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

更新时间:2023-10-04 03: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传播学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 新闻与传播学院04研 杨媚 10418036

从传播学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

杨媚 新闻与传播学院04研 10418036

【摘要】

在学习了本学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后,在老师和学长的帮助下,本人阅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并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一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心得。《形态》是一部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观的高度,对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思想实现了积极扬弃和历史超越,完成了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革命性变革。而这种哲学革命性变革又是与他们提出的交往思想密切相关的。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传播学,上个世纪90年代初被介绍到我国,其后出现蓬勃发展之势。其研究范围不但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而且广涉一些传播实际领域,比如新闻、广播、影视、广告、编辑出版、网络以及其他媒体等。国内一些学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时候,涉及到“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相关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从对交往的科学规定出发,阐述了它在人与社会统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通过对交往的辩证把握,揭示了他们哲学思想逻辑发展的现实落点。而在传播学成为一门显学的今天,深入探讨并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思想,直接关系到传播学在中国的未来走向。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就《形态》中的交往思想和其他相关论述在传播学的视角中加以论述。

【关键词】

交往、精神交往、分工、异化、传播、传播学、批判学派

无可争辩,马克思是一切时代中的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理论家。因此,他的理论的正当性作为“某种类似于”20世纪社会科学的中心问题而发挥作用。但是,在所有方面,关于马克思的“巨大争论”强烈地带有意识形态的倾向,而不是科学的倾向。

——李·本森:《马克思关于社会冲突的一般的和中级的理论》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交往的相关论述

1844年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见,此后,并肩战斗终身。1845年到1846年,他们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进一步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揭露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反动面目,指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架构的初始形态,正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特别是

该书的第一章中被完整表述的。《形态》经常见诸于传播学经典阅读书目中。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这本书里,节选了《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后,作为本书的第二篇著作,可见其重要性。③理论界普遍认为,1845-1846年间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形态》两篇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 ①②

[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PP.107 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PP.99 ③

参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 1999年,PP.5

第 1 页 共 8 页

从传播学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 新闻与传播学院04研 杨媚 10418036

熟。①传统理解模式认为,《形态》中的交往范畴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正在形成的生产关系概念。90年代以来,国内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这些学者共同认为,交往范畴拥有广泛得多的内涵和外延,生产关系仅仅是诸多物质交往关系中的最根本的、基始性的一种。从这一点出发,有的论者认为,应把社会交往作为介于生产关系与政治上层建筑之间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第五个社会层次;②有的论者则从交往这个特定视点出发,重新审视了历史唯物主义体系,认为交往是唯物史观中最重要的范畴;③有的论者则希望在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统一的基础上达成对西方当代思潮的对话与批评。④

1、“交往”的提出

在《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交往的论述是针对黑格尔派解体后的德国唯心主义观点,特别是以宗教和神学为出发点,用宗教的人来说明现实的人,用宗教关系来替代并解释各种社会关系,用“词句”的空洞斗争来替代对现实世界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首先认为交往是人们的生活交往,现实的个人是依他们的生活方式来体现,“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而人们的生活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眼里主要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如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为了进一步说明生产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引入了“交往”概念,因为“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verkehr]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⑤

这段论述提出了两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即(1)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2)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物质决定精神,而是更多地表现在相互作用之中。换言之,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同样,这个辩证关系也是我们理解现代的信息生产和信包传播,乃至现代信息社会的一把钥匙。⑥

马克思、恩格斯同时认为交往是人们的社会关系,“交往”概念是指社会关系它不仅指各种社会制度、规则等社会关系的规范,甚至“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因此它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并且交往是现实多样的。由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交往是一个广泛的社会关系,因而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上述的战争形式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个民族要发展,“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了“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并认为,物质交往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物质关系,它们是精神交往的直接来源,而两种交往的交织与互动就构成了人们的“现实生活”,构成了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现实性就体现在他们的制约性上,即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两种交往形式的制约性上。而在“精神交往”的层面上就可以生发出后文中将要详细论述的传播学的“精神交往论”源流了。

通过以上的论述,表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交往形式的,它包含了人类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内在交往和外在交往等多方面,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建立起的各种社会关系。一个人、一个民族只要存在,就必须进行这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交往就是人们的生活就是人们现实的存在状态。而在传播学的视角中,经常性的将这种“交往”的必须,理解成为“传播”的必须。

2、“交往形式”在唯物史观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一旦确立了交往形式这一概念,就将它运用于对社会历史中一些基本现象的分析,从而建构起他们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在此我们将看到,交往形式并不是马克思、 ①②

