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二轮专题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1 先秦——中华文明的起源

【考点预测】

由于高考不回避重点、热点, 所以宗法制、分封制、儒家思想的形成、“重农抑商” 政策等这些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考点依然是2012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特别是“重农抑商”政策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现实感更强, 更容易成为命题的热点。

【知识整合】 考点 1、经济的发展 1. 农业

(1)耕作方式的变迁:①原始农业主要的耕作方法是 。②随着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 和中耕农具,掌握了排灌、沤制绿肥、除草和灭虫等技术;③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和推广。开始形成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 的小农经济。

(2)土地制度的演变:①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 所有。②夏、商、西周时期, 实行土地国有制—— 。③战国时期, 以秦国 为代表的各诸侯国通过变法, 废除井田制, 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2. 手工业

(1)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创新与调整

★ 知识要点

本专题内容包括30年代大危机之后的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西方经济运行机制的调节 ★ 课标要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课标落实一 知识结构

经济繁荣背后隐藏危机,股票投机过度

生产和消费矛盾突出 经济危机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

波及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损失严重 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原因:基本矛盾,供求矛盾;股市崩溃

内容 调节农业生产 新政 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影响 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背景:经济大危机使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理论受到质疑 内容:政府应对经济生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年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一、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

二、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质是国王私有制,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三、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

①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影响: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③废除: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①屯田制: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等实行过屯田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无地农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后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唐玄宗时国家无地

38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测试538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历史专题测试: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附参考答案)

重点难点突破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基本途径及评价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通过不断的海外殖民扩张而完成的。它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亚非拉大多数国家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落后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给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这些地区长期的贫穷和落后。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此问题,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既有利也有弊,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从有利的方面来看,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有利于我国进口高新技术和紧缺的资源,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有利于我国继续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有利于我国更多地获得国际分工利益,逐步形成核心技术开发能力。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大量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与设备,在若干产业中形成了较大规模和较低成本的制造能力。制造能力的扩大

和成熟,

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美国的诞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2013-2014学年度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 美国的诞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分析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相同点是 A.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专制王权同议会的矛盾激化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 C.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D.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

3、下列改革和革命不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俄国1861年改革 D.法国大革命

4、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B.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专制王权痛议会矛盾斗争的结果 D.殖民压迫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抗

5、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共同成果是 A.推翻了君主制度 B.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推翻了殖民统治 D.建立了共和政体

6、美国费城的“自由钟”是独立的象征。它的钟声曾在1776

黄冈中学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训练二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黄冈中 学 2006届高三历史 第二轮专题训练 (二)

第I 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温家宝总理曾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兴盛,人才为本。”我国古代亦有 人者昌,失人者亡”的古训。据此回答 1-4 题。

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国君选用人才普遍实行“任人唯贤,

A 、新兴地主阶级取得统治地位

、各国采纳墨子“尚贤”的主张

C 奴隶制特权制度趋于瓦解

、奴隶主贵族竭力维护旧制度

2、汉武帝建立了察举制,下列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3、为广揽人才,创立“自荐”求官制度的封建皇帝是

4、清朝时期实行的措施中,严重禁锢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是

A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B 、建立军机处

C 、禁止传教土来华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自古以来,统一和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据此回答 5-8题。

5、 唐朝对待突厥的民族政策不包括

A 、“全其部落、顺其土俗”

B 、设置都护府管辖

C 、和亲

D 、战争征服

6、 下列制度和政策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过积极作用的有

①郡县制度 ②行省制度 ③僧官制度 ④改土归流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讲座训练(十一)(含解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1.由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5年清廷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翌年,颁布预备立宪的谕旨,在“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口号下,拉开了立宪的帷幕。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议会的约束,臣民的权利极为微小。

——《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根据材料一,指出《钦定宪法大纲》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规定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议会的约束,臣民的权利极为微小”,可直接得出实

201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测试14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2010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的思想与文化

一、选择题

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2.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一法,丙—道 C.甲一墨,乙一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 D.甲—道,乙一墨,丙—儒

3.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 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A.“兼爱”和“尚贤” C.“克己复礼”

B.“仁”和“德治” D.“有教无类”

4.下列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C.法家思想备受统治者推崇

B.墨家思想占主导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六:中点问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二轮专题复习6:中点型问题教学案

中点是几何题中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多边形、圆以及抛物线等相关问题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在求角、线段长、面积等问题时有重要应用。

例题:

1、在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如果四边形EFGH为菱形,那么四边形ABCD是 _______ (只要写出一种即可)

2、如图,矩形ABCD中,AB=8cm,BC=4cm,E是DC的中点,BF=BC,则四边形DBFE42的面积为 cm

y E D C A D A

DO CG F

xBOC A B B

第1题 第2题 第4题 第3题

3、如图,梯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G是BD的中点.若AD = 3,BC = 9,则GO : BG =_______________

4、两块完全一样的含30°角三角板重叠在一起,若绕长直角边中点M转动,使上面一块

的斜边刚好过下面一块的直角顶点,如图6,∠A=30°,AC=10,则此时两直角顶点C、C’间的距离是 _______

1k(k?0)经过直角三角形OAB斜边OA的中点D,且与直角边ABx相交于点C.若

2011级化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九年级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

(共十二个专题)

专题一 物质的性质、用途、变化及分类

【考点归纳】

一、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物理的性质是指通过眼、鼻等感官可以感知或者用仪器可测出的物质的表面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方面。

3.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的内在性质,它肉眼无法感知,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它包括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二、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1)从定义上区别:

物理变化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如将纸撕成纸条、蜡烛熔化、冰融化成水、石油的蒸馏分离等;但化学变化则有新物质生成,如米饭烧焦变黑有糊味、木柴燃烧、火药爆炸等。所谓新物质是指与原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的物质。

(2)从反应现象上区别: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依据,有些物理变化也有这些现象!如白炽灯丝因通电发热变红而发光就不是化学变化,所以判断时还需综合其他因素作出判断。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如分析蜡烛燃烧这一变化: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