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 5 教育调查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28 10:5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五、教育调查研究
(一)教育调查研究概述
1.含义: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2.类型:①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②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预测调查;③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法;
3.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①确定调查课题;②选择调查对象;③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④制定调查计划;⑤实施调查;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二)问卷调查
1.优点:①调查过程的标准化;②调查形式的匿名性;③调查的范围广;④适用于大样本,效率高;⑤结果较少地受主、被试交互作用的影响;⑥结果较易量化;
2.局限:①灵活性问题;②主试无法直接观察每个被试,无法记录其答题时的反应;③问卷的效度问题也应予以关注;
3.问卷的结构:①指导语;②问题;③结束语;
4.问题的设计:
(1)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①关于问题的内容与表述;②关于问题的数量(时间为20-30m);③关于题目的排列;
(2)问题的形式:①结构型(封闭式问卷)②非结构型(开放式问卷)③综合型;
(3)问题答案的格式:是否式;选择式(菜单式)、评判式(排列式、编序式)、等级式、等距式、划记式;

(三)访谈调查
1.优点:①灵活性强;②能够使用比较复杂的访谈提纲;③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资料;④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⑤容易进行深入调查;
2.局限性:①样本容量有限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②无法控制主试对被试的影响;③干扰性因素、不可控因素较多;④访谈结果不易量化;
3.类型:①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②一次性和重复性访谈调查;③个别和集体访谈调查;
4.过程:①选择访谈对象;②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③正式访谈(包括初步接触、进行提问、注意记录和结束访谈四个步骤);

(四)测量调查
1.含义:用一组测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收集资料数据进行研究的方法;特点是根据一定的法则,以测试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并且进行量化分析;

2.类型:
①定名测量,数字仅代表事物,无绝对零点,无相等单位,不能进行量化和四则运算,其适用的统计方法有次数和百分数;
②定序测量,数字仅代表等级或顺序位置,无绝对零点,无相等单位不能进行四则运算,其适用的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数等;
③定距测量,无绝对零点,但有相对单位,能进行

加减运算,其适用的统计方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等;
④比率测量,最高级别的量表,有绝对零点和相对单位,可进行任何形式的运算;
⑤学业成就测量,也称教育测量,最后以学习成绩来表现;
⑥智力测量,也称一般能力测量;常用的有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量表、瑞文推理测验等;
⑦能力倾向测量,测被试潜在的某种能力,以了解其发展的可能性,预测个人能力发展倾向;
⑧人格测量,也称个性测量,较为著名的有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验等;
3.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
①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的度量,它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测量效度就是指测量的结果是否能真正反映测量的目标和意图;
②信度,测量可靠性的度量,它是鉴定测量的结果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注意低信度的测试效度一定低,但低效度的测试信度不一定低;
③难度,即受测团体中被试者在答案范围内回答题目的程度;
④区分度,即题目对受测者作答反应的鉴别程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t8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