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第68期复习材料--高等教育心理学

更新时间:2024-03-26 15: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绪论 (2-4讲)

1、教育心理学 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 P4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高校教师的教学心理规律。 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6-7 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 3.“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4.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5.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6.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

7.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 8.现代教育技术与个别化教学 9.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10.有关教育心理学的其他问题

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 P12-13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合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3.问卷调查法4.个案分析法 7、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类个体心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论述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发生、发展、变化的科学 人类个体心理主要包括

1、心理动力: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等,也可称为个性心理倾向 2、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

3、心理状态:抑制、觉醒、振奋、疲惫、应激

4、心理特征:稳定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也可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8、精神分析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它通过分析梦境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压力得以缓解,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精神分析学派非常重视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当研究无意识现象,是我们掌握心理学的重要方面。)

9、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心理学在其中有什么作用?论述,重点。P2~3

一个完整教学过程包括6环节 :

1、明确教学目的 n激发学习动机 n树立行为目标 n掌握学习内容 2、分析任务n知识的准备 n能力的要求 n实现的步骤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 n心理发展水平 n知识能力水平 n个体差异 n需求差异 n动机强

4、设计课程 n合适的教材 n适当的教法 n理论讲授 n实践环节 n课外练习 n考试要求 5、教学n学生的学习 n老师的教学 n教学互动 n教学相长

6、评价 n心理学提供测量工具 n心理学提供测量常模 n心理学提供评价方法 心理学在教学中作用: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协调各个环节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n举例分析 n详见教材P2。

10、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重点。P6

高等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社会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不同于自然科学, 它更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社会交往, 而不是无生命的事物或非社会行为, 因此它是一门社会科学。同时它又不同于理论科学,它最为关注的是与教育实践过程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事情,因而它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一门介于自然与社会,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特征:P5

1.研究大学生的学习活动特点 2.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的特点 3.注意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 4.为实现高等教育的职能服务

11、俄国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影响。”

“具有教学效果的不是教学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布贝尔)即中国古语所说“亲其师,信其道。” 请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分析这两段话的涵义 论述:这两段话对高校教师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要做好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或者学生的教育工作,就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领域”;2.要认真分析这些精神领域中的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的基本规律;

3.用我们教师群体的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影响他们,促进学生成长; 4.第二句话:师生间的亲密接触和良好沟通非常重要; 5.只有情感上的相互接纳,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章 高校学生的身心与认知发展 (5-6讲)

1、心理发展概念P17

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2、大学生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P23-26

(1)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

直接作用:身体变化与心理发展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间接作用:通过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折射而起作用

(2)体态变化的影响 (3)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3、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简答P27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思维发展。所谓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见教材P27(大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继续完善;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成主要的思维形态。) 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4、情绪情感的分类: P28-30

? 情绪(表面的肤浅的):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

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体验。 n具体地说,它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涵义: n一方面客观现实是人类情绪产生的源泉。 n另一方面需要是客观现实和主观体验的中介。 ? 情感(深刻的内隐的):是较高级的感情现象,着重体现感情的内容方面具有较稳定持

久,内隐含蓄的特点;它与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爱、恨、依恋感、友谊、孤独感)

? 情操(更高级,与理想信念价值观相结合):是最高级的感情现象。着重体现在感情的

内容方面,具有更稳定更含蓄的特点,不仅与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而且,还与一定的价值观念献结合。(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 5、大学生情绪情感体验上的特点: P28

1.--的波动性2. --的延续性和心境化3. --的丰富性与深刻性4. 情绪、情感的内隐性 6、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是什么?p35 一、一年级大学生面对高校生活的适应问题

二、二三年级是大学生活全面展开和心理健康问题较多的时期 三、四年级大学生面临择业和求职的矛盾

大学生的顺口溜: n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n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 n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了; n大四知道自己知道了; n有的人已为时已晚.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n第一阶段:刺激——反应阶段,即对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进行反应的阶段。这一阶段可能在高考以前,或者是上大学以后,最迟在大三的上学期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做出反应。 n第二阶段:议论——反应阶段,即对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进行议论,但往往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议论,还没有完全把自己放进去,仅仅处在反应阶段。大一的学生最明显,特别是有的人在大一第二学期,即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学期还在议论、甚至嘲笑师哥师姐为什么象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第三阶段:意识——反映阶段,即较深刻认识大学生就业准备的必要性。在这个阶段,很多人能透过大学生就业的表面现象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间的内部联系,能依据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或调整自身的内部状态。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有的学生早在一年级就意识到了,但大多数是二、三年级才进入这一阶段。 n第

四阶段:焦虑——反映阶段,即在就业准备的过程在中,或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技不如人,或发现了自己的期望无法实现,或求职多次受挫,真正体验到竞争的激烈性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多数学生是在大四上学期步入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初期出现,少数学生在二、三年级社会实践或勤工俭学时就有体验,这是正常现象。但对焦虑过度的学生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第五阶段:平和——反映阶段,即经过适度的焦虑——反映阶段以后,绝大多数学生能重新认识客观现实,包括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我,自觉调整心态,自觉调整就业期望值。当面临就业挫折时,或降低期望值就业;或临时打工,积累经验,抓住机遇再次竞争;或准备回家乡创业;或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提高职业竞争力;或认真复习,准备再考研究生;等等,许多人的心态比较平和。

学习与升学规划必须从大一做起,学习与升学规划大致可分成四个阶段 一年级为试探期 ;二年级为定向期 ;三年级为冲刺期 ;四年级为分化期

第三章 学习理论概述 (7-8讲)

1学习的心理学涵义是什么?(学习的涵义)概念,考试重点,非常重要。P38-40 ? 广义的学习 。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持久的变化。

? 次广义的学习是指人的学习 。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有目的、

自觉地、积极主动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

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

? 学习是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和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表现出来。 2、大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不是考试重点,思考重点,重视。 1.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

第一,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第二,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 第三,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2.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 第一,学习方式日益占重要地位;

第二,学习的批判性、独立性、自觉性不断增强; 第三,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校外学习相结合。 3.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第一,对某一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对这一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并希望将来在这一领域能够有所建树;

