怨,怨脚下的土地从他身上汲取得太多,可他怎知,当家园在饮着他的汗水时,他正狂野地从家中吮吸着支撑他灵魂的甘露。家给你力量,你用力量在家中耕耘。”

接着他带我来到了乞力马扎罗山颠,他指着那茫茫的黑夜问我:“这是什么?”我答:“这是白昼得家。家是一种归宿,白昼嬉闹了一天,疲倦了,他回到夜里安眠。当月亮守护着我们的梦时,也守护着白昼的梦。家是一种包容,白天时刻要流露出来夜的痕迹——影子;而夜可以包容白昼。光明在黑暗之中安心的隐藏,就像我们在家中放

肆一样。而次日人们对白昼的赞美,却丝毫不能使黑夜感伤。家是一种预料。有谁会知道明朝怎样?也许只有夜吧。”

纪伯伦笑了。他把太阳从口袋里掏出,交给我。然后我用力的将它抛向地平线。那喷薄而出的太阳用火光吹起了阵阵的风,强烈而温暖。我迎着风,任凭头发在空气中急促的摆动。而我穿梭于火光之间的思想,此刻在轻轻的呢喃着:那光线照到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的归宿。

小船整理桅杆等待出发,水滴努力成长等待蒸发,我从窗子的缝隙里又流回了我小小的家。当我踏上去学校的路的时候,我小心的想着:我将用一生守护着这脚下的黑土,而它也将守护着纪伯伦,守护着我,直到永远。

[评语]恢弘、大气、瑰丽、蕴藉、奇幻……读许维静的《与纪伯伦对话》,不知为什么,这些也不知道该用来形容什么事物的词语总是盘旋在我的脑中。同样是以“家”为话题,她——小作者怎么就能想到这么多惹人深思惹人惹人感喟惹人玩味不已的东西呢?细想来,与小作者的阅历——丰富与否尚不得而知,但至少能知道她读过纪伯伦,读得还挺深,并且也能够知道她读懂了纪伯伦——这位文化巨人的散文诗中的睿哲……——息息相关。不然,读她的文章怎么能让人感受到那么浓郁的文化气息,那么深刻的哲学底蕴,那么浓烈的抒情味道!家,有小家,有大家;爱我们那温暖而又温馨的小家,爱我们那已经被现代生活磨损得似乎已然淡漠甚至“久违”了的家的温暖和温馨,绝对是正常的情感,但在许维静的文章中我们却与另一种更为伟大更为壮阔的情感亲切得相遇了:“伸手摸一摸你脚下的土地,不论它肥沃还是贫瘠。拥吻它吧,那是你的家。拥抱它,尽管你的青春会在拥抱中褪色;亲吻它,纵使你的生命会在亲吻中凋零。当你的一切都将逝去的那一刻,不要害怕,也不要伤怀,因为这里的每一粒尘土中,都揉进了你的青春与生命。”

博大、宽广、坦荡、激扬、雄丽……又是一大堆能够用来形容许维静文章的词语。 我想:这样文章写起来,一定很难;因为没有雄厚的积累是万难做到的。我又在想:写这样的文章也一定很愉快;因为能够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切“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表达出来”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啊!但积累必须雄厚:思想的,情感的,更包含着对语言锤炼方面的修养……想要知道《与纪伯伦的对话》中还有哪些妙吗?那只有细细品咂了!(孙长江) [命题(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自生命萌动以来,你在人世间就有了自己的位置;到生命终结之际,你在大地上仍有自的位置,在整个历程中,你一直同位置打着交道。或许,你有一段关于位置的故事;或许,你有许多关于位置的读到见解;或许,位置曾引起你的思索;或许,位置让你产生无限的感慨……

请以“位置”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例文(1)] 关于位置 高三学生 谷书斌 一.Where is my 位置

看到这个词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我的位置在哪里?

早上到学校的时候,教室里第一排空着的那个座位,是我的位置;晚上回到家,饭桌边一张白木凳子,桌上一副碗筷,那是我的位置;将来上了大雪,寝室里会有一张床一个小桌,那也会是属于我的位置;再将来,某单位的办公室里的某张办公桌,就困难是我的位置;再再将来……最后,即使我离开了这个世界,也还是会有我的位置的—

也许在天堂里的某个角落中,我的灵魂正在安详地微笑…… 这是所谓的具体的位置,抽象的呢?

