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讲义

更新时间:2023-03-08 07:44:45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同步辅导讲义

第1讲:时分秒

第2讲: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第3讲:万以内的加减法(二) 第4讲:测量

第5讲:万以内的加减法(三) 第6讲:万以内的加减法(四) 第7讲:倍的认识

第8讲:多位数乘一位数(一) 第9讲:多位数乘一位数(二) 第10讲:多位数乘一位数(三) 第11讲:长方形和正方形(一) 第12讲:长方形和正方形(二) 第13讲:分数的基本认识(一) 第14讲:分数的基本认识(二) 第15讲:数学广角 集合 第16讲:期末复习备考

1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第1讲:时分秒

知识梳理

(一)秒的认识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 12 )个大格,( 60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1 )个大格,也就是( 5 )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 1 )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 5 )分钟,走1小格是( 1 )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 5 )秒钟,走1小格是( 1 )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1 )圈,分针走1圈是( 60 )分,也就是( 1 )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 12 )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1 )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 1 )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秒钟 )。

7、看钟面记时

(1)整时:分针指12,时针对正数字。 如:7时,分针指12,时针指7

(2)半时:分针指6,时针指两数字中间,走过了数字几,就是几时30分。 如:7时30分,分针指6,时针指7和8之间。 (3)分针指第几小格,就是几分, 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

如:分针指第14小格,时针走过7,就是7时14分。

(4)特殊情况:6时:时针与分针成一直线 12时:时针与分针重合 3时、9时:时针与分针成直角

8、看时间画钟 注意:(1)时针短、分针长 (2)要精确到每一小格,不能有误差

2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二)时间的计算 1、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1时= 60分 1分= 60秒 半时= 30 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 分=半时

2、计算经过的时间

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用数小格或大格的方法,也可以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

基础回顾:

(1) 钟面上有( )大格,( )小格 (2) 时针走1大格是( )时

(3)分针走1小格是( )分,走1大格是( )分,走( )大格是1时, 这时时针走了( )大格。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

(5) 1时=_ ___分,1分= ____秒,1时=______ _秒

(6) 秒针走1小格是( )秒,走1圈是( )秒,也小是( )分 (7)( )针走一大格是1时,( )针走一小格是1分。

(8) 分针走一圈走了( )个小格,也就是( )分,还可以说走了( )时。 (9)一天有( )小时,时针走( )圈,分针走( )圈。

(10)钟面上最长的针是( )针,它走得最( ),最短的针是( )针,它走得最( )。

例题讲解:

读写时间

★例1:连一连。

时间的单位

★例2: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华每天睡9( ),跳绳10下用了7( )。 (2)小亮吃饭用了20( )。 (3)小明跑50米用了12( )。

3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4)中央电视—1台的新闻联播大约需要30( )。 (5)小华跑100米用了17( )。 (6)我们每天午睡大约1( )。

练习:

(1)脉膊跳10次用了8( )。 (2)妈妈每天工作8( )。 (3)一场足球赛需90( )。

(4)小丽写1个毛笔字用8( )。 (5)明明写作业用了30( )。

(6)从北京到天津,汽车开了2( )。

(7)1节数学课40( ),课间休息10( )。

单位换算

★例3:1时=( )分 1时30分=( )分

1分=( )秒 1分20秒=( )秒

70分=( )时( )分 90秒=( )分( )秒

时间大小比较 ★例4:比较大小

1时○100分 60秒○1时 1分30秒○100秒 1分○10秒 2时○120分 90分○1小时30分

练习:1、我会填

80分=( )时( )分 1分=( )秒 3分21秒=( )秒 2时12分=( )分 60分=( )时

2、 150分○2时 3时○240分 250分○2时20分 1分20秒○80秒

计算经过时间

★例5:(1)看图填空

4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2)

经过了( )时( )分

(3) 星期日上午明明9∶20开始写作业,9∶50完成。算一算他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4)从北京——兰州的列车经过A城市的时间是早晨6∶30。

现在要晚点15分,它什么时候到达?