第二,有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读大学提高自己的社会价值并得到别人的尊重; 第三,有的大学生是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家长和亲友的期待。

4.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困扰:

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方法不适应;考试焦虑;学习目的不明确,具有盲目性;创造能力和创新性思维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递减,有滑坡的趋势。

书上:(1)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积累起来的各种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经验,它和科学家的主要探索尚未发现的客观真理的识别活动是不同的。

(2)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他们的世界观、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 (3)学生的学习活动室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3、什么是观察学习?(社会学习)概念:p60非常重要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做出与之相应的行为的过程。亦称社会学习。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4、简答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概念:P40(8类)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 3连锁学习 4言语联结学习 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规则学习 8解决问题学习 5、简答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概念:P40(5类) 1智慧技能 2认识策略 3言语信息 4运动技能 5态度 6、简答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概念:P41 1接受学习2发现学习3意义学习4机械学习 7、简答我国的学习分类 概念:P42(3类) 1知识的学习 2技能的学习 3行为规范的学习 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 8、请结合任教学科,论述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对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P52-56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1.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在外界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刺激)—R(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并不是练习与强化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从记忆中抽取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景,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指引,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2. 影响较大的理论流派: (1)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

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发现学习),并通过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 布鲁纳强调培养学生下列几种形式的内部学习动机: ? 从加快了的认识和理解中获得满足(成果促进) ? 发挥个人全部心理能力的迫切要求(潜能动机) ? 正在发展 的兴趣和专注(求知欲) ? 从与其他人的一致中获得满足(认同欲)

? 从一个人在认知方面的优势中得到满足(高级认同欲)

? 对个人能力和成就的感觉(成就欲)

? 与其他人一起为达到某个目标而共同操作的迫切需要,或满足他人需求后的喜悦

(互惠欲)

(2)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P55

? 所谓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技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

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 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但却是等值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

是非字面的联系。

? 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是指新知识与原有

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的基础上的联系。 ? 所谓接受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需

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

? 在各个信息加工阶段发生的事件,称之为学习事件。学习事件是学生内部加工的过

程,它形成了学习信息加工的基本结构。

? 与此相应,教学过程既要根据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又要影响这一过程 。

第四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9-10讲)全是闭卷形式

1、学习需要的形成与有效运用 ? 原始的学习需要是人和动物对新异刺激反应的倾向性是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 新的学习需要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发生的途径,在原有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二是间接发生的途径,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 ? 利用直接途径是组织信息量大,有吸引力的教学 ? 利用间接途径是通过各种活动满足学生的要求和爱好 学习需要的三个组成因素: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2、学习动机 P66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的种类:

(1)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 (2)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3)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4)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 3、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A、合成动机居多 B、外部诱因趋减 ,内部的动机趋多。 C、社会责任感动机增强 D、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科兴趣不断动机发展 4、强化动机理论 概念P71 ? 强化动机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再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强化必不可少。 ? 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负强化 也可以分为:外部强化、内部强化 ? 这一理论有局限性,应合理运用 5、最佳激起水平理论概念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提出倒“U”曲线或抛物线——最佳激起水平理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同时,他们还发现: 任务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增加难度) 任务适度,最佳激起水平适度(最佳水平) 任务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较低(降低难度) 6、成就动机理论概念重点P72 ? 成就动机理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 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发其学习动机 ? 对于失败者,则要少安排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以强化,评定分数时可以稍稍防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批评指责。 ? 联系所任教学科的实际 7、归因理论概念重点P75 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纳分析,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

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归因的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8、自我效能理论概念P76

由社会学习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人在目标追求中面临一项特殊工作时,对该项特殊工作动机之强弱,将决定于个人对其自我效能的评估。自我效能也就是个人对其某方面工作能力的自我评估。 9、学习动机的分类: P69

1. 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学科兴趣、提高社会价值、为亲友期待等) 2. 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3.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4. 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

?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种类 (以下是对华南地区5所大学2470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 A、为祖国富强,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占34% B、既为祖国富强、又为自己获得较高尚职业占47% C、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和亲友帮助占10% D 、只为个人将来出人头地占9% n

10、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P78简答

老师总结:

(1)、教学内容变革——调查需要、针对需要、引导需要、满足需要 (2)、讲究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习目标整合——大目标与小目标的整合、个人目标和整体目标的整合 (4)、开展竞争评价——在专业学习、业余爱好、整体素质等方面开展竞争 (5)、鼓励战胜挫折——合理归因、适度目标、勤加鼓励、循序渐进 书上总结:

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 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强化动机理论) 4.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最佳激起水平理论) 5.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成败归因理论)

第五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迁移(11讲)

1、学习迁移 P85概念: 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包括了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2、学习迁移的类型,举例说明 P85

1. 按照迁移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写好毛笔字有助于写好钢笔字;汉语拼音对英语发音的干扰)

2.按照迁移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加减法学习对乘除法学习的促进;直角、锐角、平角等概念之间的相互相互影响)

3.按照迁移的先后来划分,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物理概念平衡对化学、生态、经济概念平衡产生影响;动物概念在学习植物、微生物的概念后更加丰富)

4.按照迁移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跳水项目将基本动作重新组合;将原理、原则、态度运用到具体事例中) 3、学习迁移的作用 P87-88 ? 学习迁移能给学习者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 学习迁移能够充分发挥教学的有效作用

? 学习迁移对学生以后在工作中的学习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 学习迁移的研究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4、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 P89

只有当两种学习中存在相同成分或要素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两种学习中存在的相同成分或共同要素越多,迁移的作用越大。 5、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P96-98概念 ?

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 ? 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 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

势的作用

6、促进高校学生学习迁移的方法(策略、有效条件)有哪些? 简答P99-101 ?精选教学材料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讲授学习方法

7、如何提高教学组织能力?(附加论述题) 一、学习迁移对教学的帮助

通过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迁移的种类,可以帮助我们拓宽对迁移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迁移。

迁移的种类不同,其教学要求的条件也不一样,了解迁移的分类有助于促进对不同类型迁移的研究,这样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充分认识并灵活迁移规律,不断提高教学成效。

二、提升教学组织能力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教学组织能力(在积极应用学习迁移理论的同时) 教学准备阶段 ? ? ? ?

