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江苏民歌《茉莉花》的艺术特色

更新时间:2023-04-03 09: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民歌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远在原始时期, 民歌伴随着人们的语言和集体劳动而产生和发展。 中国民歌起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 是人民在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 口头传唱, 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的集体加工而形成的歌曲。 我国地域辽阔, 历史悠久, 民族众多, 因此广泛流传的民族小调数量甚多, 它们就像暮春三月花园中的百花, 姹紫嫣红, 姿态万千。 其中, 有一首品种姿压群芳, 历史悠久, 广受大众喜爱的作品, 那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小调《茉莉花》 。

一、 江苏民歌《茉莉花》 概述

茉莉花原产印度, 于汉代传入我国, 早年移植海南, 深受南方人喜爱, 竞相种植。 后传至北方。 茉莉花在古代据其音译也称抹利、 抹历、 末丽等。 茉莉色泽清白, 花香清新幽远, 有人间第一香之美称。 而民歌《茉莉花》 自古以来流行于中国, 有各种各样的变体, 随着地域的差距, 在不同的省份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民歌《茉莉花》 : 江苏民歌《茉莉花》 ; 河北民歌《茉莉花》 ; 黑龙江民歌《茉莉花》 。 但以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民歌《茉莉花》 传播最广, 最具有代表性。

江苏民歌《茉莉花》 曲名为“鲜花调” , 有几百种鸣唱法,但大同小异, 音乐界称为“近似音调” 。 这种曲调广泛流传于明、 清, 主要流行区在江浙。 最早属于扬州的秧歌小调, 后经扬州清曲历代艺人的不断加工, 衍变成扬州清曲的曲牌名“鲜花调” 。 清乾隆年间出版的一部汇集当时流传广泛的地方戏曲的《缀白裘》 集里, 收集刊登了《鲜花调》 , 有曲谱和曲词。它不仅是一首流行全国的小调, 而且驰名全球。 歌曲通过赞美《茉莉花》 , 生动含蓄地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 以江苏的这首小调流行最广, 其曲调委婉流畅, 结构严谨, 五声徵调式, 江苏扬州民歌茉莉花在全国广为传唱, 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首脍炙人口的扬州小调, 随着扬州在当时的影响而传颂全国, 且影响了其他许多地方的戏曲和曲艺。 150年前, 扬州作为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都市, 其孕育出的《茉莉花》在当时可谓是家喻户晓, 人人会哼。 几十年后, 普契尼创作《图兰朵》 时, 选用这样一首既能代表东方韵味又风靡中国的《茉莉花》 作为主题音乐, 衬托中国人的爱情故事, 既自然也属必然。

二、 江苏民歌《茉莉花》 的作品分析

江苏民歌《茉莉花》 的调式为A徵五声调式, 是典型的民族调式。 四分之二拍, 全曲21个小节, 它是由单一乐句上陈述和对该乐句的不间断发展构成的。 在曲调上, 它用的是民族五声调式,结构均衡, 由四个乐句构成一个单乐句, 起承转合结构。 旋律进行以平衡级进为主。 巧用小跳使旋律曲折流畅, 婉转深情。 其中《茉莉花》 第一句共四小节, 旋律运用音区的变换。 起于“角”音落于“徵” 音。 第二句与第一句形成顶真形态, 是第一句的重复变化, 运用第一句的音乐素材来发展旋律。 第三句明显具有“转” 的意味。 此句旋律综合运用前两句的音乐素材发展变化。但旋律进行仍以级进为主, 共为6小节, 最后落于“徵” 音。 歌曲结束时重复第三句旋律并把结束部分发展成为2小节的拖腔。 但仍结束于调式主音“徵” 音。 结束句第4、 5小节间呈现了一个九度的大跳, 给歌曲带来了无限新意。 歌曲的音域为十三度(小字组的g-小字二组的e) , 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 间有跳进, 显得曲折流畅, 自然平稳, 全曲音符基本呈密集型。

各乐句把歌词内容表现得细腻生动, 歌曲结束时后两句的重复和在高音区的句尾拖腔, 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和结束感。 使歌曲结束的更为生动完满。 它那优美流畅的旋律, 其优美的程度,实难用语言加以表达的, 这或许正是它迷倒世界的魅力所在。 另外, 《茉莉花》 词曲结合完美融合。 生动而传神地表现了淳朴柔美的情感。

江苏《茉莉花》 属于小调, 节奏形态多变, 其中切分节奏多处使用。 但节奏比较规整, 不像山歌那样自由悠长。 也不像号子那样有明显的律动性。 第一句节奏的变化以级进方式进行。 第二句则与第一句大体相似, 但是以符点节奏方式结束于宫音。 第三句节奏型基本与前两句相同。

三、 江苏民歌《茉莉花》 感情的发展变化

从它的情感发展变化来看, 总体分为三个层次:

1、 第一层是第一段的“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表现了女孩儿想要摘花又怕看花人笑话的胆怯心理。

2、 第二层是第二段的“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话” 描写了小女孩儿想要摘花又怕旁人笑话时的害羞, 表现了女孩儿羞涩的心理状态。

3、 第三层是第三段的“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表现了女孩儿担心茉莉花被摘以后, 来年不会发芽时的踌躇, 揭示了这位少女爱花惜花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灵。

同时通过女孩儿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巧妙地的反映了江南人民委婉, 细腻, 含蓄的性格特征。

四、 如何更好的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通过以上对江苏民歌《茉莉花》 的全面介绍, 可以了解到它是一首流行于全国的江南小调, 而且从世界语言的角度看, 《茉莉花》 是音乐作品中的极品, 因此它能被普天下的人所理解, 所接受。

那么在演唱时, 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演艺这首作品? 首先,在演唱时应该突出小调的感情细腻婉转, 柔美抒情等特点; 其次, 应该注意并突出感情以及情绪的变化, 由想摘花时的胆怯到怕看花人发现时的害羞, 再到最后的踌躇, 表现了一个少女感情细微的变化。 同时还要明白江苏民歌《茉莉花》 不同于中国其他的民歌小调, 它不仅仅流行于中国的大江南北, 在世界上它已经具有相当的地位, 并对世界音乐论坛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所以,在演唱时还要表现出这首中国民间小调的大气, 唱出作为一位中国人的自豪。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i1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