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ppt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ppt”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ppt”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ppt”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典型题剖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牛顿第二定律 典型题剖析

例1 如图3-6所示,底板光滑的小车上用两个量程为20N、完全相同的

弹簧秤甲和乙系住一个质量1kg的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当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两弹簧秤的示数均为10N.当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甲的示数变为8N.这时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 ]

A.2m/s2. B.4m/s2. C.6m/s2. D.8m/s2.

分析 因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量成正比,当弹簧秤甲的示数由10N变为8N

时,其形变量减少,则弹簧秤乙的形变量必增大,且甲、乙两弹簧秤形变量变化的大小相等,所以,弹簧秤乙的示数应为12N.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到的合外力为

F=T乙-T甲=12N-8N=4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答 B.

说明 无论题中的弹簧秤原来处于拉伸状态或压缩状态,其结果相同.读

者可自行通过对两种情况的假设加以验证.

例2 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受到一个方向不变,大小从某一数值逐渐变小

的外( )

力作用时,木块将作

A.匀减速运动. B.匀加速运动. C.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D.速度逐渐增

牛顿第二定律PPT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4.3《探究牛顿第二定律》课件(粤教版必修1)

作业评讲

《同步训练》p36-7.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⑴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速度越大.

⑵物体在和外力作用下作加速直线运动,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解答: ⑴在物体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但是速度则不一定大.

解答: ⑵在物体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合外力逐渐减小,则加速度逐渐减小.但是速度则不一定减小.

作业评讲2

《同步训练》p36-8.一个物体在两个彼此平衡的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其中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而保持另一个力不变,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大小如何变化?如果再将这个力恢复,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大小又如何变化?

解答:物体受到两个平衡力作用时,等效为不受力.其中一个力逐渐减小,则相当于合力逐渐增大.因此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逐渐增大;再将原来变化的力恢复时,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也为零.此时速度不变.

复习与回顾

牛顿第一定律: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影响加速度的因素:

物体所受合外力f、物体质量m

怎样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呢?

研究对象小车的加速度a是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s=at2/2 ,t相同时,通过比

人教大纲版高一物理教案:牛顿第二定律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第2单元: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教学重点

1.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2.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光滑的水平板(一端带有定滑轮);砝码(一盒),细绳、夹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

么? 2.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产生加速度,而产生的加速度又和物体的质量及所受力的大小有关,那么: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及物体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练习 4.3 牛顿第二定律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课后练习:牛顿第二定律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长木板A的右端与桌边相齐,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恒力F将A推出桌边,在长木板开始翻转之前,木板

的加速度大小将会()。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2.如图所示,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两个小球的受力情况是()。

A.A球受3个力作用,B球受2个力作用

B.A球受2个力作用,B球受3个力作用

C.A球受3个力作用,B球受3个力作用

D.A球受2个力作用,B球受2个力作用

3.(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的瞬间,物体立刻获得加速度

B.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但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D.合力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小

4.(多选)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的车厢中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拴着一个小球,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如图所示,当旅客看到弹簧的长度变长时,对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可能的是()。

A.火车向右运动,速度在增加

B.火车向右运动,速度在减小

C.火车向左运动,速度在增加

D.火车向左运动,速度在减小

5.一质量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教案设计

《牛顿第二定律》

授课班级:高中一年级 授课课时:2课时 授课教师:XXX

授课时间:2013学年第二学期

二O一三 年五月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物理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上一节探究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的基础上进行的。上一节学生通过反复大量的实验和观察,已经能够意识到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存在的物理关系。较之以往的教材顺序安排,学生自己动手获得的实验规律则更有说服力。这一点是本节开展最有效果的着力点。

教科书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试验和公式表达分成了两部分内容,目的在于加强试验探究和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的重要地位。牛顿第二定律的首要价值是确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因果关系。本节内容是在上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内容表述,得到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教科书突出了力的单位1牛顿的物理意义,并在最后通过例题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它们也是学习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组成部分。由于整合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使得本节成为考试的热点和必考内容。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并且,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后继“动能”和“动量”等复杂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主要目标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一般表达的含义