我是爸爸妈妈的独生女,是姐妹们的幺妹,是奶奶最疼爱的小孙女……我是老师众多学生中的一个,是朋友众多伙伴们中的一个,是这一代少年中的一个;我还是中国人中的一个,地球上的一员,宇宙万物中的一分子……

我要说的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方面看,在这世界上总会有我一个位置。而且看的角度不同,这位置的含义也会随之改变。

是的,我活着,我活过,所以我拥有着属于我的位置。 二.摆正你的位置

就如上面所讲的,从不同的角度看,我们有着不同的位置与身份。因此,在应付不同的场合时,我们是否能认识到自己此刻彼刻的身份,并摆正自己的位置呢?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次,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了架,丈夫一气之下,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面问:“谁?” 维多利亚傲慢地回答:“女王。”

没想到里面既不开门,又无声息,她只好再次敲门。 里面又问:“谁?” “维多利亚。”女王回答。

礼貌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只好再一次敲门。 “谁?”礼貌又问。

女王学乖了,柔声回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女王的身份再高贵,回到家也只能是一个妻子。所处场合不同,位置也就随之改变。因此,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首先要学会的便是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三.找准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

卓别林刚刚排电影时,那些导演都坚持让他去学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德国喜剧明星。苦恼不堪的卓别林久久尝不到成功的滋味。他终于意识到必须保持自己的风格,走自己的道路。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了全世界最优秀的喜剧大师。

英国歌星金·奥特雷刚出道时,总想改掉自己的德州乡音味,力图使自己像个城里的绅士。结果,几乎所有的城里人都在耻笑他。后来他终于醒悟了,开始利用自己的音色,唱西部歌曲,,成为全世界在电影和广播中最受欢迎的西部歌星。

谁不渴望完美?诚然,渴望完美,就应该不断地寻找那最完美的位置。但是,在他人是最完美的位置却并一定就是适合你。追寻是对的,但请记住:莫要在盲目的追寻中失掉了自我!

[评语]文章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华丽的,朴素的;粗放的,谨严的;婉约的,豪放的;粗犷的,纤细的……世界之所以丰富多彩,就是由于它有着兼容并包的胸怀!容得下山的巍峨,也容得下水的纤柔;容得下林的茂密,也容得下草的葳蕤……如果可以把能不能“容”作为标准来评判“好”与“坏”的话,那么,我们说能容得下一切风格的老师才算是好老师!谷书斌的这篇文章,真是平实得可以!三小段,朴朴实实地写,实实在在地说,好像没有一个字是在故意要引起谁的注意似的,叨叨咕咕一般……可是,奇了!读者的心动了——激动、感动,还不时地掀起一阵阵的悸动。尤其是第一节关于“位置”的描述,实实在在得就像是把心晾晒在阳光下一样,让你看着它跳动!第二节的故事,许多中学生都读过,可哪一次能像这次读来这般有味道呢?第三节就是

一小段议论,类似“论证小单元”的展开,似乎简易了些,其实,作为点题之笔,谷书斌做得多么好啊!(孙长江) [例文(2)] 夏夜的童话 高三学生 杨小扬

闷热的夏夜,我没有睡意。推开窗,扑面而来的是植物蒸腾发出的香气。星河舒展着,象一袭缀满钻石的长袍。我认识一颗忧郁的星,她不大,也不亮。她总是抱怨自己不是“小熊”尾巴上最亮的那一颗,总是羡慕北斗那煊赫的名望,还总是渴望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偶像。然而,她就是那样平凡。因此,她一直闷闷不乐。一天,我对她说:“去旅行吧!看看其他平凡的生命怎样生活。” 就这样,她白天旅行,夜里便给我讲述她的见闻。 第一夜骆驼与苍鹰的故事

我到过浩渺的沙漠,伴着驼铃前行。我问骆驼:“面对这样单调的景物,你快乐吗?”他抬头望了望留下一声清唳就消失在天边的苍鹰,平静地回答:“为什么不快乐。我不是苍鹰,世界任他翱翔。但我就是我,我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我的位置,无人能够代替,因此我快乐。若要我飞翔着唱苍鹰的歌,我会苦恼。” 星星讲完,眼里含着泪水。 第二夜老鞋匠的梦想

我结识了一位老鞋匠,他无忧无虑地和我对话,一边还忙着手中的活计。“我本可以成为一个作家,专给孩子们写美丽的童话。”他说,“可由于许多原因,我成了鞋匠。可我并不遗憾,清闲时,我会在心中构思着许多童话,讲给孩子们听。更重要的是,”他骄傲地说:“我成了一名优秀的鞋匠,无论什么鞋子,我都可以修好。每一双鞋子

