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2 16: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2012年4月

1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2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目 录

1 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 10 1.1 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对象和范围 ................................ 10 1.2 重大危险源评估的目的和原则 ................................ 10 1.3 煤矿重大危险源评估程序 .................................... 11 1.4 重大危险源评估的主要依据 .................................. 12 1.4.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府规范性文件 ............. 12 1.4.2 企业提供的文件 ....................................... 13 2 煤矿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 14 2.1 矿井概况 .................................................. 14 2.1.1 地理位臵及交通 ....................................... 14 2.1.2 地形、地貌及河流 ..................................... 14 2.1.3 气象与地震 ........................................... 17 2.1.4 矿井开发历史情况 ..................................... 17 2.1.5 井田内老窑开采情况、相邻矿井对本矿的安全隐患 ......... 17 2.1.5.1 井田内老窑开采情况 ............................... 19 2.1.5.2 周边矿井危险源情况 ............................... 19 2.2 矿井自然安全条件 .......................................... 18 2.2.1 地层 ................................................. 18 2.2.2 构造 ................................................. 19 2.2.3 煤层 ................................................. 20 2.2.4 水文地质 ............................................. 20 2.2.5 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 23 2.3 矿井生产系统 .............................................. 24 2.3.1 开拓与开采 ........................................... 24

3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2.3.2 通风系统 ............................................. 25 2.3.3 瓦斯防治系统 ......................................... 23 2.3.4 防治水系统 ........................................... 30 2.3.5 综合防尘系统 ......................................... 31 2.3.6 矿井防灭火系统 ....................................... 32 2.3.7 供电系统 ............................................. 33 2.3.8 矿井主提升、辅助运输系统 ............................. 35 2.3.9 通信系统、安全监控、人员定位系统 ..................... 36 2.3.10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 36 2.3.11 爆破器材储存、使用 .................................. 37 2.4 矿井安全管理 .............................................. 39 2.4.1 安全管理机构设臵及配备情况 ........................... 39 2.4.2 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 ............................. 40 2.4.3 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情况分析 ........... 41 2.4.4 应急救援体系 ......................................... 39 2.5 重大危险源辨识 ............................................ 40 2.5.1 重大危险源的判定标准 ................................. 40 2.5.2 重大危险源的判定依据 ................................. 41 2.5.2.1 瓦斯 ............................................. 41 2.5.2.2 煤与瓦斯突出 ..................................... 41 2.5.2.3 煤尘爆炸性 ....................................... 41 2.5.2.4 水文地质条件 ..................................... 42 2.5.2.5 煤层自燃发火 ..................................... 45 2.5.2.6 煤层冲击地压倾向性 ............................... 45 2.5.2.7 煤层顶板 ......................................... 45 2.5.2.8 其它自然因素影响煤矿安全的重大危险源 ............. 47 2.5.3 重大危险源的初步认定 ................................. 47

4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3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及危害程度分析 ........................... 51 3.1 瓦斯爆炸事故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 51 3.1.1 瓦斯危害的后果 ....................................... 51 3.1.2 瓦斯危害的形式及致因 ................................. 51 3.1.3 瓦斯危害的危险性分析 ................................. 52 3.1.4 矿井瓦斯管理现状 ..................................... 52 3.1.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 3.2 煤尘爆炸事故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 62 3.2.1 煤尘危害的后果 ....................................... 62 3.2.2 煤尘危害产生的原因 ................................... 63 3.2.3 煤尘危害的危险性分析 ................................. 63 3.2.4 矿井煤尘防治现状 ..................................... 64 3.3 矿井火灾事故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 74 3.3.1 火灾危害的后果 ....................................... 75 3.3.2 火灾危害的主要原因 ................................... 76 3.3.3 火灾危害的危险性分析 ................................. 77 3.3.4 矿井火灾防治现状 ..................................... 77 3.3.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81 3.4 矿井水灾事故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 81 3.4.1 矿井水灾危害的后果 ................................... 82 3.4.2 造成矿井水灾危害的主要原因 ........................... 82 3.4.3 矿井水灾危害的危险性分析 ............................. 83 3.4.4 矿井防治水现状 ....................................... 94 3.4.5存在的主要问题 ........................................ 96 3.5 顶板事故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 96 3.5.1 顶板灾害的后果 ....................................... 96 3.5.2 顶板灾害的原因 ....................................... 97

5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3.5.3 顶板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 99 3.5.4 矿井顶板管理现状 .................................... 106 3.5.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08 3.6 电气事故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 108 3.6.1 电危害的后果 ........................................ 108 3.6.2 电危害的产生原因 .................................... 109 3.6.3 电危害的危险性分析 .................................. 110 3.7 机械事故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110 3.7.1 机械危害的后果 ...................................... 110 3.7.2 机械危害的产生原因 .................................. 111 3.7.3 机械危害的危险性分析 ................................ 111 3.8 井下爆炸材料储存、运输及使用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111 3.8.1某煤业爆炸材料危险性分析 ............................. 111 3.8.2 现场检查辨识 ........................................ 113 3.9 矿井其它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 ......................... 113 3.9.1 地表塌陷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113 3.9.2 特种设备事故及危害 .................................. 114 3.10 安全管理体系分析 ........................................ 114 3.10.1 检查内容和方法 ..................................... 115 3.10.2 检查结果及存在主要问题 ............................. 116 4 矿井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评估 ........................ 116 4.1 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 ....................................... 118 4.1.1矿井瓦斯可能引发事故的种类 ............................. 118 4.1.2矿井煤尘可能引发事故的种类 ........................... 119 4.1.3煤层自燃可能引发事故的种类 ........................... 120 4.1.4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引发事故的种类 ................... 120 4.1.5顶板可能引发事故的种类 ............................... 120

6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4.1.6提升运输可能引起事故的种类 ........................... 121 4.1.7电气系统故障可能引发的事故种类 ....................... 121 4.1.8爆炸材料可能引起事故的种………………………………………121 4.1.9职业危险……………………………………………………………121 4.2煤矿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102 5 煤矿重大危险源等级 .......................................... 129 5.1 重大危险源的分级依据和原则 ............................... 129 5.2 某煤业各类重大危险源的等级认定 ........................... 134 5.2.1 重大危险源自身危险性评估 ............................ 134 5.2.2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效果评估 .......................... 134 5.2.2.1 管理定级 ........................................ 134 5.2.2.2 单项控制措施定级 ................................ 134 5.2.3 各类重大危险源的等级认定 ............................ 137 5.3 矿井重大危险源等级确定 ................................... 138 6 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 139 6.1 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 139 6.2 防范瓦斯爆炸事故的对策措施 ............................... 142 6.3 防范煤尘爆炸事故的对策措施 ............................... 144 6.4 防范火灾事故的对策措施 ................................... 145 6.4.1 内因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 .............................. 145 6.4.2 外因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 .............................. 146 6.5 防范矿井水灾事故的对策措施 ............................... 148 6.6 防范顶板事故的对策措施 ................................... 150 7 应急救援预案的效果评价 ...................................... 153 7.1 评价依据 ................................................. 153 7.2 评价方法和过程 ........................................... 153 7.3 应急救援预案效果评价 ..................................... 161

7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7.4 应急救援力量及资源评价 ................................... 162 7.4.1 矿井救护与创伤急救 .................................. 162 7.4.2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完成情况及效果综合评价 ...... 163 7.5 存在问题与整改建议 ....................................... 165 8 评估结论与建议 .............................................. 167 8.1 存在的重大危险源 ......................................... 167 8.2 重大危险源等级 ........................................... 167 8.3 应急救援预案效果评价 ..................................... 168 8.4 对策建议 ................................................. 168

8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附件:

1.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2. 矿井主要负责人矿长资格证、安全资格证复印件; 3. 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

4.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2011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复印件; 5.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煤尘爆炸及煤层自燃倾向性检验报告复印件; 6. 重大危险源评估委托书。

9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1 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1.1 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对象为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以下简称永丰煤厂),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高县蕉村镇境内,规划生产能力为6万t/a。现为扩建矿井,扩建为15万t/a,本次评估生产能力为15万t/a。

本次重大危险源评估的范围为永丰煤厂的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等矿井主要灾害以及为了防止灾害发生而设臵的安全管理、开拓开采、通风与防尘、瓦斯防治、防治水、防灭火、爆破、运输及供配电与通信等系统。