2.知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5. 掌握课程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 →发现问题→形成→建立→检验→评价发展

(二)同时目标

1.使学生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修正错误的健康心理、具有团队精神

二、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难点:牛顿运动定律的意义 三、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四、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预习课本,找出力、加速度、质量到底有没有具体的数量关系?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

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

五、 课时安排:1课时 六、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一)

一、教学内容

力产生瞬时效果,一是形变,一是产生运动状态的改变,即产生加速度。必修本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已经定性地介绍了力的形变效果,并定量地给出了弹簧的弹力与形变的关系。本节\牛顿第二定律\则是定量地研究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由于高中力学部分是由牛顿定律为基础所构建的体系,在牛顿三定律中,牛顿第二定律为核心内容。教材第二节\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使学生加深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启下,通过实例定性地了解了牛顿第二定律。本节通过实验定量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教材中使用了三个变量,通过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规律,即先保持一个量不变去研究另两个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再保持另外一个量不变,研究另两个量间的变化关系。然后把前面综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在以后的知识如电容、电阻等内容都会用到此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好材料。

教材在用实验研究a、F、m三者变化关系时,为简化研究,首先只研究受单个力作用的情况,然后运用了前面力的合成的知识来解决受多个力的情况,并把初中及高中前面所学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归为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这样做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力的合成的等效性的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1 如图,底座A上装有一根直立竖杆,其总质量为M,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环B,它与杆有摩擦。当环从底座以初速向上飞起时(底座保持静止),环的加速度为a,求环在升起的过程中,底座对水平面的压力分别是多大

v

B A

2如图所示,木块A、B质量分别为m、M,用一轻绳连接,

F A B 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加速运动,求A、B间轻绳的

张力T。

3如图所示,五个木块并排放在水平地面

F 1 2 3 4 5 上,它们的质量相同,与地面的摩擦不计。当用

力F推第一块使它们共同加速运动时,第2块对第3块的推力为__________。

4如图所示,物体M、m紧靠着置于摩擦系数为μ的斜面上,

m F 斜面的倾角为θ,现施加一水平力F作用于M,M、m共同向上M 作加速运动,求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θ

5 :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

面上,如图2—1所示,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作用,且F1>F2 , 则物体1施于物体2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

A.F1

B.F2 C.

F?FF1?F2 D.12 227.跨过定滑轮的绳的一端挂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如图所示. 已知人的质量为7

《牛顿第二定律》每课一练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牛顿第二定律》每课一练

一、选择题

1.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率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

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静止到运动,二是由运动到静止

D.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不变

2.对置于水平面上的物体施以水平作用力F,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t时间,撤去F后又经nt时间停住,若物体的质量为m,则( )

A.物体所受阻力大小等于F/n B.物体所受阻力大小等于F/(n + 1) C.撤去外力时,物体运动速度最大

Ft2D.物体由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 2m3.关于运动和力,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速度为零时,合外力一定为零 B.物体作曲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变力 C.物体作直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恒力 D.物体作匀速运动,合外力一定为零

1

4.在升降机中挂一个弹簧秤,下吊一个小球。当升降机静止时,弹簧伸长4cm;当升降机运动时弹簧伸长2cm,若弹簧秤质量不计,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以1m/s的加速度下降 B.以4.9m/s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以1m/s的加速度加速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2010年山东省第五届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

牛顿第二定律

人教版高一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题 目: 牛顿第二定律 学 校: 济南大学 参赛学生: 陈 琳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

济南大学 陈琳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1)牛顿第二定律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延续,通过学习可以更好的理解前面内容; (2)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是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3)牛顿第二定律是学习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的基础,将深刻的影响着学生对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是本章的重点和中心内容,也是整个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

2.学生分析

知识方面:

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 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方面:

学生通过对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对探究实验有较浓厚兴趣 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教学目标:

本节课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牛顿第二定律,更要注重如何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牛顿第二定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理解掌握牛顿第二定律; (2)初步掌握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