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立面的肌理与层次

更新时间:2023-03-08 17:18:4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建筑立面的肌理与层次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的兴起,城市中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我们行走在城市的街道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也主要是建筑的立面。建筑的外在形象主要反映在立面上,立面造型直接决定了建筑的性格。而在影响立面造型的诸多因素中,肌理与层次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关键词: 建筑 立面 肌理 层次 设计

建筑立面的设计是建筑造型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说建筑的平面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建筑的立面则可以说成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好的建筑立面能够使建筑有一个好的形象,能够为我们的街道与生活增添更多积极的表情。

随着现代建筑的兴起,城市中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我们行走在城市的街道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也主要是建筑的立面。建筑的外在形象主要反映在立面上,立面造型直接决定了建筑的性格。而在影响立面造型的诸多因素中,肌理与层次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高度所导致的结构限制,建筑立面在空间造型上难以有较大的突破,这时塑造建筑立面的任务便主要落在了立面的分割元素上。如窗、柱、墙体分割线等等。而正是这些元素构成了建筑立面的肌理与层次。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一谈关于建筑立面肌理与层次设计的一些看法。 1. 建筑立面肌理与层次的构成元素。 1.1点元素

点,在几何概念中是没有大小的标记,而在建筑中,我们可以将一些

具象的构件近似的概括为点。如建筑立面上的点状色块,在远距离看建筑时建筑的方形窗,散落分布的灯饰等等。这些点要素多以成组的形式出现。建筑立面上单个的点要素对人的视觉影像较小,而成组的点要素则能形成较为强大的视觉场。点的排列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表面肌理,也能够通过带有方向性的组合,形成富有韵律的动态构图。如下图为合肥工业大学学生公寓的夜景立面。在距离足够远的情况下,建筑的方形窗可以抽象为排布的点状元素。相同方形窗在立面上的排列给建筑立面以表情。

1

1.2线要素

线是由点的定向移动形成的,所以在建筑中,无论是连续的条状构件还是带有间距的连续点状构件都能够看做是线的要素。

在建筑立面中,构成线要素的构件有很多。如建筑外露的结构柱,带形窗,墙体的分割线、色带等等。这些要素的宽窄粗细不同,所形成的表情也不一样。不同长短的线状构件的组合能够形成不同的韵律感。宽度不同的线状构件的组合能够让建筑的表面形成丰富的层次感,使人们在变化与统一中感受到建筑的尺度与比例。右图为杭州某办公楼的照片,建筑立面主要以水平构件为主。其中水平延伸的钢构件与水平排列的玻璃幕墙都是线性元素。这两种水平线要素的组合把建筑立面记性了水平分割,形成了韵律。同时水平延长的线条使整个建筑更具延展性。

1.3面要素

面是由线的移动形成的。在建筑的立面中点要素和线要素大多起的是分割和点缀的作用。而面则填充了线与点之间的空白,形成了建筑中实体的部分,与建筑中空的部分呼应,体量感增强。另一方面,小面积的面也能形成建筑虚的部分。如果将建筑中的点放大便可以将其看做是面,如果建筑的线构件足够的宽也可以看做是面。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建筑的点线面之间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换的。面要素与其它要素的组合构成了建筑立面虚实组合。

例如下图的安徽省博物馆,为以铭文为主题的墙面与玻璃幕墙组合,是建筑整体的体量感很强,产生了较强的气场和表现力。

2

2. 层次与肌理的塑造手段 2.1层次的塑造

现如今绝大多数的建筑体量都是超人体尺度的,很多建筑立面的长与宽都非常的大,这么大的平面,如果没有其他要素去分割装饰,或者仅仅是用单一要素去装饰,便容易给人单调呆板的感觉,巨大的体量会给行人的视觉感受以负面影响,破坏城市的空间。正是因为如此,需要根据建筑使用功能与开洞要求合理控制建筑立面的虚实关系,利用构件或者开洞形成自然分割,形成层次给人们以正常的尺度感。

