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434国际商务2014年真题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3-09-23 00:55: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考试科目: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 1、多国企业理论

同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有关的理论或者框架,按照产生的时间顺序,主要有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范式、和资源观—能力观—知识观的理论四大类。习惯上,我们把从事国际直接投资的实体称为跨国公司,而当涉及跨国公司的理论时,则称多国企业理论。这些理论都是侧重回答问题的某一方面。 2、跨文化风险

由于文化环境的不同产生,指在异质文化的共处中由文化误解导致人们价值观产生冲突进而使得跨国公司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应对跨文化风险的措施主要有:①了解另一种文化,尽量使用该国语言;②避免文化歧视,培养全球中心思想;③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文化距离 3、技术性贸易壁垒

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制定的一些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技术法规、标准及检验商品的合格性评定程序所形成的贸易障碍。简言之,TBT是通过技术标准实现对贸易的限制。TBT正在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市场准入的重要手段。 4、跨国战略

全球战略选择之一,企业选取跨国战略是试图取得低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和转移核心能力。通过区位经济、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获得低成本;通过为不同市场提供差异化产品来应对当地差异;在公司的全球营运网中,通过子公司之间创新流动来实现核心能力的转移。 5、收妥结汇

信用证项下的制单结汇方式,是指信用证议付行收到出口企业的出口单据后,经审核无误,将单据寄交国外付款行索取货款的结汇做法。这种方式下,议付行都是待收到货款后,即从国外付款行收到该行账户的贷记通知书时,才按当日的外汇牌价,按照出口企业的指示,将货款折成本币拨入出口商的账户。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属于普通法系的地区包括( )

A 新加坡 B 苏格兰 C日本 D印度 【答案】AD

【解析】普通法系分布范围主要包括英国(苏格兰之外)、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除外)、加拿大(魁北克除外)、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南非等国和中国香港地区。

2、从事国际商务的主体可以是( ) A天生全球企业

B跨国公司 C制造商 D贸易商 【答案】ABCD 【解析】国际商务活动

3、外汇风险管理的手段有( ) A远期合约 B期货合同 C外汇期权 D汇率保险 【答案】ABC

【解析】在外汇风险的套期保值管理中,主要有三种方法:远期合约套期保值、期货合同套期保值、外汇期权套期保值

4、进入外国市场的动机主要有( )

A寻求市场 B寻求自然资源 C寻求效率 D寻求战略性资产

【答案】ABCD

【解析】企业进入外国市场离不开四种动机:寻求市场、寻求效率、寻求自然资源、寻求战略性资产

5、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问题包括( )

A部门划分 B协调 C控制系统 D流程 【答案】AB

【解析】就组织结构而言,包含三方面内容:把组织正式划分为各子单位;协调各子单位的活动,使其相互保持一致并与组织目标相一致;配置决策权,采取集权或分权。控制系统和流程属于组织架构的内容。 6、知识管理的过程包括( ) A 知识的获取 B 知识的共享 C 知识的储存 D 知识的创造 【答案】ABC

【解析】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被看做是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战略性资源,对知识资源的获取、共享、创新和应用等过程进行组织、领导、控制和测评,以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称为企业的知识管理。

7、国际营销中的市场定位可以遵循的法则是( ) A 经营卓越 B 产品领先 C 战略突出 D 亲近顾客 【答案】ABD

【解析】国际营销中的市场定位可以遵循三种方法或原则:经营卓越、产品领先或者亲近顾客。经营卓越,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中流产品、索取高价、提高最大的便利而创造出价值;产品领先,企业往往关注开发新型、更优的产品;亲近顾客,企业往往会通过满足顾客独特的需求,与顾客保持极强的客户关系。

8、进出口中的代理与经销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A 协议期限的不同 B 法律关系的不同

C 区域范围的不同 D 收益方式的不同 【答案】ABCD

【解析】国际贸易中的代理指以签订委托代理协议的方式在约定的时间和地区,以委托人(即出口商)的名义从事业务活动,替委托人开拓市场销售产品的行为。在代理业务中,代理商代表委托人招揽客户、接受订单、签订合同、代为处理委托人的货物、收受货款等,并从中收取协议规定的佣金。

国际贸易中的经销是进口商(即经销商)根据他与国外出口商(即供应商)达成的协议,承担在规定期限和地域内购销一定数量商品的做法。经销协议一般包括商品的范围、区域、经销数量、作价方法、是一个框架性的长期合作协议。 9、国际企业经营的主要创新战略包括( ) A 形成创新想法 B 制定创新计划 C 转化创新成果 D 建立创新能力 【答案】ACD

【解析】创新战略的实施通常需要以下步骤:形成创新想法,创造一个创新的环境和企业文化,鼓励更多企业员工产生新的想法和思想;转化创新成果,将创新转化为企业的增长和利润是实施创新战略的关键步骤;建立创新能力,强化可视性、灵活性、互动性和先进性四方面。 10、国际招标是( )