应该分析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的; 应该了解学生需要,确定学生水平; 应该熟悉教学环境,合理设计课程; 应该大方服饰发型,充分精神准备。 教学开始阶段

?应该提前到达教室,做好教学准备;

?应该采取有效方式,给学生良好第一印象; (设计引入,吸引学生) ?应该分析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的; (每节课强调任务,学什么,考什么) ?应该了解学生需要,鼓励表扬学生。

教学进行阶段

?应该分析教学大纲,突出教学重点; ?应该准备丰富案例,激励学生的兴趣; ?应该合理设计课程,采取多种方式教学; ?应该注意学生的反馈,积极合理的应对

教学结束阶段

?应该简要总结课程,突出教学重点; ?应该布置课外作业,布置预习内容; ?应该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问题; ?应该留有提前量,激发下次课的兴趣。

第六章 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12-13讲)

1、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含义概念P103

意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的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

自我,从内容看是指一个具体的人的存在,从在自我意识中发挥的机能看,可以分解为主格我和宾格我。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意识。是指主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人和客观世界关系的认识也就是主格我对宾格我的存在、活动及活动过程的有意识的反映,是对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反映。

2、自我意识的结构 概念p104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 、自我调控 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进程 (1)自我中心时期 (2)客观化时期 (3)主观化时期 成熟的自我意识包含的内容 (1)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 (2)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的心理活动

(3)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3、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简答或论述:p110 一、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总体发展水平较高。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总体上是随年级上升而发展的。 三、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4、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的特点 111-112 ? 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 ? 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但仍有片面性。

? 自我概念有了明显的变化,更具有丰富性、完整性、概括性和稳定性。 5、大学生的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 111-112 ? 自我体验具有丰富性和波动性。 ? 自我体验具有敏感性和情境性。 ? 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6、什么是自我教育? 概念,非常重要。P114

自我教育是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所实施的教育,是主体自我主动提出自我修养的目标, 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或培养自己的人格品质的过程。 7、如何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简答答大条或论述:p115 1、理想与人生观的树立:理想的树立 、人生观的形成 、动机的激发

2.全面认识自我 n 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 n 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n 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n 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 n 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n 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3、积极悦纳自我: n 引导他们积极地评价自己,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树立自尊心;促使他们产生自尊感,克服自卑感。 n 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树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信心。树立自信心

4、加强自我反省和监督, 努力完善自我: n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n努力提高现实的自我。 n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8、附加题: 研究材料初步揭示,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大约发生在大学二年级末、三年级初。在你的教育工作中是否也发现了这种现象,请你谈谈对这转折时期的看法。

分析: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调控

大三的学生自我认知日趋辨证,自尊心占主导,自我调控更加自觉,是自我意识的转折期。

联系自己教学中的实际,谈如何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第七章高校学生的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14-15讲)

1、群体概念或简答P119 ? 群体的含义:二人以上, 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 群体的类型:有大小、正式非正式、实际假设、典型一般之分。 ? 群体的特点:共同目标、分工合作、心理依存 ? 群体的功能:生产性、维护性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1)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社会助长、社会阻抑、社会惰化)

(2)从众和服从 2、从众(从众心理)概念或简答P120

是指人们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从众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从积极方面讲,从众对于个人适应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消极方面讲,传统中的某些具有消极意义的东西或社会上不良风气,也会产生社会压力,也会使人们从众。

从众受情境和个性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

情境因素(问题的性质、群体的权威、群体意见的一致程度)

个性因素(一个人的能力、自信心、自尊水平等个性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有密切关系;群体规模、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等) 3、社会助长概念或简答P120

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社会助长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的意识,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 4、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概念或简答,强调129-132 人际交往:从动态角度说,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交换。从静态角度说,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由于直接交往所带来的情感联系。 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实现的根本前提和基础,也是人际关系形成的途径;而人际关系则是人际交往的表现和结果。两者的区别是人际交往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接触的过程,行为方式程度等;人际关系侧重于在交往基础上所形成的心理和结果状态。 从时间上看,人际交往在前,人际关系在后,人际交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人际关系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果。 通过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5、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意义强调130

特点(交往愿望的迫切性、交往内容的丰富性、交往系统的开放性、交往观念的自主性)

意义(提供必要的信息,保证人的身心发展;有助于建立联系,丰富心理内容;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

6、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强调,闭卷答。132 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 ?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 主动交往; ? 移情 2、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 ? 避免争论; ? 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 ?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 学会批评。

第八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心理咨询(16-20讲)

1、健康新概念概念135世界卫士组织提出的。

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以及道德健康、生殖健康的完满状态。 2、心理健康的概念概念136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念137-138

1、 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望(智力正常、乐于学习) 2、 能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积极接纳自己 3、 有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积极适应环境)

4、 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

5、 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情绪良好且稳定) 6、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点

7、 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人格统一)

?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讨论稿) n智力正常、乐于学习 n情绪稳定、精神愉快 n反

应适度、善于思考 n意志坚定、正视挫折 n人格统一、言行一致 n善于交往、人际和谐 n自我意识、正确适度 n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从广泛和根本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具体目标是:

(1)使学生不断地正确认识自我,并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3)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内容:

(1)智力发展的教育 (2)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3)环境适应教育 (4)协调人际关系的教育 (5)健康人格的教育

4、心理咨询的过程与重要原则是什么?开卷,了解。150

一个完整有效的咨询过程,无论咨询时间长短,也无论咨询者运用何种理论,都包含这样一些阶段:建立咨访关系、收集资料、澄清问题、确定目标、制订方案、实施行动、检查反馈、结束巩固等。

