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抗震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04 09: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

一、基本要求

1、地震作用:作用在结构上的地震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E1地震作用:工程场地重现期较短的地震作用,对应于第一级设防水准。 E2地震作用:工程场地重现期较长的地震作用,对应于第二级设防水准。 2、各抗震设防类别桥梁的抗震设防目标符合下表

表1 各设防类别桥梁的抗震设防目标 桥梁抗震 设防类别 A类 B类 C类 D类 设防目标 E1地震作用 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复可以继续使用 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复可以继续使用 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复可以继续使用 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复可以继续使用 E2地震作用 可发生局部轻微损伤,不需修复或经简单修复可继续使用 应保证不致倒塌或产生严重结构损伤,经临时加固后可供维持应急交通使用 应保证不致倒塌或产生严重结构损伤,经临时加固后可供维持应急交通使用 —

3、一般情况下,桥梁抗震设防分类应根据各桥梁抗震设防类别的适用范围按下表的规定确定。但对抗震救灾以及在经济、国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桥梁或破坏后修复(抢修)困难的桥梁,可按国家批准权限,报请批准后,提高设防类别。

表2 各桥梁抗震设防类别适用范围 桥梁抗震设防类别 A类 B类 C类 D类 适用范围 单跨跨径超过150米的特大桥 单跨跨径不超过150米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桥梁,但跨跨径不超过150米的二级公路上的特大桥、大桥 二级公路上的中桥、小桥,但跨跨径不超过150米的三、四级公路上的特大桥、大桥 三、四级公路上的中桥、小桥

4、A类、B类和C类桥梁必须进行E1地震作用和E2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D类桥梁只须进行E1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的B类、C类、D类桥梁,可只进行抗震措施设计。

5、各类桥梁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类桥梁在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下的抗震设防措施等级按下表

表3 各类公路桥梁抗震设防措施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 桥梁分类 A类 B类 C类 D类 注:g—重力加速度

(2)立体交叉的跨线桥梁,抗震设计不应低于下线桥梁的要求。

6、公路桥梁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取值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表4 各类公路桥梁抗震设防措施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 A 注:g—重力加速度

6 0.05g 7 0.10(0.15)g 8 0.20(0.30)g 9 0.40g 6 0.05g 7 7 6 6 0.1g 8 8 7 7 7 0.15g 9 8 7 7 0.2g 9 9 8 8 8 0.3g 9 8 8 9 0.4g ≥9 9 9 更高,专门研究 二、抗震措施

1、各类桥梁抗震措施等级的选择,按照表3确定。 2、6度区

简支梁梁端至墩、台帽或盖梁边缘应有一定的距离。其最小值a(厘米) 按下式计算:a≥70+0.5L 式中:L—梁的计算跨径(米)。 3、7度区

(1)7度区的抗震措施,除应符合6度区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节的规定。 (2)拱桥基础宜置于地质条件一致、两岸地形相似的坚硬土层或岩石上。实腹式拱桥宜减小拱上填料厚度,并宜采用轻质填料,填料必须逐层夯实。

(3)桥台胸墙应适当加强,并在梁与梁之间和桥台胸墙之间加装橡胶垫或其他弹性衬垫,以缓和冲击作用和限制梁的位移。

(4)桥面不连续的简支梁(板)桥,宜采用挡块、螺栓连接和钢夹板连接等防止纵横向落梁的措施。连续梁桥和桥面连续的简支梁(板)桥,应采取防止横向产生较大位移的措施。

(5)在软弱黏性土层、液化土层和不稳定的河岸处建桥时,对于大、中桥,可适当增加桥长,合理布置桥孔,使墩、台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动的岸坡或地形突变的不稳定地段。否则,应采取措施增强基础抗侧移的刚度和加大基础埋置深度;对于小桥可在两桥台基础之间设置支撑梁或采用浆砌片(块)石满铺河床。

4、8度区

(1)8度区的抗震措施,除应符合7度区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节的规定。

(2)大跨径拱桥的主拱圈宜采用抗扭刚度较大、整体性较好的断面形式,如箱形拱、板拱等。当采用钢筋混凝土拱肋时,必须加强横向联系。

(3)应采用合理的限位装置,防止结构相邻构件产生过大的相对位移。

(4)梁桥活动支座,不应采用摆柱支座;当采用辊轴支座时,应采取限位措施。 (5)连续梁桥宜采取使上部构造所产生的水平地震荷载能由各个墩、台共同承担的措施,以免固定支座墩受力过大。

(6)连续曲梁的边墩和上部构造之间宜采用锚栓连接,防止边墩与梁脱离。 (7)高度大于7米的柱式桥墩和排架桩墩应设置横系梁。

(8)石砌或混凝土墩(台)的墩(台)帽与墩(台)身连接处、墩(台)身与基础连接处、截面突变处、施工接缝处均应采取提高抗剪能力的措施。

(9)桥台宜采用整体性强的结构形式。

(10)石砌或混凝土墩、台和拱圈的最低砂浆强度等级,应按现行《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的要求提高一级采用。

(11)桥梁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12)基础宜置于基岩或坚硬土层上。基础底面宜采用平面形式。当基础置于基岩上时,方可采用阶梯形式。

5、9度区

(1)9度区的抗震措施,除应符合8度区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节的规定。 (2) 梁桥各片梁间必须加强横向连接,以提高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当采用桁架体系时,必须加强横向稳定性。

(3)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无绞拱,宜在拱脚的上、下缘配制或增加适当的钢筋,并按锚固长度的要求伸入墩(台)拱座内。

(4)拱桥墩、台上的拱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并应配、配置适量钢筋。 (5)桥梁墩、台采用多排桩基础时,宜设置斜桩。

(6)桥台台背和锥坡的填料不宜采用砂类土,填土应逐层夯实,并注意采取排水措施。 (7)梁桥活动支座应采取限制其竖向位移的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ct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