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故事为载体,提升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4-06-10 09: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提升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

摘 要:学习故事是一种运用叙事的形式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进行评价的方式,它有助于提高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基于学习故事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x,我们让教师撰写学习故事,引导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将目光聚焦到幼儿身上,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提升指导的针对性和适宜性。

关键词:学习故事 观察 研究 一、学习故事的概述

⒈理解学习故事的概念:“学习故事”是一种用叙事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的体系,是Margaret Carr教授在课程研发过程中的灵感(Carr,2001)。来自于新西兰的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是儿童在新西兰幼教工作者心中的形象,他们认为儿童也应该建构这样积极的自我认知。学习故事运用于日常教育教学情境中的观察,是用图文的形式记录下儿童学习过程的一系列“哇”时刻,是一系列高质量的“快照”或者记录下来的小片段。在故事里,儿童表现出一种或多种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它与教育随笔、观察记录不同。

⒉了解学习故事的理论依据:⑴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

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儿童的年龄特征为中心而展开活动。幼儿园教学更应该如此,以了解儿童独特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为基础。学习故事里的学习是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力的过程,共同促进儿童整体发展,赋予儿童主导自己学习的权利,并激发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力量。⑵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发展来自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过程设定了人的发展路线。学习故事重视儿童在与周围环境(人、事、物等)互动互惠的关系中、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和发展,并将学习的过程视为一整套和参与有关的机制转变,是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位置从边缘到中心,从“学徒”到“专家”转变的过程,是多元的、复杂的,存在无限机会和可能性的过程。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强调评价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指明了幼儿园教师应该运用观察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观察不仅是教师专业能力之一,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观察研究新创新点

首先,明确观察的目的性。以《指南》中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和典型表现作为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参照和框架,根据幼儿在生活活动、户外体育活动、游戏活动、集中教育、区域活动等五大类游戏中,梳理幼儿行为观察要点,发现幼儿的“哇时刻”。其次,寻找评价依据,抓准关键指标,解读、评价幼儿的学习行为。最后探索适宜性、针对性、有效性的支持策略,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通过研究学习故事,帮助教师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建构生本位,趣本位、学习品质首位的课程目标,有效生成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

三、学习引领,奠定研究基础

理论来自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理论是实践的高度浓缩,是很多问题的共同解法。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树立科学的理念,才能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我们通过走出去、园本培训及自我学习三个途径开展理论培训学习活动。

⒈走出去:⑴委派教师参加省示范园开放活动:郑真真老师参观晋江安海实验幼儿园、童春炫老师参观泉州市机关幼儿园、王舒颖参观安溪实验幼儿园。观摩了各园的特色课程、环境创设、骨干教师活动课和听取了园长的办园特色、成长历程等讲座活动。⑵带领教师参加《泉州市提升幼儿园

教师课程领导力暨美育研讨活动》和参加福建省名师教学引领活动。现场听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省普通教育研究室林媛媛教授等多位幼教专家的讲座和特级教师的现场观摩课。

通过多次的走出去学习,我们既开阔了眼界,更好地反思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吸取了新的知识,拓展了理论视野,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更为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指引了方向。

⒉园本培训:学习故事是我园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使用的一种观察记录方法,对全体教师进行多次理论培训学习。郑真真老师开展的《为什么写和怎么写学习故事》,童春炫老师开展的《幼儿教师观察力的自我建构》,王舒颖老师开展的《学习故事文字书写规范》。教师们每一次的理论学习都是明晰、修正自己的儿童观、教育观,对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更新,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⒊自我学习:通过每月一次的“好书推荐”活动,向全园老师推荐优秀的有关于学习故事方面及幼儿教师观察力提升方面的书籍,如:《观察儿童》《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另一种评价:学习故事》《学习故事与早期教育》等等。引导教师学习阅读,逐步积累观察的具体方法和操作经验,在理念上逐步认同儿童行为观察的价值与意义,在行动上不断清晰观察与课程,与幼儿成长以及自身专业发展之间的内

在关系。

四、准确定位,树立信心

在学习和创作学习故事的过程中,我们让老师们根据自身专业水平,寻找差距,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通过计划的落实来实现自己的个人成长规划。

初级目标:有爱,能看见孩子的闪光点,发现孩子的“哇”时刻(看见)

中级目标:有心,能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发现孩子的兴趣点(看到)

高级目标:有智,能激活孩子原有的兴趣,发现孩子的黄金线索(看懂)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老师们用这三个等级目标检验着、鞭策着自己不断学习、进步,从观念到行为解放幼儿,解放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五、扎实开展研究工作,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通过实践研究与园本研修平台,逐步积累观察的具体方法和操作经验,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 1.借助专题研究,系统掌握观察技术

教师观察技术的系统提升是首要的研究点,我们从认识与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操作,要求教师们主动地去观察“每一位幼儿”与“幼儿的每一天”,借助专题研究进行实践性突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2b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