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健康养殖技术

更新时间:2023-10-04 03: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和县畜牧兽医局主推健康养殖技术

导语:健康养殖是给养殖对象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营养饲料,使其在生长期间最大限度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生产出无污染、个体健康的畜禽产品。健康养殖以保护动物健康、有利于人类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禽产品为目的,最终以无公害畜牧业的生产为结果。

生猪健康养殖技术

一、生猪健康养殖的关键环节

1.培育优良健康种猪是生猪健康养殖的物质基础。具有较强的抗病害及抵御不良环境能力的养殖品种,不但能减少病害发生机会,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效益,同时也可避免大量用药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因此,应选择适合本地生长条件的具有高生产性能、强抗病力、来自非疫区、无隐性传染病、能生产出优质后代的种畜品种或饲养品种。

2.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生物安全是畜禽管理的策略,通过它尽可能地减少致病性病原的引入,并从环境中去除病原体,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管理方法,是需要长期进行的净化过程。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是保证畜禽等动物健康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疫病综合防治措施,是最经济、有效的疫病控制手段。

3.选择安全高效饲料是优良品种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重要保障。饲料质量的好坏和饲料投喂技术是否合理,是影响畜牧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精选饲料、科学配方、规范饲料加工与饲喂过程是解决猪肉产品公害和降低养猪生产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二、技术要点

(一)阳光猪舍设计要点 1、场址选择

场地应选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交通便利,猪场周围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皮革、肉品加工、屠宰场或其它畜牧场污染源,禁止在水源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内建场。 2、总体布局

(1)规模猪场分为生产建筑、辅助生产建筑、生活管理区。生产区按夏季主导风向布置在生活管理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污水粪便和病死猪处理区布置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各区之间用绿化带或围墙隔离。生产区四周设围墙,

第 1 页 共 1 页

和县畜牧兽医局主推健康养殖技术

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消毒室和车辆消毒通道。

(2)猪舍朝向一般为南北方向位,南北向偏东或偏西不超过30度,保持猪舍纵向轴线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呈30~60度角。猪舍间距一般为7~9米,猪舍排列顺序依次为配种猪舍、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保育猪舍和育肥猪舍。 3、猪舍类型

阳光猪舍可分为单面式阳光棚舍、封闭式阳光猪舍和拱圆型阳光棚舍。 (1)单面式阳光棚舍

单列式:这种棚舍为南北方向位,东西走向,棚舍南面由塑料膜覆盖,北坡顶为彩钢板,猪栏为单列排列,猪舍过道在南侧。

双列式:这种棚舍为南北方向位,东西走向,棚舍南面由塑料膜覆盖,北坡顶为彩钢板,猪栏为双列排列,猪舍过道在中间。 (2)封闭式阳光猪舍

这种猪舍为南北方向位,东西走向,猪舍棚顶为双坡式,南坡顶为阳光瓦或阳光板,北坡顶为彩钢板,猪栏为双列排列,猪舍过道在中间。 (3)拱圆型阳光棚舍

这种棚舍为东西方向位,南北走向,棚舍为拱圆型,由塑料膜覆盖,猪栏为双列排列,猪舍过道在中间。这种棚舍采光面积大,棚内温度高。 (二)阳光猪舍主要设施、设备 1、塑料膜、阳光瓦和阳光板等

塑料膜、阳光瓦和阳光板等是阳光猪舍棚顶所用的采光材料。它的主要作用:一是充分利用太阳能,把太阳能作为阳光猪舍的光源和重要热源。二是限制长波红外线辐射,保存舍内的热能。三是利用紫外线消毒杀菌等。 2、电地热

电地热主要用于哺乳仔猪、保育猪和育肥猪,在猪栏休息区铺设宽约1米的电地热。它是阳光猪舍加温设施之一,其主要作用:一是提高猪舍温度,降低养猪成本。二是提高猪舍有效温度,降低猪的发病率。传统猪舍采用水泥地面,由于水泥地面导热快,有效温度要比实际舍内温度低5度左右,猪在水泥地面躺卧,很容易着凉,并诱发各种疾病。而采用电地热,由于有效温度提高了,大大降低了猪的发病率。