里,都有我对这份职业的热爱。” 我发现,星星那紧皱的双眉舒展开了。 第三夜深秋的野蔷薇

星星这一夜来得特别晚。她歉疚地说:“我在遥远的北国,为一位朋友送行。那是一株盛夏才发芽的野蔷薇。她本来注定是要在开花之前被冻死的,可她下定了决心要开出花朵。我伴她渡过了有霜的清晨,刮大风的午后,下小雪的夜晚,守护着一天天长大的娇弱的蓓蕾。就在刚才,她开放了,粉红色的,有些柔弱,可在我看来却胜过一切花朵。她轻轻地对我说:‘作为一朵蔷薇,我找到了生命的轨迹’。然后,她就静静地飘零了。”

我分明看见星星伤感的眼中透着些许希望。

我问星星,你一定了解了许多事情。她点了点头,向我告别,说她要回到天空中那只属于自己的位置去了。

夜很静,又是一个人了。回想着星星离别时宽慰的笑脸,我似乎也明白了一些东西。 [评语]这是一篇课堂作文。话题是:位置。一个“好写”也难“写好”的话题。寻找自己的位置,超越自己的位置,坚守自己的位置;平凡的位置上也会作出不平凡的事业来,高高的位置上也会有“不胜寒”之感,艰苦的位置上也会有人生的无尽乐趣……这就是这个话题“好写”的地方,角度很多,“可写性”很强。但“写好”很难!容易“平”——平淡,容易“空”——空泛,容易“流俗”——随便举一些安守于自己平凡的岗位却作出了不平凡事业的事例,如李素丽,如徐虎,如陈景润(当然,这样讲,也并非是说这些例子再不可以写进作文了,而是想说,决不可简单地处理)演绎敷衍一下……杨小扬做得可真好!不平,不空,不流俗。自从作文有了注重“开放性”,增强“文学性”的说法以来,写“童话”的学生也多了起来。可如杨小扬一样写得这么

好的却不多见。自然,不做作;贴切,且亲切;童心十足,童趣十足;天真率真,稚气稚嫩……浑脱脱一篇现代童话!(孙长江) [例文(3)] 橘子红了 高三学生 荣文婷

在我住的院子里,有棵不知活了多久的橘树,一年年的生出橘子,任他们由青涩转红,直至落下。我从小生活在这个院子里,和我一起长大的,还有小兰,而她,却不知了去向。

我与小兰结识的方式很特别。不记得是怎样的一天,只记得站在树下的我的手,被一只同样稚嫩的手拉了起来,在院子里奔跑,奇怪的是,我并没有挣脱,只是随之奔跑。我们不知跑了多久,也并没有一句交谈,只是我从她那浓墨般的瞳仁中读到,她愿意和我成为朋友。就这样,我们结识了。

我曾固执的认为,我们是相同的,至少在我决定与她奔跑的那一刻。我觉得我们骨子里有股同样欢跃的血液在跳动。但小兰却总说:“小米,我们不同。”当我撒娇似的摇着她的手问为什么的时候,她总是淡淡的一笑。

也许,她说的不同就是她会爬树而我不会吧,我当时天真的认为。小的时侯,我总是在问院外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每当这时,小兰就会像猴子一样敏捷的爬上树端,在高处叫我:“小米,上来呀!”而我,却总觉得不好意思,始终没敢爬上去。只是静静的站在树下,听她讲述着院外的世界。

我从未见过小兰的父母,只是听院子里的一些人常常在背地里指着小兰说:“看,那个私生女!现在的人可真是……”我也只是偶尔的听小兰说,有一个女人,爱上了一个男人,就固执的为他生了一个孩子,然后留下一笔钱,一栋房子,就走了。“那个孩

子就是我。”小兰故作轻松的说,然而我却在她的眼里读到了哀伤。

后来,我们上学。在学校中,我总是大家的宠儿,老师和同学都那么的喜欢我。而小兰总是坐在角落,一个人,读她喜欢的书,写她的文章,静静的,一个人。其实,我也想坐在她的身旁,和她一起读文章,静静地,没有言语。而我周围却总有很多人围绕,使我不得脱身。我也会写一些文章,发表在一些杂志上,获一些奖,然而我知道,小兰写的更好,虽然她从不交作文。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转眼间,我们到了中考的年龄,我顺理成章的考上了一所重点中学。而小兰却在考试那天生了急性阑尾炎,哪都没考上。

