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慕课考试样题(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4-06-09 01: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单选题 (题数:25,共 50分)

1 把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我们称之为( )

A、 识记 B、 再认 C、回忆 D、 保持

2 以下各项不属于自陈量表的是( )

A、 主题统觉测验

B、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C、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D、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3 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的过程我们称之为( )

A、 综合 B、 抽象 C、 分析 D、 概括

4 ____________由于长期的紧张和压力所造成的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的现象,常伴有

情绪烦扰、易怒、易发脾气、睡眠障碍、记忆减退、肌肉疼痛等。 A、 焦虑 B、 神经衰弱 C、 强迫症 D、 恐惧

5 一般适应症候群不包括哪个阶段?

A、 警觉反应阶段 B、 戒备阶段 C、 抵抗阶段 D、 衰竭阶段

6 哪种心理因素容易给人不好的评价?

A、 人格缺陷 B、 认知误区 C、 嫉妒心理 D、 自卑心理

7 学习生理疲劳的表现不包括()

A、 精神亢奋 B、 肌肉痉挛、麻木 C、 眼球发酸 D、 头脑发胀

8 “二重”是指实体性生命和_______

A、 虚拟性生命 B、 血缘性亲缘生命 C、 人际性社会生命 D、 关系性生命

9 由于学习者学习过度或学习方法不当而产生的学习效率逐渐降低、学习进步速度缓慢的

现象我们称之为()

A、 学习动机过强 B、 学习疲劳 C、 学习动力缺乏 D、考试焦虑

10 Swanson和Carbon(1989)提出的危机发展模型不包括 A、 危机前的平衡状态 B、 危机中的适应状态

C、 危机产生 D、 危机后重建平衡

11 个人面对及完成发展任务的准备程度则体现了个人的 。(

A、 人格成熟度 B、 生涯成熟度 C、 职业成熟度 D、 情商成熟度

12 下列不属于“心理危机”之专业帮助步骤的是

A、 保证求助者安全 B、 探索可变通的解决方法 C、 提出求助者应采取的办法 D、 得到承诺

13 一下关于大学生智力发展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创造心理高度发展 B、 观察力强

C、 思维力较青春期有所下降 D、 想象力丰富

14 需要我们丰富课余生活、合理饮食并放松训练的压力管理策略是?

A、 问题策略 B、 生理策略 C、 时间策略 D、 行为策略

15 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同学或朋友实施朋辈互助时,不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A、 察觉同学或朋友存在心理危机后,承诺为他们保守秘密 B、 倾听同学或朋友的心事,传递爱心

C、 留心存在心理危机的同学或朋友是否存在任何自杀征兆 D、 及时转介情况危险的同伴

16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从性意识的萌芽到爱情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

疏远异性的性否定期、向往年长异性的牛犊恋期、积极接近异性的狂热期和浪漫的恋爱期 A、 斯腾伯格 B、 赫洛克 C、 霍尔 D、 霍妮

17 真正的爱情有着自主性、互爱性、排他性、()四个特征。

A、 狂热性 B、 持久性 C、 自然性 D、 本能性

18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障碍产生的生物学原因?

A、 脑损伤 B、 文化背景 C、 神经发育异常 D、 神经生化学异常

19 下列不属于“同一论“的是?

A、 同向 B、 同志 C、 同心 D、 同德

20 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 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A、 横向层面 B、 深度层面 C、 纵向层面 D、 广度层面

21 爱情是由激情、亲密和()三个成分构成。

A、 信仰 B、 理想 C、 情感 D、 承诺

22 学习上没有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无知识需求,更无学习兴趣,学习上得过且过,

不求进取。这种症状称之为() A、 学习动机过强 B、 学习疲劳 C、 学习动力缺乏 D、 考试焦虑

23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障碍产生的生物学原因? A、 脑损伤 B、 应激性生活事件

C、 神经发育异常 D、 脑的可塑性低下

24 ____________由于长期的紧张和压力所造成的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的现象,常伴有

