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更新时间:2023-11-09 17:26: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以、世界文化遗产

1、面临的形势:难以抵御的自然灾难、频繁发生的战争 、近代以来特别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使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不断遭到破坏。 2、世界遗产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3、保护措施: (1)《世界遗产公约》 (2)世界遗产委员会 4、文化遗产的登录标准

(1)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 (2)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 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的特殊的见证;

④可作为一种建筑物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 的影响下容易变得损坏;

⑥与具特殊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5、世界遗产的申报认定程序

(1)各缔约国必须预先拟定一个《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开列本国此后五到十年准备申报为世界遗产的项目,送交世界遗产中心备案。

(2)每年2月1日前,从预备清单中挑选认为已经完全成熟的项目,提交正式正式的申报文本。

(3)经有关的国际专家考察评估后,世界遗产委员再于第二年7月进行审议,认为完全符合条件的,予以确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公布。 6、 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1)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

(2)它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 (3)它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7、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1)真实性:是指遗产产生时以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牲。

(2)完整性:一是指范围上的完整性,二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 (3)还规定各缔约国应就本国的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提交定期的报告。

二、外国的文化遗产:

1、古埃及的历史遗产 金字塔

(1)背景:①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②埃及法老对全国实行专制统治。

(2)出现:公元前27世纪法老昭塞尔的“阶梯形金字塔” (3)全盛:第四王朝时期

(4)分布:今天开罗东北部、尼罗河西岸孟裴斯和从吉萨到代赫舒尔 一带。

(5)代表作:位于开罗西郊吉萨高地的金字塔群。包括三大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以及多座小型金字塔。 (6)建筑艺术

①胡夫金字塔:规模最大,结构复杂精密。

②狮身人面像:将人的智慧与狮子的威猛合二为一。 阿布辛拜勒神庙

(1)价值:是努力比亚遗址中最雄伟的代表性建筑

(2)搬迁的背景:①1959年,埃及政府为控制尼罗河水泛滥,决定在尼罗河上游修建 阿斯旺水坝。

②1960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国际社会提供援助,以抢救努比亚遗址。 ③1960年,34个国家派出考古专家实地调查和勘测,决定整体搬迁,易地保存。

(3)搬迁的意义: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抢救活动,是人类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壮举。

②显示了人类对自己历史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意识的提高。 ③搬迁使历史文明得以延续和传承。

2、古希腊的文化的遗产 雅典卫城:

时间:公元前800年,为祭祀雅典城保护神雅典娜而修建。 主要建筑:山门、伊瑞克提翁、帕特农神庙等建筑。 建筑艺术:布局巧妙,各个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 主要特色是柱廊。 帕特农神庙宇

地位:是雅典卫城中最负盛名的建筑 艺术成就:外观宏伟壮丽,,雕刻精致华美。 奥林匹亚遗址

用途:是宗教圣地和体育竞技中心。

体育成就:公元前776年,举办了第一届体育竞技盛会。此后,每四年举行一次。 3、古罗马的文化遗产 大兽场

(1) 出现:公元80年。

(2) 结构:由观众席、表演区和地下室三个部分构成。 图拉真广场和纪功柱 (1) 图拉真广场:

①出现时期:罗马帝国时期 ②建造者:皇帝图拉真。

③结构:拱门、庭院、大厅、图书馆、纪功柱、图拉真市场 ④价值:最具有创新意义的是附设了加强为公众服务的倾向。 (2) 纪功柱:

①建造时间:公元106--113年。 ②目的:纪念远征的战功。 雄伟的万神殿

(1)建造时间:公元118--125年。

(2)目的:用于崇拜以天上的星宿为代表的希腊与罗马的各位天神。

(3)结构:由门廊及正殿两部分构成。 众多的凯旋门

(1)目的:纪念战功

(2)代表:提图斯凯旋门和君士坦丁凯旋门。 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文化遗产 佛罗伦萨:

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1)时间:1471年完工。

(2)设计者:菲里坡·布鲁内列斯奇

(3)意义: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乌菲齐博物馆:

设计者:乔治·瓦萨里

藏品:达芬奇的《天使》、拉裴尔的《圣母像》、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和《春神图》等。

价值:是欧洲和世界的艺术宝库

帕拉蒂纳美术馆:藏品有拉裴尔的《椅子中的圣母》、《戴面纱的女人》,提香的《英国人画像》 罗马:

西斯廷小教堂及其壁画 时间:1457—1481年 壁画:

特点:场面宏伟,情节复杂,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 代表作: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 圣彼得大教堂

设计者:布拉曼特 竣工:1626年

特点:①外观最显著的部分是大圆顶 ②正门长廊下镶嵌着乔托的名画《小帆》

③正门向右拐角处有米开朗基罗的大理石雕像《哀悼基督》 ④内部分为五个长方形大厅

⑤以方尖碑为中心,有椭圆形广场和小梯形广场 5、戈雷岛

位置:非洲最西端,自然条件优越,距北美最近

历史:葡萄牙殖民者首先发现了戈雷岛;后在葡萄牙人、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之间十几次易主,一直到1960年塞内加尔独立。

