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微课

更新时间:2023-10-04 03: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段:-----可我能够感受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似乎能听到妈妈平和温柔的呼吸声。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世界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都加到上面也不为过。我曾经在一本书上读过一篇文章,说所有的母亲都喜欢在孩子睡觉时端详他们,当时我还不信------能在最能体现母爱的眼神上驻足,没有形成叙事的高潮,因此文章的

师:小作者显然是被母爱所感动,他捕捉到的怎样一个动情点呢?“愣愣”的效果如何呢? 师:“愣愣”摹画妈妈的眼神,总给人以意犹未足的感觉,小作者没感染力不是很强。很遗憾。如果是你,会对眼神怎么修改呢?

3讲授细节描写方法

1、细化动作,延长过程2、运用修辞,画其神韵3、变换角度,增添层次。

师:古有曹雪芹对《红楼梦》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今有胡老师三改片断。齐读片断一,读的整齐响亮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改后与原文相比,有什么变化呢?效果如何呢? (修改片断一: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我的眼睛,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觉。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我知道那是找她自己的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师:不错,老师将妈妈看“我”的动作细细分解,用一个慢镜头将妈妈看“我”的瞬间延长,把每一个细微变化展现给读者,并用细腻的心去揣摩妈妈的心理,这种方法就是“细化动作,延长过程”。这样可以把母爱表达的生动传神,蓄于心,藏于情。在对人物的描写上,又岂止是细化动作,还可以细化什么呢?神态、心理、外貌、表情

师:齐读片断二,思考运用什么方法。修辞的恰当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眼前有景道不得”词不达意的尴尬处境。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修改片断二: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的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的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霞与小草的交谈!)

师:谁来为我们朗读片断3呢?其余同学思考片段是从谁的角度写的。 苏轼曾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文中善于变换角度,从与事件相关的多个层面上着笔,会使关键处的叙述层次更丰富、更有内涵。 (修改片断三: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好像变成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幸福;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朵俏美的月季花,激动得母亲绽开了笑颜;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幅五彩的画,陶醉得母亲在那儿欣赏啊欣赏!)

师:回忆我们讲了哪几种描写细节的方法。(补充板书)

细节描写还有很多,如使用联想、想象丰富内涵,除了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外,还有环境、场面的细致刻画等等,老师只是抛砖引玉,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树立起“细节”意识,捕捉细节,关注细节,这样在写作中我们就不会急如走马,忽视身边美丽的风景了。

三、学以致用。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猜猜看我写的是谁?用了今天所学的哪种方法来描摹人物的?

4 实战演练

(一)下面是你们大展身手的时候,选择你最感兴趣的照片,抓住让你感动的点,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谈谈你的感动理由。 (二)小练笔,片段描写。

发挥出你们最高水平,展示出你们的风采,要求描写细节。

5 结束语

有人这样形容亲情-------(展示幻

法主要有动作、外貌、语言及心理等。我们以《背影》《慈母情深》为例来学习人物的细节描写让文章更生动感人。

《背影》是散文中的名篇,我们知道,在《背影》这篇文章中一共描绘了四次父亲的背影,其中以望父买橘的背影最为感人,《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是怎样来刻画形象的。 (二)教学过程 播放幻灯片一:

作者是怎样刻画父亲背影的?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教师:教师朗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文字描述(如幻灯片所示)作者刻画望父买橘的时候,为什么是如此的感人呢?最重要的原因是作者运用了人物外貌及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那么什么是动作细节描写呢?

播放幻灯片二:

人物的动作的细节描写:即准确、细致、生动地描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体状况、身份、地位、心理、习惯、情感等等。

(教师对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进行解析) 教师: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父亲动作细节描写,来领悟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播放幻灯片三:

1.分析父亲买橘的动作描写 ,说明了什么? 走路的姿势:蹒跚 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

教师:首先,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蹒跚这个词语写出了父亲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的背影!)

教师: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

动作描写,“探”可看出父亲体胖动作不灵便,小心翼翼地将腿伸下,一步一步直到接近地面的艰难过程。

“攀”,写出月台的高度,因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是非常吃力的;

第2 / 3页

“缩”,写出了父亲两脚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力量全在手上,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掉下去的危险。

“倾”,父亲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孩子那样灵便,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描绘得很深刻。行动不便,步履艰难(艰难的背影!) 教师总结:通过这四个动词描写,一个父亲为我买橘子艰难,蹒跚的背影跃然纸上。

是我们不仅好像看到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而且好像也看到了关注着父亲的儿子的形象,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下面我们来看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词句,体会深情。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贸然要钱而内疚.)

(3)“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支持儿子读书,看书,买书,反映出她内心的喜悦.)

(4)“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只要儿子爱看书学习、只要儿子争气,母亲从来不吝惜花多少钱,但是如果是为自己花钱,她不舍得,她竟这样数落自己的儿子。)

(三)作业布置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真实可感,个性特征更加鲜明。一个或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的表白。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的父母肯定给予了你许许多多的关爱,也许是一声轻轻地叮咛,也许是一次倾心的谈话,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也许是一个温馨的早餐??想一想,生活中的这些细微的关心,你有用心体会过吗?请你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发自内心的告白,然后读给父母听。要求在描写人物行动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把爸爸/妈妈“怎样做”时常常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描写出来。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文中作者望父买橘细节和母亲的外貌及语言的分析,体会到了父母对子女平淡却深沉的爱。也让我们学会了珍惜身边伟大的亲情。谢谢您认真看完这个微课,谢谢。

微课设计五部曲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

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那么,如何设计一节好的微课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了解微课的定义及作用

要想设计一节好的微课,我认为,首先要了解微课的定义和作用: 1、微课是指利用5-10分钟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例题、作业题、或教学经验的一种微视频。

2、微课的作用:启惑、解惑而非授业,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教育,不能代替课堂新知识的教学。 二、选择和分析处理知识点

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fb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