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福建土楼

更新时间:2023-10-17 02: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福建土楼

摘要:福建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是中原汉民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历经多次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福建土楼以历史悠久、造型独特、规模宏大、文化底蕴丰富而闻名于世,已成为客家文化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浓缩、抽象符号。客家土楼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民间夯土版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成就,更是集中国民居建筑艺术精华之大成的宝贵实物。本文主要介绍了土楼的建筑功能、造型特点及其旅游价值。

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土楼、建筑功能、布局、装饰工艺、旅游价值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是一种集体聚居的生土夯筑的大型建筑,形式多样,且因地制宜,与周围山水和谐相处。土楼成为世界遗产之一员,说明这一承载着灿烂历史的建筑形式进一步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从福建省南部的中等城市漳州往北朝龙岩出发,从闽南跨越到闽西的狭窄山道??在有水田的山谷中蜿蜒而流的河岸膨出的地方,恰似大地盛长的巨大的茸草一样,圆圆的土墙建筑物点点相连。或似黑色的UFO自天而降一样,飘荡着好几个环形的瓦屋顶。那真是好像拔地飞腾而上,又似从天空舞降而下来的不可思议的光景??”这是日本建筑学家茂木计一郎首次看到圆形土楼时的强烈感受。这就是福建土楼,它有宫殿建筑的宏伟壮大,有封建府邸的雕梁画栋,有城堡的精密防卫,有久经历史的文化韵味。但它又不是被贴上某个时代标签的帝王产物,不是现在只能被世人崇拜回味的历史,它只是生长在山间野里的民间住宅,至今还活灵活现的分布在大片的疆土上,被普通人使用。

一、土楼的建筑功能

那数以万计用生土夯筑而成的永定客家土楼,错落有致、蔚为壮观,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令人惊叹、令人陶醉,它具有着如下功能: (一)居住功能

土楼是对外相对封闭的内向型建筑,在建造之初加以考虑,经过勘察地貌,相土尝水,人们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建筑的基址,并开凿打井以解决内部用水问题。在一些土楼的内部,布置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疏导生活用水和雨水排出,使建筑保持卫生的环境。由于只在三、四层开窗,窗户不能成为光线的来源,而巨大的天井提供了采光,同时也保证了每户的通风需求。另外土楼的墙可达1~2米,夏天室内凉爽,冬天阻挡寒风,内部环境较为温暖。 (二)防御功能

福建土楼多具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阻止了敌人从外入侵,窗口外小内大便于了里面的人向外观察,也称为箭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

另外楼内具有固定的谷仓,可储存战时所需粮食,并在楼内饲养家畜,起到了一定的补给作用。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

二、土楼布局

作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风水在客家土楼的建造布局中也有相应的体现。建筑大多靠山近水向阳,注重其周边的山势和河流流向,并且特别重视门的朝向。如永定湖坑乡福裕楼,建筑面对河流,门开于一侧,并正对水流经过方向,寓意着财源滚滚。同村的振成楼,平面布置为八卦形,两口水井代表阴阳两极,相距不远水位的额高低和水温却不同,不禁令人称奇。

从土楼建筑本身来看,福建土楼的布局绝大多数具备以下3个特点:

(1)中轴线鲜明,殿堂式围屋、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方形楼等尤为突出。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圆楼亦相同,大门、中心大厅、后厅都置于中轴线上。

(2)以厅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且有主厅。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即使是圆楼,主厅的位置亦十分突出。

(3)廊道贯通全楼,可谓四通八达。但类似集庆楼这样的小单元式、各户自成一体、互不相通的土楼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区为数极个别。 三、装饰工艺精湛高超

永定土楼内部装饰华丽、精致、细腻。这些装饰,一般都在土楼的公共部位或显眼的地方,显示主人的文化涵养与身份地位,美化土楼的环境,展现豪华的气派。

1、屏风

土楼内门窗屏风精湛的雕刻,大都见于中厅的屏门及镂窗上。许多土楼的屏门木雕各具特色。硬木制作的屏门上,有的浮雕,有的镂空,还镀金镶边。雕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花鸟虫鱼,有山水楼台,更多的是人物活动,刀工流畅细腻,人物栩栩如生。

