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学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更新时间:2024-05-28 15: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古代教学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Implications of ancient Chinese wisdom of contemporary teaching of language teaching

【摘 要】中国传统教学智慧是历经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最能够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其巨大适应性和优越性的文化成果。中国当代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功利化、片面社会化和低效化,欲解决中国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可以从古代传统教学中汲取经验,用以指导当代语文教学。

【关键词】教学;当代语文;传统教学;启示

【Abstract】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here is a certain utilitarian, one-sided socialization and inefficient technology, we can solve these problems to seek the wisdom of the ancient Chinese teaching. Chinese ancient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the various teaching ideas can give us inspiration in teaching.

【Key words】teaching;contemporary language;traditional teaching;revelation

1

蔡元培先生就教育问题曾指出:“教育应该采用欧美之长,孔墨教授之精神。”①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欧美之长”已经入驻中国,形成了丰富的教学理论体系。但在百年的教学发展中,“孔墨教授之精神”却抛诸脑后。“孔墨教授精神”是蔡元培老先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教学思想的一种代表性说法,也就是说中国现代教学应该从中国古代教学中汲取优秀思想精华以指导现代教学的发展。但随着中国近代社会体制的落后和外来思想的冲击,以及随后的“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被排除在现代教学体制之外。伴随现代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再次崛起,中国古代教学思想的优秀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国的语文教育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1949年至今的语文教育我习惯称之为当代语文教育。在现在我国多数省份私塾之风渐渐兴起,这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教学的部分缺失和中国传统教学中存在值得现代教学重新重视的内容。本文将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中提取智慧精华,启示当代语文教学,以建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观念。

一、中国当代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的教育事业绵延几千年,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稳定的活动。但是中国学生受教育后的综合素质在全世界排名的话,却无法得到一个靠前的位置。中国受教育的学生总人数在全世界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人均素质估计应该是排在全世界倒数的。自从解放以后到现在的六十多年时间,中国的素质教育,进步并不大。所以,中国的教育现状在某些方面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础,因此语文作为一门承载母语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当代教学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 (一)语文教学目的与教学原则功利化

所谓功利,就是说主体为满足自身需要并运用一定的手段所获取的物质利益。② 而这里所说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原则功利化指教学所追求的是眼前的功效和利益。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中以应试教育为主,追求升学率,就业率,并以百分比的方式作为教学结果的表现方式。语文教学活动对比其他学科,应更加注重人文性,更倾向于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正确培养。而功利化的表现使语文教学活动流向世俗,破坏了语文本身的人文精神。 (二)语文教学内容与师生观念片面社会化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是通过社会接触将自己的行为、准则向社会普遍标准靠拢,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物质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产生不平衡的发展,使学生的社会化发展片面进行,表现为教学内容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偏向社会技术的传授,而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上,因与社会物质生活接轨较少而被忽视。语文学科的内容是文本与精神相统一的,是主观与客观相

①钱永生.孔墨教授之精神与大学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06,(4),77. ②杨光钦.大学的功利与功利的大学[J].辽宁教育研究,2004, (1),18. 1

结合的,是充满人文关怀的。但社会化是许多精神内被忽视,仅仅是对文本惊醒形式化的解读。

在师生观念上,当代社会师生观念受西方文化影响,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自由与平等的,认为教师所授不必全部接受,应有个人观念,但有时这种追求社会平等关系趋于片面,忽视了学生思想的不成熟性和社会的复杂性,使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展开。 (三)语文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低效化

效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数量。而这里所说的低效,就是指在教学单位时间内,即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教学过程不当导致所达到的教学水平无法满足社会一般需求。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师生双向互动成为摆设,以及完成教学任务后学生高分低能、“仲永”现象①、博而不精、高学历犯罪形象、人才向外流失等。

二、中国古代教学智慧与当代语文教学

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欧美之长已进入中国百余年,其思想已经形成一定体系。取长补短固然是好,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其向外寻求,不如回归本源。

中华文化五千年,教育事业也同样发展了五千年,这五千年的发展同样提供给我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只是被我们忽视了而已。欲解决当代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经历重重考验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其实已有了许多经验。即蔡元培老先生所说的“孔墨教授之精神”。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传统各家各派关于教学的思想浩如烟海,从中我们寻求智慧,用以对现代教学进行指导。 (一)教学目的——德才兼备

纵观中国历史,儒家的教学目的是“君子”,即“仁”“义”“礼”“智”“信”皆具的人;魏晋时期对教学目标的阐释是“得意忘言”、“穷理尽性”、“越名教而知自然”;南宋时期则有“培养德才兼备,文物相资,博学多才的人才”的说法。由此我们看出,尽管时代流派有所不同,但在教学目的上,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即“德才兼备”。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国之栋梁。

