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复习提纲

更新时间:2023-07-26 10:0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考纲要求】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2、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 【知识框架】

◇ 【知识链时间轴】

◇ 【知识整合】

一、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2)政策解读:“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⑴、1949年,第一次建交高潮与17国建交(最突出的成就: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⑵、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讨论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⑶、1955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

针(“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促成了会议的

圆满成功。“万隆精神” 指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

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⑴、第一次提出:1953年 周恩来 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⑵、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 后改为“互相尊重

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

⑶、意义: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②、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重大成就

(一)、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③、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2)、史实: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

(3)、影响:①、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

1、原因:中美双方的共同要求

2、过程: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同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8年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

3、意义:(1)、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

了新局面。

(三)、中日关系的改善

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

2、过 程: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交声明,中日建交。

3、意 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

的发展和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对中国: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

了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局面,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2)、对国际:有利于中国、美国、日本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

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大外交活动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1、事件: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会晤: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

首脑会议,在江泽民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首脑举行

了首次会晤。

2、内容: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积极参

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意义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过程: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上

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2)、意义: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开创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

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1)积极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2)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加入WTO)

3)积极参与地区性组织的外交活动

4)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表 现:1)、反对霸权主义

2)、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

3)、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4)、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工作

必修一 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限时训练)

一、选择题

1.鉴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面对两大阵营的尖锐斗争,中国政府采取的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2.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右图是新中国第

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

A.朝鲜 B.苏联 C.印度 D.日本

3.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

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

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主要是因为它

A.适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且利于世界和平 B.是新中国成熟的外交政策

C.指导处理了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 D.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5.“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他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个由周总理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

A.一边倒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的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6.下面是周恩来在1954年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你认为这次会议应该是

A.第26届联大 B.中苏建交谈判 C.日内瓦会议 D.亚非会议

7.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诗歌:“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支持

C.西方国家消除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8.毛泽东主席在1971年的冬天说,今年我们有两大喜事:一件是林彪垮台;另外一件是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C.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D.《中美联合公报》签订

9.右图情景被称作是20世纪70年代初“两位历史巨人之间的握手”,其中对“握手”原

因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②中苏关系恶化的加剧③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④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⑤中国借鉴美国的管理经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人们称1972年尼克松访华为“改变世界的七天”,主要原因是

A.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B.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C.为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奠定基础 D.中美人民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11.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过:“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1971年尼克松采取的促使两国政府直接接触的“主动行动”是

A.基辛格秘密访华 B.尼克松访华并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C.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2. 2007年6月15日,外交部长杨洁篪曾说,该组织成立6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区域组织之一,“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认同,成为国际间发展关系的准则。杨部长所说的“该组织”指的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欧盟 C.东盟 D.亚太经合组织

13.中美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内容有 ①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②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③美国确认最终从台湾撤出全部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④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联合国安理会2009年1月8日晚通过第1860号决议,呼吁巴以立即在加沙地带实行“持久的、受到全面尊重的停火”。中方敦促有关各方全面有效落实决议,立即实现停火。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一贯原则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实行不结盟政策

15.胡锦涛主席的“和谐世界”理论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也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外交工作的经验总结。以下外交政策和方针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的是 ①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②“求同存异”方针 ③“一边倒” ④反对霸权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C 2.B 3.B 4.A 5.B 6.C 7.C 8.A 9.A 10.C ll.A 12.A 13.C 14.C 15.D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存在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这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二 我们主张,各国的事务应当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国家不论大小,不论贫富,应该一律平等,国际事务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来管。 ——邓小平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1974年4月9日) 材料三 让我们各成员国共同把握机遇,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相互协调与合作,为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9月13日)

上面中国三代领导人的讲话反映了中国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材料一中包含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政策有哪些?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材料二中邓小平能够得以发言的前提是什么?70年代中国的外交还有哪些重大成就?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③材料三说明了新时期外交的什么特点?有何意义?

③中国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维护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了稳定和平的环境,提高了国际地位。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杜鲁门宣称:美国此时不想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者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也不利用其武力以干涉台湾现在的局势。美国并不采取足以涉及中国内政的途径。同样地,美国政府也不供给军需和军事顾问于台湾的中国军队。 ——《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2辑

材料二

材料三 图一毛泽东和尼克松亲切握手 图二周愚来到机场迎接尼克松

图三邓小平访问美国

2008年3月美国将航空母舰开往台湾

请回答:

①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中美关系。

②材料二的内容对中美两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打破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孤立中国的局面,是新中国外交的转折点。通过缓和美中关系,美国改善了其在美苏争霸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③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美关系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美国在对待与中国的关系上随着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形势的影响而变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f4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