第 2 页 共 2 页

和县畜牧兽医局主推健康养殖技术

3、地窗

在单面式阳光棚舍北墙,封闭式阳光猪舍南北墙,距猪舍地面0.2米设立地窗,高0.4米、宽0.6米。它是阳光猪舍通风设施之一。它的主要作用:一是夏季通风降温;二是排出有害气体、水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及水汽大部分聚集在猪舍的下层,可通过前后地窗将其带走,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和干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降低猪的发病率。 4、天窗

在单面式阳光棚舍和封闭式阳光猪舍后坡顶部及拱圆型阳光棚舍顶部设立天窗,采用直径0.4米的无动力风机,它是阳光猪舍通风设施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清新。 5、卷帘被

卷帘被通过卷帘机架设到棚顶,它是阳光猪舍主要设备之一。它的主要作用:一是保温。阳光猪舍卷帘被在寒冷季节白天晴天时卷起,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猪舍温度,在晚上或白天阴天时将卷帘被放下,减少热散失,保持猪舍温度;二是遮阳。在炎热的季节,卷帘被可用来遮光降温,减少热应激对猪的影响。 6、正压通风机

正压通风机是阳光猪舍的辅助通风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进入阳光猪舍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和过滤等,降低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并对舍内温、湿度进行有效调节。 7、增效料槽

增效料槽是阳光猪舍主要设备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饲料浪费。目前,猪常用限量饲料槽和自动饲料槽,因设计上原因,猪在吃料时或多或少将饲料拱在料槽外边,造成了浪费。增效料槽在设计上采用圆形自动饲料槽,并在圆形料槽内径表面增加一圆形钢圈,可防止猪吃料时将饲料拱在料槽外边,减少了饲料浪费。

8、可调节饮水器

可调节饮水器是阳光猪舍主要设备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满足猪对饮水的需求。目前,猪常用的饮水器,主要根据猪的大小固定饮水器的高度,并且不可调节,这样随着猪的生长,有可能使猪饮水不足,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可调节饮

第 3 页 共 3 页

和县畜牧兽医局主推健康养殖技术

水器,可随时根据猪的高度来调整饮水器高度和角度,一般以高于猪背5~10厘米为宜。 9、喷淋设备

喷淋设备安装在靠近排污沟一侧上方,由微滴灌管和淋浴喷头组成。它是阳光猪舍的辅助降温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降温。在炎热的夏季,当自然通风效果不理想时,可启用喷淋设备降温,但如果猪舍通风不畅,应慎用喷淋降温。 (三)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

(1)选择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瘦肉型纯种猪和二元母猪及地方优良纯种猪。

(2)利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瘦肉型猪进行三品种杂交,生产杂交仔猪育肥。

(3)利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瘦肉型公猪与本地优良母猪进行三品种杂交,生产杂交仔猪育肥。 2、饲料选择

选择优质、无毒饲料原料及添加剂;禁止使用农业部公布的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以外的任何物质生产的饲料原料及添加剂;禁止使用未取得农业部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的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饲料原料及添加剂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 3、阳光猪舍管理

阳光猪舍养猪在按照各类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饲养的同时,还要加强阳光猪舍的管理,特别是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防寒保暖。 4、疫病防控

(1)坚持以养为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治相结合的原则,搞好疫病控制。

(2)定期搞好猪场周围及猪舍内环境卫生和消毒。 (3)科学控制猪舍温度、湿度,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4)根据当地传染病发生病种及规律,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预防接种工作。 (5)平时注意观察猪群健康状况,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

第 4 页 共 4 页

和县畜牧兽医局主推健康养殖技术

肉鸡健康养殖技术

第一章 怎样选择鸡种

一、怎样选择鸡种

应选择符合本地消费群体和易于销售的肉鸡品种,在和县本地饲养的肉鸡品种主要有青脚麻鸡、淮南王土鸡、定远鸡、南陵鸡等地方品种,该品种具有肉味鲜美、浓郁,肉质滑嫩,骨骼细小,抗逆性强,但生长速度较慢,一般在70—120天上市。购买鸡苗时应从管理技术较好的种鸡场选用优质、无遗传疾病的雏鸡。