A 要约 B 要约邀请 C 竞买 D 竞卖 【答案】BD

【解析】国际招标是指业主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工程建设项目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投标人参加投标,并按照规定程序从中选择一家或者几家公司实施项目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 三、判断(每题1分,共20 题,共20分。正确的表述标注T,错误的表述标注 F) 1、上海自贸区是区域一体化的第一层次。 【答案】错误

【解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一层次是自由贸易区,是由若干个国家组成,相互之间取消贸易壁垒,对于非成员国仍保持不同的外部政策。

2、OIL范式是用来解释出口、许可、对外直接投资三种模式如何选择的一个理 论。

【答案】错误

【解析】OIL范式并不是一个理论,只是一个分析框架 ;用来解释国际生产,即企业和/或国家的外国增值活动的程度与模式。因此,其作用不仅限于许可、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选择。

3、WTO框架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重要原则是“协商一致”原则。 【答案】错误

【解析】WTO框架内采取“反向协商一致”原则,即在WTO争端解决表决时,只有当所有的成员协商一致表示不同意通过某项议案时,该议案才被否决,若有一个成员表示同意,该议案就通过。

4、欧洲货币市场通常被叫做离岸金融市场。 【答案】正确

【解析】欧洲货币市场指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进行的该国货币存贷的市场,既不受发行国金融法规的管辖,也不受市场所在国金融法规的管辖。国际上通常又把欧洲货币市场称为离岸金融市场。

5、国际商务知识体的特点是作为整合学科的知识体。 【答案】正确

【解析】国际商务是一个整合学科,汲取了各学科方法,整个知识体要大于它的每个单独部分知识的总和。国际商务作为一个整合学科的竞争优势和价值贡献在于其对于全球知识与当地知识的协同结合。

6、国际商务活动就是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活动之和。 【答案】错误

【解析】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概念不能覆盖某些典型的国际商务活动。很多商务活动的协助性服务,由于服务内容涉及了不同国家的国别制度差异,理应被包括在国际商务活动范围之内。

7、政府和政权的区别在于其合法性。 【答案】错误

【解析】无论是政府还是政权,其存在都必须具有合法性。而合法性就是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民众对于统治权力的同意和承认。某一政权要成为其所在国家的代表并以该国合法政府的身份参与国际事务,它必须在获得国内民众认同的同时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超级大国美国的认可。

8、同东道国政府相关的风险统称政治风险。 【答案】错误

【解析】通常一国政治政策、政治事件或政治环境可能影响国际商务环境,从而导致企业失去部分或全部投资价值,或者迫使企业接受低于预期的收益率,这种由于国家政治的突然改变给外国投资企业带来的风险,称为政治风险。

9、战略是对未来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进行的规划。 【答案】正确 【解析】

10、降低成本是既不是企业外购的唯一目标,也未必是首要目标。 【答案】正确

【解析】企业外购还有寻求市场、寻求自然资源、寻求战略性资产等目标。 11、贸易报复是贸易政策工具之一。 【答案】正确

【解析】贸易报复是指两国之间发生贸易争端时,一国为迫使另一国改变其对外贸易政策,而采取的一种报复性的经济手段。贸易报复实质上是一种贸易制裁手段,它主要是出于经济上的目的,以进口抵制的方式迫使被报复国取消贸易保护,打开国内市场。国际间的贸易报复主要是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行的,如征收关税、进口配额、许可证制等等。其中加征高额关税是最主要和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12、全球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适合国际化的战略导向。 【答案】错误

【解析】全球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适合全球化战略(并非单纯使用的三国国籍员工,而是结合使用母国和东道国国籍员工)和跨国战略。

13、跨国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时会遇到外币的折算风险问题。 【答案】正确

【解析】折算风险是指跨国公司对财务报表进行处理过程中将一种外国货币折算成母公司的功能性货币时发生的汇率风险。

14、融资结构的决策要充分考虑到东道国利率、税法和国家风险等问题。 【答案】正确

【解析】融资结构指企业所使用的负债和股东权益在筹集资金中的比重。在确定融资结构时,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及子公司所在国家的特点来衡量。除考虑东道国利率、税法和国家风险外,还需要考虑公司现金流稳定性、信用风险和如何处理收益等问题。 15、企业的内联网是企业的内部共享网络,企业的外联网是企业之外的公共网络 【答案】错误

【解析】企业内联网指在网络中使用国际互联网技术,并且所有使用者均为企业内部员工。如果企业网络允许供应商、合作伙伴、政府监管部门等外部用户访问,就演变成了企业外联网。

16、各国协调避免双重征税问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属地优先原则。 【答案】正确