在心理咨询的众多原则中,保密性是最重要的原则。保密性原则是指咨询者应当尊重和保护来访者的个人权利与隐私。心理咨询之所以能有效,就因为它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正是出于信任,来访者才会坦诚地向咨询者诉说自己的困惑与烦恼,其中包括个人的许多生活情况、家庭背景以及个人的隐私。所以,咨询者不能对外公开来访者的姓名及谈话内容。还有,除极特殊情况外,咨询者将拒绝任何关于对来访者的情况调查,严格为来访者保密,是心理咨询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5、心理咨询的方式有哪些?开卷,了解。(以下老师总结+152书上内容)

(1)个别咨询。个体咨询是心理咨询最主要的形式,它在咨询者与求询者之间建立了一对一的关系。个体咨询具有保密性和针对性强的特点,咨询者与求询者之间容易建立信任关系,求询者能够体会到一种安全感,从而能有效地降低求询者的防御反映。

(2)团体咨询(小组咨询)。团体咨询是咨询者对数个有类似心理问题的求询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咨询的方式,人数一般没有固定的要求,以10人左右为宜。团体咨询的特点是能在较短时团体咨询间里由专业人员直接面对较多的求询者,便于观察、了解和指导;求询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从而使他们之间相互产生影响和互相提供支持。

(3)电话咨询。电话咨询是指求询者通过电话与咨询者进行交谈的咨询方式。电话咨询具有方便、迅速、及时和保密的特点。求询者通过电话可以不见面的方式向咨询者倾诉内心的烦恼,从而缓解精神压力,并得到咨询者的心理支持,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求询者的顾虑,尤其是对那些不愿到咨询室进行面询、不愿暴露真实姓名和身份的求询者更为适用。 n电话咨询的局限性在于咨询者不能直接观察和了解求询者的状态,受通话时间限制,咨询不能深入进行,所以,在电话咨询中主要用于回答一些知识性问题和临时缓解一下求询者的精神压力,真正要解决心理问题还是需要到心理咨询机构与咨询者进行面谈。 n 由于电话咨询具有方便、迅速、及时的特点,所以电话咨询也是危机干预的重要手段。

(4)书信咨询。书信咨询是指求询者与咨询者之间通过书信进行交谈的一种咨询方式。这种咨询方式对那些不愿意或不方便与咨询者面谈的求询者较为适用。但是,书信咨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求询者与咨询者不能面对面交谈以及受书信所含信息量低、交流次

数少的限制和求询者文字表达能力的限制,使得咨询者不能准确把握求询者的问题,只能提出——些原则性的指导意见,

(5)网络咨询。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迅速及时的沟通,因此,近年来,心理咨询又多了一种咨询方式——网络咨询。网络咨询是指求询者通过互联网与咨询者交谈的咨询方式。这种咨询方式与书信咨询方式类似,但较书信方式迅速及时。目前,网络咨询仍受文字表达和理解能力的限制,但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语音与图像将很容易在网上实时传输,网络咨询将可能有重大发展。 大学生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心理咨询的方法

依据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和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产生了很多心理咨询的方法,经常被运用的方法有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交互分析疗法、理性情绪疗法、完形疗法、现实疗法、森田疗法、催眠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

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使来访者的认知得到改变,情绪情感得到调整,行为得到矫正。例如,来访者中心疗法非常强调来访者的情感体验,在不断萌发出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中,使来访者重新考察和评价自己,并学会接受真实的自我;合理情绪疗法主要是矫正来访者的不合理认知,从而使来访者的情绪和行为得到相应的改变。因此,心理咨询被认为是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 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 ? 个别咨询和小组咨询

? 面谈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和现场咨询

6、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开卷。139-142,举例说明。五个因素。

书上:一、遗传因素 二、生理因素 三、环境因素 四、教育因素 五、个体的主观因素 讲义: n自我认知 n恋爱交友 n学习压力 n家庭问题 n社会竞争 n求职择业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n社会转型,竞争加剧,价值多元化、社会财富分配拉大等对学生的影响 n就业与失业 n零工资实习

n独生子女现象:成长单一、一帆风顺、缺少挫折教育和经历 (二)教育 n生命教育的忽略 n评价标准的单一 n挫折教育的缺失 n交往能力的低下 n求助系统的完善 n求职就业的竞争

n维护校园稳定和谐的意识和干预意识不强。

? 领导层面:有些学校领导更多地是关心政治稳定,却很少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稳定。 ? 学生层面:同学认为不想干涉别人的私生活或对别人的个性进行干扰。

? 辅导员层面:辅导员缺少个性化、精细化的学生工作,无睱顾及或忽略了个别学生的

心理问题。 (三)家庭

n家庭结构\\家庭经济 n家庭教育方式

n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n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n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n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n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n家庭期望家长往往会把自己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背上了沉重的枷锁。 (四)学生个人

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陈志霞等人运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采取分层抽样方式,对1010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与自杀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 2006年3月,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对华南农业大学连续出现的自杀现象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当问及“在你现在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下列哪种情绪”时(多选),被访大学生中:

? 53.1%的被访者选择愉快; ? 46.9%的被访者选择充满希望; ? 44.9%的被访者选择郁闷; ? 22.4%的被访者选择焦虑; ? 14.3%的被访者选择敌对情绪; ? 12.2%的被访者选择抑郁。

数据显示,将近一半同学的情绪是比较乐观的,可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出现了郁闷、焦虑、敌对情绪等抑郁症状。

对于是否有过自杀念头这个问题上,被访大学生中:

? 71.4%的大学生从来没有过自杀念头; ? 26.5%的大学生偶尔有自杀念头; ? 2.1%的大学生经常有自杀念头。

数据可见,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这个数据是十分惊人的。

? 学生面临的压力大,缺少心理调适能力 ? 心理承受力差 ? 心理宣泄渠道缺少 ? 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缺乏

? 社会责任感不强 ? 不懂得尊重生命 ? 抑郁症 ? 具有厌世倾向

具体有哪些因素引起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呢?