二、优质雏鸡苗的特性

一是生长快、生活力强。二是鸡苗最好来自具有一定规模和信誉度、有相当技术水平、鸡群体质健壮高产、没发生严重疫情的种鸡场。三是对一些重要疫病具有较高、较一致的母源抗体,能够避免幼雏期的疫病感染,也便于适时免疫。四是体重适中,体力充沛,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叫声脆响,抓在手中时挣扎蹬腿有力。五是绒毛整洁、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带愈合良好。六是脚趾圆润,无存放时间过长、干瘪脱水的迹象。七是在一周之内,因细菌感染等造成的死亡率应在0.5%以内。

第二章 肉鸡生产设施

一、场址选择

1、饲养300-500只肉鸡,可以养在庭院内,但此时院内就不能再饲养蛋鸡、鸭、鹅等其它禽类,以免其它禽类的疾病传染给肉鸡。

2、饲养规模扩大到1000只以上时,就应该搬到村外,以免村内鸡群间疾病的相互感染。饲养规模不易过大,一般不要超过2万只,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统一防疫管理。

3、场址应选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地方,鸡舍南向或南偏东向,以利夏季通风或冬季保温。应该远离其它养殖场,距离应不少于5公里,距公路不应少于100米。地面最好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放污水和雨水。 二、鸡舍要求

第 5 页 共 5 页

和县畜牧兽医局主推健康养殖技术

1、 雏鸡到达时应静置半小时左右,以使雏鸡从运输的应激状态中缓冲过来,同时使其适应育雏环境。

2、 安置鸡雏,将静置后的鸡雏按计划分群安置,分群时应强弱分开,弱雏应放在离热源最近的地方。 3、 初饮:

(1)、初饮时间:在雏鸡安置后1小时内就应给雏鸡饮水;

(2)、饮水配制:可用8%的温蔗糖(白糖)水或5%温葡萄糖水饮用1—2天; (3)、饮水温度:应不低于18℃;

(4)、饮水器摆放位置:饮水器放在光线明亮之处,并与料盘相互交错,距离不超过1米为好。 4、 开食

开食时间:雏鸡开食时间应在初饮之后2~3小时。

②开食饲料:用新鲜的小米、玉米槽等粒料,切不可用过细的粉料,第二天后再用全价饲料,开食饲料可采用干料,也可采用湿料,湿料中料和水的比例为5∶1。

③开食方法:用浅平的料盘,或塑料布、报纸等放在光线明亮处,将料反复抛撒几次,引诱雏鸡啄食,鸡群中只要有少数鸡开始啄食饲料,其余雏鸡很快会学会。 ④肉鸡推荐日喂次数:1~3天,喂8~10次;4~7天喂,6~8次;8~14天,喂4~6次;15日龄后,喂2~3次。 四、 断喙

1、 断喙时间可在初生时或7~10日龄时,初生时断喙可直接用断喙刀片烧烙雏鸡的喙尖部分,不必清除。6~9日龄断喙可切除喙尖1/3左右。 2、 断喙前后的管理措施: ① 断喙前不让鸡吃得太饱;

② 断喙时,可将喙的切面在断喙器刀片上烙一下,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同时可在断喙的前后2天,在日粮中加入维生素K,用量为每吨饲料5—8克,可避免出血。

③ 断喙后,在料桶内适当增加饲料,避免断喙的料槽底,因疼痛而拒食。

第 11 页 共 11 页

和县畜牧兽医局主推健康养殖技术

① 断喙后鸡的采食量较少,日粮蛋白可提高1%,以保持其生长发育。适宜的断喙孔,6—9日龄断喙时以0.44cm为宜。 五、 扩群

1、 第一次扩群应在8日龄左右,平养鸡群可将围圈撤除;

2、 第二次扩群应在12—18日龄之间,可将鸡群逐渐向空闲处疏散; 3、 第三次扩群约在22日龄左右,可将鸡群扩满整个鸡舍,这次扩群在夏季可适当提前。 六、 细心观察雏群

