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110米栏栏间跑节奏的探究

更新时间:2024-05-07 06: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男子110米栏栏间跑节奏的探究

(宁夏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专业2008届 张 雷)

摘要:跨栏跑是一项极限强度非对称的周期性运动,要提高跨栏跑的成绩,除运动员掌握先进的跨栏技术和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外,还要求运动员掌握全程和栏间跑的节奏,节奏是跨栏的灵魂,也是提高跨栏跑运动成绩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跨栏跑; 节奏; 速度

Abstract : Huedle conning is a kind of cyclic exercise with dissymmetrical maximal intensity. In order to crease the speed of hurdle runningwhole joumcy and sctwccn hurdle it s rerequired that athletes should grasp the rcasonaslc rhythm, duringconning in spite of advanccd hurdle running skills and good physical qualityrhythm is not only the soul of hurdle running but also the Key to improve the hurdling performance.

Key words : Hurdle conning ; rhythm ; speed 0 引言

110米跨栏跑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性很强、动作复杂、全身协调配合,对速度、柔韧、灵敏、耐力等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它不但要求运动员具有全面的身体素质、跨越障碍的技术和技能,而且要求运动员必须掌握跨栏跑的合理节奏,节奏和栏感是现代跨栏跑技术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也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必备的条件。

当今世界110米栏项目中可以说高手如云,如:刘翔、阿兰.约翰逊、杜库雷、特拉梅尔、杰克逊等;良好的技术、速度和栏间节奏是致胜的法宝。对于当前本项目世界级高水平运动员中,我国运动员刘翔的栏间跑节奏在悉尼奥运会中和多哈世界田径大奖赛中两次获得冠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栏间跑的过程中栏间三步的步长、步速、步频以及攻栏的姿势和下栏姿势的衔接是栏间跑节奏的主要组成部分。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栏间跑和栏间跑节奏的分析,探究栏间跑节奏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1.2 研究方法

1

1.2.1 文献资料法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电子资料,并对其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汇总,运用了文献综述法对其研究内容进行了研究。 1.2.2 专家访谈法

在以相关文献资料的理论基础上,作者与本院在田径项目中资深的专家及教授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听取了有关专家的观点和意见,采用了专家访谈法进行了研究。

2 栏间跑节奏概述

在栏间跑中“节奏”主要表现为动作的快慢和时间间隔的关系;具体表现在运动员栏间跑的步数和步长,每步的支撑与腾空时间,跨栏跑的节奏包括:全程节奏和栏间节奏。 栏间跑是指下栏着地点到下一栏起跨点之间距离的 3 步;其任务就是:保持节奏、 发挥速度准备攻栏。栏间跑的步长、步频及其步长比例, 影响着栏间跑的节奏和速度。栏间跑节奏是指运动员在跨栏的过程中栏与栏之间身体协调、积极用力、起跨腿和摆动腿做合理的剪角动作,腿臂协调配合共同完成跨栏技术动作并保持较高的速度在跑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节奏感。它主要表现在动作的时间和空间的特征上,合理的腾空时间与支撑的时间是决定栏间跑节奏的主要因素。

3 栏间跑节奏的影响因素

3.1 正确的起跨技术对栏间跑节奏的影响

正确的起跨技术要求运动员有较适宜的起跨距离、身体重心有较大距离的积极前移以及适宜的起跨角度。跨栏跑运动员的身体重心运动轨迹平稳、波动小,在起跨前和下栏后都采用高支撑跑的技术,力争缩短支撑时间以提高步频,起跨攻栏是在跑与跨的连接点利用支撑反作用力而腾空过栏,起跨技术的好坏决定过栏速度,能较好地保持水平速度。 3.2 适宜的起跨角对栏间跑节奏的影响

起跨腿蹬地角度大小对过栏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有直接影响。起跨距离过近会引起起跨角度增大,容易造成跳栏和摆动腿踢栏,导致身体重心轨迹抛物线过高而延长滞空时间。如起跨距离过远,相应会使起跨角度过小从而引起身体前倾角度过大,而不利于屈膝高抬摆动腿,这样完成起跨过栏较为勉强,也对运动员心理形成不良影响。且起跨点和落地点比例失调,不利于连接下栏第一步的启动,减少