练习:1、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45分钟,下半场跟上半场的时间一 样,中间休息15分钟,全场比赛需要多少时间?

2、汽车每隔6分开出一班,妈妈想搭8:45的一班汽车,到达车站时,已经是8:

5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三)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 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课后练习:

一、趣味填空。

1.完成下面的算式。

2、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二、直接写得数。

28+37=

34+32= 36+42=

37+25=

29-7= 37-10= 29-14= 80+19= 82-12= 80-23= 27+7= 47+6= 50-27= 56-26= 51-25= 78-8=

三、连一连。

11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四、填一填。 商品 原价 现价 降价 52元 39元 82元 23元 49元 7元 12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第3讲:万以内加减法(二)

复习巩固:

1.口算。

53+6= 85-5= 67+9= 72-6= 20+40+3000= 900-700+80= 300+20+60= 100+400+50= 900-300-200= 2.口答。

(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 3.拆数游戏。

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360 480 520 790 210

知识梳理及典例解析:

1、笔算加减法时: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必须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竖式计算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当十,合起来再减。

★例1:550-380

13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注意:为了不遗漏从某数位上退掉的1,通常会在此数位上写上一个退位点。

练习:

1.口算47+35时,先算( ) +( )=( ),再算( )+( )=( )。

答案:47 30 77 77 5 82

2.78-39的口算方法是先算78-( )=( ),再算( )-9=( )。 答案:30 48 48 39

3.笔算。 320+380= 680+230= 860-470= 360-280= 750-390= 360-170=

答案:700 910 390 80 360 190

4.完成竖式。

答案:360 180

2、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取整百数还是几百几十数,要视情况而定。

★例2:一台抽烟机589元,一台电饭锅287元,妈妈有9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

分析与解答:589小于600,287小于300,589+287一定小于900,所以900元买这两样商品够。

结论:估算时要把数看成与之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

14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练习:

1.算一算。

20+350= 320+190=

500+300= 120+680=

480+200= 550+300=

2.估一估。

(1)308+154≈( )308接近( ),154接近()。

(2)一个数大约是589,另一个数大约是324,它们的差大约是( )。 答案:450 300 150 270

课后练习: 一、算一算。

35+65= 700-200= 100-10= 60-8= 510-50= 660-600= 45-26= 73-58= 25+75=

二、竖式计算。

1 6 0 9 5 0 6 1 0 2 3 0 + 6 7 0 -6 8 0 -5 9 0 +4 8 0

15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三、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四、估一估:一台抽烟机589元,一台电饭锅287元,妈妈有9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

五、火眼金睛(对的打“√”,错的打“X”,并改正)。(6分)

( )改正: ( )改正:

六、解决问题。(共30分)

1.一棵果树上有很多果子,小猴子摘下24个,还剩49个,这棵果树上原有多少个果子?(6分)

2.(8分)

(1)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袋?

16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2)玉米比大米多多少袋?

3.大约优惠多少元?(6分)

原价:456元 现价:348元

4.(2017年浙江温州平阳县校级期末)人本超市里:

(1)用900元可以把这三样商品都买下来吗?写出你的理由。

(2)请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7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第4讲:测量

复习巩固:

1、列竖式计算

(1)467+354 (2)563+761 (3)158+280

(4)365+918 (5)348+736

(7)905-346 (8)816-347

(10)603-329 (11)400-109

2、估算:

98+25≈ 376+284≈ 517—348≈ 507

3、列式计算。

(1).5207比一个数多1989.这个数是多少? (2)

(3)一个数比2085少1758,这个数是多少?数

18

(6)486+734 ( 验算 ) (9)423-95 (验算) (12)900-678 —348≈ 500—185≈ 减数是785.差是216,被减数是 多少? 一个数比2012少1256,这个 是多少 ( 4)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3、解决问题。

(1)爸爸给小明不止写300个钢笔字,小明上午写了132个,下午写了143个, 还剩多少个没写?