【解析】属地优先原则,当一国政府行使居民或公民管辖权对本国居民或公民纳税人在世

界范围内的所得征税时,对其中来源于外国的部分,应优先考虑有关国家行使地域管辖权对此已征税的事实,允许这部分在国外已纳税的所得免征或减征本国税收。 17、普惠制,即普遍优惠关税,是根据WTO规定,各国所享受的普遍优惠关税 【答案】错误

【解析】普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单方面贸易优惠的安排。根据普惠制,发达国家承诺对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制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的进口,给予降低或取消进口关税的特惠待遇,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给予反向对等优惠。

18、外汇汇率的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计算标准,折合成一定数量的本币来表示其汇率。 【答案】正确

【解析】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计算标准,折合成一定数量的本币来表示其汇率。

19、根据国际惯例,FOB与CIF贸易术语比较,买卖双方风险划分地点是一样的。 【答案】正确

【解析】风险转移地点都是在装运港以货物越过船舷为转移的。

20、出口信用保险与普通商业信用保险一样,承保的信用为非正常信用损失,即 债务人无法履行偿还义务时债权人所遭受的损失。 【答案】正确

【解析】出口信用保险是对出口成品或服务的应收款项进行保险,保证出口商的资金不会落空,有利于出口商进行出口押汇或贷款,扩大生产,扩大出口的一种政策性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非信用损失(即债务人无法履行偿还义务时债权人所遭受的损失),这种损失通常包括不可抗力、债务人死亡或破产两种情况。

四、简答(每题5分,共4题,共20分) 1、第二次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19世纪运输成本的下降引起了国际贸易的急剧增加,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资本流动亦处于较高水平,该时期被称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黄金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大部分资本流动是证券投资而不是支持贸易或生产的直接投资,全球一体化的范围较广,但程度不深。而当今全球化是生产本身国际化,跨国公司主导了世界经济,销售额远超世界出口总额。近一半的世界贸易是跨国公司的公司内部贸易。全球化已经从市场全球化阶段,进入了生产全球化的更高阶段,从本质上提升了全球化的层次。

2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内主要理论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1)重商主义,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理论,但它是最早有关国际贸易的思想。重

商主义认为出口是有益的,进口是有害的,国家的繁荣来自于贸易顺差。基于这样的理念,主张政府干预以便实现对外贸易的顺差,政策目标应该是出口最大化而进口最小化。 (2)绝对优势理论,在自由贸易下,每个国家通过专门从事其具有绝对优势的经济活动来获益。通过专业化生产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两国都能产出更多;通过贸易,两国都能受益更多。

(3)比较优势理论,只要一个国家能相对更有效率地生产另一国家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那么这两个国家之间不设障碍地进行贸易就是有利的。强调一国生产产品的相对效率的重要性。

(4)要素禀赋理论,从各个国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劳动力、技术、土地和资本的相对丰裕程度这个角度解释国际贸易,该理论预测一国将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5)新贸易理论,其产生同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比重加大有直接联系。针对不相同(non-identical)物品,即差异化产品。这类理论从①新产品出现所创造的的国外需求同当地供给不匹配;②同需求相关的收入效应;③生产上的规模经济要求,对产业内贸易为主的国际贸易现象做出了解释。

3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主要有那几个方面?

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是指为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使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各国政府都共同遵守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包括了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规则及所建立的机构。

(1)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国际货币体系负责协调和管理在一定时期内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

(2)国际收支的调整及其方式。任何一国的国际收支调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因此,国际货币体系要对各国国际收支调整的方式进行协调和约束。 (3)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一国政府应使用何种货币作为国际支付手段,持有何种国际储备资产以确保国际支付顺利进行及满足国际支付的需要,仍需要国际货币体系的管理和协调。

4、外汇管制有哪几种类型,对于货币可兑换性的意义是什么?

外汇管制,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而对外汇进出实行的限制性措施。外汇管制分为成本管制和数量管制;根据管制的程度不同,将外汇管制分为三种:(1)实行严格外汇管制的国家和地区(2)实行部分外汇管制的国家和地区(3)名义上取消但仍在不同程度上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

货币兑换是直接与外汇管制相联系的,根据自由兑换程度,货币可以分为不可兑换货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货币和全面可兑换货币。不可兑换货币指该种货币只有经过货币发行国

货币当局同意才可进行兑换的货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货币指一国取消了对其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下对外支付和转移的限制;全面可兑换指一种货币不仅在国际收支经常性往来中可以进行自由兑换,而且在资本项目上也可以自由兑换。

五、论述(每题25分,共1题,共25分)

现代信息技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路径有哪些?(4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从交易流程看分成哪些交易环节?(3分)这些交易环节都分别包括国际贸易活动?(8分)这些交易环节的贸易活动都有哪些特点?(6分) 这些从交易到流程的创新发展会为中国外贸带来什么变化? (4分)。 【课本第9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oc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