2

了水平速度,增大了第一步的负荷量。而适宜的起跨角与起跨距离为68-72度、2-2.20米。

3.3 下栏主动下压摆动腿与着地支撑对栏间跑节奏的影响

下栏着地是指身体重心达到最高点开始到摆动腿落地支撑这一动作过程,下栏着地瞬间的动作对栏间三步跑的影响很大,也是导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减速的一个主要原因。摆动腿积极下压才有可能保证起跨腿迅速提拉为栏间跑创造条件,摆动腿积极主动下压支撑有利于身体重心的转移,使身体重心尽量保持在水平位移上,同时,摆动腿积极下压为起跨腿迅速提拉摆越栏架作准备,使其栏间跑节奏保持不变为下一栏创造条件。因此,增强跨栏步下栏着地时的重心垂直及速度的稳定性,对抑制运动员跨栏跑过程中重心水平速度的损失也有促进作用。 3.4 下栏第一步对栏间跑节奏的影响

由摆动腿“扒地”转为后蹬,起跨腿快速大幅度地提拉到人体的正前方,进而加大第一步的步长,减轻后两步的负担,且又是完成栏间三步跑节奏的重要因素。在实践中发现,人们往往更多地重视起跨腿提拉的速度,而忽视提拉的幅度,形成起跨腿提拉过栏后其着地点与跑进方向不在一直线上,有的甚至偏离较多,这势必造成第一步过小,影响整个栏间跑。事实上与其强调起跨腿的快速提拉、迅速着地,不如强调提拉快摆到位,向前迈进。必要时可以适当增加其向前提拉的时间,从而加大第一步的步长,对高水平运动员而言,第一步着重是到位与速度,只有成功跑出了第一步,才算真正实现了跑跨的过渡结合,有利于跨栏跑的后两步。 3.5 每一跨栏周期步长、步速的变化对栏间跑节奏的影响

合理地分配各步的步长是获得理想栏间跑节奏的关键因素。如果步长分配不

理想,就会妨碍栏间的节奏,影响速度的发挥,出现“跳步”的不良动作。由于栏间距是一定的,而栏间三步的步长是不相等的,而且步速和每一步的支撑、腾空时间也有变化,这就构成栏间跑的节奏。栏间跑第一步与跨栏步下栏紧密相连,栏间距第一步的步长较短、步速也不高,这是因为栏间第一步的腾空时间较长和着地支撑的膝关节、踝关节缓冲力小,蹬地力量不足而造成的。栏间第一步的水平速度因过栏而有所下降,蹬地起步时膝关节始终伸直,因而步长短于后两步。然而,这一步却是承上启下实现栏间快速跑进节奏的关键步;栏间第二步是快速跑进的关键。在第一步获得速度的基础上,步长有所加大,动作结构和支撑时间关系大致接近短跑途中跑的动作技术,因而是栏间三步最大的一步。栏间的第三

3

步是为起跨攻栏做准备,为了快节奏、高重心地上栏,跑进时必须适当缩短步长,其步长比第二步短15-20cm,与此同时,摆动腿要适当抬起,放腿积极迅速,着地点靠近身体重心的投影,双臂摆动要靠近躯干,动作幅度不能太大,这样有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摆动腿的异侧臂应稍稍抬起,肘部做出小幅度的划弧摆动动作,这样做留出起跨腿过栏时膝关节向前上方摆动的空间,有利于快速过栏的节奏。

3.6 栏间三步的步长对栏间跑节奏的影响

合理分配各步的步长是获得一个好的水平速度的重要环节,如果步长分配不

合理就会妨碍栏间节奏,影响栏间跑速度的发挥。出现“跳步”的不良动作,从步长分配、支撑与腾空时间比例、速度变化这三

种因素来看,合理的步长应该是三步的差距不应过大。实践证明,第一步非常重要,它是奠定栏间跑的节奏和保持较好速度的重要环节。栏后第二步的比例是时间短于腾空时间,原因是经过第一步后进入了正常的跑姿,恢复了正常的速度,而栏间跑的第二步又是速度最快的,因为它是在第一步所获得速度的基础上,加大了向前蹬地力量。技术越好速度波动值就越小。第三步的支撑时间与腾空时间的比例又接近一步。栏间跑的第一步主要是迅速把跨栏动作转为平跑动作,第二步主要是合理发挥跑的技术,增强跑的节奏,第三步主要是既要保持和继续发挥速度,又要为跑跨下一栏做准备,创造有利的上栏条件,从而促进跑的节奏。根据跑的特点,它所有的时间是由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组成的,而跑这一类运动中支撑和腾空时间是相辅相成。因此,只有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比例适中才是合理的节奏。 3.7 栏间跑腿的支撑时间与腾空时间的比例对栏间跑节奏的影响