(2)花园里有黄菊花135盆,比白菊花少27盆。

?白菊花有多少盆? ?这两种菊花一共多少盆?

测量

知识梳理: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

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 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 进率是100:

19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③ 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例题讲解:

题型一:填合适的单位

★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重250( ) 高8( ) 重50( )

练习:找朋友,连一连。

200千克 40吨

题型二:比较大小

★例2:在○填上“>”、“<”或“=”。

5厘米 50毫米 8厘米 1分米 2千克

980克 700毫米

7米

练习:在○里填上>、<或=

20

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约42( 2千克 400克

15千米 1500米 4吨

400千克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6厘米○60毫米 50千米○400厘米 800克○1千克

2米○19分米 3吨○3000千克 6吨○7千克

题型三:计算

★例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吨=( )千克 60毫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 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 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

练习:4000米=( )千米 5000千克=( )吨 7分米=( )厘米

2米-85厘米=( )厘米 3米—2分米=( )分米

7千米—2000米=( )千米 36分米—16分米=( )米

题型四:解决问题。

(一)主体单位要统一

★例4:(1)图书馆买来5本一样的书。每本厚8毫米,一共厚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

(2)水果店运进一车苹果和梨, 苹果有900千克,梨有2100千克,这车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合多少吨?

21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二)比较性测量应用题

核心思想:“谁高”,“超载了吗?”“够吗?”等问题时,最后一定要比较大小。

★例5: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

(三)开放性应用题

★例6:农场有45吨粮食,请你算一算,用一辆载重5000千克的卡车运几次可将这些粮食

完?

练习:农场有46吨粮食,请你算一算,用一辆载重5000千克的卡车运几次可将这些粮食运完?

课后练习

一、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树高约10( ) 一块橡皮长 一壶色拉油 一只曲别针重

约4( ) 重5( ) 约2( )

二、判断对错,我能行。

1、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 那么40个学生的体重就是1吨。( )

22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2、丽丽的身高是136分米。 ( ) 3、1200千克-200千克=1000吨 ( ) 4、3000米+8000米=11千米 ( )

5、1千克棉花比1千克盐重。 ( )

三、找朋友,连一连。

20米 35毫米 2313千米 20分米

四、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一辆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 )。

A、90千米 B、90米 C、90分米

2、一课桌高约( )。 A、70毫米 B、70厘米 C、70分米 3、一个西瓜重5( )。 A、克 B、千克 C、吨 4、

的高约1(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5、走1千米大约需要( )。 A、50秒 B、12分 C、1时

五、解决问题

1、光明小学的学生进行军训,在晚上的行军中,“一连”步行了2200米,“二连”比“一连”要少

行150米,那么“一连”和“二连”共行军多少米?

23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2.聪聪早晨从家到学校,中午放学回到家.这两次一共要走多少千米?

3、养鸡场有公鸡168只,比母鸡少(1)母鸡有多少只?

382只。

(2)一共有多少

24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第5讲:万以内加减法(三)

复习巩固:

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桌面约长7( ) 大楼约高23( ) 小汽车每小时行驶( )

数学课本封面长20( ) 公交车大约长7( ) 一个鸡蛋大约重50( ) 小方的体重大约是25( ) 2、5吨=( )千克 3000克=( )千克 5千米=( )米 140厘米=( )分米 13千米=( )米 40毫米=( )厘米 3、在括号里填上“>、=、<”

75+250○75+270 46-34○46-38 58+16○16+58 522-220○500-220 4、把下列算式按得数大小,从小到大排成一行。 230+45 580-220 180+500 630—28

< < <

知识梳理及典例分析:

1、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三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的加法有些区别,但是方法是一样的。 例:里竖式计算138+87=?

25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2、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十,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例:245-127=?

上式的计算步骤是:

第一步:先算个位的5-7,发现5没有7大,所以不够减,所以向十位借1,变成15-7=8 第二步:计算十位4-2,十位上的4刚才被借走一个,所以剩下 3-2=1,写下来。 第三步:计算百位2-1,2-1=1直接写下来,最终得到245-127=118.