1.2 重大危险源评估的目的和原则 1.评估目的

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由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有效遏制和防范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力和事故的防范能力。落实安全措施自主保安,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本次对该煤矿进行的重大危险源辩识评估、确定危险级别,主要目的是为煤矿重大危险源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并最大限度降低该煤矿的安全风险,使因事故和危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提高煤矿的整体安全监控、管理水平,获得最优的安全效益。

2.评估原则

以矿井的自然条件、安全管理水平、生产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安全设施装备水平及其他相关资料为基础,以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方法和程序,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评估方法和技术,从实际的经济、技术条件

10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出发,对系统进行科学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估,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评估结论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对策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

1.3 煤矿重大危险源评估程序

本次重大危险源评估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本阶段主要工作是选派安全评估人员进驻现场,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初步的安全状况分析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第二阶段为实施评估阶段,即通过对矿井生产安全情况分析,对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危害程度分析;对可能发生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分析;确定煤矿重大危险源及等级划分;提出防范事故对策措施;对应急救援预案的效果评价;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的编制阶段,主要是汇总第二阶段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综合分析提出结论及建议,完成矿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的编制。评估程序见图1-3-1。

图1-3-1:危险源评估程序图

11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1.4 重大危险源评估的主要依据

1.4.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府规范性文件

1、?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年6月

29日颁布);

2、?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9号令,2011年版);

3、?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6号);

4、?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 5、?国有煤矿瓦斯治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1号令);

6、?国有煤矿瓦斯治理安全监察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2号令);

7、?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总局17号令); 8、?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AQ1025-2006); 9、?矿井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

10、?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出鉴定规范?(AQ1024-2006); 1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1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4.?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

1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

16.?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

12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调字[2004]56号);

17、?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

18、?关于印发?煤矿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号);

19、?关于在全省井工煤矿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的通知?(晋煤执发?2009?272号);

20、?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发[2010]146号)

1.4.2 企业提供的文件

1、永丰煤厂2011年度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

2、2、3、8-1+2、8-3号煤层煤尘爆炸及煤层自燃倾向性检验报告复印件;

3、矿方编制的?矿井应急救援预案?; 4 、其它资料。

13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2 煤矿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2.1 矿井概况 2.1.1地理位臵及交通

矿山位于宜宾市高县城165°方向,直线距离约20km,属高县蕉村镇裕丰村永丰组所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4°32′57″;北纬28°13′05″。矿山有2km碎石公路与S206~蕉村镇乡村水泥公路相接,至S206线8 km,南到筠连县城9km,北到高县22km,交通十分方便(见交通位臵1图)。

2.1.2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地形北东高南西低,山脉总体走向北东,与构造线一致,山顶多为园形或椭园形,北东侧分水岭永丰寺之南东测山包高程+779.2m,最低点位于南西部倒轿坝一带,标高+506.1m,相对高差273.1m。近山脊处坡度较陡(约50°),多悬崖峭壁,山脚坡度较缓(20°左右),顺坡向横向冲沟发育,属构造剥蚀型中切割长垣状低中山地形地貌。

2.1.3气象及地震情况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潮湿温和,年最高气温33.9?,最低气温-2.5?,月平均气温17.5?左右。年最大降雨量1597.9mm,年最小降雨量883.4mm,一般降雨量1000mm~1200mm。7~9月雨季。主要自然灾害有春、伏旱、冰雹、洪涝等。矿山有季节性冲沟和南西侧一常年性溪流,枯水期流量约0.12m3/min,暴雨季可达1~2m3/min,自南东向北西流入宋江河后,于高县归入南广河,属南广河的三级支流水系。

14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15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矿区内近山脊植被发育,覆盖率达50%以上;多为杂树、灌木及杂草,缓坡地带为村民旱地。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宜宾市高县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区域稳定性好。

2.1.4矿区经济情况

区内居民汉族,以农为主。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苕等粮食作物,有茶叶、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名优特产有天麻、三七、灵芝、杜仲、桔梗、夜交藤、红茶、生丝、烤烟、竹制品等。工业主要产品有无烟煤、生丝、机械、生铁、纸等。以煤矿产为主,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矿井建设所需材料除钢材、木材需从区外调入外,其它所需的砖、水泥、料石、砂、石灰等建筑材料均可在区内就地取材解决。

2.1.5水源和电源 2.1.5.1水源

矿井开发所需清洁水源取自主井口南、西侧小溪旁井水,生活用水为矿泉水;同时,矿井的井下排水经处理后也可作为井下生产用水。为了节约水资源,矿井生产用水由井下水处理后供给。因此,本矿水源可靠。

2.1.5.2电源

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趟回路来自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电压等级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V,线路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m,线型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另一回路来自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电压等级为10kV,线路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m,线型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1.6通信

本矿井已开通程控电话,光纤线路已接至矿区,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公司的通信网也至矿井,矿井安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调度总机与井下各采掘面,通风机房联系。通信十分方便。

16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2.1.7矿井开发历史情况 1、建矿及换证史

永丰煤厂始建于1995年,1998年5月正式投产,2000年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证,2004年延续办证,有效期8年,即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设计生产能力为3.00万吨/年,允许开采+580~+400m标高的3、81+2、83号煤层。

2、矿山开采 (1)开拓系统

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主井口坐标:X=3122130.713、Y=35455462.736、Z=512.831m,自主井口沿75°方位掘进128m,转向28°方位掘进20m为暗斜井上车场,沿28°方位以平均22°坡度下暗斜井205m,平巷58m,向东掘进81+2沿煤巷140m,开采+440~+463m间81+2煤炭,现为采空区。北平巷54m,拉3号煤层东西沿煤巷,分别掘进长200m、104m,开采﹢440~+463m间3号煤层,现为采空区。81+2、3号煤层向东为F53断层破坏,为无煤区。以西为F57断层破坏,为无煤区。采区煤层倾向北或北东,倾角21~23°。主井巷及暗断面3.3×2.6m2,为石砖圈拱全支护,稳定性好。

(2)采矿方法

在允许开采深度范围内分为两个采区,自上而下分两个区段开采,采用MZ—1.2型煤电站打眼,放炮落煤,走向长壁采区后退式采煤。1吨箱式翻斗矿车,人工装运推车至井底车场, JTB-1.2单筒式绞车(电机功率90kw)一级提升至主平硐,人力推车至地面煤仓。主平硐、暗斜井钢轨22kg、平巷15 kg,轨距600mm。

2.1.8矿井周边煤矿开采情况

矿区南侧与梭沙坡煤矿煤矿,北西侧与焦村镇煤厂相邻,矿区范围清楚,无采矿权纠纷。

17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结论和建议:

评价认为某周边煤矿采空区大量积水积气对现在生产区域和今后煤层开采构成一定威胁。矿方在采空区邻近区采掘以及邻近构造带区域,一定要做好探放水工作,同时密切关注瓦斯变化,防止积水积气造成事故。

2.2矿井自然安全条件

2.2.1 地层

矿区位于筠连鼻状背斜北段与南段接合部北西翼,筠连勘探区蕉村井田西侧,主要出露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宣威组(P2x)、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T1f)、铜街子组(T1t)及嘉陵江组(T1j)地层,地层岩性、厚度变化见区域地层简表1-3-1。

表1-3-1 区域地层简表

岩石地厚统层单位 度 岩 性 描 述 名 代(m) 称 号 T灰色灰岩夹白云灰岩及灰质角砾岩。与下伏地层下嘉337 陵江组 1j 整合接触。 铜T132紫灰色灰岩为主,顶、底部为紫灰色泥岩及粉砂 街子组 1t -162 岩互层。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统顶部为紫色泥岩及粉砂岩互层,夹生物碎屑灰飞T409岩,中、上部灰紫色粉砂岩;下部为灰绿色粉砂岩。仙关组 1f -555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上部以深灰色泥岩、粉砂岩为主,夹细粒砂岩,宣P152 含可采煤层2~7层;下部灰色泥岩、夹细砂岩和菱威组 2x 上铁矿层。与下伏地层假整合接触。 二 峨统P0~绿灰色玄武岩,局部夹泥岩及煤透镜体。与下伏叠 眉山玄β 192 地层假整合接触。 系 武岩组 2下茅P统口组 1m 灰色厚层状石灰岩,中部含大量燧石结核,顶部357 常有0.24m左右的褐色铁质粉砂岩夹泥岩的风化壳,

18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底为薄层石灰岩与黑色硅质泥岩互层。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2.2.2构造

