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危机

更新时间:2023-10-12 02: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危机

第二节去阅读化的危机

阅读的效率危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对读者获得意义的单向、片面与缺失,

而是在于对阅读本身的意义否定,乃至对阅读本质的消解,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对

阅读这一活动本身的忽视。这样的遗忘是基于现代社会对人类社会认识论和价值

论变革——媒介工具和商品逻辑的解释框架。在阅读这一社会活动上就表现为仅

仅把阅读看成是一种认知方式和消费方式,而这样的观点越是被普遍认同,那么

阅读的真正危机就越是严重。当阅读作为一种工具被取代的同时,更大的危机是

阅读作为一种满足“人的内在精神需要”的生活价值被一并彻底遗忘!阅读被自

身否定,阅读不再与人的精神生活相联系,阅读不再解释与彰显人的存在意义,

这是阅读的最大危机。这个危机即是现代社会种种危机表现的结果,也是这些社

会危机进一步深化的原因。

一、媒介工具

阅读作为一种媒介出现,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早期交往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加

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人类正是因为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

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从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可以看到,不仅语言、文

字、印刷物、电信和广播电视、计算机等,各种交通工具也可视作媒介的一部分。 他认为,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

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比如,在原始社会,就因为其主要媒

介——口语的传播限制,人们只能生活在狭小的部落空间中;文字和印刷媒介出

现之后,人们由“耳朵社会”转向“眼睛社会”,交往的空间不再受到人类生理

的限制而拓展到更为宽广的领域,人们生产和交往的范围不断地扩大了;随着现

代社会电子媒介的出现,传播内容的极大丰富和传播的瞬间极速将整个世界整合

在一起,人与人的距离不再“遥远”,从空间而言,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 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新媒介的出现使得世界被拉平了。电子屏幕则充当了这

个“扁平化地球”的隐喻。世界上的丰富信息都被电子屏幕“压扁”了,就像大

百科全书被“压”成一个平面,只要点击就可翻阅其中任何一页。世界被“拉平” ,

并非是信息浅显化的含义,而是指信息传播范围已超越时空,传播节奏被迅猛加

速,从而导致信息对象变形。

阅读作为一种媒介工具其背后的逻辑,在于认为通过文本这一媒介,无论是

纸质文本亦或是电子文本、超文本,读者能够获得对现代社会的认知和理解,满

足读者在信息社会之中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新的认

知媒介的出现,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媒介载体正日益取代传统印刷媒介阅读

的主流地位,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新媒介提供了全新的认

知方式,正全方位影响着我们的文化视野,其蕴含的巨大能量才初露端倪。从文

本媒介在人类认知历史上的“绝对统治”地位到图像、声音等新媒介“后来居上” ,

人类的认知方式正在悄然发生着一场深刻地变革。

传统纸质文本的阅读遵循着一种线性的时空模式。纸质文本有一个时间轴在

制约着读者的信息获取,是一种循序渐进方式。纸质文本是静态的,读者是动态

的。它的叙事结构和展现方式与我们传统的历史观念相一致,文本的阅读进程取

决于读者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其页码定位、内容选取,完全受制于文本的时空顺

序。而新媒介认知则截然相反,其信息传播主动权在于主体的接受需求。新媒介

认知节奏快捷,是一种快速跳跃、大剪接式的运动,而基本形式则是横向联系,

能瞬间传播,不受时空限制,被所有网络终端的成员所共享。全面、立体的信息,

能从一种媒体流动到另一种媒体,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触动各种不同的

人类感官经验。它是一系列可随读者的行动而延伸或缩减的交互式信息,各种观

念都可被打开,从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

“媒介不仅通过它的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一种媒介的出现、

使用和普及以及它所形成的工具环境本身,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性格或人 格。 ” 188

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中,

将印刷媒介和电视媒介做了对比,认为其不同媒介的受众——读者与“电视人”

所获得的结果是不尽相同的。发现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读者重理性、逻辑思 188 郭庆光著: 《传播学教程》 ,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51

页。维能力较强;

而在电视画面和音响刺激环境中长大的“电视人” ,他们注重“感

性”享受,在行为上是“跟着感觉走” 。

把阅读成为一种认知工具一种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媒介,是现代工具理性在阅

读上的集中表现。阅读这一传统的媒介、认知工具,必然会被大众化、娱乐化、

交互性、选择多样化的现代新媒体所替代,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言, “现代性的

主要特征——按照新奇、轰动、同步、冲击来组织社会的审美反应——因而在视

觉文艺中找到了主要的表现。 ” 189

信息的高速传播导致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又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崭新

的手段。电脑的出现,光导纤维的出现,最终导致了一个全球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从而使信息的传播从“自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 。在信息社会之中,海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4l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