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外交关系突破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外交关系的突破》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教材地位分析:

《外交关系的突破》专题五第2课,这节课在时间顺序上和逻辑关系上都是承前启后的一节: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以此为铺垫,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终于在七十年代迎来了外交上的新突破,从而为新时期的外交提供了更好的国际环境。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从心理特点来看,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阶段,风云变幻的外交是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的但学生对如何历史地分析这一时期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与世界格局变动的关系存在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确定及依据: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加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了解,特制定以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简述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意义。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

3、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理解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合作学习基本史实,编制历史大事年表,共同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能总体把握知识结构并学习如何构建知识结构。

2、组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语言

中国-东盟外交关系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同东盟的多边外交关系总结

中国和东盟关系

东盟是中国的近邻,双方在许多地区和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立场,在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和联合国等地区和国际组织中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合作。

第一阶段(1990-1996)冷战后初期,双方关系以经济贸易往来为主。新加坡企业家掀起了第一次对华投资热,泰国、马来西亚企业家也不甘落后。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得到了很大发展。1991年7月,钱其琛外长出席了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这是中国首次同东盟组织进行正式接触。自此,中国外长每年都出席东盟外长会议。

1994年7月,中国作为东盟磋商伙伴参加了在曼谷举行的首届东盟地区论坛会议,中国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在会上阐述了中国对亚太地区安全问题的观点和立场,提出中国对亚太安全合作问题的五项原则。1995年4月,中国与东盟高级官员(副外长级)首次磋商会在杭州举行;1996年7月,在第29届东盟常设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东盟常委会一致同意将中国由过去的东盟磋商伙伴国升格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

第二阶段(1997-2000)双方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东南亚金融危机,拉近了东亚各国的关系。

1997年2月,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同年12月,在东盟成立30

第15、16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及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知识回顾

简述建国初年我国取得哪些外交成就?

1.站稳脚跟:与苏联等17国建交 2.始有所为: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3.从容入“舞”: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和万隆会议(1955)

问题导入跨越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

乔冠华的开怀大笑

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5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拨云见日——70年代的外交成就 1.突破之一——中国重返联合国

知识结构

2.突破之二——中美关系解冻(关键) 3.突破之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探究 拓展 归纳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的 政府间国际组织,1945年6月26日 上午50个国家的153名代表在《联 合国宪章》的中、法、俄、英、 西5种正式文本上签字,中国代表 团率先签字,成为联合国创始会 员国之一。《联合国宪章》于 1945年10月24日开始生效,联合 国正式宣告成立

联合国是主权国家间的政治组织。 加入联合国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是 主权国家

联合国总部大厦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 华潇洒而豪放的大 笑,被西方媒体描 述为:“笑声几乎 震碎了议会大厦的 玻璃!”

70年代外交成就之一

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标志:1971年第26届联大 1、为什么

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的外交关系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的外交关系

1949年11月23日,中国同阿尔巴尼亚建交。在建交的68年间,两国从海内知己到水火不容,其中曲折大众虽有谈论,但一般也只是谈其表面,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不少可以给今天的我们以启示。

(一)中阿关系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阿尔巴尼亚是首批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两国的关系在建交期间一直是起起落落,但是如果结合当时国内国外的环境,就会发现这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阿尔巴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阿尔巴尼亚共产党在南斯拉夫铁托的支持下取得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建立了共和国。之后一直可以说是被南斯拉夫控制。当南斯拉夫政权与苏联分道扬镳时,阿尔巴尼亚毫不犹豫地站在了苏联一边,摆脱南斯拉夫的控制,并开始清洗自己党内所谓的“铁托分子”。也从此阿尔巴尼亚全面依附苏联,苏联开始代替南斯拉夫对阿提供经济、军事等全面的援助。

其实在建交之前,中国并没有听过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的名字,在整个东欧共产主义阵营里,阿尔巴尼亚是国小力微的一个国家。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阿两国越走越近,在1954年两国开始互设使馆和互派大使。

1955年5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访问南

必修1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复习提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考纲要求】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2、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 【知识框架】

◇ 【知识链时间轴】

◇ 【知识整合】

一、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2)政策解读:“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⑴、1949年,第一次建交高潮与17国建交(最突出的成就: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⑵、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讨论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⑶、1955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

针(“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促成了会议的

圆满成功。“万隆精神” 指亚非人民团

必修1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复习提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考纲要求】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2、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 【知识框架】

◇ 【知识链时间轴】

◇ 【知识整合】

一、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2)政策解读:“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⑴、1949年,第一次建交高潮与17国建交(最突出的成就: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⑵、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讨论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⑶、1955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

针(“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促成了会议的

圆满成功。“万隆精神” 指亚非人民团

16.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图片、材料、视频等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掌握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分析中国外交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原因,认识到: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树立热爱祖国,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信念。 重点:

一是中美关系正常化。通过多媒体演示,认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二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三是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难点:

一是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世界局势,从中美两国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理解这种转机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二是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通过比较旧中国外交处于无权地位与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各种表现,从而使学生认识原因。 教学手段:多媒体 学法指导:

1、阅读史料从中主动发现问题、运用史料探寻答案。训练学生善于从复杂的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2、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史鉴今。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生活中我们用握手来表达对朋友的关心、远方客人的问候。国际大舞台上,我们同样会看到一次次坚定的握手。这节课上,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外交

16.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图片、材料、视频等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掌握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分析中国外交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原因,认识到: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树立热爱祖国,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信念。 重点:

一是中美关系正常化。通过多媒体演示,认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二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三是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难点:

一是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世界局势,从中美两国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理解这种转机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二是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通过比较旧中国外交处于无权地位与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各种表现,从而使学生认识原因。 教学手段:多媒体 学法指导:

1、阅读史料从中主动发现问题、运用史料探寻答案。训练学生善于从复杂的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2、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史鉴今。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生活中我们用握手来表达对朋友的关心、远方客人的问候。国际大舞台上,我们同样会看到一次次坚定的握手。这节课上,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外交

教学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课程与教学发展史”和“教学论与教学设计关系”

一、课程与教学发展史梳理 (一)课程研究的发展

20世纪是教育的黄金时代,首先是全球范围的义务教育的普及,接着是终身教育观念的提出和发展,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也刺激了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大发展,据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克雷明教授研究,课程领域崛起于20世纪“进步时期”,而我们所探讨的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史,更多的也是在这个繁荣期。

1911年,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在著作《科学管理的原理》一书中,系统地确立起其管理理论,也就是所谓的“泰罗主义”。“泰罗主义”强调效率取向、控制中心,把科学等同于效率,把人视为生产工具。这一管理理论的影响迅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当面,包括教育领域、课程领域。以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为标志,课程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截止到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的确立起来,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启动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确立了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他们的理论也因此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的本质、课程的本质、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等三个方面,博比特认为教育是为成人生活作准备,教育是促进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种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商场购过物吗?你们乘过车吗?你们可知道,在购物、行程这些事情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出示课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研究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就从购物开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入手,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交流共享

(一)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题2情境图。

周末,小明独自一人去商场买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提问: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把它们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吗?学生尝试列表

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情境中的信息:钢笔每支12元,练习本每本3元;要买4支钢笔和5本练习本。(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列) 他这样列好不好?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