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专题训练

更新时间:2023-04-28 17:5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

的应用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2014·江苏卷)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需要对影像图进行分析,需要模拟堰塞湖决口可能会淹没的范围。遥感的主要功能是获取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和北斗导航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和导航;只有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第2题,图中乙处位于堰塞体滑坡的源头处,其海拔应最高;丙在堰塞体上,海拔高于湖面上的甲,丁在堰塞湖下游河道上,海拔最低。

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回答3~4题。

3.若图中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

A.①B.②

C.③D.④

4.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宽为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 cm×21 cm) B.B4纸(36.4 cm×25.7 cm)

C.A3纸(42 cm×29.7 cm) D.B3纸(51.5 cm×36.4 cm)

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据图可以看出,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内容为喷水池,其建筑面积最小,对比可知④为喷水池,而①为食堂,②为教学楼,③为学生宿舍。第4题,由题干可知,平面图所采用的比例尺表示图上1 cm代表实地距离10 m,故该学校局部用地的长和宽在图上的长度应分别为30 cm和22 cm,对比各选项即可判断出B选项符合要求。

(2014·山东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据此回答第5题。

5.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

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

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

答案:D 解析:GPS具有导航、定位功能,而“获取”是RS的主要功能,“解译”“分析”是GIS的主要功能,所以选D项。

进行交通规划时,需要分析区域的地质地形条件,地基土壤类型承载力越大、地形坡度越小,车辆的通行能力越强。(注:叠加分析车辆通行能力的基本方法:平坦+岩石=容易;平坦+砂土=容易;中等+黏土=一般;中等+砂土=困难;中等+岩石=困难;陡峻+岩石=困难;陡峻+砂土=困难;陡峻+黏土=困难)读下图,回答6~7题。

6.下列车辆通行能力图,正确的是( )

7.可以对区域交通流量进行分析,并对路网规划进行预测的现代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答案:6.B 7.C 解析:第6题,把坡度图和土壤图进行叠加,再结合材料信息,可知B项正确。第7题,GIS可以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之中。

8.动物研究人员经常为野生动物戴上一种特制的项圈,然后把它们放归大自然,以持续追踪并了解动物的生活状况和活动范围。这种做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是( )

①RS ②GIS ③GPS ④GPRS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能追踪说明运用了GPS技术;要了解动物生活状况和活动范围,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则运用了GIS技术。故B项正确。

(2016·河北唐山模拟)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生产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高达90%。科学家描绘了最新的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地区,回答第9题。

9.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不可能有( )

A.对埃博拉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实时跟踪

B.将疫情监控和救治信息集成到图上,使疫情的实时监控和动态防控成为可能

C.可根据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分布情况制作感染危险程度等级图

D.系统可自动生成各国疫情发展统计图表

答案:A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是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不具备实时跟踪的功能。

(2014·福建卷)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0~11题。

10.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11.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

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聚

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

答案:10.A 11.D 解析:本题组考查了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通过读图分析,结合相关基础知识,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10题,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管理;跟踪动态定位是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网络信息不属于地理空间信息,其整合、集成不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获取实时通讯信息是通讯工具的作用。第11题,从示意图中可看出,智慧城市实际上就是高度信息化的城市管理系统,智慧政务、智慧交通和智慧社区都属于城市管理和服务范畴。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提升服务功能。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了解,我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于2014年7月到9月间进行,考察时间为75天左右。此次考察以执行“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任务为主。

材料二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这支科学考察团在向北极前进过程中想要随时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什么?利用了该项地理信息技术的哪些特点?

(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川不断融化,获取材料二所示图片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_____________;冰川的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监测海平面上升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_________。

(3)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熊的生存带来了影响,请设计一个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北极熊生存状态的具体方案。

答案:(1)GPS。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2)RS GPS (3)给北极熊佩戴装有GPS信号发射装置的项圈,GPS信号发射装置每天都向卫星发送信号;科研人员利用互联网查询、记录项圈的移动轨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1)题,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导航和定位,其中定位能够确定某一区域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因此这支科学考察团在

向北极前进过程中想要随时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GPS,利用了该项地理信息技术的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第(2)题,利用遥感获得的资料,通过建立相关的数据模型,能够显示极地冰川的变化并预测出其变化趋势。只有通过GPS才能判读出海平面细微的变化。第(3)题,利用GPS技术实时对北极熊的行踪进行监测,可了解北极熊的生存状态。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一张北京地区的资源卫星遥感图片上,人们惊奇地发现北京城已陷入垃圾的重重包围之中,这些垃圾堆就是人们长期掩埋的生活垃圾。于是人们惊呼:再不采取措施,北京城将变成垃圾场了!

材料二据德国《图片报》2013年8月21日报道,西班牙的一处公园爆发森林大火,450公顷森林被烧毁,在扑灭大火的过程中,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制定灭火计划、作出灭火部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结合遥感工作的原理,试分析材料一中资源卫星是如何发现掩埋在地下的垃圾的?

(2)试分析遥感在减灾防灾的应用中,获取信息方面优势的具体表现。

(3)请拟出与下列三个遥感技术应用领域相关的课题名称。

后的地面反射和辐射光谱就会发生变化,如垃圾中的有机物发酵会产生热量,垃圾填埋处的地温就高,通过遥感卫星图片很容易同其他地区区别开来。(2)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速度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的优点。(3)上海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上海城市绿地调查与规划黄浦江水体污染监测(所列课题与应用领域对应且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遥感的特点以及遥感技术的应用,属基础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s6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