矿区位于筠连勘探区筠连鼻状背斜北段南西端北西翼,F53断层及白金坝褶曲组西侧,主要构造形迹为筠连鼻状背斜、F53、F57断层,其特征如下:

1、褶曲

(1)筠连鼻状背斜

轴线呈北东方向展布,北段略向东偏转,区内长19km,F53断层于代罩坝一带将褶曲分作两段,即筠连背斜北段和南段。

①筠连鼻状背斜北段(称马草沟背斜)

位于412勘探线以北,分布于落阳沟、马草沟、陈古湾一带,轴向北东60°,斜列于背斜南段的北东端,位于F53断层南东盘,背斜轴向南西在落阳沟交F54断层,往北东于陈古湾雷口坡组伸出区外,区内长7.5km,其间被F145 F141 F63断层切割。

背斜核部最老地层为飞仙关组一段,出露于落阳沟一带,两翼分别为飞仙关组至须家河组。北西翼地层倾角40°左右,南东翼较缓15~20°。轴面向南东倾斜,倾角75°左右,背斜顶部较宽缓。

②筠连鼻状背斜南段(称筠连背斜)

位于427勘探线以南,分布在代罩坝、筠连县城、七里半一线。轴线呈北东30~40°方向延伸,南端于烂湾子与双河背斜相接,北端于代罩坝与F57断层相交。背斜枢纽呈波状起伏,向北东方向倾伏,倾伏角约6°,区内长约11.5km。背斜轴约一半被第四系掩盖。

核部最老地层为志留系韩家店组,出露于莲花坝妮姑包一带,两翼分别为梁山组、栖霞组至须家河组。北西翼地层倾角30~40°,南东翼倾角10~50°,为北西翼陡南东翼稍缓的不对称褶曲,轴面略向南东倾斜。

19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2、断层

F53逆断层:为勘探区主干断裂之一,南起七里半木冲坝,向北经筠连县城、莲花坝、棬子塆、代罩坝,于蕉村伸出区外插入侏罗系中,呈北东30~50°方向展布,区内长11km。断面倾向北西,倾角60°~70°,北西盘上升,系高角度逆冲断层,最大落差(445勘探线)700m。断层出露处,可见岩层挤压破碎,牵引褶曲明显,偶见断层角砾岩,南段有少量井泉出露,错断嘉陵江组至茅口组,造成煤层在平面上重复200~400m宽。

F57逆断层:属F53断层的分支断层,分布在436~445勘探线间,南北两端均交于F53断层,呈一向北西突出的弧形断层,走向长2450m。断面倾向北西,倾角60°~80°,最大落差90m。切割飞仙关组三段至茅口组。沿断层可见岩石破碎,节理、劈理发育,以及岩石褪色现象。断层切割可采煤层,查明了产状、规模及对煤层的破坏情况。

2.2.3煤层 1.含煤性

为二叠系上统宣威组,含煤地层总厚145.62m,含煤11~20层,煤层平均总厚7.23m,含煤系数5%。

宣威组上段(P2x2)平均厚45.27m,含煤8~17层,平均煤层厚6.78m,占上段厚度的15%,可采煤层有3号、8号。8号煤层在本区一般分叉为8之一(81)、8之二(82)、8之三(83),局部可采煤层有2号煤层。可采煤层平均厚3.52m,占上段厚度的7.8%,占整个煤系厚度的2.4%。

据含煤情况,宣威组上段划分为三个层段,自下而上为一、二、三层段。可采煤层含于一、三层段中。

一层段:平均厚13.13m,含7号、8号煤层之一、之二、之三及9号煤层,以泥岩为主,次为粉砂岩及细粒砂岩,见少量星散状菱铁矿

20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结核。

二层段:平均厚18.20m,一般含煤3~5层,其中5号煤层其层位全区稳定。岩性以粉砂岩为主,次为泥岩及细粒砂岩。该层段含煤性差,一般不含可采煤层。

三层段:平均厚13.94m,含煤4~6层,其中2号、3号煤层全区稳定。岩性与二层段相同。

区内能对比的煤层,自上而下编号为2、3、5、7、8号煤层之一、之二、之三及9号煤层

2、可采煤层特征

矿区内开采煤层位于宣武组上段(P2x2),含可采煤层为2、3、81+2、83号煤层,现将可采的2、3、81+2、83号四层煤分述如下:

(1)2号煤层;(俗称背影炭),位于宣武组上段顶部,下距3号煤层3.8m,上距飞仙关组底部平均11.1m,煤层结构单一,不含夹矸,煤厚0.68m~0.71m,在矿区范围变化较大,属局部可采煤层。煤层顶底板均为粉砂岩。

(2)3号煤层(俗称大汉炭):位于宣武组上段中部,下距81+2号煤层8-42m,平均22m。煤层结构单一,不含夹矸,煤厚0.51~1.56m,在矿区内全区可采。煤层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泥岩。

(3)81+2号煤层(上盘炭+中盘炭):位于宣武组上段中部,下距83煤层2.7m,为复煤层,上分层煤厚0~0.4m,一般厚0.3m,下分层煤厚0.8~1.6m,一般厚1.2m,之间夹矸厚0~1m,岩性为泥岩。在矿区内全区可采,煤层顶板为细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4)83煤层(俗称小汉炭):位于宣武组上段下部,下距9号煤层平均间距1.59m。煤层结构单一,煤厚0.23~0.70m,一般厚0.60m,在矿区内全区可采,顶板岩性为泥岩,底板为砂岩。

(5)9号煤层:为矿区不可采煤层。 3、煤层稳定程度

21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1)2号煤层在矿区变化大,仅生产井巷区有所控制,为局部可采煤层。

(2)3号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厚度变化幅度小且规律明显。矿区范围可采。

(3)81+2号煤层结构复杂,83号煤层结构简单,二者受F53、F57断层影响,矿区范围F53断层以东427勘探线200~400m标高段有煤层重复区,沿走向和倾向煤层呈耦节状,时厚时薄,时而重复缺失,变化较大。

表1-3-2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含层 厚度(m) 煤地层 编平均 号 宣武组上段顶部 F宣断武组上层段中部 上盘 宣武组上段中部 宣武组上段下部 宣武组上段中部 F宣断武组上层段中部 下盘 宣武组上段下部 531+253煤2 0.71 3 0.96 81+2 81.39 3 0.62 3 0.62 8 831.60 0.78 层结 可倾视间距 构 采性 角 密度 (m)夹稳((3平均 矸层数 定性 °) t/m) 局简部可采 2313.8 单 稳-60 .7 无 定 全简区可采 23122 单 稳-58 .7 无 定 全复区可采 2112.7 合 稳-58 .6 2 定 全简1.5区可采 211单 9 稳-58 .65 无 定 全简区可采 122 单 30 稳.7 无 定 全复区可采 12.7 合 30 稳.6 2 定 全简1.5区可采 1单 30 9 稳.65 无 定 顶底板岩性 顶底板 板 粉粉砂岩 砂岩 粉砂岩 泥岩 细砂砂岩 质泥岩 泥岩 粉砂岩 砂岩 泥岩 细砂砂岩 质泥岩 泥岩 砂岩

22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2.2.4水文地质 1.地表水

矿区位于蕉村井田北西侧,地形中间高两侧低,中部为北东走向长垣状剥蚀型低中山,地表无储水体。地形坡度近山脊(约50°)较大,受大气降水补给,因山脊两侧季节性冲沟发育,大气降水大部分以片流形式汇集于冲沟,向东西两侧和南西排泄良好。东、西、南侧冲沟水纳入矿区南侧径流性小渠,自南向北汇入筠连河;少量深入地下,成为地下水。矿山无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矿体分布标高

矿井开采的煤层,在永丰煤厂原矿区+444m~露头为采空区,F53断层以东有煤层重复区、F57断层以西有煤层重复区,矿体分布最高标高+550~+650m,最低标高-100m,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501m,永丰煤厂平硐-暗斜井开拓,排泄面标高+512.831m,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

2.2.5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1.矿井瓦斯

根据2008年宜宾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全市煤矿瓦斯等级结果的批复,2008年该矿在技改,2007年度相对CH4涌出量为17.28m3/t,绝对CH4涌出量1.56m3/min,相对CO2涌出量15.40m3/t,绝对CO2涌出量1.39m3/min,鉴定瓦斯等级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川安办[2008]93号”?关于加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宜宾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宜市委[2008]6号”文件精神,“珙长背斜矿区内各煤矿企业瓦斯等级鉴定结论不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但开采K2、K11或开采B2、B3+4煤层的煤矿,以及筠连矿区开采8号煤层的煤矿,必须按照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管理”。矿方请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本矿开采+430m标高以上的8#煤