例:500-157=

注意:当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是0,应从百位退1当10 ,再从10中退位,这时十位上剩9个十,再计算。

练习:

1、比一比,看谁最先爬上椰树。

26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2、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课后练习: 一、计算我能行。

1、直接写出得数。

46+34= 51-26= 45+17= 68-19= 100-84= 61-40= 54-49= 24+68= 73-28= 135-25= 36÷9= 38+62= 399-99= 600+400= 360-80= 2、列竖式计算。

348+587 743-489 74+896 500-367

27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3、列式计算。 ①200比94多多少?

② 甲数是306,比乙数少94,乙数是多少?

二、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1、 6千米=( )米 4000米=( )千米

2、最大两位数与最大一位数的和是( ),差是( )。 3、在括号里填上“>”、“<”或“=”。 60分米( )6米 1200米—200米( )1千米 500米( )5千米 1500米+5000米( )2千米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三个长度中,最长的是( )。 【①3千米 ② 400米 ③ 50000分米】 2、400米比202米多( )。 【 ①602米 ② 198米 ③ 198】

3、求比200少85的数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 【①200+85 ② 200-85 ③ 200-85+200】

4、一根2米长的木棍,把它平均截成4段后做成凳子的脚,这张凳子大约有( )高。 【①5分米 ② 5厘米 ③ 4分米】 5、三位数加三位数,和( )。

【①一定是三位数 ② 一定是四位数 ③ 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8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四、解决问题:

1、在植树活动中,一年级有372人参加,二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一年级少83人,二年级有多少人参加?

2、王强昨天去图书城买了一套124元的故事书和一套98元的科幻书,他共要付给营业员多少元?一、对号入座

29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第6讲:万以内加减法(四)

复习巩固:

一、仔细填空。

1.一个加数是470,另一个加数280,和是( )。被减数是620,减数是350,

差是( )。

2.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 ),差是( )。

3.有一些数在450与560之间,其中最接近500的两个整数是( )和( 4.在○里填上>、<或=。

450+370 800 684-139 545 520+280 820+250 620 270+350 1200 800+210 189+42 265-34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 5 8 4 4 + 6 4 - 6 + 8 7 7 2 4 7 7 6 9 2 6.找出规律填数。

① 375 370 365 360 355 ( ) ( )。

② 850 770 690 610 530 ( ) ( )。 ③ 30 50 80 130 210 ( ) ( )。

二、认真选择

1.一个数减去329,差是488,这个数是( )。

A.159 B.707 C.717 D.817 2.301比( )多84。

A.217 B.227 C.385 D.317 3.( )比276多198。

A.78 B.474 C.374 D.464 4.( )加上649得10000

A.361 B.161 C.361

三、解决问题。(4+2+4+3+3+8=24分)

我们学校是九小学部有880名学生,

年一贯制学校。 初中部有685名学生。 30 。 )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1.

①我们学校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②初中部比小学部少多少人?

2.有850袋化肥要运往幸福村,第一次运走425袋,

第二次运走380袋,还剩多少袋没有运?

知识梳理及典例分析:

★例1:请你接着算,并验算。

968+124=

加法验算方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403-158=

减法的验算方法:方法一:被减数-差=减数

方法二:差+减数=被减数

31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练习: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245+157= 525+198=

502-256= 870-213=

★例2:1.解决问题。

2.购物。

32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l)买一条裤子和一件衣服共花多少钱?

(2)一部电话比一个凳子贵多少钱?

(3)买一辆自行车和一部电话600元钱够吗?若不够,还差多少钱?

小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练习:

(1)买1辆自行车和1个电饭锅,能获奖吗?

(2)买一台抽油烟机和一块手表,能获奖吗?

(3)你想怎样买?能获奖吗?

