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更新时间:2023-10-26 04: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人美版】 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 四季的色彩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课前准备

l、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

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教学过程: 导入

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 2问题:

(I)你看到了什么? (2)听到了什么?

(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

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 的季节。”来形容它。 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新授 I、欣赏。

(I)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2)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反馈

l反馈。(以小组形式)

(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

1

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 (写实性、装饰性) 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④你还想了解什么? (2)《夏》列维坦(俄国)

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

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④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拓展

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l晦。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 教学反思

第2课 生活中的暖色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应会:能画一幅以暖色为主的画。

2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

难点:以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的搭配和感受。 (三)学习材料

教师:色卡、暖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暖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内容:

1、准备2~3张以暖色为主的图片。 2、你认为暖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3、你喜欢冷色还是暖色?为什么? 组织教学

出示色卡,将暖色与冷色分开。 学生选择区分冷色与暖色。

认识暖色,了解暖色特点:对比中产生冷暖。 播放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 你发现生活中、自然界中哪有暖色? 什么场合使用暖色? 研究活动

组织学生研究活动:

1、分析自已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 2、暧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3、介绍一幅画的名称、也.彩以及给你的感受。 小组活动:

分析自己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 暖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自己的感受。 艺术实践

分析名家名作《红色的房间》表现方法,谈谈给你的感受。 仿照马蒂斯《红色的房间》,选用与其不同的暖色改画一幅作晶。 教学反思

3

第3课 生活中的冷色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应会: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难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三)学习材料

教师:色卡、冷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冷色》、学生优秀作 学生:冷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教学活动 课前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收集表现水的图片。 组织教学

欣赏书中图片《水》。 组织研究活动

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举例说明对比关系。 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 分析、交流活动。

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 讲授新课

演示运用冷色表现水波纹方法:

将冷色滴洒在盆水中,(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将生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浸透轻拿出即可呈现自然水纹。 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水盆、颜料、生宣纸 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展示评价

l组织小组展示作业。

4

2组织评价作业。

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业、绘画用具 教学反思

第4课 快乐的人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

应会: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三)学习材料

各类线材,如不同颜色的铝线、铜线等,质地较硬的线材如粗铁丝不适合学生使用;辅助材料及工具,如大号螺丝、圆锥形瓶子等,尖嘴钳子。 教学活动: 激情引趣

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伴着音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 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是不是觉得浑身都想动起来? 这样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最能表现这段音乐? 小组探究 演示课件:

雕塑家族的新成员——动感雕塑。 小组研究:

表演并体会:当你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

5

欣赏书上名家作品:

它欢乐的动作和真实的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为什么? 动感雕塑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哪里? 研究教材

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 你喜欢哪—件?为什么? 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

你打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

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 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 技法指导

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力度情况,选择适合的线材进行表现。 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制对性.的指导。

有些东西(螺丝钉、铅笔、曲别针等)不属于线材,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能够与线材有机地配合使用吗?启发了你哪些想? 创作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个人独立创作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有快乐动态的人物雕塑造型。 作品展评

营造社区环境,作为背景,将学生作品展示其中。

你在创作中遇见过什么难题?是怎样解决的, 谁的造型最大胆? 你最喜欢哪一组造型?为什么? 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课后拓展 -------欣赏现代雕塑作品。 教学反思

第5课 自行车局部写生 2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和线造型能力。

6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自行车。 (三)学习材料

白行车、图画纸、彩笔等。

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语言组织教学。 探究式学习活动 提问:

l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

车把、车轮、车身、车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如,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子上是曲线… 2谁能到黑板上画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 组织同学们猜一猜是哪部分。

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 学生观察、学习用线写生的方法。 小组讨论:

你认为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些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 组际之间进行交流。

他们观察得很仔细、表现得很具体、线条画得很丰富 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 巡视辅导。 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表现一组自行车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写生。 教学反思

7

第6课 猜猜我是谁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 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 语言组织教学。 探究式学习活动

讨论:展示儿位本班同学背而头像,请同学们猜一猜是谁。(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照好。) 板书课题。

提问:你为什么能猜出来刚才的几位同学呢? 板书:头型、发型、头饰、服装。

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背面人物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提问:你喜欢哪幅?为什么? 小组讨论:

赏析《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盂蜀宫伎图》。

赏析《未来世界》,时论:画上的小朋发在干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利用教材上的学生作业.说一说自己喜欢哪幅,为什么。 与教师一起分析头发的走向及线条的组织。 边观察教师的示范边思考。