? 59.2%的被访者认为是人际关系失败造成的; ? 55.1%的被访者认为是学习压力大造成的; ? 51%的被访者认为是失恋造成的;

? 34.7%的被访者选择由于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导致; ? 18.4%的被访者选择由于家庭条件比别人差而导致; ? 12.2%的被访者选择四级没过拿不到毕业证而导致; ? 10.2%的被访者选择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而导致。

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研究中心主任林永和指出,按照要求,每3000名至5000名大学生就应配备一名专职心理咨询教师,我国实际情况与此差距较大。“专职的心理素质教育教师数量不够,是不争的事实”。林永和建议应对那些可能存在问题的高危学生展开监控,建立“四早体系”——早教育、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 (新华网2007.5.25)(另见<中国青年报>))

7、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有哪些?试举例 158(回顾课堂总结了八个,举其中1-2例。) 一

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2001)

83%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渴望心理卫生和心理素质教育 16.51%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呼唤心理咨询服务 少数学生因心理疾患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急需心理治疗和心理保健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8个方面。

第一: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心理成长滞后(2年左右)。社会化程度低。 主要表现:

? 对人生价值的认识,飘忽不定。

? 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与客观现实有一定的距离。完美主义倾向比较突出。 ? 在行为方面,如,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独立性等

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要求。 ? 意志品质,耐挫折力等方面较弱。

第二:在新环境的适应上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入学适应158) 主要表现为:

? 学校环境 ? 学习方法 ? 人际关系 ? 饮食习惯

? 语言

第三:交往能力较弱,无法很快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主要表现为:

? 自主表达能力较差;

? 自卑,害怕被人瞧不起,而把自己封闭起来; ? 自我中心,对他人的行为反感; ? 自私,不关心他人,遭到同学的排斥; ? 语言表达能力差,害怕与别人交往; ? 性格内向,独来独往;

第四:学业目标过高,学习方式不当,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习困难159)

? 对学习成绩定位过高,按照中学的排位来要求自己; ? 学习方法不当,仍然延续中学的学习方式;

? 忽视自己的学习特点,以他人的学习时间、学习方法为标准; ? 补偿心理;为得到成功的体验,放弃了大多数课程,专攻一门; ? 专业问题。

第五: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人际交往自我封闭,自卑。161 第六: 异性交往与恋爱问题162

? 异性交往的恐惧与自卑; ? 恋爱与学习矛盾而导致的焦虑; ? 性自慰而导致的焦虑与自责; ? 失恋导致的情绪障碍; ? 冲动性性行为。

调查范围:全国14个省市26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

调查方法:采取整体随机抽样教师集中组织答卷,当场收卷的方法

问卷内容:参照刘达临教授1990年“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的内容和国内有关的调查问卷

调查数量:共发出问卷6000份,回收5472份,有效卷5070份,回收率为91.2%,合格率为84.5%

大学生在大学接受性教育的情况

n“进入大学后接受过的主要性教育内容”的只有55.2%,而“科学全面的性知识”教育的仅占6.7%

n大学生性知识的主要从非正规途径获得

n大学生“自学成才”的负面影响对于性教育这块阵地,科学全面的性教育不去占领,黄色淫秽的性毒害就必然要去占领 n高校恋爱观教育成效不大

n有74.5的大学生认为“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和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不能代替性教育” n因此,高等学校

n确定大学生性教育的内容 n采用恰当的性教育方式和手段 n加强师资培养 第七:网络心理障碍

? 网络交际成瘾; ? 色情成瘾; ? 游戏成瘾。

危险人群调查:美国,在校大学生和家庭主妇;

瑞士,30岁左右、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男性;

英国,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受过良好教育的性格内向的年轻人。 中国,18-30岁为51.2%,89.9%为大专以上文化,其中本科学生为52.79%。

第八:社会因素的影响

? 社会价值观念 ? 社会人才标准

? 大学生择业 (就业压力163) ? 父母下岗 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现状

? 自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之后,社会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关

注,成为一些媒体的买点。

? 2005年,北京高校中就有15名大学生自杀身亡。

? 2006年华南农业大学从2月20日、22日、27日、3月31日内出现了四起心理危

机事件。

? 2007年5月份,北京高校连续出现5起事件。 ? 5月8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大二女生 ? 5月13日,清华大学一女生

? 5月15日,北师大女研究生、中国农业大学大二男生 ? 5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女博士

因此,有人说:大学生成了心理健康中的弱势群体。

联系实际:我教的学生上网成瘾,导致学习效果差,几门不及格,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在我们的学校比较普遍,应重点预防,加强教育,积极疏导等等。 8、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的方法 书上:(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 (3)设立心理健康专业机构 (4)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老师总结:

1、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方法

? 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了解自己。

? 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学会心理分析。 ? 正确地实事求是地接纳自己。 ? 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2、控制情绪的方法 ? 恰当的宣泄 ? 情绪的转移 ? 情绪升华

? 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安慰 3、减少心理压力的方法

? 通过量表了解压力及其后果。 ? 学会自我放松。 ? 控制压力。

? 学会分析矛盾,分解压力。 4、培养良好心境的方法 ? 培养乐观的情绪 ? 经常记录下自己的收获 ? 不盲目攀比 ? 增强审美情趣 ? 关爱他人

? 美国的一家疗养院让病友读一些妙趣横生的幽默小说、看讽刺可笑的连环画等,并把

这些称之为“笑剂”,还有的医院要求病人每天大笑15分钟,作为治疗的有效方法。法国作家乔治.桑说:“心境愉快是肉体和精神的最佳卫生法。”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也说过:“一切顽固沉重的忧虑和焦虑,足于给各种疾病打开方便之门。 5、应对挫折的办法 ? 正确认识挫折

? 适度调节自己的抱负水平 ? 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用于自我锻炼 6、寻求心理帮助的办法:

? 向知心朋友倾诉并寻求心理帮助 ? 向家长、长辈倾诉并寻求心理帮助 ? 向老师或领导倾诉并寻求心理帮助 ? 向心理热线电话倾诉并寻求心理帮助 ? 向心理咨询老师倾诉并接受心理辅导 ? 到医院就诊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 ? 转变观念

