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3-10-06 20: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苍坪完小教师:彭光伦

在我国目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到

实验教材的编写,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然而,教师在操作过程出现的最突出的问题是“流于形式,缺乏实效”。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可采用以下五种方法。 一、合作小组建构法

学习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它建构的是否科学,关系

到合作学习效率的高低。我们传统的分组有三种方式:按照天然座位分为四个大组,或再细一点把四个大组切分成八个小组,更细一点就是在四个大组的基础上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这样的组别不适合进行新课程的小组合作学习。因为传统的座位编排重要是以下因素决定的:学生的身高,男女的搭配,守纪的程度,视力的好坏等。新形势下分组要打破常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即每个组的成员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而且各组之间必须大体持平。这样做既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有利于小组内成员互补互助。为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外部奖励激趣法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起先学生热情很高,后来学生情绪低

落。运行中最怕的是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即教师满怀信心,学生无动于衷;或一部分学生兴致勃勃,一部分学生漠然视之。所以,合作学习策略应用之初教师应注意激发所有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根据心理学原理,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都有竞争心理。因而教师要以外部奖励(物质奖励为主)为手段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加以诱导,采取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随着合作学习策略的进一步运用,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带来的智力乐趣和同学问的友爱,对合作学习过程本身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这时候教师要以外部奖励(精神奖励为主)为手段对学生的竞争观念加以巩固。教师评价时既要对集体的共同成果进行评定,也要对小组的合作水平进行认可。 三、合作技巧指导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一般是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要求

学生彼此合作,以保证小组成员进行高效的学习。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才能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预习时小组内各成员都要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逐一商讨,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汇总,以便在课堂上交流。针对课堂上的问题和任务,小组内先互相交流,再派代表陈述。发言时要轮流,不能由少数人垄断。课后集体性作业先独立试做,疑难之处互相讨论解决。无力解决时派代表

询问老师,再对小组成员讲解。作文写好后在小组范围内多方修改、润色。读书心得互相交流体会。教师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如在开始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多布置集体性作业,使学生不得不学习运用合作技巧来解决问题。小组内的组长、记录员、监督员等各种角色应定期调换,使学生在形成一定的合作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全面技能。 四、缩小优劣差距法

小组合作学习不允许任何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这是小组合

作学习的宗旨。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运行过程中,会演变成为另外一种模样。各学习小组为了集体荣誉往往会出现好学生主动讲、差学生被动听的“合作”学习。并且还会出现优生包办差生学习任务的弄虚作假行为。这样的学习会加速学生的两极分化,优劣差距越拉越大。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样就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目的是大家在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题。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一开始教师就要对集体施加一定的压力,以追求小组的共同荣誉来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出贡献。同时加强小组间的互相监督。还要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有条有理;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遵守课堂纪律。为增强小组中个体的责任,教师还需要采用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法,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给学生布置独立完成的任务和作业等。否则,差生在小组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表现的机会,结果会越来越差。 五、明辨真伪打假法

实践证明,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的热情很高。教师抛

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室里立刻会出现热烈讨论的场面。不久这种热烈讨论的场面就会异化。看似场面热闹,实则杂乱无章。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是一种假热闹。经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讨论中部分学生闲聊(与课题不相干的交谈);讨论后有时几个小组或小组内几个人同时争着发言,各不相让;有的小组讨论后一个人发言,其他人心不在焉,置身事外;有的小组讨论后互相推委,无人发言。这是不样之兆。教师要放满教学进度,紧盯小组的运行。待运转正常后再调整进度。不然小组学习就会流于形式,而且教室纪律一团糟。有时候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没有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的问题或学生的发言却会引起学生在小组里交头接耳,这是真正小组讨论学习,表明学生已适应了这种新的学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多方调动课堂内各因素之间的互动,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品质习方式。对这种情况教师千万不可误认为是学生纪律不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57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