那是秋季的一天,小兰让我中午在院里的那棵树下等她,我含了一根冰棍坐在树下等,一直等到了暮色四合,杆都含的没了味道。我刚要起身回家,小兰出现了,手里却提了个包。

“小米,我要走了。” “嗯?去哪?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也许,不回来了。”

空气霎时间凝固,我呆望着小兰。她的长发略显凌乱的垂在肩上,不时的飘动。发在飘动,应该有风,而我却感到如此的憋闷,没有一丝风。小兰的眸子依旧如浓墨,依旧透着友善。我不能让她走,我最好的朋友,我从小到大的朋友。 “你还要考大学……”我只想出这么一句无力的,挽留的话。 “小米,我们不同。”

“我不明白,我不明白我们究竟哪里不同,小时侯不明白,现在更不明白了!”我叫道。

小兰,默不做声,在等待我的平静。

“小米,你看这树上的橘子,它们生来就有高有低,他们无法选择生出的位置。下面的橘子,总是会得到人们的关注,说成是甜美的水果,而上面的橘子,却只能孤独的,自生自灭的烂掉。原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上面的橘子,永远只能孤独,但我改变了,从你随我奔跑的那一刻。你看,高处的橘子已经红了,它不想再傻呆在高处,她决定下落。也许,落下后,它仍旧漂泊,但兴许,她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根。” 那年秋天,树上的橘子红了,小兰,也走了……

[评语]这也是一篇在课堂上完成的作文!读它,年长如我者,心中也总是一种莫名的激动与悸动。小米,小兰,合在一起就是米兰,就是那种话很小很小,却香气袭人的花……不幸的身世,摧残着小兰的心灵,有些扭曲;却也锻造着她的性格,有些刚毅。她会上树,还会写文章,就是没见她哭过,这就有些扭曲,但更是刚毅。讲自己的身世,就像在讲别人的故事;口气越是淡淡的,还有些冷,就越让人受不了——小作者荣文婷也许真的知道“淡极始知花更艳”的写法中隐含着的奥秘?小兰走了!走之前,在那棵维系着两人故事的橘树下的最后“演讲”,多么自然,多么富于哲理!读这样的“演讲”,你还能认为小兰是一个“野丫头”吗?“不幸是一笔财富”,没有自暴自弃的小兰将这笔财富利用得多么好啊!她走了,走得也那么悄无声息。可你挂念她,割舍不掉的挂念从此留在了你的心底;你只想祝福她,祝她的明天少一点坎坷,多一些开心……能使自己的读者有了这样的牵挂与祝福的文章,还能说不是好文章吗!(孙长江) [命题(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

搬米,轻轻抬着近洞里。

两首童谣,叙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水喝”,是因为不负责任,互相推委;“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是团结合作的结果。从这“人不如蚁”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请以“协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例文(1)] 几辈子的真理 高三学生 吴越

上上上辈子,我是一个小和尚,独自住在一个千疮百孔的破庙,一只看门狗寂寞孤独,每天三餐以吃草为主,我俩相依为命,共度骄阳酷暑,共挨寒风刺骨,每天没有施主光顾,佛祖从来不怒,日子虽然清苦,但我依然满足,每日念经吃素,等待佛祖超度。别看我住破庙,这里风水很好,不远有条小溪,我每天把水挑,不但自己渴不着,还能把菜地浇,一个和尚的生活,其实也挺逍遥。不知过了多久,又来了一个和尚,他又高又瘦,很像我那只狗,所以没过多久,我们就称兄道弟,感情深厚,他只有一点不好,就是喝水没够,我虽心中抱怨,但看在佛祖面上,与他每日挑水来回。这样过了很久,又来了一个和尚,他浑身是肉,仍然喝水够,结果可想而知——佛祖来接我们了。

上上辈子,我成了一只蚂蚁,那天在郊外呼吸新鲜空气,忽然看见一粒米,我欣喜若狂能自已,马上爬去来搬米,谁知我体弱力小不争气,搬来搬去搬不起,一定是上辈子营养不济。正在这时,又来了一只蚂蚁,我们对视,似曾相识,他突然开口:“上辈子咱俩抬水喝,我知道你心里生气嘴上不说,这辈子我为了让你消气,也变了蚂蚁,来,咱俩一起来搬米!”我听了热泪盈眶,顿时斗志昂扬,没想到两蚁搬米,仍然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zb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