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

更新时间:2023-10-15 10: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读书笔记(二)

微型课题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为研究准备、研究实施、研究结题三个阶段。

一、研究阶段的准备工作 1、学会选择研究课题

选择、确定课题就是确立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一个好的选题需要经过严密的思维过程和实践活动才能产生。这一过程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标要求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梳理出存在的问题;二是对梳理的问题进行筛选,找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论证,确定其真伪,是否有价值,是否有能力研究;四是查阅有关文献,弄清是否有人研究或目前研究的现状;五是形成具体明确的研究课题。

2、学会查阅文献资料

文献原指用文字记载形式保存下来的有价值的图书资料,现在泛指一切记录知识或保存信息的有参考价值的媒体。

文献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研究的思路,可以为我们提供研究的理论依据,可以为我们提供研究的方法。

查阅文献要根据研究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要根据研究的方向和要求,确定所需文献资料的主题和范围,要明确从哪儿查,怎么查?要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和加工,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如果资料较多的话,还要编目录、分类装订。

查阅要尽可能全面,既要搜集与自己观点相一致的材料,也要搜集那些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甚至相对的材料。这样有助于对问题全面、深入地了解。此外,还要善于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积累资料。要勤于思考,不能只是引用和借鉴,要进行比较、分析、联想和迁移,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观念。

查阅文献主要有以下基本方法:

顺查法,即根据时序和内容由远到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 逆查法,与顺查相反,按由近到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 跟踪法,又称引文查找法。是从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附录的参考文献资料为线索,查找有关研究主题的资料。

3、学会制订方案

研究方案不仅在于把研究目的、思路具体化,也是研究工作整体的规划图和研究实施过程的路线图。在研究中,既要避免有研究无方案,也要避免有方案无研究。

二、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 1、实施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

活动是研究的平台和载体,是研究的具体内容、方法和形式。微型课题研究倡导在教中研、在研中教,研究活动寓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研究活动大致分为两大类。 (1)专题研究活动

专题研究活动是指依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运用具体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观察、验证、分析与探究的过程。主要包括调查活动、观察活动和实验活动。调查活动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观察活动经常和调查活动结合在一起,旨在了解、掌握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特点以及原因;实验活动是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验证自己的研究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假设”与“求证”的过程。

(2)主题研究活动

主题研究活动是指围绕特定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开展的学习、讨论、交流、展示、观摩、培训和评比等活动。这类活动主要包括阅读活动、沙龙研讨、展示与观摩、合作与交流。

2、建立研究台帐或研究手册

研究台帐或研究手册是理清研究思路、安排研究工作、记录研究过程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台帐或研究手册记录课题研究的大事、工作安排、工作会议、培训、交流、考察学习的内容、成果、档案资料等等。为执行计划、调控过程、提高效率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积累完整的研究资料打下基础。

3、做好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

一旦建立了课题组,就必须分工明确。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要达到什么要求、如何考核评价等,都要明确具体。课题主持人不仅仅是研究者,还是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课题研究实施阶段,要定期组织检查、总结、交流活动。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要

有计划地通过书面报告、座谈交流、现场会议等形式展示阶段性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成果。

4、及时梳理、积累研究资料

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收集保存好研究资料。从资料的内容来分,可以分为四类:理论类、方法类、事例类、实物类。从资料特点看可以分为三类:准备性资料、过程性资料、总结性资料。

收集资料的工作不能等到结题的时候再做,平时就要注意积累,还可以开展主题调查,进行专题收集。

三、结题阶段的基本工作

所谓结题,就是在研究的目标和任务即将结束时,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总结、研讨并提出新问题的过程。

1、做好结题的准备工作

包括收集、整理研究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撰写工作总结,准备研究课。

2、了解结题的一般形式

通常有以下几个程序:一是课题主持人作结题报告;二是观摩主持人的研究课或主题教育活动;三是验收组查阅课题组的研究档案资料,查看研究的原始性资料、过程性资料、结果性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真实,研究成果是否丰富、是否有价值;四是验收组写鉴定意见,表明是否同意结题。

3、提交微型课题的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案例、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论文、经验总结、结题报告等。

4、做好结题后续工作

结题并不等于研究工作结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是要把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二是要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研究有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三是对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后续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ri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