栏间跑节奏的重要指标表现在腿的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的比例上。短跑从起跑开始,为了获得速度蹬地用力的时间,支撑时间应该长与腾空的时间,随着速度的增加,这个比例也在变化,到了途中跑,这个比例就和起跑疾跑时相反了。跨栏这个项目也是这样,栏后第一步的支撑时间长于腾空时间,原因是过栏腿下栏后的着地缓冲,加长了蹬地用力的时间。这说明:下栏制动小,缓冲时间短,转入第一步蹬地要快。因为第一栏蹬地快对奠定栏间跑的节奏和保持一定的速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栏后第二步的技术指标应与平跑相同,腾空时间长于支撑时间;第三步的比例应该近第一步的比例,这一步是决定下一个栏的起跨并保持水平速度的重要因素。在栏间跑的过程中三步比较合适的比例应该是支撑和腾

4

空的时间相等或支撑短于腾空。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110米栏栏间跑及栏间跑节奏的分析,阐明了节奏对跨栏技术动作的重要性,合理正确的把握节奏对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 4.1 结论

栏间跑的第一步在下栏着地时, 通过支撑腿踝关节及脚掌力量充分支撑、有力蹬伸, 起跨腿快速带动髋向前提拉完成的, 有很强的加速能力。第三步抬腿略高、大腿积极下压, 身体重心迅速前移, 脚落地点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保持身体快速向前的速度,为栏前起跨攻栏做好准备。第三步应做及时有力的起跨,形成所谓的栏前步短,由于它是栏间跑最后一步,这就决定了栏间跑的三步步长比例为小、中、大。但三步比例最好不要相差很大,三步合理的时间与空间关系,既有利于快速越过栏架,又为下一个跨栏周期的栏间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此形成了一系列的跑跨与跨跑有机结合的动作技术,为全程跨栏跑保持良好的速度和节奏创造了条件。下栏主动下压摆动腿,着地点距身体重心投影点要近,着地角应较大,这样能减少支撑时间,也便于过渡到栏间跑,有利于保持高重心,加快起跨腿以髋为轴向前提拉和髋部的前移速度。合理的栏间三步和跨栏步相结合形成栏间跑的节奏,使其栏间跑节奏连贯、清晰明快。 4.2 建议

综上所述,对于培养良好的栏间跑节奏给予以下建议:

从跨栏跑的技术动作结构来看,栏间跑的技术动作包括支撑和腾空两个时期,其中缩短腾空时间和提高腾空时期的动作速度消除多余动作,以及提高支撑时期的快速缓冲与蹬伸效果是提高跨栏全程跑速度与节奏的核心。掌握跨栏项目的技术特点,把握节奏感这一重点、难点,科学合理的指导教学和训练,在运用的过程中,从正确的动作技术着手,分别从攻栏、过栏、下栏及栏间三步的步长、步频、步速等多方面培养其良好的节奏感,提高时空感知能力。

5

参考文献

[1]汪静华,李宁.跨栏步与栏间跑的动作技术分析[J].武汉体育学报,2000(1). [2]张建华. 影响男子110栏成绩的重要因素[J].湖北体育科技,2000(4) [3]王猛,张晓宁,马飞.110米跨栏跑节奏特征及训练方法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2005(9)

[4]许以诚,米卫国,张蒙汉.刘翔110米跨栏栏间跑节奏分析与诊断[J].北京体育大学,2006(8)

6

致 谢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易伯屏老师给予了我悉心的关怀和精心的指导,他在整个论文的指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使我顺利的完成了本文,并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向易老师表示深情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此外,对在本文撰写过程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b5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