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的内涵_来源以及_省略_影响_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框架构建_李小青

更新时间:2023-08-19 11:51: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36卷第3期2014年3月外国经济与管理

ForeinEconomics&Manaement   ggVol.36No.3

Mar.2014

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的内涵、来源以及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框架构建

2,33

,李小青1,周 建2,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0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天津31.66004;2.00071;

)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33.00071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在组织行为学领域,群体断裂带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与焦点,但基于群体断裂带视  摘 要:

深入分角研究董事会这一战略决策群体的文献却非常缺乏。本文在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析了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的来源和构成,并构建了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对董事会决策行为影响的研究框架。本文对进一步打开董事会行为过程的“黑箱”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群体断裂带;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决策行为  关键词:

()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中图分类号:-4950201403-000307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一、引 言

将群体划分为若干子群体的一组假想的分割  群体断裂带是基于群体成员的一个或多个相似特征,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线(国外学者就开始对群体断裂带问题Lau和Murnihan,1998;Thatcher2003g()进行研究。L在对群体多样性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时,开创性地提出了群体断au和Murnihan1998g

裂带的概念,并建议把它作为深入理解和研究群体多样性构成和效能的基础。此后,学者们对群体断裂带的研究逐渐升温,战略管理和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cademof Manaement Review、 yg、、、Academof Manaement JournalJournal of Alied PscholoStrateic of Manaement Journal ygppygygg

)频频刊发相关实证研究成果。Or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g但目前我国学者就群  群体断裂带在揭示异质性群体内成员行为的动态性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体断裂带对群体决策过程影响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在公司治理领域,基于群体断裂带视角解读董事会的)。此外,相关研究尚不多见(在公司治理领域,已有研究大多基于代理理论视角考Kaczmarek等,2012察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对董事会行为过程的CEO二元性等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则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在分析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的内涵、来源以及构成的基础上,尝试超越传(,,(,,,统的I输入)输出)框架,基于I输入)过程)输出)inut-O(oututinut-P(rocess-O(oututppppp范式,构建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对决策行为过程影响的研究框架,以期引起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董事会群体断裂带问题的关注,并为国内学者在中国情境下开展董事会群体断裂带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收稿日期:2013-05-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批准号:教育71272184、71302176NCET-08-0302)

)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批准号:11JJD630005

,作者简介:李小青(女,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商学院博士研究生;1974-)

,周 建(男,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

二、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研究回顾

一)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研究的源起:多样性研究的困境  (

本文首先回顾学者们在董事会多样性  为了更好地梳理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研究的源起与发展脉络,

研究中遇到的困境。董事会多样性是指董事会成员的种族、年龄、性别、职业背景、个性、情感、价值观等一般可以将其分为人口统计特征层面可观察的多样性和认知层面不可观察的多样性(方面的差异,An-)。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董事会承担着为公司战略分配资源、提供创造性思维以derson等,2011

及建立与外界联系的任务。具有多样性的董事会能够为公司提供异质性的战略决策资本,这无疑会对企业的价值创造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董事会多样性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成为战略管理和公司治理领域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学者们围绕董事会多样性问题的实证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Cater2003)Er  然而,-

()、()、((以及T研究发现,董事会多样性对企业hardt2003Cater2007Miller和Triana2009)ule2010)gg()(而W和R的研究结果则表明,董事会多样性与公司价值创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alt2003ose2009)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A和M研究发现,董事会多样性与nderson等(2011)ahadeo等(2012)企业价值之间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而是会受到公司经营复杂程度和成员多样性类型的影响。)以往学者们基于高阶梯队理论(的研uerechelonstheor  通过系统梳理已有研究文献不难发现,  ppy究虽然关注到董事会群体内部异质性的资源,但是忽视了董事会成员具有多重人口学特征,从而导致实证研究结论不一致。基于上述研究背景,组织管理学界对董事会多样性研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有学者认为传统的多样性研究采用单一人口统计指标的做法值得商榷,董事会成员多重人口学特征动态聚合所产生的群体断裂带对董事会效能的影响远远大于多样性指标本身。T就是这些学者ule等(2010)gg的代表,最早撰文对董事会群体断裂带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董事会群体断裂研究的代表性文献  (