作用:一直充当贩卖黑人奴隶中转站的角色。 时间:18世纪

修建者:荷兰殖民者

作用:关押、屠杀、交易奴隶的场所 新生:1960年

6、奥斯威辛集中营

背景:纳粹的种族主义理论 建立:1942年

布局:由三个大集中营和近四十个小集中营构成。 罪恶:监禁、灭绝、掠夺、奴役、实验

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让世人牢记这段血腥黑暗的历史,警惕历史悲剧的重演。 德国对历史的深刻反省:德国总理勃兰特和科尔先后在犹太人纪念碑前跪下

三、中国的文化遗产:

1、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建筑风格

(1)因地而异,就地取材,用险制塞 (2)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3)朴实浑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 特点:以烽燧内报警系统、城墙为前沿阵地,敌台为前沿战斗据点,关为区域防线的支撑点,后方城障为纵深防线,以军用道路互相联系沟通 丰富的文化内涵

建筑艺术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布局巧妙,结构合理; 装饰艺术成就很高;

文学方面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民间传说、说唱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作品。 巍峨的历史丰碑

有效地保护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 促进了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

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2、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来的兵马俑

秦始皇陵

修建目的:为死后能让自己的灵魂继续享受生前的尊严和荣华富贵 阶段:第一阶段:从嬴政即位到统一六国(前246——前221年)

第二阶段:从统一六国称始皇帝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21年——前210年) 修筑者:既有刑徒,也有服役的农民,还有来自各自官府和民间的工匠

结构:分内城和外城。以陵寝、地宫和陪葬墓等为基本格局 影响:开创了后世帝王厚葬之风的先河。 神秘的兵马俑坑

发现:1974年被告陕西西安临潼农民偶然发现 特点:共有四个,为坑道式的地下土木建筑结构 意义

(1) 是秦代雕塑艺术品中的杰作,反映出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

(2) 为我们研究秦朝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

的实物资料。

3、西藏的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

组成:包括红宫、白宫和僧舍三大部分 历史文化价值:

①珍藏的文物具有高度的文化艺术价值。 ②也是千余年来藏汉等民族友好交往的见证。

③有力地证明西藏历史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④呈现藏汉合璧的风格,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 大昭寺

由来:7世纪中期,松赞干布为安置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带来的两尊佛像而建立。 9世纪时改称大昭寺。 建筑特点:坐东朝南,建筑平面呈凹字形,中轴线上有门廊,庭院和经堂大殿,周围有僧舍、库房等。

文物:释迦牟尼鎏金铜像、《文成公主进藏图》、乾隆皇帝颁赐的金瓶、唐蕃会盟碑。 罗布林卡

建筑时间:18世纪

特点:正门是融汇藏、汉两族建筑艺术的宫门,气势非凡。

园内建有各种宫殿、别墅、凉亭、水谢、栽种奇卉异草及各类花木 林木草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4、北京故宫

修建:明朝永乐年间

基本布局:前朝后寝,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

布局: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组宫殿。 用途: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发布重要命令的场所。

建筑特点:建筑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建筑多用奇数。 内廷:

布局:以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为中心,后面是御花园,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 用途:是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

建筑特点:建筑严谨富丽,具有阴柔之美;建筑多用偶数。

文物:105万多件。有绘画、书法、玉器、青铜器、陶瓷;大量珍贵的图书典籍、明清档案等。

建筑思想:除满足帝王生活、理政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表现至高无上的皇权。

5、颐和园

历史地位:

(1)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2)整座园林集中建筑精华,并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和谐的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主要构成: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分为政治活动区、居住区和游览区。 主要景物

(1)政治活动区:以仁寿殿为中心,包括南北两侧的配殿和仁寿门处的南北房群 (2)居住区:以乐寿堂为中心,包括玉澜堂、宜云馆和德和园。 (3)游览区

万寿山前山:千步廊、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智慧海 昆明湖:

特色:呈现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 主要景观:西堤、玉带桥、十七孔桥 后山后湖:四大部洲、苏州街、谐趣园

6、突显皇权的明孝陵

选址: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 时间:1376年至1405年 设计理念:突出皇权

模式:前朝后寝和前后三进院落 影响:成为明清一代皇陵的定制 布局

分为神道和陵寝两大部分 建筑特色

(1) 气势雄伟壮观(2)建筑整齐对称,造型严谨,金碧辉煌,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谢。 (3)人工建筑与自然形态和谐统一。

7、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

选址:北京昌平黄土山 时间:1409 布局

依山建陵;主神道(路)是整个十三陵的枢纽和主轴线;神道南端有高大石牌坊和大宫门;各陵都一律采用“前朝后寝”陵制;将建筑人文美和自然风景美巧妙结合。 明朝兴衰史的缩影