23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层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鉴定认为“高县永丰煤厂8#煤层在鉴定范围(标高+430m以上的8#煤层)内无突出危险”。矿井设计开采标高均在+430m以下,故仍按突出矿井设计。

2、煤层自燃及煤尘爆炸性

根据2005年8月2日“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提供的煤样检测报告,2、3、83、81+2号煤层煤尘无爆炸危险,81+2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2、3、83号煤层不易自燃,本设计按自燃发火煤层及无煤尘爆炸进行设计。

3、冲击地压

矿井无冲击地压现象。 4.地热

根据本矿多年开采的实际情况,未发现有地温异常现象,矿井属地温正常区。

2.3矿井生产系统

2.3.1开拓与开采

该矿批采2#、3#、8-1+2、8煤层,现开采2号煤层。

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共有3个斜井:即人行斜井、轨道暗斜井和回风斜井。

人行斜井:斜长500m,净宽2.8m,净高2.6m,净断面积6.3m2,半圆拱形状,采用锚喷支护,倾角19o,一部架空行人猴车,担负矿井人员、材料、及设备等辅助提升任务,兼作另一个进风井及安全出口;

轨道暗斜井:斜长327m,净宽3.3m,净高2.6m,净断面积8.6m2,半圆拱形状,锚喷支护,倾角23o,担负矿井煤炭提升、进风任务,设有行人台阶,兼作安全出口;

回风斜井:斜长500m,净宽2.6m,净高2.6m,净断面积6m2,倾角

24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15-23o,半圆拱形状,锚喷支护,担负回风任务,设有行人台阶兼作安全出口。

矿井3个安全出口井口之间的最短距离43m,均大于30m。符合要求。

主要大巷支护形式是锚杆+金属网+喷射混凝土组合支护,采掘工作面是锚网支护,回风巷的喷浆厚度要求大于100mm。能满足防火要求。

2号煤现有的生产工作面为1132普采面,工作面长80m,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普采机械化采煤工艺,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采区内各个采面顺槽巷道均为矩形錨网加锚梁支护。现有2个综掘面和1个炮掘面,综掘1个为1132运输顺槽综掘工作面,另1个为+358m运输巷综掘工作面,2个综掘工作面均采用錨网加錨梁支护,巷道断面为半圆拱,净宽3m,净高2.6m,使用EBZ—90综掘机掘进。1个炮掘面为+400m底板抽放巷掘进工作面,采用錨网加锚梁支护,巷道净宽3.3m,净高2.6m。各掘进面均使用局部通风机2台,型号为FBD№6.3/2×5.5,风筒直径500mm的阻燃胶质风筒供风。

2.3.2通风系统

1.通风方式、通风方法、反风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通风系统人行斜井、轨道暗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矿井反风方式为通风机反转反风。FBCDZ-4-No14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

矿井总进风量为1505 m3/min,总回风量为15550 m3/min,有效风量为10930m3/min。井下风量分配:采煤工作面风量为240m3/min;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量为600m3/min;峒室风量为220m3/min;其它地点风量为210m3/min。

2.采区通风及风量

现采2号煤层,布臵1个下山采区,采区采用分区通风。采区内有轨道下山、皮带下山为进风巷,回风下山为回风巷。采煤工作面采

25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用“U”型独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风。各掘进面均使用局部通风机2台,型号均为FBD№6.3/2×22,并全部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

现矿井有1个普采面(1132工作面)、2个综掘面(+416m2#煤掘进工作面、+358m运输巷掘进工作面)、1个炮掘面(+400m底板抽放巷掘进工作面)。井下各主要巷道及风速、风量情况如表2-3-1。

表2-3-1 井下主要巷道及风速、风量情况 主要巷道 主平硐 风量 1505 1100 470 风2.3 2.6 1.95 瓦斯 0 0 地点 +440石门 +400底板巷 风量 640 120 116 风速 2.6 0.3 0.3 瓦0.14 0.04 0.04 m3速 m3m/s 斯 +440车场 高碳运输巷 +400运输0.14 回风暗斜井 330 巷 +358m综掘 2#煤普采 采区回风 160 240 500 1.3 0.3 0.4 0.8 0.12 2#煤综掘 0.04 3#煤立眼 0.26 3#煤回风 0.04 总回风 145 370 240 1550 0.3 1.3 0.5 4.1 0.04 0.04 0.2 0.07

矿井总供风量能够满足目前掘进和回采需要;采掘工作面均实现了独立通风;矿井有独立完整的通风系统;矿井、采区、采掘工作面的供风能力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矿井建立了测风制度和测风台帐。

3.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布臵

井下设有测风站、密闭、风门、调节风门、调节风窗、风桥、风

26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硐等通风设施。该矿永久密闭较少,根据现场调查和矿方介绍,永久密闭四周掏槽并采用料石、砂浆构筑,均编号管理,通风区设专人负责通风系统通风设施检查。在主要进、回风巷之间需要使用的联络巷安设有2道自动闭锁风门,风门、调节风门均采用不燃材料制成,在需要调节风量的巷道、硐室设有调节风门(或调节风窗)以及密闭等通风设施,在井下各井筒、采区皮带下山、轨道下山、回风巷、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独立通风硐室等处建立了测风;在回风井口设臵了防爆门,防爆门正对井口,据通风科提供测风报表,矿井外部漏风率小于5%;回风斜井设有风硐,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地面,现场调查主要通风机与井口封闭严密不漏风。

4.隔爆设施

矿井建有静压消防防尘洒水系统。该矿井下共有3组隔爆水棚,其中1组主要隔爆水棚,2组辅助隔爆水棚,水量、空间等符合有关规定。

5.反风演习

根据矿方提供的2010年矿井反风演习报告,矿井于2012年3月25日9:00—2012年3月25日11:00进行了反风演习,反风结果:井下所有巷道在10min内全部改变了风流方向,总回风反风率66%,井下巷道反风率最高为89.9%,最低为61.9%,完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3.3瓦斯防治系统

根据2008年宜宾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全市煤矿瓦斯等级结果的批复,2008年该矿在技改,2007年度相对CH4涌出量为17.28m3/t,绝对CH4涌出量1.56m3/min,相对CO2涌出量15.40m3/t,绝对CO2涌出量1.39m3/min,鉴定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

为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调度管

27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井下安装使用了KJ90型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所有采掘工作面均实现了瓦斯监测监控,共安设监控分站5台、瓦斯传感器15台、风速传感器2台、负压传感器1台、开停传感器6台、CO传感器2台、温度传感器1台、风门开闭传感器2组、风筒风量开关5台、烟雾传感器1个、远程控制开关4个。

矿井有完善的瓦斯检查和管理制度,瓦斯管理和检查制度详细、符合实际、符合规定、执行良好。瓦斯管理制度有一般规定、矿井瓦斯检查制度、瓦斯检查交接班制度、通风瓦斯、监测日报表审批制度、排放瓦斯管理、瓦斯超限处理、瓦斯涌出曲线日分析管理制度、九个特殊环节瓦斯管理制度(无计划停风的瓦斯管理、采煤面上隅角的瓦斯管理、瓦斯排放时的瓦斯管理、安装(回撤)工作面的瓦斯管理、地质条件变化时的瓦斯管理、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时的瓦斯管理、巷道贯通时的瓦斯管理、易积聚点的瓦斯管理、小窑连通处的瓦斯管理、执行情况)。

矿井瓦斯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配备:由该矿通风队管理矿井的“一通三防”工作。矿井通风队现有17人,通风队瓦斯检查员12人,通风正副队长2人,通防班长3人。专职瓦斯检查员负责系统巷道、掘进巷道、回风巷道、机电硐室等的巡回检测;兼职瓦斯检查员负责普采工作面、各个掘进工作面等地点的监测。对生产过程中的瓦斯排放、巷道贯通等均有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按规定配备了瓦检员和光干涉瓦斯检定器,并对光干涉瓦斯检定器定期检定。

全矿有光学瓦斯检定仪20台,甲烷检测报警仪33台;氧气检测报警仪2台; CO检测报警仪15台;230台ZH30D型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自救器气密检查仪(矿山救护队统一检验);风电闭锁装臵3台;瓦斯电闭锁装臵4台。