ule、Schnatterlohnsond三位  最早把群体断裂带概念应用于董事会情境的研究要追溯到Tggy和J

美国学者于2atterns010年发表在AcademofManaementJournal第53卷第3期的《Attentionin    pyg 》一文。theboardroom:Howboardcomositionandrocessesaffectdiscussionofentrereneurialissues          ppp由于执行董事往往兼任公司的高管,本文首先对高管团队群体断裂带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高管团队群体断裂带相关研究  1.

()开创性地提出群体断裂带的概念以来,学者们对高管团队中的群体断au和Murnihan1998  自Lg裂带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已有研究主要围绕高管团队群体断裂带与群体效能、组织行为和组织绩效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的关系展开,

国外已有研究(如Li和  由于高管团队中群体断裂带的出现是高管团队内部发生分裂的外在表现,

,陈悦明等,Hambrick,2005;Barkema和Shvrkovl2007;Minichilli等,2010;Knienber2011;yppg等,)大多表明,高管团队中群体断裂带的出现会对群体行为和群体绩效产生消极影响。但也有学者持2012

)如B研究发现,高管团队中的强社会分类断裂带降低了群体绩效,但信不同的观点,ezrukova等(2009息断裂带的影响并不显著。

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相关研究  2.

董事会群体断裂带问题近年来也开始引起国  随着学者们对高管团队群体断裂带研究的日趋升温,但实证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内外学者的关注,

)研究发现,董事会中的强断裂带减少了董事会成员对公司创业问题的讨论。在ule等(2010  Tgg

))研究的基础上,周建和李小青(考察了我国高科技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群体断裂Tule等(20102012gg)带对创新战略的影响。与T的研究结论不同,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成员基于认ule等(2010gg)知特征所形成的断裂带对企业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积极影响。K基于权变视aczmarek等(2012

角考察了公司治理情境特征对董事会群体断裂带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董事会情境特征调节了董事会群体断裂带与企业价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考察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对公司战略选择和价值创造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出,

相对忽略了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对战略选择和企业价值的作用过程。H指出,的单独影响,use等(2010)在衡量董事会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时,已有研究主要关注董事会结构变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而对董。因此,从而使董事会行为过程成为一个“黑箱”基于行为视角研究董事事会决策行为过程的探讨不足,

会群体断裂带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三、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的内涵、来源与构成

背景和自我利益的个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协作的一个工作群体。  董事会是一些具有特殊技能、

作为公司决策控制系统的精英,董事会成员具有广泛的教育背景、职能背景和行业背景,在公司的战略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国公司制企业董事会普遍由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组成。非执行董事通常是  从基本构成来看,兼职的,独立于公司,且不承担执行责任;执行董事则与公司签订了全职契约并承担管理职责,而且在团队内部形成了成熟的沟通机制和心智共享模式。因此,类似于其他群体(如家族企业高管团队和合资企,)。业高管团队)群体断裂带内生于董事会中(Lim等,2013

),董事会A和董事会B,见图1和图2每个董事会中都有2位执行董事  假设有两个不同的董事会(

和2位非执行董事。在这两种情况下,除了代表不同的来源外,子群体成员与其他成员共享职能背景、教育背景、个性特征、价值观等认知特征。基于传统的多样性研究,董事会A和董事会B的多样性程度完全相同,并具有相同的决策行为从而导致行为结果相似。然而,这两个董事会的断裂过程,

带强度完全不同。由于都是执行董事且共享相同的认知特征,董事会成员1和董事会成员2形成一个子群体;同理,董事会成员3和董事会成员4都是非执行董事且共享相同的从而形成另一个子群体。图1描述的是强群体断认知特征,裂带的情形。

