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中国外交方面的论文

“形势与政策中国外交方面的论文”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形势与政策中国外交方面的论文”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形势与政策中国外交方面的论文”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形势与政策——中国外交发展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外交发展

目录1.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2.20世纪60年代的外交

3.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4.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中国早期外交三条方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此,毛泽东主席早在建国前夕就提出了“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 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 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 以免敌对者“钻进来”捣乱。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 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 公告。

“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包含两方面的涵义:第一、“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 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 发展到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 族和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 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

形势与政策——中国外交发展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外交发展

目录1.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2.20世纪60年代的外交

3.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4.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中国早期外交三条方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此,毛泽东主席早在建国前夕就提出了“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 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 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 以免敌对者“钻进来”捣乱。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 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 公告。

“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包含两方面的涵义:第一、“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 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 发展到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 族和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 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浅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浅析

——解析当前国际形势,把握国家对外政策关键

网络工程0912班 2009811057

摘要:以对当前国际形势发展趋势以及特点的分析为切入点,体会当前国际形势的纷繁复杂,主要从世界经济复苏与风险、世界局部性战争、美霸权主义以及防恐新形势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把握时代的脉搏,看清国际形势。当面对国际形势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时候,我国将以更主动的姿态展开全方位外交,积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维护了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主要从开展峰会外交、稳定和发展同主要大国的关系、深化同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以及积极参与解决热点和全球性问题展开外交。

关键词:国际形势 经济复苏 防恐新形势 外交政策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前途命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国际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国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全面理性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特点和趋势,对于制定正确的对外战略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发展趋势及特点分析:

(一)、世界经济在调整中缓慢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

首先,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经济复苏的不同步、不均衡特征越发突出,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2013年以及过去的2012年国际经济、政治、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人们在回首这一年的国际形势时,不难发现这样四个特点:西亚北非乱而不治;世界经济复而不苏;大国关系稳而不定;中国周边斗而不破。

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朝鲜半岛安全不容乐观、中东战火纷飞、伊朗核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非洲大面积军事冲突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纷争愈演愈烈。2013已经走过大半,我们期待合作,期待和平、期待发展、期待绿色。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总体下滑,发达国家陷入衰退。

2012年12月18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部发布《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世界经济增长在2012年明显下滑,增幅仅为2.2%,不仅低于2011年的2.7%,更是明显低于2010年的4%”。2013年1月15日,世界银行发布《全球经济形势及其展望》报告,对2012年世界经济的增长、贸易和投资三大要素进行了这样的概括:“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更加疲弱,更多的发达体经济出现二次探底,主权债务严重的国家陷入更深衰退,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增速也明显放缓”;“世界贸易增幅持续下降,从2010年的12.6%下降到2011年的

浅谈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浅谈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经济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当然不排除一些小的波澜。与此同时,世界的形势也在不断发生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继续在曲折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国的综合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前进,致使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就局部来讲,并不和平。但世界需要和平,这更是世界上每个人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意识潮流。

以下是鄙人就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些拙见。主要就4方面的问题来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

中国外交论文2000字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应环境变化和历史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既契合中国利益又符合世界发展利益、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影响的外交新理念。

落实“中国化”或“中国特色”。为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全面深入地总结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当代外交实践中积累的极其丰富的经验,以奠定牢固的实践基础。我们要以中国外交历史和现实问题为中心和出发点,以中国外交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积累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为素材。在总结外交经验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包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还要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华,倡导中国式外交理念和价值观,这是实现外交学中国化的民族文化基础。

在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过程中,还必须落实“系统化”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按照系统方法来全面地总结外交实践经验,构建完整的而不是片断的、互相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孤立的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系统化还要求我们在大力发掘中国优秀思想宝库的同时,能够海纳百川,具有开放性,充分吸收国外特别是西方外交学的积极成果,使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内涵更加深厚丰富。

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必须符合“科学化”的要求,理论概念和范畴要十分严谨,具有科学

关于民族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外交政策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民族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外交政策

出于条理清晰,我们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潮划分为两种:学理性民族主义思潮和大众性民族主义思潮(房宁称之为精英民族主义和平民民族主义)。所谓学理性民族主义,指的是具有概括、表达能力,提倡民族主义的知识分子对民族主义所做的理论探讨和分析;所谓大众性民族主义,指的是普通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表达。90年代互联网普及后,大众民族主义情绪更多地在互联网上发泄,所以有人称之为“网络民族主义”。

与学理性民族主义相应和,大众性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也在九十年代后开始强化。1993年出现的“银河号”事件,刺激了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产生。到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使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达到一个顶峰。紧接着2001年又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另外,美国对台湾、对西藏的干涉也严重影响着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感。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借助网络平台公众的民族情绪得到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网络”与“民族主义”结合构成的“网络民族主义”新术语与新现象,成为近年来媒体关注的新议题。人们把2003年称为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网络民族主义”除了继续在论坛上发表尖锐的、痛快淋漓的议论外,还投

当代中国外交复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当代中国外交复习

版权归粒粒脑子有洞所有

一、中国外交发展的四个阶段

1.1949—1960

1)方针政策:三大外交政策: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原因: 国际:

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包围封锁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③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

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分化对立,两极格局形成。 国内:

①新中国成立,是新中国能够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前提 ②政权亟待巩固、经济急需恢复、要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 3)主要成就:

①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就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日内瓦会议,中国作为五大国之一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④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主张

2.1961—1972

1)方针政策:两个拳头出击 2)原因:

国际:大分化、大改组、大动荡。苏共二十大开始,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也继续推行其敌视中国的政策。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了这样的外交政策。

3.1972—1981

1)方针政策:“一条线、一大片”,提

新中国外交史讲义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新中国外交史讲义

新中国外交史讲义

来自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网(www.sinoir.com

目录: 概 论

第一单元、新中国外交的缘起与形成(1949-19550)

第1节:新中国对外政策的缘起

第2节:建交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第3节:抗美援朝与援越抗法

第4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意义

第二单元、发展与动荡的十年(1956-1965)

第1节:中共八大外交方针的提出。

第2节:中苏关系的发展与衰落

第3节:中美关系

第4节: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第三单元、文革期间的中国外交(1965-1977)

第1节:文革对中国外交的冲击和影响。

第2节、中苏边界冲突与中美缓和

第3节:中国外交的发展与挫折。

第四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国外交的转型(1978-1989)

第1节:清除

第2节: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曲折发展

第3节、中苏关系正常化

第五单元、冷战后中国外交概论

第1节:后冷战时代中国外交战略

第2节:冷战后中国对外关系的新格局。

第3节:新世纪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基本问题极左外交的影响

结合当前国际局势,阐述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浅析新时代外交政策

摘要:2013年以及过去的2012年国际经济、政治、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世界多极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经济在缓慢和不平衡中复苏,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朝鲜半岛安全不容乐观、中东战火纷飞、伊朗核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非洲大面积军事冲突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纷争愈演愈烈。2013已经走过大半,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外交 中国周边安全局势 外交政策

一、中国新外交的提出

2004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在代表世界最高权威的讲坛上,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义,提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思想。随后,这一理论不断在APEC、二十国财长会议上频频被提起。

我们看到从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和谐世界”,中国不断完善着对自身、世界以及对外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