课后练习

一、填空

1、 根据370+460=830,可以写两道减法算式:分别为:( )和( )。

33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2、用6、9、0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它们相差( )。 3、一个数比1000少370,这个数是( ),1000比一个数少370,这个数是( )。 4、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5、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相加的和是( ),相减的差是( )。

二、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 ) 2. 最小的四位数减去最大的三位数差是1。 ( ) 3. 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加法验算。 ( )

4、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两位数或一位数。 ( ) 5、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高位算起。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 一台电话105元,一台风扇65元,一个电子手表25元,花200元够买吗?(A. 不够 B.不多不少,刚刚够 C.够买,而且还有剩钱 2. 下面的结果刚好是250的是( ) A.1500-500 ; B.2500-2250 C.150+150; 3. 564=( )-63 A.501 B.627 C.170

四、估算:

98+25≈ 376+284≈ 517—348≈ 500—185≈

五、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239+468= 627+589=

600-354= 807-118=

34

)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925-456 = 567+498 =

六、解决问题。

1、暑假里小强一家要从北京到济南旅游。左下图是“北京——济南”火车里程表,你知道从北京到济南有多少千米吗?

2、 养鸡场有公鸡168只,公鸡比母鸡少382只。母鸡有多少只?

3.文具用品商店有各类笔共1000盒,第一天卖了252盒,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

78盒。

(1)第二天卖出了多少盒?

(2)两天一共卖了多少盒?

(3)还剩下多少盒没卖?

35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第7讲:倍的认识

知识梳理:

1、 倍的意义: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计算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

3、 求一个数的几倍:在解决问题时,如果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用乘法计算。

例题讲解:

倍的意义

★例1:填一填。

(1)18里面有( )个6,18是6的( )倍。 (2)24里面有( )个8,24是8的( )倍。 (3)48里面有( )个6,48是6的( )倍。 (4)25里面有( )个5,25是5的( )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例2:看图填空

练习:1、

36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的只数是

的( )倍。

2、画△,△的个数是第一行的两倍。 第一行:□□□□

第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问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例3:乘坐京沪高铁从北京到上海大约需要5小时。乘坐普通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需要20小时。从北京到上海乘坐普通快车所需的时间大约是乘坐高 铁的多少倍?

练习:小兔采蘑菇

我采了18个蘑菇 我采了6个 我采了9个

兔妈妈 兔宝宝 兔姐姐 (1)兔妈妈采的蘑菇的个数是兔姐姐的几倍?

(2)兔妈妈采的蘑菇的个数是兔宝宝的几倍?

37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例4:张爷爷家饲养的灰兔和白兔一共有24只,灰兔有6只,白兔的只数是灰

兔的几倍?

练习:明明今年4岁,妈妈的年龄是明明的7倍。

(1)今年妈妈多少岁?

(2)再过2年,妈妈的年龄是明明的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例5:画一画,填一填。

☆☆☆☆ △的个数是☆的2倍,请在横线上画出△。

算式:

口○口=口

练习:画△,△的个数是第一行的两倍。 第一行:□□□□

第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例6:兰兰、明明、月月、亮亮踢键子。明明踢了6个,月月踢了20个。 (1)亮亮踢的个数是明明的3倍,亮亮踢了多少个?

(2)兰兰踢的个数是明明的5倍,兰兰踢了多少个?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培优训练:

例1:小英有7块糠,小英的糠块是小丽的一半,小丽有多少块糠?

方法总结:已知甲数是乙数的一半,那么乙数就是甲数的2倍,求乙数,用乘法计算。

例2:(1)青蛙妈妈比青蛙宝宝多捉了14只害虫,青蛙妈妈捉的害虫的只数是青

蛙宝宝的3倍,青蛙妈妈和青蛙宝宝各捉了多少只害虫?

(2)弟弟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比弟弟的6倍少4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39

三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方法总结:解决有关倍数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哪个量为1的倍数,哪个量为几倍数。采用图示法

能生动、形象地表示出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课后练习:

一、圈一圈,再填空。 1. 2

的个数是 的( )倍。

3.

去掉( )个就是 的2倍。 增加( )个就是 的3倍。

二、画一画。 1、第一行: 第二行: (第 二行的 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

的个数是 的( )倍。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bp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