许斗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形式”理论新释》,《东南学术》1999年第2期 宫敬才:《简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范畴》,《社会科学》1992年第12期 ③

林剑:《交往范畴与唯物史观》,《江海学刊》1993年第5期 ④

范进:《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 ⑤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 1999年,PP.6 ⑥

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PP.9

第 2 页 共 8 页

从传播学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 新闻与传播学院04研 杨媚 10418036

恩格斯的一个过渡性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中,它是有其应有的理论地位。这主要表现在:

(1)以交往形式来确定人及其本质。为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把人归结为宗教的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哲学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而所谓人的现实性,就是“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现实交往活动、感性活动和物质生产活动这些社会交往形式当作科学界定人的本质的基础,指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由此可见,交往形式是马克思、恩格斯界定人和人的本质的一个现实基础和科学的出发点。

(2)以交往形式来说明社会历史和社会意识的客观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制定了交往形式概念后就科学地确立了社会历史的基础,认为物质生产和由此产生的交往形式应该被“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其中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是这一历史的源动力,它们与交往形式、社会关系的矛盾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物质生产劳动既然创造了人本身,那么作为人的重要属性的精神活动也不外乎是物质生产劳动的产物。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基础上的,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需要,背离了这个命题,我们就容易陷入唯心论或本能论传播观的困境。

(3)人的意识正是这一客观性和规律性的反映,而人的精神交往是物质交往的产物。他们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人们的意识与精神交往的产生与发展是人们在物质生产、物质交往中,在改变自己生存环境的物质实践中获得并实现的,因此我们不能从观念、思维出发来说明物质交往、物质实践,而应从物质交往、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思维,即“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就是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原理。

3、交往实现了社会关系的丰富性与人的个性的多样性的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来对费尔巴哈进行批判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现实的人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①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现实人的规定中,实际上提出了诸个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交往问题。在他们看来,人们的交往活动,不仅形成自身的社会关系,而且还造就了社会关系的丰富性,从而使社会关系在日益复杂的存在形式上体现出来。不仅如此,在交往中,随着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分化,还使社会关系呈现出物质交往关系、精神交往关系;从地域上讲,交往使人们的社会关系突破地区、民族、国家的局限性,形成地区、民族、国家间的交往的多种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关系时指出:“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例如,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与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

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

4、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是以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没有物质生产的发展,也就不会有一精神生产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把城乡的分离看作是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而这种分工是物质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物质生活资料有了一定节余)的结果。如果我们把 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PP.14-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1972,第26卷,第一册,PP.296

第 3 页 共 8 页

从传播学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 新闻与传播学院04研 杨媚 10418036

近代工农业的分离看作是“第二次分工”,把信息产业的出现看作是“第三次分工”,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分工也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的。①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对“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所作的分析,阿尔文·托夫勒对“信息时代”到来的预言,都未敢低估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发展的作用,因为信息社会并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建立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人类也毕竟不能靠“吃”信息维持生存,我们首先必须解决温饱问题。信息社会,只能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

二、传播的内涵及其属性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交往”在人与社会统一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重大作用。“交往”作为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使双方都作为主体并将对方作为客体对其积极主动地发生作用,同时又都作为客体接受来自对方的作用,形成交往双方之间的双向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着人与社会的双向对象化的统一运动。在汉语中,“传播”的日常语言意义就是“广泛散布”。②它并没有英语“communication”中所包含的“通信”、“通讯”、“传达”、“交换”、“交流”、“交往”甚至于“交通”等意义。“传播”就是广泛散布,使信息在公众中不断扩散。“传播”作为一门学科——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受国外的影响,其中也包含了翻译方面的“误会”。实际上,作为学术名词的“传播”,确切说是一种大众交际、交流,不仅包括语言的,也包括非语言的、电子的,包括口语交际,也包括书面语交际,包括人际对话,也包括书刊、报纸、影视、网络等各种媒体的交际,后者被称为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可以说:传播就是人类交流或交际,是人类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信息交换、交流的行为和过程。

从文化的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文化的传播、积累和创造的过程,而文化的传播、积累和创造又是通过交往来进行的。正是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才使以往的生产力和文化成果得以保存,推动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不仅如此,交往在积累传播文化的过程中,还不断地创造着新质文化。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和文化知识一经形成,又反过来通过交往作用于人,使文化渗透到主体的头脑中,凝结为人的智慧、技能和力量,从而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人与动物不同,它是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对象,个人除了通过自己的对象化活动认识自己以外,还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进行自我认识,即在交往中通过认识别人反观自己,从而在他人身上确认自己,获得自我意识。

