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中、安庆一中等六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

更新时间:2024-04-22 15: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19 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

物理试卷

命题:合肥一六八中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6题为单选题,7-10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氢原子光谱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从n=3、4、5、6……能级跃迁到n=2能 级时发出的光子光谱线系,因瑞士数学教师巴耳末于1885年根据可见光区的四

1 1 1

条谱线总结出其波长公式(巴耳末公式: ??R( 2 ??2 ))而得名,其中可见光

2 n ??部分只有四条谱线,分别是一条红色,一条蓝色,两条紫色。则氢原子光谱巴耳 末系谱线中,最小波长与该红光波长之比为

2 4 5 7 A.B.C.D.

99992、如图所示,足够长的真空玻璃管固定竖直放置,其底部安装有弹射装置,小球被竖直向上弹出后在O点与弹射装置分离,测得小球从O 点 出发又回到O点的时间间隔为T,在O点正上方x高处选取一点G,测

t

得小球两次经过G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 2 ??x图线应为

3、如图甲所示,在升降机的顶部安装了一个能够显示弹簧拉力的传感器,传感器下方挂上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若升降机在匀速运行过 程中突然停止,并以此时为零时刻,在后面一段时间内传感器显示弹簧弹力F 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g为重力加速度,则

第 1 页 共 6 页

A.升降机停止前在向下运动

B.t1~t3时间小球向下运动,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0~t1时间小球处于失重状态,t1~t2时间小球处于超重状态 D.t3~t4时间弹簧弹性势能变化量等于小球动能变化量

4. 如图,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万有 引力常数为G,地球的一颗同步通讯卫星信号最多覆盖地球赤道上的经度范围为 2??。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大,周期变大后的一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信号最多 覆盖的赤道经度范围为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g R2

A地球的质量为:

G

R

B.现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高度为: ??R

tan ??3 cos ??C.前后两次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之比为:

cos 3 ?si

D.前后两次同步卫星的运行线速度之比为:n ??si n??5、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向运动,其电势能Ep随位移x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0~x2段是关于直线x=x1对称的曲线,x2~x3段是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处,场强最小,且为零;电势也最小,但不为零B.粒子在x2~x3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在0、x1、x2、x3处电势φ0、φ1, φ2, φ3,,的关系为φ3>φ2= φ0>φ1,

D.x2~x3段的电场强度方向不变,大小均匀增加

6、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恒为r,R是定值

电阻,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温度降低而增大,C是平行板电容器.闭合开关S,带电液滴刚好静止在C内.在温度降低的过程中,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流表、电压表1、电压表2和电压表3的示数,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电流表、电压表1、电压表2和电压表3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关于该电路工作状态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 2 、 一定都不变

III

1 和?U3 一定不变,?U2 一定变?I?IB.

C.带电液滴一定向下加速运动 D.电源的工作效率一定变大

7、如图所示,一个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 沿光滑的水平绝缘桌面向右运动,初速度大小为 v0 ,桌子高为h ??。桌子右侧存在垂直平面向

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未知)的匀强磁场,小球飞离桌子边缘后恰能与水平

第 2 页 共 6 页

地面相碰。设其飞行时间为t1,水平射程为s1,落地速率为v1.撤去磁场,其余条件不变时,小球飞行时间为t2,水平射程为s2,落地速率为v2,则A.t1<t2

B.s1>s2

C.v1与v2相同

D.B=

2( 2 ?1)mg

qv 0

8、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动能Ek0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已知上升过程中受到恒定的阻力f=kmg作用(k为常数且满足0<k<l),图中两条图线分别表示小球 在上升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中的某一个与其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地面为零 势能面,h0表示上升的最大高度,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Ek0A.E1是最大势能,且E1 E

??k

Ek0

B.上升的最大高度上升高度h0 ??E1

(k ?1)mg C.在空中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减少量为

kE k 0

?E ??

k ?1 Ek 0

D.上升高度h1 ??时,小球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

(k ?1)mg 9、理想变压器原线圈a匝数n1=200匝,副线圈b匝数n2=100匝,线圈a接在 u=44 2 sin100??tV交流电源上,“12V,6W”的灯泡恰好正常发光.电阻R2=l6 Ω,电压表V为理想电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z

B.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 Wb/s C.电压表V的示数为20 V

D.R1消耗的功率是1W

10、如图甲所示,圆形的刚性金属线圈与 一平行板电容器相连,线圈内存在垂直于 线圈平面的匀强磁场,取垂直与纸面向里 为磁感应强度B的正方向,B随时间t的变 化关系如图乙所示,t=0时刻,在平行板电

容器间,由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粒子(重力忽略不计),假设粒子运动未碰到极 板,不计线圈内部磁场变化对外部空间的影响,下列关于板间电场强度,粒子在 板间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中(以向上为正方向)可能正 确的是

A. B. C. D.

第 3 页 共 6 页

Ⅱ卷

二、实验题(共16分)

11(6分)、某同学为了测定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用测速仪研究木块 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装置如图甲所示。该次实验时,他使木块以初速度v0=4m/s 的速度沿倾角

的斜面上滑紧接着下滑至出发点,并同时开始记录数据,

结果电脑只绘出了木块从开始上滑至最高点的v-t图线如图乙所示。g取 10m/s2.则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a= ;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木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v= .

