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关系的突破说课稿

“外交关系的突破说课稿”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外交关系的突破说课稿”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外交关系的突破说课稿”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外交关系突破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外交关系的突破》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教材地位分析:

《外交关系的突破》专题五第2课,这节课在时间顺序上和逻辑关系上都是承前启后的一节: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以此为铺垫,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终于在七十年代迎来了外交上的新突破,从而为新时期的外交提供了更好的国际环境。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从心理特点来看,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阶段,风云变幻的外交是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的但学生对如何历史地分析这一时期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与世界格局变动的关系存在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确定及依据: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加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了解,特制定以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简述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意义。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

3、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理解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合作学习基本史实,编制历史大事年表,共同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能总体把握知识结构并学习如何构建知识结构。

2、组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语言

中国-东盟外交关系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同东盟的多边外交关系总结

中国和东盟关系

东盟是中国的近邻,双方在许多地区和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立场,在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和联合国等地区和国际组织中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合作。

第一阶段(1990-1996)冷战后初期,双方关系以经济贸易往来为主。新加坡企业家掀起了第一次对华投资热,泰国、马来西亚企业家也不甘落后。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得到了很大发展。1991年7月,钱其琛外长出席了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这是中国首次同东盟组织进行正式接触。自此,中国外长每年都出席东盟外长会议。

1994年7月,中国作为东盟磋商伙伴参加了在曼谷举行的首届东盟地区论坛会议,中国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在会上阐述了中国对亚太地区安全问题的观点和立场,提出中国对亚太安全合作问题的五项原则。1995年4月,中国与东盟高级官员(副外长级)首次磋商会在杭州举行;1996年7月,在第29届东盟常设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东盟常委会一致同意将中国由过去的东盟磋商伙伴国升格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

第二阶段(1997-2000)双方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东南亚金融危机,拉近了东亚各国的关系。

1997年2月,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同年12月,在东盟成立30

第15、16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及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知识回顾

简述建国初年我国取得哪些外交成就?

1.站稳脚跟:与苏联等17国建交 2.始有所为: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3.从容入“舞”: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和万隆会议(1955)

问题导入跨越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

乔冠华的开怀大笑

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5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拨云见日——70年代的外交成就 1.突破之一——中国重返联合国

知识结构

2.突破之二——中美关系解冻(关键) 3.突破之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探究 拓展 归纳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的 政府间国际组织,1945年6月26日 上午50个国家的153名代表在《联 合国宪章》的中、法、俄、英、 西5种正式文本上签字,中国代表 团率先签字,成为联合国创始会 员国之一。《联合国宪章》于 1945年10月24日开始生效,联合 国正式宣告成立

联合国是主权国家间的政治组织。 加入联合国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是 主权国家

联合国总部大厦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 华潇洒而豪放的大 笑,被西方媒体描 述为:“笑声几乎 震碎了议会大厦的 玻璃!”

70年代外交成就之一

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标志:1971年第26届联大 1、为什么

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的外交关系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的外交关系

1949年11月23日,中国同阿尔巴尼亚建交。在建交的68年间,两国从海内知己到水火不容,其中曲折大众虽有谈论,但一般也只是谈其表面,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不少可以给今天的我们以启示。

(一)中阿关系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阿尔巴尼亚是首批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两国的关系在建交期间一直是起起落落,但是如果结合当时国内国外的环境,就会发现这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阿尔巴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阿尔巴尼亚共产党在南斯拉夫铁托的支持下取得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建立了共和国。之后一直可以说是被南斯拉夫控制。当南斯拉夫政权与苏联分道扬镳时,阿尔巴尼亚毫不犹豫地站在了苏联一边,摆脱南斯拉夫的控制,并开始清洗自己党内所谓的“铁托分子”。也从此阿尔巴尼亚全面依附苏联,苏联开始代替南斯拉夫对阿提供经济、军事等全面的援助。

其实在建交之前,中国并没有听过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的名字,在整个东欧共产主义阵营里,阿尔巴尼亚是国小力微的一个国家。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阿两国越走越近,在1954年两国开始互设使馆和互派大使。

1955年5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访问南

必修1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复习提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考纲要求】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2、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 【知识框架】

◇ 【知识链时间轴】

◇ 【知识整合】

一、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2)政策解读:“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⑴、1949年,第一次建交高潮与17国建交(最突出的成就: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⑵、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讨论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⑶、1955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

针(“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促成了会议的

圆满成功。“万隆精神” 指亚非人民团

必修1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复习提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考纲要求】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2、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 【知识框架】

◇ 【知识链时间轴】

◇ 【知识整合】

一、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2)政策解读:“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⑴、1949年,第一次建交高潮与17国建交(最突出的成就: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⑵、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讨论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⑶、1955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

针(“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促成了会议的

圆满成功。“万隆精神” 指亚非人民团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说课设计

武进湟里高级中学 张敏明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

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教材地位:本课位于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第一课。该单元阐述了新

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概述了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指出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外交政策作出的重大调整,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本课正是现代中国外交关系的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外交成果。且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因此学习本课有着重要的意义。

3、教材内容:本课总共分三个子母,叙述了四个问题:新中国诞生后为彻底摧毁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先后派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2)理解:结合中国近代历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说课设计

武进湟里高级中学 张敏明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

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教材地位:本课位于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第一课。该单元阐述了新

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概述了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指出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外交政策作出的重大调整,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本课正是现代中国外交关系的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外交成果。且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因此学习本课有着重要的意义。

3、教材内容:本课总共分三个子母,叙述了四个问题:新中国诞生后为彻底摧毁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先后派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2)理解:结合中国近代历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说课设计

武进湟里高级中学 张敏明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

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教材地位:本课位于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第一课。该单元阐述了新

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概述了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指出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外交政策作出的重大调整,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本课正是现代中国外交关系的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外交成果。且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因此学习本课有着重要的意义。

3、教材内容:本课总共分三个子母,叙述了四个问题:新中国诞生后为彻底摧毁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先后派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2)理解:结合中国近代历史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说课稿

材料准备:一米长的绳子一条,每个学生准备三个大小相同的圆纸片,水彩笔、直尺等文具。 一、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第一小节的授课内容,本节课承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又为今后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所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体会量与率的区别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小节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1、知识目标:是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三、课前准备

本课材的内容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的:

第 1 页

第一部分:是将1个物体平均分,来体会除法算式与分数的商的结果之间的联系。

第二部分:是将3个物体来平均分,来体会每份的多少?它的商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