按规定配备瓦斯检查员,按照高瓦斯标准进行瓦斯检查。各级安

28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全生产管理人员、各队队干、工程技术人员、正工长(班长)、爆破工、流动电钳工、安全监测工、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其他单位安全检查人员等下井必须配备便携式瓦检仪,以充分发挥瓦斯管理三道防线的作用,同时还配齐了监测监控各类人员,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了监测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2.3.4防治水系统 1.地表水防治系统:

矿区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地形北东高南西低,山脉总体走向北东,与构造线一致,山顶多为园形或椭园形,经测量,北东侧分水岭永丰寺之南东测山包高程+779.2m,最低点位于南西部倒轿坝一带,标高+506.1m,相对高差273.1m。井口标高(主井:514.225m,回风井:545m)低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矿井历史最高洪水位510m;但从现场查看,工业场地修筑有堤岸和泄洪渠,该矿制定了防止地表水可能溃于井下的措施,每年雨季前清理泄洪河道。采取措施后不会受洪水威胁。

雨季到来之前,矿长要组织有关人员到本矿区范围及周围的地表进行认真查看,了解煤层露头、透水岩层、塌陷区、地表河流、地面防治水工程等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

近山脊处坡度较陡(约50°),多悬崖峭壁,山脚坡度较缓(20°左右),顺坡向横向冲沟发育,属构造剥蚀型中切割长垣状低中山地形地貌。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潮湿温和,年最高气温33.9?,最低气温-2.5?,月平均气温17.5?左右。年最大降雨量1597.9mm,年最小降雨量883.4mm,一般降雨量1000mm~1200mm。7~9月雨季。主要自然灾害有春、伏旱、冰雹、洪涝等。

矿山有季节性冲沟和南西侧一常年性溪流,枯水期流量约

29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0.12m3/min,暴雨季可达1~2m3/min,自南东向北西流入宋江河后,于高县归入南广河,属南广河的三级支流水系。

2.井下防治水系统:

本次2011年9月实测当前矿井涌水量为83m3/h,矿方提供的矿井涌水量为70~85m3/h,其中正常涌水量约74m3/h。最大涌水量出现在每年7~9月,涌水量约为85m3/h,2010年实测矿井涌水量接近最大涌水量,矿方提供的近年矿井涌水量资料可信。

按技改初步设计,投产时采掘活动主要集中在+440m标高以下水平。

在矿权范围之内,根据该矿采空区和井巷系统的涌水特点,采用采用面积比拟法和狭长廊道法分别对采区和井巷系统进行模拟计算, 预算生产中期(至+320m水平,1采区回采完毕)矿井涌水量和生产中后期(至+220m水平,2采区回采完毕)矿井涌水量。预算时,当前矿井涌水量取值,正常为75m3/h,最大为85m3/h。

预算生产中期(至+320m水平,1采区回采完毕)矿井涌水量,正常为106m3/h,最大为120m3/h。

预算生产中后期(至+220m水平,2采区回采完毕)矿井涌水量,正常为145m3/h,最大为165m3/h。

3、矿井排水系统

永丰煤厂设计两级排水。分别在+400m标高、+320m水平设臵水仓、水泵、水管等排水设备设施。开采后期将在各水平设臵排水设施,分级排水。

根据井田开拓布臵,采区为下山开采,在掘进下山底部设临时水仓及泵房。采区涌水汇集到临时水仓,由临时泵房的水泵经管路把水排到1350m水平皮带巷水沟,自流到中央水仓,然后用中央水泵经主斜井2趟管路排至地面水处理站,经集中处理后,通过管道供给井下

30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和地面用水。

中央水泵房位于主斜井井底附近,与井下中央变电所联合布臵。安设有MD85-45×3型水泵3台,在泵房内、管子道、主斜井井筒内铺设2趟排水管路,正常涌水时,1趟管路工作,1趟管路备用。最大涌水时,2趟管路同时工作。

3.井下探放水

矿井建立了探放水制度,有探放水措施,巷道在掘进前编制有相应的探放水设计,队组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探放水专职队组已筹建,但队伍人员不够健全,矿方正在培训建立之中。矿井配备有井下探放水设备,型号为ZYD/750的钻机2台,掘进一队、掘进二队各一台。

2.3.5综合防尘系统

矿井建有200m3和200m3的两座防尘消防水池,位于主井口附近,一座使用,一座备用,以保证有不少于200m3的防尘用水,主管路直径150mm喷塑钢管,铺设路线为:高位水池→主平硐→轨道暗斜井→+440m车场→+400m车场,长度为350米;从车场分接出直径100mm的支管,直径100mm的支管分布于各个巷道和工作面,长度为1500米。管路覆盖所有巷道,通往各个采掘工作面,所有静压管路每隔50m都设臵有一个三通,并固定有长20m、直径为25mm的胶管。在供水系统管路上按规定安装有高效除尘的水质过滤器,在水流进入矿井、采区、采掘面前进行了三级过滤。

井下主要运输系统全部安装了自动喷雾,并实现了封闭控尘,采煤工作面均安装了2道风流净化水幕;普采工作面采煤机配备降尘设备及工作面架间自动喷雾系统,大大降低了工作面的粉尘浓度。综掘工作面安装使用变频式湿式除尘风机。炮掘工作面安装了放炮自动喷雾,能够有效地控制放炮期间产生的粉尘浓度。

1个采煤工作面,生产普采面、配采面,均已采取了煤层注水措施,

31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且编制有煤层注水作业规程。矿井采煤机设臵有内外喷雾,内喷雾压力为3.7Mpa,外喷雾压力为4.3Mpa,均能达到要求。

制定了综合防尘措施、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及管理制度11条、粉尘浓度测定管理制度8条。

个体防护:接触粉尘的人员配备有防尘口罩、面罩、防尘眼镜、防尘帽等防护装臵。尽量缩短接尘时间,定期对接尘人员进行体检,所有接尘人员作业时必须佩带防尘口罩。

测尘情况:矿井按?煤矿粉尘防治规范?要求建立了专职防尘机构,并配备专职测尘人员,从事测尘工作。业务由通风部门负责领导管理。测尘人员和测尘仪器配备满足矿井测尘工作需要,并建立专门的粉尘化验室。测尘员按计划定期进行井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测定工作,按照各项有关规定进行准确无误的操作和及时进行整理测定数据,填写测尘记录、表格、统计和计算。测尘报表每半月向矿长、总工程师以及通风部门报送一次,每月向公司通风部门上报一次。井下测尘点每半月测定一次,地面产尘点每月测定一次,井下重点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况还应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测定,测定情况要根据需要随时向通风部门和矿有关领导报送,以便各级领导及时掌握防尘、测尘情况和采取对策。测尘时同时测定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采集粉尘试样每半年进行一次粉尘分散度的化验测定,测定资料保存完整。每半年对作业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析一次。其中测点粉尘浓度合格标准按?煤矿安全规程?执行。现场检查,粉尘浓度不超标。

煤尘爆炸防爆隔爆系统:该矿井下共有3组隔爆水棚,其中1处主要隔爆水棚,2组辅助隔爆水棚,水量、空间等符合有关规定。

2.3.6矿井防灭火系统

矿井建立完善的消防和防尘系统管路公用(系统情况说明见防尘系统),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防尘洒水管路,设臵有三通、支管和阀门。井下所有巷道均每个50米均安设了消防三通,三通都接有20m

32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长的25mm消防软管,消防三通共356个。

矿井各主要场所机房、变电所、井下机电硐室、水泵房;各采掘工作面都安规定配备了灭火器、消防沙、消防铁锹等,安设距工作面都不超过50米。井口20m范围内、井下无明火;进风井口有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措施。

矿井已经建立了气相色谱分析仪检验室,进行井下气体分析观察,同时监测监控系统也正常监控,瓦斯检查员和特殊工种及其他流动人员也配备了CO便携仪。

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有综合预防煤层自燃发火的措施,不留设计外煤柱和顶煤,采完后及时进行永久性封闭。具体防火措施有:1)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防灭火管理制度,对井上下的防灭火管理工作进行规范管理;2)主井口安装了防火铁门,制定了防止地面烟火进入井下的安全技术措施,完善了井下消防洒水系统,皮带运输巷每隔50米,其它巷道每隔100米设臵了三通阀门,并配备了消防洒水软管,按规定配备了消防器材;3)建立了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机制,对井下各地点的自燃发火情况进行了预测预报;4)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下风侧、主副井口等地点按规定安装了CO、温度传感器,对井下CO进行实施监控;5)普采工作面的防灭火措施为采空区喷洒阻化剂,制定了喷洒阻化剂管理规定,对喷洒时间、喷洒量进行了严格的约束管理;6)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无设计外煤柱和顶煤,采完后及时进行永久性封闭。