情绪烦扰、易怒、易发脾气、睡眠障碍、记忆减退、肌肉疼痛等。 A、 焦虑 B、 神经衰弱 C、 强迫症 D、 恐惧

25 具有雄心、鼓动性、有活力的倾向,喜欢竞争性和有影响的活动,有实现组织目标或经

济目的的强烈动机。有说服他人的能力;需要管理行为;完成督察性角色;需要作言语反应。

A、 现实型 B、 研究型 C、企业型 D、 社会型

1-5 DACBB 6-10 CADBB 11-15 BDCBA 16-20 BBBBC 21-25DCBBB

二、 简答题 (题数:4,共 20分)

1 .大学生压力管理策略有哪些? (一)首先从心理认知层面来解决 1.改变不合理的观念 2.正确归因 3.思想中断法 4.知觉放松技术 5.保持积极心态

(二)由生理层面达到缓解压力的效果 1.合理调节情绪 2.坚持锻炼

3.放松训练,调整饮食 (三)寻求社会支持

2 .如何培养心理弹性

减少危险性因素和提高保护性因素。

家庭提供和谐的环境,对子女有正面的、恰当的期望,民主的教育方式使危险性因素降低。学校里教师的关爱,同学间的友情,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缓解压力,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力。社会的有力支持和大力宣传。

对个体来说,积极的自我认知是提高心里弹性的关键,建立对自我和现实环境的正确认识,提高自我效能感。

3 .生命的特征

所有生物或大多数生物表现出的共同特征叫做生命特征。

具有复制能力、能在复制过程中将遗传信息(它还具有变异能力)传递给后代是生命最重要的特征。

4 .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等类似的问题,可能会和什么有关系?

?? 超符合的工作压力 ??感情和家庭的变故 ??对网络的依赖

??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 ??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

6.学习任务过于繁杂,考试不如意 ??过分溺爱独生子女 ??投资受损后无法承受 ??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老年人缺乏关爱

三、 论述题 (题数:3,共 30分)

1 .请简要谈谈生命的内涵

生命品格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生命是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无法将生命延长到我们理想的程度,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提高这有限的生命历程的质量,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义。 要懂得珍惜。珍惜每一寸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孔夫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花在学习上,多读一本书,多学一点东西,多了解一点世界;花在工作上,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真正做到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支铅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 力维艰。”我们享受的每一份服务,我们使

用的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人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我们吃饭时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却看不到农民在烈日的暴晒下赤脚在田里耕种;我们用精美的铅笔,学习写字,却不知道制造一根铅笔从伐木到油漆包装直至送到文具店,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因此要懂得惜福。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人海茫茫,能回首相聚就是缘分。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每一份关爱,哪怕只是一 句问候,一个微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不能以怨报德。要懂得尊重别人,感受别人,体恤别人。 要有悲悯的情怀。人生在世,要心存感激,有一颗感恩的心。小时候,我们离不开父母的养育;长大了,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我们吃着别人生产的粮食,穿着别人缝制的衣服,住着别人建造的房子;生病了,还要别人照顾。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别人。所以,要敬重别人、包容别人,常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要把关怀别人、救助别人当做自己的天职,变成自己的天性。正所谓:“予人玫瑰,手 有余香。” 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和勇气。人世间许多重要的事情,只有通过忍受磨难才能有所感悟,所谓“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有时候,通过忍受磨难,才能表达真理和爱,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难,才能锻炼成无所不克的意志,才能不断增长道德勇气,以至于可以无畏地直面死亡。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也是这个意 思。 人世间,我们都是匆匆行者,沿途的风景再好,也不可贪恋,路上的客店再舒适,我们也只是过客。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人赤条条来到世间,又赤条条离开世间,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囚徒,是富豪还是乞丐,概莫能外。这是造物主给人的定数,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所以,要有一个明白的头脑,把人生想透彻。在滚滚红尘中,要学会“爱惜自己的羽毛”。王阳明说:“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只有进入无我之境,才能超然物欲之外,“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自始至终干干净净地做人,走完人生的旅程,这就是生命品格的内涵。