1、 有心理问题十分正常 (例如:放羊娃、陕北老汉) 2、接受心理咨询是现代文明 (例如: 纽约男孩) 3、要坦然面对心理治疗

4、心理测试录象 补充:看第八章

1、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高校老师做班主任时不妨用一些方法开展心理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有的放矢的进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通过各种途径向大学生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3、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要求:各个大学都有,做好预防心理危机的预案,必要时请专业老师进行帮助,再严重时到社会医院进行积极治疗。 9、附加题:举例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案例158(无标准答案)

调查研究普遍问题在先:调查了(人际交往、学习压力、情感问题、就业问题)…现象较多;

分析其中某一个问题的因素在后:分析了有个人家庭的因素,社会因素等;

然后讨论怎样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如:学习困难,同学互相帮助,(都是经济困难学生如何克服自卑)老师谈心,做学生的心理调解员,若发现问题严重转移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找专业老师咨询,再严重,送医疗机构就医。

第九章 高等学校中的教师(21讲)

1、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或职责(功能) (非常重要170-174牢记)闭卷和开卷会反复考。 1、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传授功能) 4、学生心目中的楷模(为人师表) 2、年轻一代良好个性的塑造者(教育功能) 5、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良师益友) 3、学生集体活动的管理者(组织者功能) 6、学生的“心理调节者”(身心健康保健员) 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机智、教师的能力和教师的人格

2、教师的教育智慧(机智) 184-32个字,4句话。

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做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

1、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3、对症下药、方式多样 2、灵活果断、随机应变 4、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3、教师的教育能力 185-187 是指教师为成功的进行教育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包括: 1、组织教学的能力 4、独立创新的能力 2、言语表达的能力 5、实践操作的能力 3、了解学生的能力 6、教育科研的能力 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 (1)教师的认知特征(智能、学科知识、学术方面的准备) (2)教师的人格特征(理解别人、与别人相处、了解自己) (3)教师的威信:是指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 高校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 教师威信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社会对教师的态度;教育行政机关、学校领

导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态度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但教师本身的条件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是决定性的因素。

第一,崇高的思想和道德风范,优秀的心理品质和业务能力,以及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是高校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

第二,教师的仪表、工作作风和习惯对形成威信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有重大影响。

第四,教师要在全体学生中建立威信,还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所有得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4、根据自己所任教学科的特点,试论述如何树立教师威信,发扬师爱。重视181-183 ? 教师威信的涵义。是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

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

? 教师威信的形式。n 教师的威信取决于一系列的主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是威信

形成的根本性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 n教师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 n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对学生威信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n良好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 n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 n要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精神。 ? 教师威信的维护和提高。n教师威信的维护和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以下

几个方面的主要 n特征: n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 n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 n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n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5、师爱的涵义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心理智慧、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它既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又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同时还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 6、师爱的特征 师爱的职业对象性。教师必须热爱学生。

师爱的原则性。必须按照培养目标去严格要求每个学生。 师爱的广博性。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不偏。 7、师爱的心理功能 (1)激励功能。(激励学生成长) (3)调节功能(调节学生功能) (2)感化功能(感化学生变化) (4) 榜样功能。 8、师爱的表现形式 关怀和爱护学生。 尊重和信任学生。 同情和理解学生。 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

结合所任教学科实际。(如果是选作或议论题,联系实际,我的老师对我的爱,我对学生的爱。) 9.

分析题 :讲课中有哪些问题需要调整。

上课铃声刚刚停止,讲授经济学的贾老师提着书包匆匆走进教室。在宣布上课以后,他

说:“我今天因为感冒,有些发烧,所以音量可能受影响,请同学们注意听讲。”他象往常一样先是讲评作业:“说实话,你们是我遇到的学习风气最差的班级,有的人写作业是三言两语应付老师,有的人是相互抄袭、欺骗自己。某某来了没有?某某某呢?站起来!你们已经两次没交作业了,知道吗?课下找我一下。本来我就不愿教书,遇到象你们这样的学生,我就更不想教了。”

贾老师正式讲课了,他的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多彩,但是他的板书少,语速快,常常有许多学生听不清楚或听不明白,每当这时,贾老师看到一些学生迷惑不解的样子总是问大家:“听明白了吗?懂了吗?”下面都没有回音,于是他又继续讲课。临下课时,他的手机响了,他赶紧关掉,继续说:“下面的问题不是考试的重点,但我还是要讲一讲?...”

下课铃声响了,贾老师对围着他提问的学生说:“对不起,我有急事。”然后匆匆地离开了教室。

请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分析贾老师的教学过程。

分析:1、上课应有提前量,以便调整好情绪,不要来的太晚,更不能迟到 2、声明自己有病,可能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 3开场白的点名批评影响学生的情绪,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 4、“本来我就不愿教书,遇到象你们这样的学生,我就更不想教了。”属不良暗示 5、他的板书少,语速快肯定会影响教学效果 6、总是问大家:“听明白了吗?懂了吗?”,倒不如说“我讲清楚了吗?”把责任留给自己 7、手机在上课前应当关掉,否则算教学事故 8“下面的问题不是考试的重点,但我还是要讲一讲?...”有些多余,临下课时应总结 9、应给学生提问的时间,不要来也匆匆。走也匆匆

10.实例分析:用心良苦,但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怎样避免,怎样找出改进意见。

赵老师是某大学的一位青年女讲师,今天她穿了一套漂亮的吊带裙,脚上穿着一双高级皮拖鞋,显得分外精神。她走进教室,把随身带来的教具放在讲台上,这才发现不少学生正在热烈讨论什么问题,连上课铃声都未注意到。

她和蔼地向大家招手示意后便开始讲课:“??”她备课认真,讲得流畅而快速。 她偶然注视一下学生,才发现有一些后排的学生又在开小差了。这是她最不愉快的事,便当场点名要求他们收敛。她讲到重点处,习惯地提高了音量,然而竟还有同学说没听清楚,要求重复。她上课的内容很丰富,常常到下课铃响才结束授课,然后布置一些作业。

今天是她教学中最平常的一次,就这次教学活动而论,你认为她在哪些方面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

