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更新时间:2023-08-13 04:41: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诗 歌 鉴 赏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人物形象

(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 歌 形 象

(偏重叙事的诗歌)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

(主要是咏物诗)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景物形象

(偏重写景的诗歌)

人 物 形 象 鉴 赏

课文回顾:

温庭筠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 《木兰诗》中的木兰形象 《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刘兰芝 这些都是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李白的《月下独酌》 苏轼的《定风波》 岳飞的《满江红· 写怀》 这些都是抒情主人公(诗人)的形象

诗歌形象鉴赏之

考点阐释: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 人称的写法。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陈子 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人物形象。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 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 《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自我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一 般指抒情主人公)

他人形象(诗中主人公形象)

古 典 诗 歌 之 人 物 形 象

静夜思 李白

长干曲崔颢君家何处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或恐是同乡。

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 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 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 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 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 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 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 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 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 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 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 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 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 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 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 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 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 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 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 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 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 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 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 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 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 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 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 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 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 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知识积累·常用术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 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 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如何正确分析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1. 知人论世,关注人物背景、社会背景和创作 背景。 2. 从人物的肖像、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等 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 3. 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 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 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试分析人物形象 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 登幽州台歌 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 随军出征。武攸宜兵败,情况紧急, 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 陈子昂 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 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 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 前不见古人, 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 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 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 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 后不见来者。 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 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 念天地之悠悠, 台,遗址在今北京市),写下了 人形象。表现了怀才不遇的 《登幽州台歌》 旷古之愁。 独怆然而涕下。

方法二: 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 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 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 的少女形象。 2、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 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 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 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3、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方法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

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 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 承载的思想感情。

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然: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 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 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温馨而富有 生机、高雅,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 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模式

(1)步骤一: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身份、 性格) (2)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 征(性格是如何展现的) (3)步骤三: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 (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例题引路: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什么形象

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5分)

描写了一个不怕天寒雪大,专心钓鱼的渔翁形象。 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形体虽然孤独, 形象的特征 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这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 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ei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