2.3.7供电系统

矿井现有地面10KV地面变电所1所、回风井变电所1所,。井下10kv变电所1所。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趟回路来自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电压等级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V,线路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m,线型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另一回路来自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电压等级为10kV,线路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m,线型

33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地面供电

在人行斜井井口附近约30m设臵一座10kV矿井配电所。包括变电所高、低压配电室、检修工具间及器材存放间等。

(1)高压配电室:安装10KV高压开关柜16面,开关柜选用XGN66A-12系列,采用真空断路器,其中2面进线,2面井下出线,2面回风井出线,4面分别对应一台千伏安1250变压器(发电机专用升压),2台500千伏安变压器(地面工业广场用电,一台备用),一台200千伏安变压器(地面生活照明用电),2面电压互感器柜避雷,2面高压电容补偿柜,1面母联柜,1面隔离柜。

(2)低压配电室:安装1KV高压开关柜10面,其中,2面进线,2面出线,用于轨道暗斜井提升绞车,人行斜井架空行人器,人行提升绞车(用于维修),地面132kw和45kw空压机。1面低压互感器柜,1面生活用电柜,(用于地面照明,翻煤机、瓦斯监控、通讯联络系统、伙食团、地面配电所照明、机修房及木工房)。2面直流电源柜,2面手动补偿柜。

(3)变压器房内设臵有4台变压器,1台1250千伏安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80v(用于发电机升压专用),2台500千伏安变压器(用于地面工业广场用地),电压等级为660v,1台200千伏安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80v(用于),

(4)发电机房内设臵有一台1000千瓦发电机,长5.9m,宽1.9m,高3m。

2、风井工业场地变电所

风井工业场地主要通风机由主平硐配变电所高压开关柜引出双回路,通过0.7km线型为LGJ-3×35的架空线牵至风井工业场地变电所,变电所内设变压器房,安设S11-315、200、100/10变压器三台,一回路供电,另一回路带电备用,向主要通风机和瓦斯抽放泵机供电;变

34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电所设有高低配电室,安设高压柜4面,其中,2面进线柜,2面分别对应315千伏安变压器和200、100千伏安变压器,低压配电室安设低压柜7面,2面低压柜分别315千伏安变压器和200、100千伏安变压器低压出线侧,2面低压柜对应主要通风机和瓦斯抽放泵机供电,2面电容补偿柜,1面母联柜。

3.井下供电

井下供电: 井下供电系统主要做到水泵双回路供电;采、掘用电分开,互不干扰;其他用电设备单独供电。考虑到井下水泵、局扇等安全用电,采用10kV下井至+400m中央变电所。供电线路:矿井10kV变电所→轨道暗斜井→+400m中央变电所→水泵;+400m中央变电所→工作面;+400m中央变电所→掘进工作面;+400m中央变电所→其他用电设备。井下局部通风机,全部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供电。并且按照高瓦斯矿井高瓦斯管理,全部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开关自动切换装臵系统供电。并且全部实现了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

4、其他

地面已经形成的供电网络,在满足现行国家规范及规程的前提下,予以改造利用。

2.3.8矿井主提升、辅助运输系统 1、运输方式

运输大巷采用防爆蓄电池机车牵引矿车运输。 2、运输系统

主平硐、水平运输大巷坡度3‰,铺设22㎏/m钢轨,600㎜轨距,水泥轨枕、碎石道渣。

(1)煤炭运输系统

井下生产的原煤由矿车装载,经轨道暗斜井绞车提升至到上部车场,由防爆蓄电池机车牵引经主平硐运出地面。

35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2)矸石运输系统

掘进工作面的矸石经轨道暗斜井绞车提升至上部车场,由防爆蓄电池机车牵引经主平硐运出地面。

(3)材料运输系统

地面材料由防爆蓄电池机车牵引经主平硐至轨道暗斜井上部车场,经轨道暗斜井绞车下放至各甩车场,再运至各采掘工作面。

(4)人员运输系统

人员经地面地点的各甩车场,再行走至各作业地点。 2.3.9通信系统、安全监控、人员定位系统

煤矿已有SOC8000型数字程控调度系统,本安型防爆电话机kth1734部,地面普通电话机15部,调度主控板MCU一块,分控板(SCU)一块,环路用户板FXS(16线/块)4块,母板MOT一块,内框一个,二次电源分控板(DC/DC)一块,一次电源箱(AC/DC)一套,用户端口连接线13根,电脑连接线(10米)一根,机柜 一只,调度台64键(双显双手柄)一只。卡接式配线架(100回线)一套,防雷保安排7只,主机后备电源48V38AH(含电池箱)一套,电话耦合器50路,SOC1800电话录音系统一只,矿用通信电缆MHYAV50×2×0.8,800m。

该矿井现已安装1套KJ90型矿井安全监测及生产监控系统。 该系统属两级分布式结构,由监控主机及其外设、传输接口、井下分站、传感器和信号电缆等组成,可对甲烷、风速、一氧化碳、负压、温度、等参数进行连续监测,具有“风电、瓦斯电”闭锁功能。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具有监控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的功能。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应保证能准确掌握井下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

2.3.10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我厂在地面已配备了1台132KW空压机和1台45Kw螺杆式空压机。 目前已建设好压风自救系统,铺设井下管网,管网工程已形成,

36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在2011年已投入使用。

2.3.11爆破器材储存、使用

地面设有爆炸材料库,炸药最大储存量3吨,雷管库最大储存量100000发。

爆破所需的炸药及雷管数量由专职爆破工领取、登记。爆破工作结束后,爆破工核实炸药、雷管的消耗数量,并由班长签字后,由爆破工将剩余的炸药、雷管交到地面爆炸材料库办理退库登记手续。

2.4矿井安全管理

2.4.1安全管理机构设臵及配备情况

该矿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矿长领导下的安监部门专职管理、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各级岗位人员积极参与的安全工作管理体制。

安监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命令、决定、通知、通报等,对全矿安全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定期召开安全办公例会听取安全工作汇报;审批安全工作规划,安排安全活动;定期总结安全工作,研究解决重大安全问题;负责协调各体系间工作,监督检查各体系规章制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并进行经济责任考核;负责组织每旬一次的全矿安全大检查;负责安排上级部门对矿井的安全检查。

按照?四川省小煤矿基本要求?,我厂设立了矿、科、队三级安全管理机构,矿安全第一责任人为矿长,配备了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通风副矿长、后勤副矿长、销售副矿长各1名。下设通风科、生产科、机电科、地测科、监控中心、调度室、安监处、总工办,队组普采队、综掘队、机电队、运输队、安通队,各科的职务为各科长负责各业务部门的安全工作,配备安全管理人员10余名。

37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该矿井专职安全管理部门是安监处,有科长1名,并且配有15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为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该矿井实行各级领导下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巡查、跟班队干监督、现场安全员监察、班组长具体负责的全方位管理体制。

2.4.2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

该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突出治理重点,强化职工素质教育,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严格现场管理,严格检查、考核,有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和工种操作规程。

1. 建立健全了各级各类人员和单位、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 有主要负责人、各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及管理人员、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140项。

2. 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有矿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及安全奖惩制度,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井工煤矿入井检身及出入井人员人数清点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安全技术培训制度,安全装备、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粉尘,防灭火,防治水,爆炸物品,电气防爆,提升运输、以及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等52种专项管理制度。

3. 建立和制定了各工种操作规程

有主要包括通风机司机、爆破工、支架工、电钳工、瓦斯检查工、安全检查工、维修工、各类绞车司机、运输机司机、主排水泵司机、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等工种操作规程112种。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基础,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是关键。

38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为此,该矿采取了一系列保证措施:坚持领导审阅瓦斯日报,坚持对通风、瓦斯监控系统的仪器、仪表按规定校验。

2.4.3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情况分析 1.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情况

该矿有特种作业人员70人,其中安全检查员12人、瓦斯检查员14人、爆破工8人、井下电钳工6人、主提升司机8人、机组司机8人等。以上特种作业人员均经培训,考试合格,由高县吉安培训中心颁发了操作资格证书。