图2描述的是弱群体断裂带的情形。其  与此相对照,

(中,董事会成员1执行董事)和董事会成员3(非执行董事),拥有交叉的认知特征z董事会成员2(执行董事)和董事会(。由于执行董事成员4非执行董事)拥有交叉的认知特征y执行董事与和非执行董事子群体成员拥有交叉的认知特征,非执行董事子群体间的断裂带强度被削弱。

当具有不同法定来源(如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  因此,

和不同认知特征(如职能背景、教育背景、任期等)的成员共同组成董事会时,他们在两个关键的维度即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上存在差异。如果董事会成员的结构维度特征和认知则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较强,反之则维度特征高度聚合,较弱。

我们认为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受到结构维  基于以上分析,

会划分为若干子群体的假想的分割线。

图2 董事会B的弱断裂带情形图1 董事会A的强断裂带情形

度和认知维度的影响,并将其定义为基于董事会成员的法定来源、职能背景、受教育程度和任期,把董事

四、董事会群体断裂带与董事会决策行为的研究框架

其隐含的假设是群体行  关于群体多样性的已有研究大多以人口学特征作为群体行为的代理变量,

年龄、种族、教育背景等人口统计特征的差异,这使群体行为过程成为一为的差异来源于群体成员性别、(,)。个“黑箱”Forbes和Milliken1999

但大量研究表明,在群体情境  尽管有学者认为董事会成员的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之间具有相似性,

下,董事会成员的认知模式和行为的动态性会变得更加复杂。具体而言,群体断裂带强度会影响沟通和群体行为过程。强断裂带会导致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之间产生“我们-他们”的分离(如图1中锯齿线所,示)激发社会分类过程,因而在存在强断裂带的董事会中,信息难以在子群体之间顺畅地流动。与此相对,照,当董事会中群体断裂带强度较弱时,不同子群体成员的属性特征相互交叉(如图2所示)基于法定来源(如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所形成的断裂带因子群体成员认知特征的重叠而被削弱。此外,具有重叠(身份特征的成员可以作为不同子群体间的桥梁,促进相互作用。例如,董事会成员1执行董事且具有认知)()可以作为桥梁与董事会成员3非执行董事且具有认知特征w和z进行沟通,这样的沟通有利特征x和z

于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之间更好地整合和共享认知资源。已有研究表明,群体断裂带强度会影响群体满意、决策冲突和信息共享的程度,因此,本文考察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对董事会努力程度、决策冲突和信息共享的影响。

一)董事会群体断裂带与努力程度  (

)认为,人们倾向于基于不同的分类特征(如性别、国籍、受教育socialidentittheor  社会认同理论( yy 程度、职能背景等)把自己和他人归入不同的社会类别,并基于共同的群体类别特征来定义自我。进入,某一类别的个体将“去个性化”把自己看作是子群体中的一员,对自己所属群体产生更多的社会认同;子群体成员间的社会认同将产生“群体内-群体外”的感知,使个体对群体内成员给予积极的评价,而将负面评价强加于其他群体。

即董事会成员的努力程度。董事会成员对董  董事会效能依赖于董事会的能力和履行职责的动机,

事会的认同会影响其监督和提供资源职责的有效履行。董事会成员认同一个独特的身份或社会分类突出了个体认同的显著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董事会行为产生影响。具体而言,由于社会分类过程会导致子群体成员间认同差异的增大很可能导致子群体间的权力争斗,强断裂群体内的支持和群体外的歧视,

)。带更可能导致工作群体的极化(韩立丰等,谢小云和张倩,2010;2011

以及其成员履行的职责和从属的社会类别所  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天然的群体断裂带特性,导致的认同多重性,当董事会成员多重属性聚合导致出现同质子群体时,他们之间可能产生认同冲突。子群体内成员会给予自己所属的子群体正面评价,而将负面评价强加于其他群体,从而使董事会成员对子群体的认同更强,甚至超过了对董事会作为一个决策整体的认同。这会损害董事会的凝聚力,降低董事会成员的努力程度。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因此,

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与董事会成员的努力程度负相关。  命题1:

二)董事会群体断裂带与决策冲突  (

包括相互不喜欢、人身  理论界把冲突分为关系冲突和任务冲突两类。关系冲突指人际之间的矛盾,

攻击等,且伴随挫折、愤怒、烦恼等情绪;任务冲突指群体成员对正在执行的任务持不同的观点,如对组工作内容或构想有不同的意见。这两种冲突之间的相关性很高,但在概念上两者是织当前的战略地位、

)、))可以清晰区分的。郎淳刚(王国峰(和陈晓红(等的研究表明,这一分类同样适用于中200720072010国文化背景下的群体冲突研究。

群体成员更加认同其所属子群体而非整个群体,这导致了对群体内成员的支持  在强断裂带环境下,

“和对群体外成员的歧视,并激发了子群体成员之间的偏见,增加了关系冲突。此外,我们-他们”的心

智模式使不同子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更加紧张,敌意增加。关于相似吸引范式和联盟的研究文献表明,当个体很可能结成联盟,因为联盟中彼此之间能够产生更加愉快群体成员的若干人口统计学特征相似时,

的互动。联盟中成员之间内在的相似性会导致子群体内部冲突减少,但联盟的存在会使“群体内-群体的界限更加突出,从而增加子群体之间的冲突。外”

()研究发现,人口学断裂带强度与群体冲突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LJehn和Bezrukova2010i和  

()通过考察派系群体中的断裂带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他们研究发现,拥有强断裂带的群Hambrick2005()体经历了更多的关系与任务冲突。T对1hatcher和Patel2012995—2011年发表在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上的3后发现,群体断裂带强度与关6篇经验研究论文进行元分析(meta-analsisy系冲突和任务冲突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董事会处于公司决策控制系统的顶端。董事会的决策问题复杂且不明  作为一个特殊的决策群体,

朗,不同子群体成员因基于相异的结构特征与认知基础而可能会对公司面临的问题产生不同的认识,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持不同的观点。在决策过程中,董事会成员不仅搜寻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信息,而且职能背景、受教育程度、行业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会导致寻找利益共同体。董事会成员在法定来源、

董事会认知的多元化。董事会内部基于成员多重属性特征聚合形成的群体断裂带会使董事会产生内部“分享均衡,群体内-群体外”的感知强化了不同子群体间的边界,增加了不同子群体成员间的敌视和竞争,而这会使关系冲突与任务冲突进一步增加,影响董事会成员间的认同整合。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基于以上分析,

: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与董事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冲突正相关。  命题2a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与董事会成员之间的任务冲突正相关。  命题2b:三)董事会群体断裂带与信息共享  (

董事会决策过程本质上是董事会成员在处理决策信息的基础上达成决  从认知信息加工的视角看,

,)。群体决策之所以被认为优于个体决策,是因为决策时群体成员策方案的信息加工过程(Zhan2010g都期望能够考虑各种不同来源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整合后做出更优决策。这些信息既包括群体成员,)。S的共享信息(也包括群体成员个人的非共享信息(shared information)unshared informationtasser()研究发现,决策时群体更注重讨论共享信息而忽视非共享信息,导致他们不能发现隐藏信息,群1992

()。信息取样偏差”体决策中存在“samlinbias pg,反馈、交流与共享信息的过程中,心理安全感至关重要(  在群体成员质疑、Forbes和Milliken

),弱群体断裂带的存在有利于群体成员认同其他成员的观点,而不管他们是否属于同一子群体,这1999样其他子群体成员提出的观点可能会激发新的想法。此外,在弱断裂带环境下,群体成员可能更愿意表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群体成员认知多样性的益处。因此,达自己的观点而不必考虑被拒绝的威胁,

,作为“健康的区分”董事会中弱群体断裂带的存在有助于减少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取样偏差,增加董事会促进董事会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成员的思维弹性,

在强断裂带环境下,子群体成员所拥有的信息可能非常有价值,但是由于刻板印象的  与此相对照,

信息在解释过程中很可能被忽视或扭曲,从而在整个群体中传播会非常困难(存在,Li和Hambrick,)。此外,由于社会分类过程的存在,不同子群体成员之间持消极态度和负面评价,导致子群体之间2005

