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分析

更新时间:2024-04-25 13: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描写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1.从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正面描写)

(1)肖像描写。

小说描写人物的肖像主要是用它显示人物的性格。肖像描写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静态肖像描写,一种是动态肖像描写。小说中,动态肖像描写运用得比较多。动态肖像描写可以从人物一系列的肖像变化中,透出人物的遭遇和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例如,鲁迅的《祝福》就描写了祥林嫂三个不同时期的肖像——这三次肖像描写,不仅深刻地展示了祥林嫂苦难的一生,概括了农村妇女受尽地主奴役剥削和封建礼教摧残迫害的惨象,还暗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2)动作描写。

动作是判断一个人性格的主要标志,包括人的举手投足和跑跳坐卧等。例如,《荷花淀》写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时是这样写的:“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手指“震动”,是由内心震动引起的;“吮了一下”,是为了掩饰心情,不让丈夫察觉。再仔细分析,我们则会发现这一动作包含着很多内容:孩子还不顶事,爹又有病,家里有困难,自己又眷恋丈夫,所以听到丈夫要参军上前线,水生嫂内心不免要震动;但是,她毕竟深明大义,理解丈夫的行动,而且她在青年妇女中又一贯积极,所以还不能表现出拖后腿的样子。由此可见,“手指震动”和“吮手指”确实真实生动地展现了水生嫂的内心变化。 (3)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能表现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爱好、思想感情等。例如,《故乡》中“我”和杨二嫂的那段谈话,就形象地揭示了杨二嫂这个小市民刻薄、自私、鄙俗的性格特征,透视了她被剥削阶级意识和恶习侵染的丑恶灵魂。相比之下,“我”的神态则是愕然、惶恐、嗫嚅,直至闭了口,默然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小说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着自己的性格特征。

(4)心理描写。

小说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内心独白。这是一种直接剖析人物思想活动的心理描写方法。例如,《水浒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提辖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这段心理描写,写了鲁达对这个不曾料到的人命案的认真思考。但是,他逃避官司只是因为担心没人送饭。这说明他即使仔细考虑,也不过是“鲁达式的思考”。(2)动作暗示。这是一种以动态的方式,通过对动作、表情的描写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例如,《项链》中有这样一段话:“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这段文字就充分展现了马蒂尔德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她拿到项链后的狂喜之情。(3)通过梦境、幻觉写人物的思想、愿望。这是一种展现人物精神世界的特殊方式,常用来显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曲折历程。例如,《红楼梦》中的“病潇湘痴魂惊噩梦”,以及《人到中年》里陆文婷似梦似幻的回忆等,都很好地展示了人物内心的变化。【(1)(2)(3)的细分仅作拓展 知晓即可 心理描写往往是内心独白】

2.从侧面描写人物。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我的叔叔于勒》关于于勒的叙述和结尾景物描写,都属于侧面描写。

3.从细节描写入手。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上面提到的《故乡》一文的肖像描写和《范进中举》中的语言、动作描写,实际也都是出色的细节描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27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