对比现代教学目的的功利化,中国古代教学目的不是短时间内的效益,而是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使受教者成为德才兼备的、对社会发展带来长久利益的贤才。

“德”在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德者,得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心。”段玉裁进一步解释到:“内得于心,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才”,不仅指人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更包括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利用起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能力。

《左传》中写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在中国的伦理观点上,讲求“立德”、“立功”、“立言”,这里立德为首。《中庸》总纲中也提到“尊德性而道问

① 具体内容参见王安石的作品《伤仲永》

2

学”。这都表现了中国传统教学以伦理道德为最高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决定了德才兼备应“以德为本,由才成德”,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道,一个人若能自处在仁义中,那就是获得了最高的美德若是不能达到仁的地步,那就不能说获得了智慧。在《八佾》中也认为,一个人没有仁的心,就算有礼的意识和奏乐的技能也是没用的。这都说明了以德为本的观点。同时,“未知,焉得仁”的观点又说明学生会在掌握广博的知识、智能良好发展后进一步够陶冶情操,提高道德品质。

事实上,我们无法准确分别德与才孰轻孰重、孰先孰后,但可以肯定的是,道德培养与才能提升在学校教学中不可有所偏颇,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了解,“德才”所展现出的教学目标,是古人对学生坚定的意志、勤学好问等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和重视,以及将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共同发展作为预期目标而前进。

由此可见,传统教学目标的索要培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是既具有丰富的到的认知,又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感,还具有完善的道德行为,并由德成才,由仁而知的人。这种教学目的观是人文性与功利性的完美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完美体现。语文教学更是需要确立德才兼备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将学生培养成为思想积极向上的对社会有力的人。 (二)教学原则——讲求实用

教学原则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在现代教学追求就业率升学率的功利化教学原则下,许多教学原则被教育者忽略,造成学生的教学结果产生落差。重新把握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成功开展的重要条件。

中国传统的教育原则具有丰富性、形式多样,在教学活动中虽未明确提出教学原则这一明确概念,但就其发展表现过程,可以概括为“讲求实用”。其中,“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四大教学原则是我们最为值得借鉴的方面。

1.“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中国教育家孔老夫子在因材施教方面堪称楷模。孔子重“知人”,他根据学生所表现出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在《论语》中,孔子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分科教学:对颜渊、闵子骞、冉伯牛等重视德行教育;宰我、子贡则注重语言口才方面的培养;子游、子夏着重向文学方面靠拢;对冉有和季路则注重仕途政事的说教。《学记》中总结“多、寡、易、止”①四种不良的学习心理,对此提出“长善而救失”,意思是说师者要能够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重视因材施教,能将缺点转化为优点。②

2.“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

孟子提出“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纵之”,表明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启发教学成功的保证。朱熹提出“指引者,师之功也”,即教师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导,

①指在学习过程中贪多、求少、认为知识简单和半途而废

②代新杰.学记中的学生观发微.[J].《兰台世界》.辽宁教育研究所,2012, (3),45. 3

不是授而是引。①

3.“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颜回赞孔子“循循然善诱人”,这里的“循循”就是循序而有步骤的施教。学记中用“学箕”、“学裘”等具体事例来说明学生应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孟子用水流比喻教学积渐而进的过程。朱熹总结前人,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概念。

4.“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

所谓“温故”就是再次学习已经知道的知识。但是知道不等于理解,理解不一定会运用,因此在“温故”的过程中,会随着阅历的增加,再次理解,达到“知新”,即得到不曾体会到的新的知识。

语文教学具有灵活性,文本内容的深度与教师的授课是息息相关的。在授课中,教师应用切实而有效的教学原则使教学活动顺利展开。中国传统教学原则符合了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思维发展心理,认知过程的客观规律。是从学生本身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站在社会效率上思考。这种讲求实用的教学原则,并未将学生置于同一起跑线和同一终点线上,而是考虑了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再确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思索,保障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发展。

(三)教学内容——事理结合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活动的承载部分。教学内容社会化会因社会生活的需要,偏向技术传授,忽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中国悠久的教学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关于教学内容的观点。《论语?述而》记载“四教”为“文”、“行”、“忠”、“信”,同时,孔子又根据分科设教原则,从伦理道德和知识文化方面设定教学内容,整理古代典籍,进行裁取改订,庄子称其为《六经》②,并成为此后社会教育的基本教材。中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在教学内容上主张“德艺同厚”, “德”就是传统的道德教育。“艺”是社会生治中要学习的应用于实践的知识和技艺。因此为弟子开设了包括了百家、杂艺、农事等方面的课程。朱熹在设立“四书五经”的教材的同时,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设“教之以事”的小学和“教之以礼”的大学。从以上的教育家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内容的特点“事理结合”,这正是当代语文教学所缺乏的。