12(10分)、有一电流表Ax,量程为1mA,内阻 rg约为100Ω。要求测量其内阻。 ○可选用的器材有:

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Ω; 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Ω; 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Ω; 电源E1,电动势约为2V,内阻不计; 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 电流表○A量程为2mA,内阻较小。

开关2个,导线若干

(1)(4分)甲同学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1和S2,将R调到最大;

Ax

b.合上S1 调节R使Ax满偏; ○

c.合上S2,调节R1使 Ax半偏,此时可认为的Ax的内阻 ○○

R1 S2

E

R

rg=R1。试问:

S1

(ⅰ)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 选 ;为了使测量尽量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 ;电源E应该 选择 。(填“R0”、“甲”、“乙”、“E1”、“E2”) (ⅱ)认为内阻rg=R1,此结果与rg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 “偏小”、“相等”)

(2)(4分)乙同学采用了如甲同学的电路图和相同的步骤a、b,步骤c如下:

第 4 页 共 6 页

2 c.合上S2,调节R1和R,使○Ax偏转角度为满偏的,此时可认为○Ax的内阻rg

3

= 。乙同学的方案同甲的相比,从原理上来看相对误差(相对误差真实值?测量值 = )

真实值 。(填“较大”、“较小”、“相同”)

(3)(2分)乙同学采用了如右图所示的电路图,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1和S2,将R调到最大; b.合上S1,调节R使○Ax满偏,记下此时○Ax的读数; c.合上S2,调节R1和R,使Ax半偏、○A的读数不变, ○此时可认为○Ax的内阻rg=R1。

Ax R1 S2

E

S1A

R

从理论上来看,此结果与rg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 “相等”)

三、计算题(共44分。需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表达式。)

13(9分)、如图所示,两根相距L=0.4m且平行的足够长光滑导轨水平放置, 导轨间接一阻值为R=2Ω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0.3kg,电阻为r=1Ω的金属杆 ab,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接触,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5T,方向竖直向 上的匀强磁场中,导轨电阻不计,现给杆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6m/s。求: (1)初始时刻ab两端电压U;

(2)从开始到杆停止过程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 (3)从开始到杆停止过程通过R的总电量。

14(11分)、大型机场,广泛的应用传送带搬运货物。如图甲所示,与水平面倾斜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运动,皮带始终是绷紧的,将m=10kg的货物放在传送带上的A端,经过1.2s到达传送带的B端。用速度传感器测得货物与传送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l0m/s2,求: (1)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货物从A运动到B过程中,传送带对货物做的功;

(3)货物从A运动到B过程中,货物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

第 5 页 共 6 页

15(12分)、如图所示,水平光滑轨道OA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甲正向左运动,速度为v ??40m / s,小物块乙静止在水平轨道左端,质量与甲相等,二者发生正碰后粘在一起从A点飞出,恰好无碰撞地经过B点,B是半径为R ??10m的光滑

0

圆弧轨道的右端点,C为轨道最最低点,且圆弧BC所对圆心角????37 ,C点又与

一动摩擦因数????0.2的粗糙水平直轨道CD相连,CD长为s=15m,进入另一竖直光滑半圆轨道,不计空气阻力,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取g ??10m / s2,

sin37????0.6,cos37????0.8,求:

(1)小物块甲与小物块乙正碰粘在一起后的速度大小; (2)AB的高度差;

(3)通过计算讨论,若甲乙两物块不脱离半圆轨道DE,半圆的半径为?

16 (12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在y>0及y<—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均平行于y轴)的匀强电场,在—

3 L区域存在场强2

3 L

垂直于xOy平面(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E 4v0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经过y轴上的点P(0,L)

1??3 B 时的速率为v0,方向沿x轴正方向,然后经过x轴上的点P2(不计粒子重力。求:

(1)粒子到达P2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粒子第一次从磁场下边界穿出位置的横坐标;

(3)粒子从P1点出发后做周期性运动的周期。第 6 页 共 6 页

3 L,0)进入磁场。2

15(12分)、如图所示,水平光滑轨道OA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甲正向左运动,速度为v ??40m / s,小物块乙静止在水平轨道左端,质量与甲相等,二者发生正碰后粘在一起从A点飞出,恰好无碰撞地经过B点,B是半径为R ??10m的光滑

0

圆弧轨道的右端点,C为轨道最最低点,且圆弧BC所对圆心角????37 ,C点又与

一动摩擦因数????0.2的粗糙水平直轨道CD相连,CD长为s=15m,进入另一竖直光滑半圆轨道,不计空气阻力,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取g ??10m / s2,

sin37????0.6,cos37????0.8,求:

(1)小物块甲与小物块乙正碰粘在一起后的速度大小; (2)AB的高度差;

(3)通过计算讨论,若甲乙两物块不脱离半圆轨道DE,半圆的半径为?

16 (12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在y>0及y<—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均平行于y轴)的匀强电场,在—

3 L区域存在场强2

3 L

垂直于xOy平面(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E 4v0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经过y轴上的点P(0,L)

1??3 B 时的速率为v0,方向沿x轴正方向,然后经过x轴上的点P2(不计粒子重力。求:

(1)粒子到达P2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粒子第一次从磁场下边界穿出位置的横坐标;

(3)粒子从P1点出发后做周期性运动的周期。第 6 页 共 6 页

3 L,0)进入磁场。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zb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