要养好雏鸡必须经常细心观察鸡群,熟悉雏鸡的动态。

1、 注意采食、饮水的快慢和数量,并与前一天的采食量、饮水量进行比较,发现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2、 每天清晨要检查雏鸡的粪便是否正常,正常的粪便为灰绿色,并带有尿碱沉淀的一层白霜,如为黄色浆尿和黄绿色稀粪或粪中带血、稀水等,说明雏鸡有病及时查明原因,采取预防治疗措施。

3、 夜间雏鸡休息时,要仔细听是否有不正常的呼吸声,呼噜的喉音、甩鼻等。

第四节 其它饲养管理措施

一、腹水症和瘁死症是肉鸡的常见病,为了减少这两种病的发生,保证后期生长更好,可适当进行限饲,具体限饲方法如下: 商品代鸡的限饲方法 日龄 1—3 4—6 7—10 11—40 41~上市 二、换料

控料时间 — 盘净后稍控 2小时 5小时 2小时 控料方式 自由采食 盘内无料时,清除净后重加 14∶00—16∶00将料盘叠起来 11∶30—16∶30将料盘叠起来 14∶00—16∶00将料桶提起来

第 12 页 共 12 页

和县畜牧兽医局主推健康养殖技术

在育雏阶段转向育肥阶段时要进行换料,换料时,要有过渡阶段,一般需七天过渡期,七天中的头3天饲喂2/3前料+1/3后料,后4天饲喂1/3前料+2/3后料的混合料。 三、肉鸡的上市

1、 上市前8小时开始断料,将料桶中的剩料全部清除,同时清除舍内障碍物,平整好道路,以备抓鸡;

2、 提前准备,将鸡逐渐赶到鸡舍一端,把舍内灯光调暗,同时加强通风; 3、 抓鸡时将鸡围成若干小圈,再支抓鸡,抓鸡时,应用双手抱鸡,轻拿轻放,严禁踢鸡、扔鸡。装筐时应避免将鸡只仰卧、挤压,以防压死或者损伤鸡。装好鸡的筐应及时装车送往屠宅场,夏季时,车上应当洒水,以防热死;冬季时,车前侧应用苫布遮盖挡风,以防冻死、压死鸡。 四、夏季饲养的特殊管理

夏季天气发热,其管理要点是防止热应激的危害,其管理要点有:

1、 增加鸡舍屋顶及外墙的隔热性,具体方法是在屋顶上撒草或树针,增加屋顶隔热,外墙可结合消毒,用石灰水刷白;

2、 合理安排风扇,增加舍内空气流动速度,以降低鸡体感温度; 3、 降低垫料厚度,让鸡只尽量贴近地面,同时更换潮湿垫料,以降低舍内湿度;

4、 最热时可向鸡舍屋顶,处墙间歇喷水,以降温;

5、 炎热时可向鸡舍屋顶投放防热应激药,可用维生素C300—500ppm饮水或碳酸氢钠200—800ppm定期饮水;

6、 天气闷热时,将料桶吊起来,在清凉时喂料; 7、 应经常注意天气变化,谨防第一次热应激的危害; 8、 降低饲养密度至6—8只/米2。 五、冬季饲养的特殊管理

冬季外界气温寒冷,保温、防寒是要点:

1、 减少屋顶散热,舍内无顶棚时应用塑料薄膜吊制临时顶棚; 2、 门口使用棉门帘,以防止门缝,墙角等贼风吹入; 3、 使用天窗通风;

第 13 页 共 13 页

和县畜牧兽医局主推健康养殖技术

4、 地面平养可增加垫料厚度1—3cm; 5、 采用在鸡舍中段育雏,两端留有预温带; 6、 合理安装炉子,使用烟囱排烟,增加供热量; 7、 在保温同时,可适当进行早期换气,并严防煤气中毒; 8、 接出雏前3天,开始预热鸡舍,保证雏鸡到达时温度; 9、 保证舍内温度。