,)。L)人际关系紧张(的研究结果表明,强群体断裂带阻碍了群体成Thatcher和Patel2012im等(2013员之间自由的信息交换和知识共享,而群体成员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基于英国金融时报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董事会中的强断裂带环境会增强子群体Kaczmarek等(2012

内成员的安全感,导致董事会成员更加认同子群体而非整个董事会,不同子群体间的人际冲突和歧视增加,这妨碍了董事会内部基于交流、合作、粘性和信任等的行为过程。由于子群体之间严重缺乏交流,董事会无法充分利用其团队成员的认知资源,从而影响了董事会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基于以上分析,

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与董事会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负相关。  命题3:

本文主要构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见图3。

五、未来研究展望

加强中国情境下董事会群体断裂带问题的  首先,

实证研究。关于群体断裂带的学术研究始于上个世纪末,至今已有1但西方学者基于群体断裂带视角5年,对董事会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很不成熟,这为我国学者提供了赶超西方同行的历史机遇。但遗憾的是,目

图3 本文主要构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前我国学者关于群体断裂带对群体效能影响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已有研究大多是针对探讨群体断裂带形成、演化和效应等问题的国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与评述,中国情境下的研究凤毛麟角。而在公司治理领域,从群体断裂带视角解读董事会的相关研究更是少见。因此,未来应该基于我国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转型的制度背景,着力关注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对董事会努力程度、决策冲突和信息共享的动态影响,以及这三种决策行为如何影响董事会监督和战略参与的有效性,揭示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影响企业价。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董事会决策行为过程这个“黑箱”值创造的内在机理,

拓展董事会群体断裂带距离和深度的研究。群体断裂带距离指群体内部不同子群体间属性  其次,

()特征的累积差异程度,属性特征差异性越大,断裂带距离越大。虽然L并没有把au和Murnihan1998g断裂带距离作为群体断裂带的一个维度,但后续的研究(表明,董事会群体断裂带Kaczmarek等,2012)断裂带深度也会影响群体成员对群体断距离的确会对董事会成员的决策行为与效能产生影响。此外,

裂带的感知,如在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形成的子群体内部凝聚力更强,而非家族成员组成的子群体虽然可以感觉到与其他子群体的显著差别,但是未必会对所属子群体形成强烈认同。因此,如何开发测量指标来度量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的距离和深度,并考察其对董事会决策行为的影响,是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注公司治理情境变量对董事会群体断裂带效能的影响。根据权变理论(continenttheor  再次, gy

的基本思想,任何机制都不能单独发挥作用,而是还受该机制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开展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研究不能忽视公司治理情境。例如,群体断裂带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可能随时间而演化()。随着董事会成员不断地交换信息和相互学习,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对决策行为的影Tule等,2010gg

董事会成员交叉任期对董事会群体断裂带与决策行为关系的调节作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此,

用,是未来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受我国“尊卑上下、忠孝顺从”传统文化的影响,上级领导)。作为公司最高行政长官,的认知模式和偏好会对下属的行为产生影响(廖建桥等,董事长的领导2010风格会对董事会决策行为产生直接作用。因此,未来还应该关注董事长的领导风格对董事会群体断裂带与决策行为关系的影响。

挖掘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的前因变量。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只关注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的作  最后,

用结果,而较少探讨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的影响因素。要形成对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的完整认识,仅探讨其还应深入分析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对董事会决策行为与效能的影响是远远不够的,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A ,,1BezrukovaK,etal.Doworkroufaultlineshelorhurtmoderatedmodeloffaultlinesteamidentificationandrouerfor          -gppgpp   

[],():manceJ.Oranization Science2009,20135-50.g

[]:,,[]2Bekrukova K,et al.The effects of alinmentsExamininfaultlinesoranizational culturesand J.Journal ofrouerformanceggg gp p

,():Alied Pscholo2012,97177-92.ppygy

[]:[],3Huse M,et al.New ersectives on board researchChaninthe research aendaJ.Journal of Manaement and Governance2011,ppgg gg

():1515-28.

