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研究(随课论文)

更新时间:2024-05-16 18: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

我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其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我国经

济健康稳定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很不规范, 问题层出不穷,这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阻碍了国民经济 的增长。

从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建立之时,证券市场上就不断出现监管疏漏事故,这些事件都对我国证券市场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在社会的呼吁声中,我国政府逐渐采取了相应措施来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其中包括制定监管法规,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但是丑闻仍然层出不穷。 基础薄弱,法制不健全,运作不规范就成为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突出问题。

一.我国证券市场现状

截止到 2011 年底,我国证券市场总市值达到 21.48 万亿元,上市公司总数达到 2342 家,在全球排名位居第三位,但我国这种粗放式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制度缺陷,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一级市场上寻租欺诈、虚假披露、财务造假,二级市场上投机交易、价格操纵、内幕交易,这些现象和丑闻层出不穷,类违法违规行为也不断钻法律法规的漏洞。 毋庸讳言,中国的证券市场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证券市场在经历了从股权分 置改革到完善资本市场法制建设的几次重大改革之后,其监管仍然刚刚步入正轨,虽 然我国在 2005 年确立了集中型证券监管体制,即以证监会监管为主,自律监管力量 为辅的监管结构,但中国的证券市场监管上还存在明显的缺点和不足,监管的及时性 和有效性还不能满足目前我国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与监管机构查处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很多种类,其中主要总结为三个方面:首先是一 级市场上的财务造假,信息欺诈现象较为严重,很多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发行股票融资 的目的,串通中介服务机构伪造财务数据,最终达到上市的目的;其次是在二级市场 上的信息披露不完全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处于信息的劣势, 容易受到损害;第三是通过内幕交易、资产重组和兼并收购等手段,借助于监管政策 的漏洞对投资者造成利益侵害。

1. 历来受到处罚的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次数分析

监管机构对违规上市公司处罚统计

违规事件(公司)的年度分布

从表中数据和柱状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违规事件数量在近年来呈波动

趋势,其中较为明显的是 2001 年违法违规案件较 2000 年由明显上升,其中被处罚的 上市公司也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占有较高比例,这说明 2001 年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开始 意识到违法违规事件的危害性,同时采取了严厉的措施进行监管和查处,随后的几年 间,违法违规事件数量由于监管效果的突显而有了明显的下降,但在 2006 年有有所 回升,这说明我国证券监管的短期性比较明显,违规事件数量也随着监管程度的严厉 与否进行波动,所以我国证券监管应该具有长期性,这样才能保证其稳定运行。

2. 历年我国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类型分析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信息披露不及时是我国上市公司最突出的违法违规行 为,除此之外,重大遗漏行为的案件也比较多,2000-2007 年间,这两类违法违规行 为分别达到了总计 246 件和 159 件,总和接近于上市公司违规总案件的 50%以上,如 此庞大的数量也反映了我国在信息披露方面的监管存在很大缺陷,此外虚假陈述现象 也比较常见,我国证券市场信息造假,信息披露不完全且不及时的现象都会导致信息

不对称问题的严重化,从而从根本上损害证券投资者的利益。

3. 上市公司违规处罚类型分析

2000-2007年上市公司违规处罚类型统计

我国证监会以及证券交易所这些监管机构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种类较多,主要 是采用立案调查、谴责、通报批评和处罚的方式。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证券监管机构针对违法违规行为主要采取的是公开谴

责的方式,从 2000-2007 年间,以这种方式进行处理的案件占总案件的 44%,但谴责 方式属于一种比较轻的处罚行为,而较重的处罚方式如公开处罚所处理的案件就比较 少,这也反映出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方式过于柔和,对违法者来 说其违法所的收益要比违法成本多很多,这样很难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行为的一再出现

三.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刚刚建立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并在初始发展阶段,但在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 中,在具体的监管法律法规、监管主体、监管方法以及证券发行和交易的监管方面仍 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的证券监管体系。

1. 法制方面

证券监管法律制度比较滞后。证券市场要正常运行是需要法律来协调各个市场主 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从我国目前的证券监管法律制度来看,整个法律体系主要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三个层次,每一级都是上一级的补充。虽然《公司法》、《证

券法》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法律基础,但仍无法满 足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缺乏相应的预警机制,监管力度不足,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 罚较轻。

2. 证券发行和交易

证券发行市场监管存在缺陷。目前我国证券发行市场采用的是审查性质的核准制, 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新股发行定价中的行政色彩浓厚,与市场机制的 作用有些偏差。另外,目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都存在不及时和不充分的问题。其次, 证券交易市场监管是不完善的。 此外,“政策市”的存在,导致股市波动加剧。政府习惯于通过行政

手段将证券交易价格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些干预都抑制了市场的正常作用,导致 证券市场的效率低下。

总的来说,一些监管环节存在缺陷。从我国目前的证券监管制度来看,某些方面 有明显的缺陷。

3. 监管主体方面

我国证券监管手段更多的倾向于行政手段和计划管理,通过制定方针政策的形式 来监管。政府监管部门与市场参与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且我国的证券监 管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监管效率。监管部门的职能划分不 清晰,没有响应的鼓励和惩罚措施来确保监管者履行职能和承担责任。此外,各地的 派出机构具有严重的“属地化”特征,其监管态度不可避免的会受当地政府的影响, 使监管的独立性收到威胁。

四.改进和建议

1. 转变监管理念,树立低成本理念

监管者应该转变传统的监管理念,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并建立一套防止违规行为 出现的规章制度;设立监控体系,对各指标值设定阀值;要求上市公司加强企业内控 管理,从而降低系统风险。此外,我国的证券监管基本上不注重成本效益的分析评估。 监管政策的延缓出台、过于严格的监管、片面依靠舆论的监管以及短期的功利性监管, 这些都会导致监管收益与监管成本不匹配,还会抑制金融创新和市场竞争。

2. 合理配置监管权与优化监管结构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比较滞后。所以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国家 已有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的国情,来消化吸收,使我们能够更加合理的配置 监管权。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配置监管权,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监管结构进行调整, 更好的发挥监管权。

3. 证监会的专业化与独立化

由于在我国证监会是一个政府机构,具有政治色彩,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低效

率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证监会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4. 强化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监管

要加强自律监管机构的组织结构建设。将证交会从政府机构中分离出来,

独立为民间组织。其组织领导由会员民主选举,而不是由上级直接任命,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证交所的自律监管作用。

明确自律监管的目标和规则。为了更好的完善自律监管体系,政府应该对

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监督,但是也不能过度的干涉。同时,政府也应该积极协助自律 监管体系的构建。

5. 完善司法对证券监管的介入与制衡机制

我国证券监管主要以行政监管为主,司法监管一直比较弱,两者之间没有形成一 个紧密对接,两者之间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所以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空白。我国可 以在加强执法监管强度的基础上,建立行政监管与司法监管的完整对接。

我国现有的证券监管体制下,司法监督具有较高的成本,它通常作为证券监管中 的最后一道程序,而且由于我国法院受理案件的限制条件过多,所以很多案件并不能 通过诉讼得以审理,所以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法官机制,或者设立“申诉专 员公署”,或者通过监察局和纪检委的通道,使一些受害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机构 来寻求保护,充分发挥司法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升选. 我国证券监管的效率改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0.

[2] 王菁 , 杜湘红 . 我国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及其监管问题研究 [3陶虎. 中国证券监管制度效率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3.

[4]屈国俊.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D].西北大学,2005. [5]张杰.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模式的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6. [6]俞乐.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现状与实证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gn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