2、梁柱

不少土楼的门厅、中厅等处梁柱间装饰木雕,有卧狮、飞鹤、莲花、松苞等。如振福楼内环中厅梁间的镂空莲花,工艺精致,各有变化。有的雕饰还敷以浓墨重彩,显得更加鲜艳夺目。

3、石柱和柱础

石雕饰物大多在门、厅等处,雕工精致,所费不赀。如振成楼、振福楼等许多土楼的大门、中厅等处的石柱高大雄伟,柱上镂刻对联,而在门柱前的“石鼓”(门枕石)、大厅的柱础上,一般都有浮雕,而且富有深刻的寓意。

4、泥塑、彩塑

高大的土楼大都有泥塑和彩塑。有的土楼在楼门的上方用灰浆塑门牌,楼名用阳文(或阴文)塑于门牌内,周边还塑飞蝠、彩蝶及花草等衬托。屋脊两端鸱吻高翘,垂脊下端卧兽匍匐。檐牙高悬,瓦口溢翠,屋脊等处彩塑鲜艳,富丽堂皇。大土楼中还随处可见用蓝、绿等色琉璃花格镶嵌的屏风、栏杆和漏窗等,与泥塑、彩塑一起,给凝重的土楼注入了活泼与光彩。

5、壁画、书法、墙饰及画屏

土楼中的壁画、书法等艺术,大大增强了土楼的文化氛围。许多土楼除大门的对联外,楼中大厅等处的对联还用木刻或石刻,书法精湛,寓意深刻。有的土楼还珍藏着画屏,这些画屏有的是贺大楼落成的,有的是贺楼主寿辰的,做工精细,色彩鲜艳,描绘风景人物生动,古朴美观。

此外,有的土楼个性化装饰也各具特色。如古竹五实楼前土墙上的镇煞雕塑

——衔剑狮头,威风凛凛;振成楼内环二层的铸铁雕花栏杆,典雅高贵;振福楼外大门的铁制拼花门扇,美观实用;福裕楼内的绿色釉面琉璃花格屏风,文雅大方;永豪楼、永康楼的天井用规格的石板拼成图案,粗犷豪放而不乏优雅;还有许多大楼的门厅、天井、门坪等处,全用小鹅卵石砌成图案,或圆或方,极具观赏价值。

四、土楼的旅游价值

土楼被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其精湛的生土建筑和夯土建筑堪称世界一流,被誉为建筑艺术的“世界奇葩”。除此之外,其完整的村落布局,完好的山水生态以及土楼人家的生活形态,都是很好的和谐生活的最佳标本。土楼楹联、土楼风水以及各种仍活跃的民俗风情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更是绝佳的旅游资源。如果以具有一定旅游开发价值的土楼村落占地面积来估算,土楼总面积是丽江古城的近百倍,理论上讲,土楼的年游客容量可以达到数千万人次。另外加上田园气息浓厚、森林覆盖率高、儒家文化作为其核心文化都是吸引各方游客的重要因素。

福建土楼及其聚落选址建造都是与自然山川灵气完美结合的典范。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是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作为客家文化的象征,为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变迁提供了特殊的见证,它是一种活着的文化,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1】张昉 土楼建筑与文化,中外建筑,2006(06)

【2】詹石窗.土楼的文化底蕴与价值田.东南学术,2001(04). 【3】谭抗生 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空间研究,硕士论文集,2008

【4】谢重光 土楼之根与土楼文化的精髓,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06) 【5】吴兴帜 客家土楼的结构功能与文化隐喻,百色学院学报,2009 (04) 【6】林镜贤 土楼与土楼文化的几点浅见,客家研究专辑,2002(01) 【7】黄汉民 倾听\福建土楼\的呼唤,建筑创作, 2006 (0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f2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