2. 其他从业人员培训情况

该矿2012年度对120名职工进行了煤矿安全知识培训,并进行了考试,培训工作做到了有培训计划,有培训教材,有教学计划并有考试结果。

新工人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均不少于72h;调换工种和采用新工艺作业的人员全部进行了重新培训。

2.4.4应急救援体系 1.应急救援预案

该矿建立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已制定了?某煤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救护组织

我厂与高县矿山救护大队签有救护协议,到达距离约40km,到矿时间约半小时。矿方有兼职救护人员和医务所。

3. 煤矿创伤急救系统

矿井设有矿医疗室,矿医疗室配备有急诊抢救室和病房,并与高县人民医院签订有急救协议,该医院设有150张病床,装备有必备的急救器材和急救药品。基本保障了急救工作的有效实施。

39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矿医院和安全教育部门对井下职工进行了自救和互救培训,确保井下职工都能掌握自救、互救知识,提高了井下职工自救、互救能力。

2.5 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煤矿重大危险源与其它工业领域存在很大不同,由于煤矿生产环节多、条件复杂多变,不能简单的单凭某些条件进行认定,需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测、评估和监控。

本次对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首先通过对煤矿的地质报告、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等基础性、法定性的技术资料和检测资料进行审核,对上述资料的时效性、针对性以及真实性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再结合周边相邻矿井以及该矿井开采实际,最终确定是否为重大危险源。即在采纳鉴定结果的同时,对鉴定单位的鉴定能力、鉴定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其合法性进行审核和认定,剔除一些人为因素,使重大危险源辨识和认定更加科学、合理和可靠。

2.5.1重大危险源的判定标准

根据煤矿重大危险源的判定标准,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井工开采矿井为存在重大危险源矿井:

1.高瓦斯矿井; 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3.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5.煤层自然发火期≤6个月的矿井; 6.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

7.开采工作面存在不易垮落必须经人工强制放顶的坚硬顶板矿

40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井;

8.其它自然因素下影响煤矿安全的重大危险源。

爆炸材料库:工业炸药的临界量:50吨,雷管的临界量:1吨。

2.5.2重大危险源的判定依据

2.5.2.1瓦斯

根据我厂?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该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根据2008年宜宾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全市煤矿瓦斯等级结果的批复,2008年该矿在技改,2007年度相对CH4涌出量为17.28m3/t,绝对CH4涌出量1.56m3/min,相对CO2涌出量15.40m3/t,绝对CO2涌出量1.39m3/min,鉴定瓦斯等级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5.2.2煤与瓦斯突出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川安办[2008]93号”?关于加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宜宾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宜市委[2008]6号”文件精神,“珙长背斜矿区内各煤矿企业瓦斯等级鉴定结论不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但开采K2、K11或开采B2、B3+4煤层的煤矿,以及筠连矿区开采8号煤层的煤矿,必须按照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管理”。矿方请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本矿开采+430m标高以上的8#煤层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鉴定认为“高县永丰煤厂8#煤层在鉴定范围(标高+430m以上的8#煤层)内无突出危险”。矿井设计开采标高均在+430m以下,故仍按突出矿井设计。

2.5.2.3煤尘爆炸性

根据2005年8月2日“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提供的煤样检测报告,2、3、83、81+2号煤层煤尘无爆炸危险,81+2煤层

41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有自燃发火倾向,2、3、83号煤层不易自燃,本设计按自燃发火煤层及无煤尘爆炸进行设计。

综合上述,高瓦斯和突出矿井报告合法有效,结果真实可靠,可作为重大危险源的判定依据。

2.5.2.4水文地质条件

1.依据?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矿井水患现状报告?,该报告四川安监局(四川煤监局)安全技术中心,2011年11月编制,该井田以基岩裂隙水充水为主,而基岩裂隙潜水含水层富水性弱。矿井水患危险性分级为简单(Ⅲ级),即矿井水患等级中等。

2.四川安监局(四川煤监局)安全技术中心?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矿井水患现状报告?认为,地表水矿区位于蕉村井田北西侧,地形中间高两侧低,中部为北东走向长垣状剥蚀型低中山,地表无储水体。地形坡度近山脊(约50°)较大,受大气降水补给,因山脊两侧季节性冲沟发育,大气降水大部分以片流形式汇集于冲沟,向东西两侧和南西排泄良好。东、西、南侧冲沟水纳入矿区南侧径流性小渠,自南向北汇入筠连河;少量深入地下,成为地下水。矿山无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煤层及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

永丰煤厂开采煤层位于二叠系宣威组上段的含煤层系,含全区和局部可采煤层3层,分别为2、3、8号煤。

(2)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

根据各地层岩性组合、岩石水理性质及富水性,将矿区出露地层第四系(Q)零星或线状分布的松散堆积层视为孔隙含水体;将T1j、T1t、T1f1、2、3、4视为富水性中等的裂隙含水层,宣威组上段为富水性较弱的相对隔水层,宣威组下段为富水性较弱的相对含水层,峨眉山组玄武岩因为绿泥石化导致含水性和富水性较差,为相对隔水层,下伏

42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茅口组灰岩因距离煤层较远而对矿井采矿活动影响不大。

本矿开采的煤层均位于宣威组上段的含煤地层,其中2号、3号煤层位于宣威组上段的第三层段因煤层相距较近,采掘活动会导致二层煤采空区地下水人工流场的相互贯通,其上覆三叠系上统地层均为裂隙含水层,下伏为宣威组上段第二层段相对隔水层;8号煤层位于第一层段,上距3号煤层平均距离18m左右,下伏威宣威组下段含水性较弱的相对含水层和峨眉山玄武岩组乡对隔水层。

煤层的顶、底板均为强度中等的砂质岩,据计算分析,该矿煤层全部开采以后导致的冒落带最大高度为3~4m,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27~30m。

分析认为,矿井回采的主要煤层为缓倾斜(平均23°)中厚(0.60~1.50m)煤层。煤层采空后顶板临空,卸荷作用明显,造成顶板岩层层间剥离,各煤层之间的采空导水裂隙带互相导通,剥离裂隙带进入飞仙关组一段,而飞仙关组岩层均为以砂质岩和碎屑岩为主的裂隙含水层,成为狂井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下伏茅口组(P1m)相距煤层较远,且和煤系地层之间夹有峨眉山玄武岩组相对隔水层,岩溶水对矿井充水无直接影响。本矿属以顶板裂隙充水为主的顶板裂隙充水矿床。

(3)矿井涌水状态 坑道涌水现状

永丰煤厂采用平硐加暗斜井开拓方式。矿井布设有+320m、+220m、+40m三个水平,开采深度为+580m~-200m标高。其中+440m标高带以上资源已全部采空。现该矿属于技改煤矿,采掘活动主要集中在+400m标高附近,设计主要针对F53断层上盘进行设计。

永丰煤厂地质条件较复杂,地下水具有在断层附近涌水量大,远离断层涌水量渐小的特点,本次观测矿井的主要涌水点主要集中在断层附近,本次观测永丰煤厂当前涌水量83m3/h,井下涌(出)水主要有以下5处,见表4-1。

43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本 次 观 测 矿 井 涌 水 量 一览 表 表4-1

占矿井涌序号 涌水点位臵 涌水量 m3/h 13.3 8.3 0.8 0.6 60 83 水量 比例(%) 1 3号煤石门平巷西30煤巷中(裂隙水) 2 3号煤石门平巷东186煤巷中(裂隙水) 3 二级斜井顶板多处滴水(裂隙水) +400m标高运输巷顶板多处滴水(裂隙4 水) +400m标高2号煤层顶板断层裂隙水5 (股状用水) 合计 (矿井涌水量83m3/h) 16.0 10.0 1.0 0.7 72.3 100 如表4-1,本次观测永丰煤厂主要5个点的涌(出)水量为83m3/h,采空区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已基本疏干,实测矿井用水全部为顶板裂隙涌水。

(4)矿井涌水量预算

本次2011年9月实测当前矿井涌水量为83m3/h,矿方提供的矿井涌水量为70~85m3/h,其中正常涌水量约74m3/h。最大涌水量出现在每年7~9月,涌水量约为85m3/h,2010年实测矿井涌水量接近最大涌水量,矿方提供的近年矿井涌水量资料可信。