2 .女大学生李某,长得挺漂亮。她有许多网友,大家都聊得很好。渐渐地,她发现和其中

一个男生特别投机。一次不太在意的见面,却让女孩更加心仪,因为她发现男 孩比想象中好很多,从此网恋就变成了现实中的恋爱。长时间的相处,让女孩发现男孩有许多像这样从网上骗来的女朋友。男孩一直在欺骗她,这就如晴天霹雳,李 某心里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没有心思做任何事,甚至要割腕自杀。 试分析这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社会环境因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良的社会环境往往对心理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评价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上的经济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误区和“精英主义”情结压迫着学生的心灵;泥沙俱下的大众传媒内 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都给大学生的心灵带来强烈冲击,暗中潜滋学生不健康的心灵;各种观念的碰撞、各种文化的差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都使他们感 到困惑、混乱、矛盾、茫然、紧张、不知所措;观念动荡的压力、经济危机的压力、择业就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贫困学生的生存压力、学业压力——各种各 样的社会压力从不同方面向学生压过来,特别是就业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意识到,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恐慌、焦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使他们对生活缺乏 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更有甚者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上述原因

如块块巨石压在他们的心头,又如一张无形的网将他们死死缠住,在这种负担下, 他们的心理很难承受。当心灵被压得扭曲变形时,他们也就走上了偏邪的心理历程。

2.青春期因素 大学生基本上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心理的发展正在完善过程中,他们所处年龄阶段正是一个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也是最富特色,最具矛盾性充满好奇 与渴望的心理转折期。这一时期心理发展不 平衡,情绪不稳定,处于家庭和社会二者若即若离的关系中。然而青春初期所造成的心理被动遗留下了许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当时只顾埋头备考而压抑 下来的,到了大学后,没有师长的严格管束,压力骤然减轻,心理上却感到极度的不适,于是产生了各种心理困惑。如有的学生青春初期对自我形象的认同还未彻底 解决,到了大学,看到别人俊美潇洒,总感到自惭形秽,长时间调适不好则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自信心;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性生理已经发育成熟,性意识开始觉 醒,开始向往与介入朦胧的校园爱情,他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与异性交往, 但由于缺乏交往经验,怕自己说错话、做错事,被异性看不起,反而更加封闭自己,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还有的学生因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出于嫉妒心理, 到处找别人的弱点,说别人的怪话,不是想靠自己的努力赶上别人,而是企图用这种办法击垮对方;另外,大学生虽然生理发育成熟,心理上却不够成熟,心理状态 仍带有一定的幼稚性、依赖性和冲动性,两者之间的落差,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还有一些学生,成长顺利,一帆风顺,遇到的挫折少,心理承受力低,一旦遇到困 难和挫折,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3.个人素质因素 在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其实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异、心理压力的承受水平不同,因而有的人会产生心理 障碍,有的人却没有。一项调查分析表明,凡是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中,大部分人的性格属于内向不稳定型,属于粘液质或抑郁质,即他们的心理有一定的易损伤性 和对生活事件的易感受性。其性格缺陷表现为:内向、心胸狭窄、抑郁性高、神经质、多愁善感又难于表露,自卑感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比较困难,活动范围狭小。所以,个体心理素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特殊的人格特征,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内在因素之一。

3 .小A与小B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

影不离的好朋友。小A活泼开朗,小B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B逐渐觉得自己 象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小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小A。大学三年级,小A参加了学院组织的 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B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小A不在宿舍之机将A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小A的床上。小A发现后,不 知道怎样对待小B,更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试分析两人关系变化的原因并论述如何避免这种状态发生?

[原因分析]

小A与小B从形影不离到反目为仇的变化令人十分惋惜。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是个字——嫉妒。 [解决方法]

1.认清嫉妒的危害 2.克服自私心理

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因此,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机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3.正确认知

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别人取得了成绩并不等于自己的失败。“人贵有自知之明”。强烈的进取心是人们成功的巨大动力,但冠军只有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走在人前,争强好胜就一定能超越别人。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 4.将心比心 5.提高自己

嫉妒的起因就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如果能集中精力,不断地学习、探索,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身心素质不断得到提高,那么,也可以减少嫉妒的诱因。而且,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将自己的闲暇时间填得慢慢的,自然也就减少了“无事生非”的机会,这是克服嫉妒心理最根本的方法之一。 6.完善个性因素

大凡嫉妒心理极强的人,都是心胸狭窄、多疑多虑、自卑、内向、心理失衡、个性心理素质不良的人。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因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

7.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在公平、合理基础的竞争是向上的动力,对手之间可以互相取之所长,共同进步;还必须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嫉妒是人类心灵的一大误区,祝愿所有的大学生朋友自觉克服嫉妒心理,走出心灵误区,成为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tx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