何为“事”,孔老夫子的“六书”可以称为“事”,颜之推的杂艺、农事等课程可以理解为“事”;何为“理”,“六书”可以称为“理”,颜之推开设的“百家”可以称为“理”。客观上看,“事”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外显的行为、操作,以实践为手段和目的的教学内容;“理”可以理解为内隐的理论、道理、规律,是以明自然规律和人心变化为目的的教学内容。

由此可见,“事理结合”这一教学内容观中事的内容和理的内容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在数量上相互均衡,地位上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在语文教学中,要将这种教学内容观

①吴邵兰.从朱子读书法看朱熹的教学论思想及其借鉴价值. [J]. 韶关学院学报,2006, (7),164. ②具体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乐》失传,称“五经” 4

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也应该通过生活实践去体会“事”的存在,进而在课堂上更加深刻的理解“理”的教学内容。 (四)师生观念——教学相长

师生观是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总体看法和整体认知。上文所述的平等的师生观念并非予以否定,东子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柳宗元更是提出了“教以为师”的观点,都说明了师生之间互为师友的观点,承认平等的师生关系,打这种平等绝非现代师生所讲的片面社会化的平等,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对此有着更准确的表述,即“教学相长”。

中国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学相长”作为一种传统的师生观,有着其深刻的道理。在《礼记?学记》中明确提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是说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不足,使教的过程成为学的过程,不断地学习、充实、完善、提高。在此之前,孔子在教学活动中便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为学生解答疑惑时,共同进行学问切磋,肯定“后生可畏”。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

语文教学活动在所有教学活动中是最具交流性的,无论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还是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都是通过互相“倾听”各自的思想,互相切磋,从而共同进步。因此这对从师者要求非常高,教师要有全面扎实的知识储备,又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尊重、热爱学生的意识,还要有利于启发诱导的教学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有“学而不厌”的自学精神。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凭借丰富的只是旁征博引,激发学生求知动机,使学生“亲其师”、“乐其学”、“信其道”。是学生积极配合,主动求教,进而发现学生的新奇思想,实现共同进步。 (五)教学过程——知行合一

教学过程,教师根据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指导学生的过程。①对比当代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以课堂学习为主,一味灌输书本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国古代教育提倡的是“知行合一”的教学过程。“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尔奚以为?”表达了即使学的知识再多,不做亦无济于事。因此孔子主张的“学”是面向“用”的,以学获知,以用成行,达到“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学的过程中,通过感官接受感性的认识,再通过思考得出一定规律,上升成为理性认识,但是仅仅有认识还不够,需要通过直接的实践活动是学以致用。

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文化,无一不是“知”的对象,这些内容,总的可以归纳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最后都要应用于实践,即“行”上,进而用“行”来检验知的理性。

对于学生来说,其认识虽然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但更多地表现为接受式的学习,接收和掌握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因此是一个“知先行后”的教学过程,这一过程不可避免。但在知先行后的前提下,传统教育者便更加注重“行”的过

①李朝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7. 5

程。

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的人文性使得很多的教学活动停留在思想的体会上,而学生的直接经验又不足以深刻体味作家作品的思想内涵,这便需要师者透彻分析文本,创造合理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行”的乐趣,或者安排学生利用其它时间刻意的去感受一定的事件,在学生的心理中留下一定的亲身体会,再通过文本和作家思想进行升华,成为人生体悟。

(六)教学结果——成圣成贤

学生受到教育后最终是需要为社会服务,需要通过社会的选拔。在当代社会,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看重的是学生的书面成绩,而中国古代人才选拔是不仅仅看成绩的优劣,更看重德行高低。无论是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乃至被批判的科举制,最后考察任用都需要观其品质,考察被任用者在生活所在地的日常表现。只有确定了人才的德行,确认了人才是贤才,才会委以重任。师者向社会举荐人才同样首重学生的人品,继而看才能。

三、结语

语文教学是学生接受古圣先贤优秀思想的捷径。语文课堂不应该仅仅注重形式知识,而是应该在思想上多下功夫,打下学生学习技能的道德基础,才能够为社会培养有德有才的栋梁。

中国传统教学智慧是在历经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之后,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了其巨大适应性和优越性的文化成果。当前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素质教育”,其基本理念很多都是来自对传统教学智慧的继承和创新。这些传统教学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发展都深有启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说:“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吸取智慧。”①的确,教育也是同理,理想的教育应该是继承本国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的智慧对重新寻回语文教育的自我是十分必要的。

①尤玉秋. 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国学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2009,(9),77. 6

参 考 文 献

[1] 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2] 李朝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3] 夏凤琴.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4] 乔丙辰.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5] 张燕婴.中华经典藏书: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e3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