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08:51:4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主要目标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一般表达的含义

2.知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5. 掌握课程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 →发现问题→形成→建立→检验→评价发展

(二)同时目标

1.使学生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修正错误的健康心理、具有团队精神

二、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难点:牛顿运动定律的意义 三、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四、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预习课本,找出力、加速度、质量到底有没有具体的数量关系?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

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

五、 课时安排:1课时 六、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1)当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力成正比。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是:a∝F

(2)当保持物体受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跟质量成反比。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是:a∝1/m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自主探究

教师活动: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牛顿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物体加速度的大

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下面请大家自主阅读课本74页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怎样表述的? 2.它的比例式如何表示?

3.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4.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式中的F指什么?此时比例式如何表示?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 作用力 成正比,跟 质量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 作用

力 方向相同。

2.比例式: a∝ F/m 或者 F∝ma ,也可以写成等式: F=kma 。

3.力的单位:式中k是比例系数,它的选取与公式中物理量单位的选取有关。当时还没有力的单位,为了使用方便,k取1时,能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

2

的加速度的力定义为“1个单位的力”,为纪念牛顿,把该单位称为“牛顿”,用符号N表示,即1N=1kg·m/s。此时,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 ma 。 4. 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式中的F指物体所受的合力。表达式:F合= ma 随堂训练:

关于a和F合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D) A.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2

B.一旦物体受到合外力的作用,物体就具有了加速度和速度 C.合力消失,物体还将继续加速一段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所受合力方向相同

理解要点:

(1)因果关系:有合力就有加速度,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瞬时性:当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加速度随即也要发生变化,

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3)矢量性:F=ma是一个矢量式,加速度a与合外力F都是矢量,物体加速度的方

向总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教师活动:

从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 ma来看,F合是力学物理量,a是运动学物理量,所以我们说牛顿第二定律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那么,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分为两种:(1)由运动求力;(2)由力求运动。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学习一下,请看例题。

【例一】 一辆质量为1000kg的小汽车以72km/s的速度行驶,关闭发动机,经过20s匀

减速停下来,则需要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加速度应为多大?(假定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解析:以运动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如图坐标系

(1)汽车减速时的情况,设阻力大小为f 力:F合 =-f

运动:a 1= (v2-v1)/t

即:阻力的大小为1000N,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2)汽车重新起步加速时的情况 F合 = F-f = 1000N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 a2 = F合/m=1m/s

2

FN v f x G

桥梁:F合=ma

f = ma1 = 1000N

FN v f F x G

即:加速度的大小为1m/s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归纳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图。

(2)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出合力。(注意:正方向的选取和用国际单位制统一单位)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列方程并求解。

【例二】 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0.2,现对物体作用一向右与水平方向成37°,大小为10N的拉力F,使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解析:以运动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如图坐标系 把力F分别沿x轴和y轴方向进行分解,它们的分力为: Fx=Fcos37°=8N Fy=Fsin37°=6N x方向:F合=Fx-f=Fx-μFN

y方向:Fy+FN-G=0 则:F合=5.2N 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得: a= F合/m=2.6m/s

2

2

Fy F FN y 370 f 2

x Fx 即:加速度的大小为2.6m/s,方向与F方向相同。

(四)反思总结。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方向相同。

牛顿运动定律 数学表达式:F合= ma

意义:(1)因果关系(2)瞬时性(3)矢量性 应用:(1)已知运动求力(2)已知力求运动

G

七、 板书设计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方向相同。

2.牛顿运动定律 数学表达式:F合= ma

意义:(1)因果关系(2)瞬时性(3)矢量性 应用:(1)已知运动求力(2)已知力求运动 3.利用牛顿定律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图。

(2)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出合力。(注意:正方向的选取和用国际单位制统一单位)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列方程并求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hh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