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4-05-08 02: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8 三打白骨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准确认读绿线内的3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白骨精的狡猾、贪婪、诡计多端;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4.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西游记》。 教学重点:通过研究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探索人物的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说到《西游记》,你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你最喜欢的是谁?为什么喜欢?

2.大家对《西游记》里的人物都特别熟悉,里面的哪个故事给你印象特别深刻?

3.精彩的故事特别多,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三打白骨精》——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检查:(课件出示)

(1)妖怪 斋饭 癞蛤蟆 咒语 隐瞒 (2)嘴馋 拎着 紧箍咒 骷髅 (3)山势险峻 峰岩重叠 三番两次 (4)蒙骗

3.检查课文朗读,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这篇文章中出现了哪几个重要角色?(板书:孙悟空、唐僧、白骨精)

5.文章是如何将这三个人物串连起来的?(板书:三变 三打

三责——白骨精三变骗唐僧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唐僧三责孙悟空)

6.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 7.你能很快地找出孙悟空的一打,二打,三打分别在哪一段吗?(3、5、7)

8.现在能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初步感受吗? 三、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1.出示:“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2.指名读,评价。

3.课文一开始不写怎么打白骨精,为什么写山呢? 4.吴承恩的原著中是这样写环境的:

出示: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hè)湾环,虎狼成阵走,麂(jǐ)鹿作群行。无数獐(zhāng)豝(bā)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5. 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6.常言说“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在这穷山恶水之中,必定有可恶的妖精。这样的环境描写真妙呀,它预示着惊险的故事即将发生。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故事。

7.教师引述:话说唐僧走了一天的路,感觉饥饿,就让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傅充饥。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

出示: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

8.指导朗读: (1)“不胜欢喜”该怎么表现呢?

(2)自言自语可是发自内心的自己跟自己说,还不想让旁边的妖怪听见,和自己分肥。把你感受到的,用朗读表示出来。

第二课时

一、研读白骨精“三变”

过渡:这妖精十分欢喜,一心想吃唐僧肉,于是它施展妖术三变来蒙骗唐僧师徒,快速浏览课文,用波浪线画出白骨精三变的句子。

(一)一变 1.出示句子: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2.指名读,说说从中读懂什么?

(1)妖怪神通广大,消息灵通,悟空刚走就来。

(2)恶毒、凶残、自私,吃别人的肉,自己长生不老。 (3)法术高明,摇身就能变。 (4)很狡猾。

3.为什么把自己变作“美貌”的村姑?看插图说形容美貌的词语(眉清目秀 唇红齿白 如花似玉 花容月貌 亭亭玉立 婀娜多姿 )

4.如果说它用“美貌”来迷惑八戒,那么它又用什么来打动唐僧?(善良)?哪里可以看出来?(特地、请、用斋)

5.这样一个既美貌又善良的村姑,真是人见人爱,谁还会怀疑,谁还会防备。这妖精真是太—— 狡猾,太善于伪装自己。它送饭是假——吃人是真。从哪里看出来?(径直 径直是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这分明就是冲着唐僧来的。)

(二)二变

1.过渡: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写白骨精第二次变化的是? 出示:

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 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2.指名读。 3.讨论,如果说第一变,白骨精把自己伪装得既漂亮又善良,那么这一次它又把自己伪装得怎么样呢?(很可怜)从哪里可以看出?(年满八旬 老妇人 手拄竹杖 一步一声地哭)(值得同情,尤其能赢得唐僧这样的人同情。)

4.这个妖怪可真坏!这句话中还有哪个字引起了你的注意,为什么?(闪 闪是突然出现的意思,动作非常快,非常敏捷,对于一个年满八旬,走路都要拄竹杖的老妇人,怎么可能有这个动作,这哪里是人,分明就是妖怪。这一闪没有躲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没有躲过我们的火眼金睛。)

(三)三变

1.如果说第一变,第二变还能让人看出点蛛丝马迹,看出点破绽,那么这第三变,就变得不着痕迹,简直就是天衣无缝了,为什么?

出示: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2.读读,想想:这次它为什么又变成了白发老公公呢?(证明前面被孙悟空打死的是他的妻子和女儿,他们是一家人,是人不是妖,让唐僧觉得自己徒弟连伤两条性命,罪不可赦。)

3.白骨精变来变去目的是什么?(吃唐僧)怎样能吃到唐僧呢?(赶走孙悟空)怎样才能赶走孙悟空?(给他戴上“滥杀无辜”的罪名)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妖怪存心要孙悟空戴上“滥杀无辜”的罪名?

4.出示句子: 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5. 妖精把假尸首扔在了地上,把“滥杀无辜”的罪名戴在了孙悟空的头上,这个妖精真是用心险恶,坏透了,坏主意是一个又一个,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叫——(板书:诡计多端。)

6.白骨精在这里用到了三十六计中的那些计谋?(板书:美人计、苦肉计、连环计、金蝉脱壳、反间计) 二、学习悟空的三打、唐僧的三拦

过渡:任白骨精怎样诡计多端,怎样骗术高明,都逃不脱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你会“三变”我就会“三打”。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

一打:

1.课件出示: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to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