分析:1、她穿的服装,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服装应以庄重、大方、朴素为宜; 2、把随身带来的教具放在讲台上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学生正在热烈地争论什么问题,应引起教师的注意,并因势利导 4、她和蔼地向大家招手示意后便开始讲课:“??”,不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应改进。 5、她备课认真,讲得流畅而快速。不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把握好节奏。 6、她偶尔注视一下学生,更多的时间干什么了?看讲稿? 7、发现有一些后排的学生又在开小差了,这是她最不愉快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力集中,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的问题而影响自己的情绪, 8、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良表现,如说话等,不要当众批评,可静默数秒,或课下教育。 9、她讲到重点处,应

当配合板书教学,教学重点应当重复。 10、拖堂不是好习惯,有时会影响其他课程,有时会影响学生生活和休息。 课后作业应提前布置,并注意学生的反应。 11、从高校教师的职责和任务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胡锦涛2007年8月31日讲话,检索全文(答题要和讲话紧密联系):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n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 n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 n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指出几个要点:

——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要特别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千方百计帮助农村教师排忧解难。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

——必须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n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注重吸引优秀人才当教师,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到边远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建功立业。要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和培训,加大对师范教育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要改革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必须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n教师是神圣的职业,应该受到全党全社会的尊敬。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全社会尊重教师,广大教师更应该自尊自励,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这里,我想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几点希望。

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n 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广大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 n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

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 n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

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n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并通过课堂教学找关键词, (一)、高校教师的职责(功能)

1、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传授功能) 2、年轻一代良好个性的塑造者(教育功能) 3、学生集体活动的管理者(组织者功能) 4、学生心目中的楷模(为人师表) 5、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良师益友)

6、学生的“心理调节者”(身心健康保健员)

(二)、高校教师的任务1、教书育人2、科学研究 3、社会服务 4、精神文明建设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5个方面,认识对象、认识自己、认识教学、认识育人、认识管理。

(四)、老师要努力做到:07教师节胡锦涛对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期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以上都是学好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现实意义,激励着老师做好教学工作,做好育人工作。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使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高等学校教师明确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诸多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学问题,如高等教育中的学习心理、大学生的认知发展,高校中的群体心理及人际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初步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内容,在走上讲台时能够遵循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规律,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切实提升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第十章 高校教学中的心理问题(22讲) 除第三题,都是闭卷。

1、知识的概念 重要概念,答概念及其类型。191-192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知识的类型: n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n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 n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2、知识学习 P195-204 知识学习是指在知识传递系统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及占有,也就是通过一系列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的领会——感知与理解

知识的保持——记与忆

知识的应用——审题、联想、解析与类化

3、教学直观的形式及评价(看书P197) 开卷 (1)、实物直观: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即直接观察实物。 (如:计算机的研究、苹果的研究、医学院的解剖) 优点:与实际联系密切、真实、亲切 缺点:本质要素与非本质要素容易混淆、受时间、空间和人的感官的限制,认识不一定清晰、准确。 (2)、模象直观:通过对实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如投影、幻灯、图片等。 优点:可以根据观察需要,随意大小变化、动静结合、虚实转换、色彩对比,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 缺点:模象与实物有距离、有差别,只是模拟形象。 (3)、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言语物质化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优点:能运用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无限 缺点: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真实、亲切。 4、问题解决的理论主要有哪些? (概念207-209) 1.试误说 2.顿悟说 3.杜威的五步模式:疑难、分析、假设、检验与评价、结论 4.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创造性思维四阶段): 准备阶段、孕育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 5、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209 1. 知识的储备 3. 问题的呈现方式 5. 原型启发 2. 反应定势与功能固着 4. 酝酿效应 6. 情绪和动机状态 6、如何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要简答,开卷10分,闭卷8分。212) 1. 采用主动的接受学习方式,辅以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和主动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特定学科的教学 2. 教师要注意创造适当气氛,以利于问题的解决 3. 让学生熟悉学科在基本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问题,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发现知识的策略,使学生养成有分析地提出异议的态度,准确地使用自己的阐述解题过程的习惯 4. 把重点放在课题的知识上;放在特定的学科的问题解决的逻辑推理与策略上;放在问题的有效解决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上 5. 理论联系实际 书上:

(1)基本条件的储备

a.具备有关课题的知识并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逻辑推理方法

b.认知因素 c.人格特性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训练 (3)训练的程序

7、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 (重要简答218) 一、培养创造性的教学原则:

(1)创设一种教学民主的学习环境 (2)重视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 (3)引导全面发展与独立思考相结合 (4)提供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 二、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脑力激荡法(开窍反应):集体讨论 (2)隐喻训练法

(3)戴维斯与豪特曼创造力训练法 8、短时记忆201

是瞬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是指信息保持大约为5秒到2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既有来自感觉记忆的,也有来自长时记忆的。

第十一章 1、现代化教育技术 2、现代教育媒体 3、网络教学 4、远程教育 2、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正负效应 (重要)P240-246 书上: 1、网络团体心理 (1) 网络的心理诱惑 A.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高速性、及时性,符合当代大学生追求时效的特点 B.互联网信息的丰富性和开放性,符合大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追求 C.网络的自由性正好符合大学生强烈追求个性的心理 D.网络交往的隐蔽性、广泛性符合大学生渴望真情又怀疑真情的心理特点 E.上网的时尚性符合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 (2)网络诱惑对大学生的影响 A.摒弃或减少接触报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 B.在网上可以快速切换浏览信息 C.网络信息丰富,开阔眼界,但有信息爆炸、信息污染 D.网络是信息宝库,也是信息垃圾场 信息时代的高校教学心理(23讲) 1、计算机网络发展与普及带来的全新的教学形式 (重要) 2、网络人格

(1)自我认知不协调(2)人际关系产生障碍(3)阻塞对真知的内化(4)深埋真实情感 (5)唯我独尊的意志膨胀

3、网络情色:(1)网络色情(2)网恋 4、网络拼凑抄袭 5、网络成瘾 老师总结:

1、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积极效应

1)促进了教学信息的“多媒体”,提高了学习效率 2)实现了教育网络化,构建了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3)促进了教育的全方位开放,推动了教育的社会化

4)促进了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适应了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要求 5)实现了教育的智能力化,促进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现在的大学生早已不满足于课堂和书本给予的知识,因为这和海量的网络信息比起来,其使用方法和新鲜程度显然要落后得多,书架上一本一本寻找的龟速怎比得上鼠标的轻点快捷。 n许多大学还购买了一些专业资料网站的使用权,“中国期刊网”等资料库已被很多学生所熟悉并使用,在这里可以精心研读自己所关注的领域,吸取来自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

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器,而是主动的信息处理器,他们从各种渠道主动参与和得到立体多媒的相关知识。随意采集信息、加工知识和整合思维;网络上的自主学习方式,已经成了年轻人追求的时尚 2、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负面效应

? 网络垃圾 ? 伦理失范 ? 减少锻炼 ? 网络成瘾 ? 网络犯罪 ? ……

网络心理问题的危险人群调查: n美国,在校大学生和家庭主妇;

n瑞士,30岁左右、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男性;

n英国,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受过良好教育的性格内向的年轻人。 n中国,18-30岁为51.2%,89.9%为大专以上文化,其中本科学生为52.79%。 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障碍和道德失范: n1)自我认知的不协调 n2)人际关系的障碍 n3)网络垃圾的影响 n4)网络伦理的失范 n5)网络成瘾

n6)网络犯罪 对策研究:

? 法制与法治 ? 高新科技

? 心理疏导(我参加编写的《让孩子赢在网络时代——健康上网与成才99问》去年8

月获得共青团中央颁发的第九届共青团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化作品奖) ? 心理治疗 ? 医学治疗

3、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带来诸多问题: 240

? 探讨网络团体心理, ? 大学生的网络人格, ? 网络色情, ? 网络拼凑抄袭论文, ? 学生网络成瘾 网络的特征

1、开放性 2、全球性 3、虚拟性 4、身份不确定性 5、平等性 6、个性化 很多大学生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来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相反却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贡献给了网络娱乐与游戏。

? 据调查,46%的大学生上网是为了进行人际交往。大学生充分利用BBS、论坛、QQ

(MSN)、IP、Email等形式进行人际间的沟通。在好奇心、求知欲等的驱使下,大学生在交往内容上一般没有太多的局限。虽然学习和爱情是大学生永不厌倦的话题,但话题绝不局限于此,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可作为很好的谈资,兴之所至,信马由缰。尽管网络交往广阔的交互空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释放压力,但是,这把双刃剑也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扰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造就了一大批“网虫”。

随着网络的普及,由于网络与爱情之间的某种契合度,人们发现了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可同时满足对爱以及安全感的需求──网恋。网络世界的交友模式与现实社会中的恋爱交往模式有某种的共同点,再加上因为网络匿名性的特性,容易使彼此互不认识的男女双方很快地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进而发展为相互心灵上的依赖关系,都是促成网络恋爱快速发展的原因,使得网络上容易擦出爱情的火花。网络恋情不乏喜剧收场,但蓄意网络犯罪也不少 .

为了解当前国内青少年网瘾的状况,研究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对策,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于2007年8月成立课题小组,于9月份开始调查。实地调查的范围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武汉、沈阳、西安等城市,共回收有效问卷11023份。网络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363份。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18日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7)》显示,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目前中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9.72%。 n 报告指出,

网瘾青少年比例接近10%,需要各方继续对青少年网瘾问题加以关注,并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

报告显示,男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比例(13.29%)约比女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比例(6.11%)高出7.18个百分点。18岁~23岁青年网瘾比例较高,达到11.39%。报告显示,目前中国25岁以下网民总规模已达到8294万人,约占1.62亿总网民人数的一半。报告还显示,失业或无固定职业者(16.50%)、研究生(13.95%)和本专科学生(10.99%)中的网瘾比例都超过了10%,处于较高水平;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71%)、企业上班族(6.29%)和中学生(7.57%)的网瘾比例低于总体水平。

第十二章高校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

1、高校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 强调P 248-249

教学测量: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是借助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成绩测验所得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教学测量是教学评价的前提和手段;教学评价是教学测量的结果和目的。 2、高校教学测量与评价对教学活动有何作用? 强调250

1、有利于检验教学成效 2、有利于调整和改进教学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4、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效度和信度 251.254

效度:指测验的有效性、正确性,也就是测验所能达到测量目的的程度,它是衡量一个测验质量的重要标准。

信度:指测验的稳定性、可靠性,也就是测量的前后一致性程度。 4、教学测验的种类 ? 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 ? 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与总结性测验 ? 标准化学绩测验与教师自编测验 5、教学目标 是学生学习所预期的结果。 6、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知道)

教学要有计划、有安排、有评价、有反馈、有主动的调节和有意识的控制(进度、重点、发展趋势)等。7、附加题: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唯物辨证法,红军小战士刘炽随众听讲。毛泽东讲课乡音颇重,且辩证法理论过于思辨,刘不明所以,不久便在台前酣睡起来。旁有红军干部急欲唤醒刘,毛泽东微笑止之。

毛泽东在课堂上何以纵刘酣睡?

n这个小战士就是后来的著名音乐家刘炽 n你对毛泽东的做法有何评价?如果你遇到类似的问题准备如何处理?学习“师爱”的理论以后,你有何感想? 分析:

的学习成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

1. 毛泽东讲课乡音颇重,且辩证法理论过于思辨,是毛自身的问题 , 讲授内容复杂,如何

深入浅出。

2. 毛泽东微笑止之没有制止,是毛泽东师爱的真实体现。

3. 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现象?如何处理?怎样更有效、更能尊重学生的

个性、更能发挥师爱。

附加题: 3、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我们并不对教师说,你们得这样或那样做,但是,我们得对他们说,你们要研究你们想支配的那些心理现象的规律,并且在工作中考虑这些规律和那么想应用这些规律的情况。”

请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谈谈自己的感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hc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