按技改初步设计,投产时采掘活动主要集中在+440m标高以下水平。

在矿权范围之内,根据该矿采空区和井巷系统的涌水特点,采用

44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采用面积比拟法和狭长廊道法分别对采区和井巷系统进行模拟计算, 预算生产中期(至+320m水平,1采区回采完毕)矿井涌水量和生产中后期(至+220m水平,2采区回采完毕)矿井涌水量。预算时,当前矿井涌水量取值,正常为75m3/h,最大为85m3/h。

预算生产中期(至+320m水平,1采区回采完毕)矿井涌水量,正常为106m3/h,最大为120m3/h。

预算生产中后期(至+220m水平,2采区回采完毕)矿井涌水量,正常为145m3/h,最大为165m3/h。

2.5.2.5煤层自燃发火

1、根据2005年8月2日“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提供的煤样检测报告,2、3、83、81+2号煤层煤尘无爆炸危险,81+2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2、3、83号煤层不易自燃,本设计按自燃发火煤层及无煤尘爆炸进行设计。

2、 据矿方证实,井田内无自燃发火情况,无火区存在。综合上述,评价认为,该矿为Ⅱ级自燃煤层,且发火期按3-6个月考虑,构成重大危险源。

2.5.2.6煤层冲击地压倾向性

1.在开采实践中,未发现煤层有冲击地压现象。 2.另在邻近矿井未发现有冲击地压现象。 3.该矿没有进行过煤层冲击倾向性鉴定。

4.该矿开采范围内煤层赋存较浅,不具构成冲击地压条件。 根据上述情况,初步认定该矿目前暂无冲击地压倾向。

2.5.2.7煤层顶板

(1)煤层及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

永丰煤厂开采煤层位于二叠系宣威组上段的含煤层系,含全区和局部可采煤层3层,分别为2、3、8号煤,现就其特性分别描述如下:

45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2号煤层;(俗称背影炭),下距3号煤层3.8m,上距飞仙关组底部平均11.1m,在原矿区范围经生产井巷和蕉村镇煤厂生产井巷揭露,为单一煤层,煤厚0.68 m~0.71m,顶底板皆为粉砂岩,在原矿区范围、427—7号钻孔至蕉村镇煤厂东边界间变化不大可采,而427—7、427—5号钻孔及445号勘探线各钻孔未见此煤层,属矿区局部可采煤层。

3号煤层(俗称大汉炭);位于2、8号煤层间, 5、7号煤层在本矿区不可采,3号煤层上距飞仙关组底部平均13.94m,下距8号煤层顶部8.67~42.34m,平均22.35m。为单一煤层,煤厚0.52~1.56m,一般厚0.90m,顶板为粉砂岩及泥岩,底板为泥岩或粉砂岩,矿区范围属可采煤层。

8号煤层:在筠连勘探区有81、82、83三层之分,81号煤层顶与3号煤层底平均间距18.75m,81、82煤层间距0~1.0m,82、83煤层间距2.95m,83煤层与9号煤层平均间距1.59m。矿区范围81号煤层俗称上盘炭,82号煤层俗称中盘炭,83煤层俗称小汉炭。81、82、83号煤层有81+2+3、81+2、82+3的合并现象,本矿区处于8号煤层之一、之二合并区。81+2、83煤层特征如下:

81+2号煤层(上盘炭+中盘炭):下距83煤层2.70m,为一复煤层,有两个分层,上分层煤厚0.00~0.40m,一般厚0.30m,下分层煤厚0.80~1.60m,一般厚1.20m,之间夹矸厚0.0~1.0m,岩性为泥岩。两个分层合煤厚约1.50m。顶板岩性为细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矿区为可采煤层。

83煤层(俗称小汉炭):上距81+2号煤层2.70m,下距9号煤层平均间距1.59m。为单一煤层,煤厚0.23~0.70m,一般厚0.60m,顶板岩性为泥岩,底板为砂岩。为矿区可采煤层。

9号煤层:为矿区不可采煤层。

经过评价组现场在工作面观察,虽然现生产工作面中部,遇地质构造带,顶板破碎、漏顶,煤层倾角局部达23°左右,支架倾斜但采

46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空区顶板一般情况下都能自行垮落。

根据上述情况,评价认为,虽然该煤层直接顶局部易垮破碎,但是老顶砂岩坚硬,加之老顶厚度较大,不采取强制放顶,采空区后方老顶悬空面积很大,一旦垮断,工作面会带来巨大来压,危险性很大,所以矿方根据顶板状况,采取强制放顶,效果明显。初步认定该开采工作面顶板属于存在不易垮落必须经人工强制放顶的坚硬顶板矿井,构成重大危险源。

2.5.2.8其它自然因素影响煤矿安全的重大危险源 目前,该矿井其它自然因素不构成矿井重大危险源。 2.5.3 重大危险源的初步认定

根据上述判定条件,结合本章第一节重大危险源的判定依据,某煤矿重大危险源认定如下:

1.根据2008年宜宾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全市煤矿瓦斯等级结果的批复,2008年该矿在技改,2007年度相对CH4涌出量为17.28m3/t,绝对CH4涌出量1.56m3/min,相对CO2涌出量15.40m3/t,绝对CO2涌出量1.39m3/min,鉴定瓦斯等级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该矿+430m是煤与瓦斯突出,构成重大危险源; 3.2号煤层煤尘不具有爆炸性,煤尘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4.该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类型,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5.8号煤层为自燃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3-6个月,构成重大危险源;

6.该矿无冲击地压倾向,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7. 开采2号煤层1132工作面顶板老顶岩层容易于垮落,构成重大危险源;

8.该矿爆炸材料库储存炸药3吨,远小于50吨,雷管库储存雷管100000发,小于1吨,因此,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47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综上,初步认定该矿存在2号煤层自燃发火、顶板破碎3类重大危险源。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水文地质条件可作为重大危险有害因素重点防范。瓦斯因为其管理的复杂性、多变性和引起瓦斯事故的因素多,危害性大,也列为重大危险有害因素之一重点防范。

48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3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及危害程度分析

由于重大危险源在不可控状态下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为此,我们对煤尘、瓦斯、水灾、火灾、顶板等煤矿主要灾害事故等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对矿井防范这些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安全设施及安全管理措施的检查,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事故隐患。

3.1 瓦斯爆炸事故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矿井瓦斯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从煤、岩内涌出的各种气体的总称。矿井瓦斯具有燃烧性,爆炸性。瓦斯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后,遇火能燃烧或爆炸,对矿井威胁很大。

瓦斯在煤体内的赋存形式有游离和吸附两种状态,在进行采掘活动时,煤体内的游离瓦斯和部分吸附瓦斯解吸而进入采掘空间,当矿井生产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时,可能形成瓦斯积聚,造成瓦斯灾害,见表3-1-1。

表3-1-1 瓦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表 标识 中文名:瓦斯 ,化学名:甲烷 , 俗称:沼气 分子式:CH4 , 分子量:16 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 理化性质 具有被煤吸附的能力 扩散性、渗透性强,比重0.554几乎比空气轻一半 具有燃烧、爆炸性、窒息性 燃烧燃烧性:易燃 , 浓度达到3%~5%遇火发出淡蓝色的和爆炸危火焰

49

高县蕉村镇永丰煤厂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险性 引火温度:650~750? 爆炸浓度:5~16% 对氧气的浓度要求:O2>12% 危险特性:遇高温热源燃烧、爆炸,产生高温、高压及冲击波,引起火灾,破坏矿井生产系统及设备,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2~4%),使井下人员中毒死亡。还有可能进一步引起煤尘爆炸,扩大其危害性。 1、 直接原因:电气火花、明火、爆破、摩擦撞击火花、雷击、煤层自燃。 2、 主要原因: a、未建立瓦斯监控系统、瓦斯检查制度,没有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检测瓦斯; b、采空区、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局部冒顶处等瓦斯积聚; c、地质构造带如断层破碎带和陷落柱处瓦斯涌出; d、通风系统不合理,尤其是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 e、相邻煤层采空区的积聚瓦斯通过裂隙涌入采煤工作面; 3、人为原因: a、瓦斯超限依然违章作业,例如矿井总回风道瓦斯浓度超过0.75%,采区回风巷和采掘工作回风流瓦斯浓度超过1.0%,仍未停止作业,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未停钻; b、放炮地点附近20m瓦斯浓度超过1%继续爆破,不按规定使用和充填炮泥; c、违章在井下拆卸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失爆; d、工人违章在井下吸烟; 原因分析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zb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