教师请一位女同学到前面做模特,师生分析头发的走向,演示如何用线进行写生。提醒学生要表现出头部的形体,一些线条应为弧线,并注意其方向的变化。 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 巡视辅导

学生写生自己前面同学的背面头像。

8

欣赏教材中两幅学生的创作.提问: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 你们各小组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 学生发言,小组同学进行讨论。 小组合作完成用人物 引导学生完成小组集体创作。 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家长背面的线描画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教学反思

第7课 有趣的属相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

应会:用线描、彩色笔、水粉、剪贴、剪纸等技法设计、绘制邮票。 2隐形内容与目标

(l)在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民族艺术的情感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 (2)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在欣赏生肖动物作品中,引导学生了解租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旅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之美。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学习材料

铅笔、彩色水笔、水粉色、毛笔、卡片纸、笔洗。

教学活动 课前准备

l、自制有关生肖动物邮票、工艺作品、民间美术作品课件。 2、民间工艺品实物一组。 3、生肖邮票学生作品一组。

4、剪好齿孔的多种形状、尺寸各异的空白邮票,剪好外形的一组生肖动物、面值、中国邮票字样。

9

讲授新课

展示课件,提出问题:能说出邮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分组研究、讨论,结合生括经验及查找资料,观察实物,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研究十二生肖邮票,你能发现系列成套邮票设计中有哪些相同之处? 探究学习

品中,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

出示空白邮票、文字、面值、生肖动物图案,提出问题:这一组资料,哪些组合后更适合、更具美感? 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空白邮票与生肖图案、文字、面值拼摆组合,得出结论: 1、生肖图案应充满画面的绝大部分。 2、面值文字应突出,系列邮票文字应一致。 3、它的附属资料如印章纪年、汉语拼音等也应统一。 4、底色、边框也应成系列。 学生创新实践 提出要求:

1先进行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 2完成一枚有创意的生肖邮票。 作品展示、评价 l、展示学生的作业。

2.组织学生评价,对有创意、有个性的作业进行表扬、鼓励、分析。 教学反思

第8课 棋牌乐——棋篇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棋的组成部分、棋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协作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汁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0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课前作业: 请你收集一些剪纸。 回家寻找自己喜欢的剪纸资料。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赏回忆。(课件出示)A欣赏团花,回忆纹样种类。B欣赏吉祥图案(剪纸),回忆剪纸的寓意。 2、欣赏分析。(课件出示)剪纸的表现手法有许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阳刻和阴刻。请仔细看看、想想,剪纸中的这两种手法分别是什么样?你能从中找出来吗?这两种表现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认为应该怎样应用?

3、仿照书上的剪纸做一做吧。 个别回答。观察分析。小组交流,讨论。仿制。 三、交流与互助

说一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怎样解决的? 谁还有办法? 学生交流。(演示) 四、课后作业

下次我们要做一件大的剪纸,请准备好彩色纸(8k)。 记录,准备下次的工具。

第二、三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 欣赏剪纸作品。(课件出示)

2、 你能说说,你看了这些剪纸后有什么感受吗? 小结:剪纸的特点是质朴、单纯、平面化、遮挡关系少。 3、 你能仿照或自己创造一件剪纸吗?

A你准备用什么颜色的纸来制作?用什么色的纸作底色? B想一想要用什么图案来设计剪纸?

个别回答。小组交流,讨论。仿制或创造。构思、设计。 C使用哪些纹样?主要运用那种技法?

D想一想,剪纸能运用在什么地方?(剪纸有什么作用?)你准备把剪纸运用到哪里?(做成什么形式?) 三、交流与互助

说一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怎样解决的?谁还有办法?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学生交流。(演示)创造与表现。 四、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作业。下次交。 记录,准备下次的工具。 板书设计

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

26

纹样寓意 阳刻 色彩技法 阴刻 图案 构思时要考虑 混合刻 用途

教后小结:

这节课学生们欣赏了不少剪纸,对剪纸的阳刻技法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在设计是应用阳刻技法的学生也比较多。我在讲解阴刻技法时,出现了一个误区,好在及时矫正,并利用剪纸作品,给了学生一个正确的概念。学生在制作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是仿制的,也有一部分是创造,出现了不少好作品。 教学反思

2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js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