2.1.1通过构件的尺度变化塑造层次

下图为杭州某办公楼外观,整栋建筑主要以线要素为主。从构建尺度上讲,其立面要素的尺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个等级是竖向的面砖饰面垂直构造柱。这些构造柱的尺度较大,在形式上支撑起了整个建筑的构图,形成建筑的框架。第二个等级是建筑窗的龙骨,其方向有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竖直方向的龙骨尺度明显小于构造柱,与建筑的框架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次要”的感觉。水平方向上的龙骨长度远小于竖直方向的龙骨,从而使建筑长生了竖向的方向性,而水平与垂直龙骨的组合形成建筑立面的第二层骨架。而龙骨间装的块状玻璃之间的缝隙形成了一层尺度更小,密度更大的“网”也就是建筑的第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的构件互相嵌套使建筑立面形成了丰富的层次,建筑的立面表情更加的丰富。同时也给了人们准确的尺度感。

所以,在设计立面时我们可以运用建筑构件尺度的变化使建筑形成层次。每一个尺度类型的构建都各自形成一个层的体系。不同层的构件体系的嵌套形成建筑的立面。而每一个层的构件的尺度,以及构件所分割出的面的尺度都有着严格的等级性。从而使整个建筑充满秩序感。

2.1.2通过构件材质与颜色的变化塑造层次

不同材质与颜色的构件之间强烈的对比能够加强建筑的层次感。右图为杭州某酒店改造后的立面。立面的最外层用不同颜色的穿孔铝板装饰,使建筑立面产生了艳丽的效果。吸引了人们的眼球,符合建筑的功能要求。形成了第一个层次。彩色穿孔板通过水平与垂直交叉的深灰色钢框架进行固定。钢架细长的形状与面

3

装的彩色穿孔板形成对比,深灰色的颜色与铝板的彩色形成对比。以钢架搭接形成的网架构成了建筑立面的第二个层次。而建筑最里面的一层为涂料饰面的抹灰墙。墙上开有规律的窗。

无论是窗子玻璃的材质还是涂料的材质都与上面两个层的材质形成对比。同时,墙面与开窗在同一个平面上,第三层的整体感加强,与底一二层构成的“空”的体系形成对比。这个建筑在强烈的色彩与质感的对比中形成引人关注的层次。

2.2肌理的塑造

建筑物的体积感是从虚实的对比中体现出来的,建筑物表面虚实的变化是构成建筑丰富立面的又一手段。 2.2.1通过阴影塑造肌理

阴影是塑造建筑形体最直接有效的要素。正是因为有了阴影,我们眼前的建筑的体积感才变得强烈起来。而建筑立面的肌理多数也是通过阴影来塑造的。右图为杭州某大学一学生公寓。水平板与垂直板交织形成了凹槽,在日光下建筑的表面形成了明暗变化。建筑立面在明暗的强烈对比中塑造出体积感,形成肌理。

2.2.2材质本身的变化形成肌理

建筑材料本身是有变化与纹理的,在进行立面设计时,我们恰好可以充分的利用不同材质本身纹理的特点来塑造建筑表面的细部。例如木材质天然的纹理能

4

给人一种亲切的自然美。而大理石地砖光滑表面的颜色变化带给人的是一种高雅干净的美。

下图为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体育馆外立面。建筑的墙面有意做成粗糙的抹灰饰面,来塑造一种粗野的建筑情趣。

在建筑师的草图纸上建筑的立面就像一张白纸,通过画笔细心的雕琢它便产生了肌理与层次,有了丰富的表情,装点了我们的城市面貌。设想一下,假如所有建筑的里面都是单调而无变化的,整个城市的街道都将显得暗淡而无活力,缺乏合适的尺度感,进而影响人的心境。无论以何种手段与方法,只有赋予建筑立面以层次与肌理,整栋建筑才能有“形”,“形”才能传“神”。除了肌理与层次外,关于建筑立面可以讨论的内容还有很多,甚至单从这两个方面来讲仍然有写不完的内容。在这里,本文只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随着我们今后学习的深入,对于建筑立面的理解也将更加全面。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tx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