(1)长陵的恢宏壮丽,使人感受到明初永乐年间王朝的强盛; 分外简陋的崇祯帝思陵,让人看到亡国之君子一的穷荒潦倒; 穷侈极欲的世宗永陵和神宗定陵最讲究、最豪华; 被废的景泰帝在十三陵中没有一席之地。

(2)前朝后寝”规制,反映了皇权的绝对权威;

严厉的“下马碑”和禁止出入禁约,反映了皇权的不可侵犯,君臣规矩不许逾越; 十三陵主神道上石兽、文武百官石像为死后的皇帝服役侍立,反映皇权无比威严; 火焰牌楼等神化建筑,象征死去的皇帝威焰仍然冲天,神圣不可侵犯。

长陵:规模最宏伟,规格最高,用料最优、做工最细;为十三陵陵区的主陵; 定陵

时间:1956年

文物:神宗金冠和皇后的四顶凤冠、若干金壶玉碗、明代青花瓷和“明三彩”瓷器、各种织锦一百多卷。 8、平遥古城

历史沿革:可上溯到西周宣王时期,从北魏开始,平遥即作为县治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明朝初年,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城墙结构:建有3000个垛口,还有71座敌楼和一座魁星阁,四角筑有角楼,六座城门外面筑有瓮城,上面建有城楼。

建筑布局:按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安排,方正端庄,中轴对称。反映了当时“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 平遥商业:是晋商的主要发源地。 山西第一票号“日升昌

创办人:雷履泰

建筑布局:前店后宅;富丽堂皇,墙高宅深,重门坚固,具有“汇通天下”的气派。 古民居:反映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中国传统礼制观念; “目”字形布局;华丽大气,安全舒适。

双林寺:始建于北魏早期,重建北齐,有彩塑3000多尊,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 镇国寺:始建五代时期,万佛殿建于五代时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万佛殿中八尊彩塑佛像,是我国寺庙中现今仅存的五代作品。 9、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

西递

得名:因村边有溪水西流,古代又曾在此地建有递送公文的驿站。 形状:从窜鸟瞰呈船形状

发展过程:唐末西递村的始祖还居住在婺源的考水;北宋迁到西递; 明代开始有西递人外出经商;

清代胡氏家族外出经商致富的人开始回村建设成繁荣的景象。

基本风貌:至今仍保留了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所以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布局特征:以敬爱堂为中心的布局设计,街巷空间富于变化,前店后库的店铺结构。 宏村

基本风貌: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步步入画。宏村因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而被人们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历史发展:南宋时汪氏祖先到宏村定居,明代有外出经商致富的族人开始兴建,清代继续营建后留下了今天的宏村。

村落布局:幽美的环境布局、以乐叙堂为中心的建筑布局、古民居讲究的布局和富丽堂皇的装饰等。

承志堂:

布局:以中线划分,中间前为庭院,后为主人会客的前厅和长辈居住活动的后厅,楼上是小姐的阁楼。宅院的左侧是娱乐场所,右侧是服务性的设施和佣人的生活区。

装饰:前后厅横梁和仪门上有大量的精美木雕作品。 村落水系

皖南古村落水系特征:特别注重对水的活用。它们往往利用天然水系或者建造人工水系把溪水引入村中。

西递的村落水系:三溪环村而过为西递村民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方便;水口的修建起到蓄水挡风、优化生态环境的作用。

宏村的村落水系:明朝永乐年间基本建成牛形村的布局,明末清初之际南湖的修成标志着牛形村布局的最终完成。 徽派建筑艺术的杰出成就

主要特征:夹溪筑屋是徽派建筑的择地特点;粉壁青瓦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显著特征;徽派建筑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的载体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徽派建筑的“三雕”──砖雕、石雕、木雕

10、古雅的昆曲 形成过程

元朝末年,江苏昆山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再经过顾坚的改进,形成一种深受昆山人欢迎的曲调。 明初,被正式称为“昆山腔”,腔调悠扬流畅是灵魂和标志。 明朝魏良辅进行了革新,在曲调演唱上,注重“布调收音”;在曲调运用上,强调宫调、板眼和平仄;在乐器伴奏上,增添琵琶、三弦、筝等弦乐伴奏。 隆庆末年,梁辰鱼创作《浣纱记》,昆曲登上戏曲舞台: 万历末年,传入北京,赢得“官腔”的称号。 明末,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 清初,昆曲的名称产生。 兴盛:

时间:从明朝万历至清朝乾隆末年

表现:一是新剧作不断涌现,二是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服装道具更加讲究,角色分工越来越细。三是折子戏的出现。

衰落:片面追求旋律和音乐的表现力,却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就成为昆曲的致命弱点;花部戏剧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冲击着昆曲的地位。 文化价值

(1)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2)中国“近代百戏之祖” 任重道远的拯救和保护任务

建国后的措施:1957年成立北方昆曲剧院。

面临的问题: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剧场不足和昆曲改革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7c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