在中外传播学研究者的笔下,“传播”有各种各样的界定,比如“所谓传播是人际关系借以成立的基础。又是它得以发展的机理。就是说它是精神现象转换为符号并在一定的距离空间得到搬运,经过一定的时间得到保存的手段。”③ “从最普通的意义上来说,传播是一个系统(信源),通过操纵可选择的符号去影响另一个系统(信宿),这些符号能够通过连接它们的信道得到传播。”④“所谓communication,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人之间,甲的精神内容(知识、判断、感情、意志等等)传播给乙等等,或者说,甲的动作、语言、记录等符号效果作用于乙或乙以外的他者。”⑤ “传播是信息的双向流通过程,包括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两大类型。”⑥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⑦等等。万变不离 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PP.6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93页。 ③

Cooley C. H., Social Organization, New York: Schocken Books,1909,p.61. 转引自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页。 ④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 《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版,第5页。 ⑤

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页。 ⑥

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⑦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第 4 页 共 8 页

从传播学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 新闻与传播学院04研 杨媚 10418036

其宗,无论语言表述差异多大,这些界说本质并没有多大区别。传播在本质上就是人类交际。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一书,就主张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交的基本过程”,①同时“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他人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②

这代表了“传播学”建立之初的宗旨,也体现了此后“传播”的内涵。 总之,无论是着眼于言语交际,还是立足于科技信息传输、大众媒体或媒介的信息传输,“传播”的基本内核是人类通过符号等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行为和过程。传播涵盖了一切人类交往模式。综括上述学术观点和社会实践,作为一般人类交际行为及其过程,传播的基本属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传播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行为。在现有的传播界定中,都具有这样的限定:即传播是人类交流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运作的基本条件。因此,传播的社会功能表明,它不是游离于社会成员或组织之外的闲情逸致,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行为。人类通过实施一定的信息组合、传输和接收行为,达到共享信息,协调社会活动的目的。

(2)其次,传播是一个人际信息交流过程。显然,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传播多不是盲目的,其产生及运作的目的和结果,都是达到人际或人机之间的交流,协调、组织彼此的行为或活动,完成一定的任务。人际之间的对话如此,大众媒体传播如广播、影视、书籍、报刊以及网络等等,无不如此。从传播者信息的采集、组织、编码以及构思、编辑、整理,到信息传输、接收、解析甚至于反馈,都是一个个的信息交流过程。无论传播行为发生的方式是个体还是群体,人类传播的各种模式都表现为一个交流或者交往过程,传播的终点是人。

(3)再次,传播是一种互动行为。传播行为及过程的另一个特点是其互动性。这表现在:信息发出者具有一定的指向,且信息接受者有一定的反馈,尽管有时候反馈不一定处在同一个时空场中。有时候,传播并不一定引起反馈。比如,在传统的报纸传播模式中,登载新闻以后,报社并不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来信或来电,但只要有读者看了新闻,他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可能到此为止,也可能以另外的方式继续传播或影响他人。即使是人机之间的传播行为,虽然机器不一定以语言形式回答,但它会做出一定的反应或被期望做出一定的反应。因此,可以说,传播的互动性不仅表现在传播者(信息发出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同时包括受众之间的互动。

(4)最后,传播是一个有机系统。通常人们把传播划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五种形式。这主要是按照传播主体的属性以及传播范围界定的。实际上,上述传播类型的本质特征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系统,即它们都有各自的传播者、接受者、传播媒介和传播过程以及互动模式。即使社会个体内部的自我交流,也存在一个假设的交际对象。这是“传播是一个系统”的内涵之一。其次,该界定的深刻内涵在于,整个社会或者说人类整体也是一个大的传播系统,而且其内部存在更为复杂的各种传播系统。其层次性与社会组织的结构是同构的。

宏观上看,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信息传输或扩散,传播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或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作的必然方式和基本途径;微观上,传播行为或者说使用各种符号传递各种信息的行为,是各种生物的基本属性,也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之一;而积极地、能动地、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用语言符号、音乐、图像以及其他传播载体传递信息,进行交流与合作,可以说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尽管“传播”是人类交际,但它毕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学科属性,它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或者语言运用。传统的人际交往或交际、交流,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传播”的具体内涵更为丰富,表现或存在方式更为广泛。它可以说是一切人类交际、交往、交流模式的总和。 ①②

[美]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美]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第 5 页 共 8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fb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