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

更新时间:2024-02-13 02:21: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包括“平均分”和“除法”两部分内容.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让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第一部分,平均分.教材(第12页)首先用准备春游食品的活动,提供素材,为认识平均分做准备.例1用为每个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的活动,由“应该每份伺样多”引出“平均分”,让学生认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接着,通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第二部分,除法.例4用熊猫平均分竹笋的具体情境引出除法,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接着,通过例5,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以平均分物的事例设计“除法”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

以上的两部分内容共有5道例题,并依序编排了练习三、练习四两个练习.

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一、概述

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中第二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6个桃、3个盘子的图片,每个同学还要准备8个小正方体,12根小棒和15个小三角形。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

2、学生已熟练掌握了乘法口诀。

四、资源

本节课是在电教室中进行完成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科书。

专门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师生合作进行实物演示,揭示“同样多”的含义。教师和3名同学做分铅笔的游戏。教师先说明游戏的要求:要把这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同样多。

2、让学生观察教师是怎么分的,手中的笔分完没有。使学生知道:老师一个一个地分,每人又分给1支。手中的笔分完了。

3、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观察: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数怎样?引导学生明确:每人分得2支,每人分得的铅笔

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8个小正方体放在自己的课桌上。

(2)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刚才分铅笔的方法把8个小正方体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学生自己边说边摆,实际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过程。

(3)教师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识(一)”

(4)教师请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每份分得的正方体同样多吗?每份是几个?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教师板书:“平均分”。

(5)教师出示“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

教师让学生理解一下“平均分成4份”是什么意思?“每份是几个?”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议一议。使学生明确:(1)平均分成4份就是指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2)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板书:2)

2、教学例2,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识(一)”,出示题目:6个桃平均分在3盘里,每盘几个?(板书)

(2)教师提问:“平均分在3个盘里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知道;把6个桃放在3个盘里,每盘要放得同样多。

(3)师生合作分桃子。

①教师让学生回想分正方体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应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在独立思考后同桌讨论。

②学生用学具自己试着分一分。

③学生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同时继续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识(一)”.学生的汇报可归纳为:先把桃每盘放1个,没分完,再把剩下的桃,每盘放一个就分完了。分得的结果是每盘放2个。

④师生小结:6个桃,分在3个盘里,每盘分得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个。(板书:2)

(4)归纳概括除法含义:

教师讲述:像上面把8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里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除法)

3、结合例2,学习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除法的符号是“÷”。(板书:写除号时,光画一横线,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两点要对齐。)

(2)教师问学生“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这道除法算式怎么列呢?

①要分的桃是几个?(6个)。把“6”写在除号前面。(教师板书:6÷)。

②把6平均分成几份?(3份)把“3”写在除号的后面。(板书:3) ③每份是几?(是2),教师把“2”写在等号后面(板书:2) 教师让学生对照算式6÷3=2说一下,这道除法算式是怎么列的?可以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

(3)教师指着“6÷3=2”向学生说明:这个算式叫除法算式,它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这个算式读作:6除以3等于2(板书)。

(4)同学之间互相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并读出算式。

4、教师出示“8÷4=2”,让学生读算式,说算式表示的意思,使学生知道:这个算式读作“8除以4等于2”,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教师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

5、学生自己读书,并完成分桃图。

(1)学生自读教材第40页内容,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学生讨论,师生答疑。

(2)引导学生看第40页上小朋友分桃图,可以先说说图意.左图表示一个学生要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右图表示分的过程,虚线表示已经分了的,实线表示没分的。再指导学生用连线的方法,把右图剩下的桃分完。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还学习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希望同学们课下认真复习,理解掌握本节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

随堂练习

1、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1)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12÷□=□

(2)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___________

第1题.要让学生看清题目的要求,实际动手分一分。提示:第(1)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小棒,并让学生把除法算式写全,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分法是否正确.指名说说除法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第(2)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订正。

2、(1)8÷4=210÷2=5

把8平均分成□份,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每份是□.

(2)读下面的算式,用▲摆一摆,再填得数。

8÷2=□10÷5=□15÷3=□

第(1)题.教师让学生竖着看,根据题意独立填空.填完后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读一下。最后,教师让学生把文字叙述部分盖住,只看8÷4=2,10÷2=5,就能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2)题.教师先引导学生完成8÷2=□.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再想应该拿出几个△,然后动手分一分,在除法算式上填出得数.10÷5=□,15÷3=△这两题让学生独立做,都做完后要让学生再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篇三: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明确“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2、认识除号,能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关于平均分的题目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如何列除法算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游戏导入:教师拿一副扑克牌,请几个同学来把一到十红桃心的扑克牌分别平均分给五位同学,然后这五位同学把自己手上的牌的数字乘起来,谁算的得数最大,谁就赢了。游戏完了以后,问同学刚才是怎么分牌的?然后教师告诉大家,现在熊猫遇到了一个难题,也是关于分东西的,我们现在一起来帮帮他吧。

二、新授

展示PPT:12个竹笋,4个盘子,以及活动的小主人公熊猫

(1)老师提问:熊猫想请几个朋友到家来做客,它准备了12个竹笋招待大家,想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眼看着朋友们就要来了,可熊猫还没有分好,咱们帮帮分他吧!

(2)师:用12根小棒代替竹笋,将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亲自动手分一分,看每盘能放几个? (学生动手操作)

(3)教师利用学生自己用小棒分的时间在黑板上画出竹笋的简笔画,然后请同学说说他们是怎么分的,结果怎样?最后请同学到黑板分一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分,如一个一个地分、几个几个一起分。通过实际操作和口头表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进一步

了解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

(3)通过分的结果得出: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教师进而引导出:像这样的的问题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吗

(4)根据分的结果抽象除法算式:12÷4=3, 然后通过实物图的演示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的写法,告诉他们这个“÷”读作“除号,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全班一起读一遍,然后提问:12表示什么意思,4表示什么意思,3又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进而明白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三、练习

1、完成书本第13面的做一做第一题“帮小猫分鱼”

(1)谁能说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

(2)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3)这个算式会读吗,它表示什么意思?

(4)你能再说一件事,也可以用15÷5=3来表示吗?

2、做一做第二题

先自己动手用小棒分一分,再写出除法算式。

3、把练习三的第一题的八道除法算式题目卡片上,然后请同学在我手上抽一张卡片并且读出卡片上的除法算式,看看谁读得又快又准。(多请几个学生来读)

4、让学生们独立完成练习四的第二、第三题。

先说说每幅图表示的意思,在进行练习。

四、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表现的都非常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12÷4=3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km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