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人

更新时间:2023-10-17 12: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让学生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人

沅江市新湾中学 夏艳

摘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地理课堂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新课改 地理教学 主体地位

随着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在全国的全面推广,地理课堂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课改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师,我们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做学生的引路人,让他们真正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人。

一、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环境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必要条件。教师要了解学生,尊重、理解他们,与他们不断地沟通,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激励的语言进入课堂,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

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 运用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鼓励参与

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参与的愿望,能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动用多种感觉器官愉快、主动的学习。

课堂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要大胆放手给他们自主地探索、发现、总结和创新。

1、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讲课的真谛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传授学习的方法,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一定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为学生的自学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 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 创设一个独立思考的情境。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后展开讨论,才有可能收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真正在合作与交流中受益。

2、 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是通过教师的正确、科学、有效地指导,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互间合作学习,并进行深层次的探索研究。学生在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

题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例如,在教学聚落与环境时,我让学生观察西亚和东南亚气候图及特色民居图,从图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进行比较,然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并认识到居民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活动过程既为学生提供了学会表达、展示自己的机会,又能让他们从交流中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3、 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是才具有生命力。地理教学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学会想象。例如在教学地球和地球仪时,我让学生自己制作地球仪,在自制的地球仪上标出两极、经线和纬线。在教学地球的运动时,我让学生自己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就理解了昼夜交替和四季的变化。在学习地形图的判读时,我和学生一起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让他们对等高线有了形象的认识,帮助他们发展空间想象力。 4、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境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和空间思维水平未充分发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需充分利用地图,模型,计算机网络等载体,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活动。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延伸地理课堂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与生活紧密联系。因此,教师

不仅要把握课堂,还应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让学生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例如,教师可指导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开展实践、调查。如为学校绘制地图;收听天气预报,记录天气情况;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搜集课外地理资料;编辑地理墙报等等。学生在活动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习能力,拓宽了视眼,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hv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