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更新时间:2024-05-14 17: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作者:杨静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07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古至今人们对教师的定义。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日益重视,“师者”,不仅仅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更应该包括幼儿教师。幼儿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即将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幼儿,他们的人文素质将直接影响着祖国下一代的成长。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有义务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为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了三方面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里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与热情,更是指内心情感体验和心灵的触动;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国家的信息技术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课程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结合幼师专业特点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在教学内容中融合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不断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态度的和谐发展,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那么,应该如何在学前教育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我是从以下两方面来实施的。

第一,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赋予教学内容鲜活的生命力。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情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抱有极大的情感需求和情感体验,才能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和思考中。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把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其中,摒弃以往单纯教授知识、传授技能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为教学注入新鲜活力。例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Word时,正好处于我校“女生节”活动期间,学生们参与各项活动的热情非常高。因此我的课堂练习内容就包含了:撰写并编辑《我是最美女生》征文;制作“女生节”贺卡。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会在写作的同时去思考——什么样的女生才是真正的美丽女生!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既能够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技能,也能够激发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向往。“女生节”贺卡让学生们重新审视、正确认识女生。同学们制作贺卡的过程不仅要用到信息技术课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1z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