六、肉鸡在用药方面的注意事项

为保证食用肉鸡者的身体健康,确保出口肉鸡无药残,农户在饲养肉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用药规定,对不熟悉的药物,必须经过药残分析,确认无疑并征得技术员同意方可使用。用药注意事项如下: 1、饲养肉鸡禁止使用下列药物:

克球粉(二氯二甲吡啶)、球虫净(尼卡巴嗪)

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氧嘧啶(SDM)、磺胺二甲基嘧啶(SM2) 磺胺喹哑恶啉(SQ)、复方敌菌净(含SQ) 螺旋霉素、四环素、灭霍灵 氨丙啉、鸡宝20(含氨丙啉) 枝原净

喹乙醇(快育灵)

2、25-30日龄内可用如下磺胺药物: 复方敌菌净(DVD+SMD) 复方新诺明(SMI)

3、出栏前14天禁用的药物:

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痢特灵。 4、出栏前14-7天,根据病情可继续选用的药物如下:

土霉素、强力霉素、北里霉素、红霉素、恩诺沙星(普杀平、百病消) 环丙沙星、氧氟杀星、泰乐菌素、氟哌酸。 5、可用以下药物防球虫病,出栏前七天停药: 二硝苯酰胺(球痢灵) 盐霉素

第 14 页 共 14 页

和县畜牧兽医局主推健康养殖技术

拉沙里霉素(球安) 马杜拉霉素(加福、球杀死) 三嗪酮(百球清)

6、禁止使用人工合成激素。

7、出栏前7天停用一切药物,最后一周所用饲料必须不含药物。 七、减少肉鸡的应激

肉鸡快速生长所造成的娇嫩体质,加之大规模高密度的饲养方式,使肉鸡特别容易产生应激。

应激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使鸡群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处于严重的紧张状态。 在应激状况下,肉鸡的生理活动不正常,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等免疫器官萎缩,体内淋巴细胞减少,采食量减少,消化功能紊乱,生长迟缓,抗病能力下降,严重时诱发各种疾病。

有人指出,肉鸡常见的呼吸道病症是由于在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的基础上,又感染了另一种病原微生物,然后加上应激才引发的,环境应激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其公式应该是:

综合性呼吸道病症=(第一种病原体+第二种病原体)×应激

可见减少肉鸡的应激,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因素可以造成肉鸡应激: 1、病原微生物感染和疾病。 2、接种疫苗。

3、投予的药品虽然治病,对身体也可能有一定毒性。 4、饲料中某种营养不足或过剩,或某些物质引起中毒。 5、温度的不适宜或急剧变化,湿度过大。 6、饲养密度过大。

7、通风换气不良,舍内氨气、尘埃过多。 8、噪音。 9、捕捉等等。

对可以避免的应激应尽可能地减少。对诸如免疫之类不可避免的应激,也应设法减缓应激程度,尽量控制在鸡群能承受的范围内。 八、鸡舍微生物环境的控制

第 15 页 共 15 页

和县畜牧兽医局主推健康养殖技术

减少舍内有害微生物的含量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选好场址,远离污染源。

2、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并做好隔离工作,减少人与物进入时带入病原微生物的机会。

3、坚持每周清扫舍外环境,并用2%的火碱或生石灰浆进行消毒。隔天对舍内进行带鸡喷雾消毒(35毫升)。注意日常的饮水消毒,减少环境中微生物的含量。

4、加强垫料管理,每天下午翻动整理,及时清出潮湿、结块和污染严重的垫料,控制好垫料的水份,减少舍内尘埃。

5、加强通风换气,特别是实施那种敞开全部门窗,短时间内彻底更换舍内外空气的换气方法。因为在远离污染源的情况下,舍外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常常只是舍内含量的百分之一。

6、在鸡舍内消毒之后,喷洒EM等有益菌群,让有益菌群占领鸡舍环境,也可以减少鸡病的发生。 九、做好记录工作

正确详实地做好记录,可以使农户比较清楚地把握鸡群的生长状况,也便于日后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尽快掌握正确的肉鸡饲养技术。 记录内容大致如下:

1、每日记录实际存栏数、死淘数、耗料数,记录死淘鸡的症状和剖检所见。 2、每日早晨5:00、下午3:00记录鸡舍的温度和湿度。 3、记录每周末体重及饲料更换情况。 4、认真填写消毒、免疫及用药情况。 5、必须认真记录的特殊事故: (1)控温失误造成的意外事故。 (2)鸡群的大批死亡或异常状况。 (3)误用药物。

(4)环境突变造成的事故等。 (5)记录表格:

第 16 页 共 16 页

和县畜牧兽医局主推健康养殖技术

肉鸡饲养记录

进雏时间: 数量: 购雏种鸡场: 周龄 日期 日龄 实存 死淘 温度 日耗料 备注 免 疫 记 录 日龄 日期 疫苗 名称 生产 厂家 批号、有免疫 效期限 方法 剂量 备注 用 药 记 录 日龄 日期 药名 生产厂家 剂量 用途 用法 备注 注:必须按技术员指导用药,防止出现药残问题

第四章 肉鸡的免疫程序 肉鸡推荐免疫程序 日龄 7日龄 免疫疫苗 鸡新城疫疫苗 免疫方法 滴鼻或点眼 饮水(2倍量) 第 17 页 共 17 页

目的 预防新城疫和传支 预防肉鸡法氏囊病 14日龄 鸡法氏囊疫苗

和县畜牧兽医局主推健康养殖技术

21日龄 鸡新城疫疫苗 28日龄 鸡法氏囊疫苗 免疫时注意事项:

饮水(2倍量) 饮水(2倍量) 预防新城疫和传支 预防肉鸡法氏囊病 1、采用说明书上规定的稀释液稀释,稀释倍数准确。建议采用有色稀释液。其好处是在点眼或滴鼻时,容易发现漏免鸡只。

2、疫苗应随用随稀释,稀释后的疫苗要避免高温及阳光直射,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3、疫苗使用剂量一定要参照说明书进行。大群接种时,为了弥补操作过程中的损耗,应适当增加10%~20%的用量。

4、建议首免时采取个体免疫方式(如利用新城疫点眼、滴鼻、饮水等)。其好处是接种剂量相对均匀、准确,能形成强大的局部免疫力。

6、疫苗可以和抗菌素同时使用,但不能混在一起。用过的疫苗空瓶要集中起来烧掉或深埋。

养鸡常用的消毒剂和应用方法

1、氢氧化钠(火碱):对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都有杀灭作用,常用2%浓度的热溶液消毒鸡舍、饲槽、运输用具及车辆等,鸡舍出入口可用2%-3%溶液消毒,注意对人的皮肤、铝制品、棉毛织品和油漆面有损害。

2、氧化钙(生石灰):一般加水配成10%-20%石灰乳液,粉刷鸡舍的墙壁,寒冷地区常撒在地面或鸡舍出入口作消毒用。

3、苯酚(石炭酸):常用2%-5%水溶液消毒污物和鸡舍环境,加入10%食盐可增强消毒作用。

4、甲醛溶液(福尔马林):含甲醛40%的溶液称为福尔马林,0.25%-0.5%甲醛溶液可用作鸡舍用具和器械的喷雾与浸泡消毒。熏蒸消毒要求室温不低于15℃,湿度70%-90%,其用量如下:

① 鸡舍: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1ml,高锰酸钾10.5克,鸡舍污染特别严重时,福尔马林的用量可以加倍。

② 种蛋: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1ml,高锰酸钾10.5克,20分钟后通风换气。 ③ 孵化器内种蛋:在孵化后12小时内进行,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14ml,高锰酸钾7克,20分钟后,打开通风口换气。

第 18 页 共 18 页

和县畜牧兽医局主推健康养殖技术

④ 雏鸡:在刚出壳毛未干时进行,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7ml,高锰酸钾3.5克,半小时后打开通风口。

5、过氧乙酸(过醋酸):市售商品为15%-20%溶液,有效期6个月,应现用现配。0.3%-0.5%溶液可用于鸡舍、食槽、墙壁、通道和车辆喷雾消毒,0.1%可用于带鸡消毒。