[],,4JehnK AandBezrukovaK.Thefaultlineactivationandtheeffectsofactivatedfaultlinesoncoalitionformationconflictandrocess                p[],():rououtcomesJ.Or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es2010,112124-42.     gpg 

[]:[]:5KaczmarekS,etal.Boardtask   -related faultlines and firm erformanceA decade of evidenceJ.Cororate GovernanceAn Interna-pp():tional Review,2012,204337-351.

[]:[]rous6Lau D C and Murnihan J K.Demorahic diversitand faultlinesThe comositional dnamics of oranizational J.Academ gpggpypygy(): Manaement Review,1998,232325-340.ofg

[]:,,[]7Li J and Hambrick D C.Factional A new vantae of demorahic faultlinesconflictand disinteration in work teamsJ.A-rousggpggp,():cademof Manaement Journal2005,485794-813.y g

[]:8Lim J Y,et al.New venture teams and the of business oortunities identifiedFaultlines between subrous of founders andualitppgpqy [],():investorsJ.EntrereneurshiTheorand Practice2013,10147-67.pp y 

[]:[]9Thatcher S M B,et al.Cracks in diversitresearchThe effects of diversitfaultlines on conflict and J.GrouDecisionerformanceyyp  p ,():and Neotiation2003,123217-241.g

[]:,],10Thatcher S M B and Patel P C.GroufaultlinesA review,interationand  to future research[J.Journal of Manaementuidepgg g():2012,384969-1009.

[]:[],11Thatcher S M B and Patel P C.Demorahic faultlinesA meta-analsis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Alied Pscholo-2011,96gpyppygy

():61119-1139.

[]12Tule C S,et al.Attention  in the boardroom:How board comosition and  affect discussion of entrereneurial is-atternsrocessesggpppp[],():suesJ.Academof Manaement Journal2010,533550-571. yg

[]:],13Turner J C.Social cateorization and the self-concetA social conitive theorof rouJ.Advances in GrouProcesses1985,gpgy gp[p 

):(277-121.

[],],14Van KnienberD,et al.Diversitfaultlinesshared obectives and tomanaement team J.Human Relationserformance[ppgyjpg   p():2011,643307-336.

[][]:,():15ZhanP Y.Board information and strateic tasks J.Cororate 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Review,2010185473-487.erformanceggp p[]——基于群体断层理论的反思[]():韩立丰,王重鸣,许智文.群体多样性研究的理论述评—心理科学进展,16J.2010,2374-384.[]]():谢小云,张倩.国外团队断裂带研究现状评介与未来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17J.2011,134-42.[]]():周建,李小青.董事会认知异质性对创新战略影响的实证研究[管理科学,18J.2012,61-12.

TheConnotationandSourceofBoardGrouFaultlinesand       p 

:TheirInfluenceonDecisionakinBehaviorLiteratureReview   -m g 

theConstructionofTheoreticalResearchFrameworkand      

12323

LIXiaoin -ZHOU Jianqg,

,,

(1.SchooloEconomicsand Manaement,Yanshan UniversitQinhuandao066004,China;   f gy,g2.China AcademoCororateGovernance,NankaiUniversitTianin300071,China;  yf py,j 

3.BusinessSchool,NankaiUniversitTianin300071,China)  y,j

:bstractGroufaultlineshasbeenattractedattentionfromscholarsintheoranizationalreat  A          pgg 

,behaviorfield.Howeverliteratureofboardsasastrateicdecision-m       akinroufrom the ersec-gg gp pptive of roufaultlines is verrare.Based on a s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f board rougp y ygp

,,faultlinesthis aer deeanalzes the source and comosition of board roufaultlinesand con-ppp ypgp roustructs a research framework concerninthe effect of board faultlines on decision-makinbehav-g gp g 

”ior.It makes a useful exloration of further oeninthe“black boxof board behavior to lathe solidppgy  foundations of future studies.

:;;责任编辑:康 健)ewords  Kfaultlineboard faultlinedecision-makinbehavior(rourouyggp gp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e7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