6、次氯酸钠:含有效氯量14%,可用于鸡舍和各种器具表面消毒,也可用于带鸡消毒,常用浓度0.05%-0.2%。

7、百毒杀、1210:均为季铵盐类,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对多种细菌、霉菌、病毒及藻类都有杀灭作用,且无刺激性,可用于鸡舍、器具表面消毒。常用量0.1%;带鸡消毒常用量为0.03%。饮水消毒可用0.01%剂量。

8、漂白粉:有效氯量为25%,鸡场内常用于饮水、污水池和下水道等处的消毒。饮水消毒常用量为每立方米水加4-8克漂白粉,污水池每立方米水加8克以上漂白粉。

9、威力碘:1:200-400倍稀释后用于饮水及饮水工具的消毒;1:100倍稀释后用于饲养用具、孵化器及出雏器的消毒;1:60-100倍稀释后用于鸡舍带鸡喷雾消毒。

10、高锰酸钾:0.1%溶液用于饮水消毒;2%-5%水溶液用于浸泡、洗刷饮水器及饲料桶等;与甲醛配合,用于鸡舍、孵化室、种蛋库的空气熏蒸消毒。 11、酒精、碘酒、紫药水及红汞等:用于鸡局部创伤消毒。

第五章 鸡的一些常见病 一、常见的传染病 1、新城疫(CND)

本病又称亚州鸡瘟,俗称鸡瘟。

(1) 病原及流行情况:其病原是一种病毒,存在于病鸡的脑、脾、肺以及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中,病毒可以生存很久。

第 19 页 共 19 页

和县畜牧兽医局主推健康养殖技术

本病通过病鸡和健康鸡接触或空气传染,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病鸡在出现症状前24小时,分泌物和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垫料、饮水、用具、运动场地都能传播本病。

(2) 主要症状:最急型多为突然发病,很快死亡,症状不明显,急性型体温升高、精神萎顿,呆立低头缩颈,昏睡,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废绝,鸡冠青紫,呼吸困难,发出“咕噜”声。有的病鸡头向后仰或偏向一侧,或头颈扭曲,运动失调,两腿麻痹,翅下垂,最后瘫痪死亡。

(3) 防治方法:鸡群发生新城疫病,要采取紧急措施。除隔离淘汰、深埋死鸡外,对没有症状的鸡作紧急预防接种,用IV系苗(1:10倍液)肌注0.2-0.5毫升。每注射一只鸡必须更换针尖。 2、传染性支气管炎(IB)

(1) 病原及流行情况:其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病毒对消毒药和高温抵抗力不强,各种药剂能很快杀死,鸡是唯一的自然宿主,各种年龄均可发生,尤以80天以内的小鸡最易感染,本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亦可空气传播。一旦发病迅速遍及全群,酷暑、严寒、拥挤、通风不良、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等均会促使发病,一般病程为7-15天,在没有继发感染的情况下可恢复正常。

(2) 主要症状: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以咳喘为主要特征,伸颈张口呼吸,打喷嚏和气管罗音。病雏怕冷,相互拥挤在一起,饮食和体重减少,鼻窦肿胀,流粘液,眼多泪,发病率高达95%-100%,死亡率达25%-40%左右,肾型传支拉灰白色粪便,严重脱水,爪干枯。目前多见呼吸道和肾型传支并发。

(3) 防治方法:注重平稳保温,不能忽冷忽热,防止拥挤,保持空气新鲜,一般仅是对症治疗,无特效药物,唯一的办法是按时接种疫苗预防。可推荐中草药:伸筋草(干品)75-100克,供100只雏鸡煎汁饮用或拌料,连用3-5天,有一定效果。

3、鸡败血霉形体病(慢性呼吸道病CRD)

(1) 病原及流行情况:主要病源是带霉型体的鸡、野生禽、装货箱、饲料袋、工具等污染传播,一旦染上很难消灭。冬季流行较为严重,1-2月龄鸡最易感染发病。

第 20 页 共 20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2b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