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习题

更新时间:2023-12-07 09: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复习题

1、兽医微生物实验室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①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散布;②防火;③节约;④标记;⑤记录;⑥安全;⑦清洁与秩序 2、观察细菌常用什么显微镜?它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答:光学显微镜 光学部分:目镜、物镜、反光镜、聚光器;机械部分:镜座、镜臂、镜筒、粗调节器、细调节器。

3、油镜用毕后,为什么必须把油镜擦净?

答:油镜的原理是通过香柏油的光路折射能更加清晰的观察微生物,油具有粘附性,且不溶于水,所以,在观察完后,香柏油会粘附在镜头上,不擦去的话,风干后镜头就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报废了,又因为是油所以简单的用擦镜纸擦拭是擦不干净的,二甲苯属于有机溶剂, 4、用过多的二甲苯或酒精乙醚混合液擦拭镜油有什么危害? 答:过多的二甲苯或酒精乙醚混合液容易脱胶,使油镜脱落。 5、使用油镜时用什么作为物镜与玻片间的介质,有几种? 答:可用与玻璃的折光系数相近的油类,有7种,如柏木油。 6、观察细菌时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是什么?主意事项是什么?

答:将显微镜物镜镜头转为油镜 对好光线(开高集光器,开大光圈,调好反光镜)使亮度最强 在载物台上放上载玻片,并在玻片上放一滴香柏油 将标本移至载物台正中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油镜浸入油滴中 左眼由目镜注视镜内,慢慢地转动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注意事项:1.调节粗准焦螺旋的时候要慢 2.观察完后要用二甲苯擦拭油镜 7、微生物绘图要求有哪些? 答:① 绘出一个视野,圆形。

② 细菌大小比例合理,必须标明名称。 ③ 标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标明菌名。 ④绘图一律用铅笔。

8、制备细菌染色标本片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①干燥好的抹片固定时,使抹面向上,以其背面在酒精灯外焰上如钟摆样来回拖动过数次,略作加热,但不能太热,以不烫手为度进行固定。

9、涂片固定的意义何在?固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有哪些固定方法?

答:意义:涂片固定可将涂片上的细菌杀死,使之固定而不会到处漂移,并且死菌比活菌更容易着色,为后面染色做准备。

注意:若用火焰固定时,抹面向上,以其背面在酒精灯外焰上如钟摆样来回拖动过数次,略作加热,但不能太热。固定方法:火焰固定和化学固定。 10、细菌染色的原理是什么?

答:细菌的等电点较低,约 在pH 2~5之间,故在中性、碱性或 弱 碱性溶液中,菌体蛋白质电离后带负电荷,易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如龙胆紫及碱性复红等结合,使细菌被染成紫色或红色。

11、试述细菌革兰氏染色法的步骤及结果。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是什么?

答:原理: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蓝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步骤:①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 1-2min,水洗;

②加革兰氏稀碘液 1-3min,水洗; ③加95%酒精脱色 0.5min,水洗; ④10倍稀释石碳酸复红液复染 10-30s,水洗; ⑤吸干或自然干燥,镜检

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12、什么是培养基?试述制备培养基的原则和要求。(实验指导书19页)

答:培养基用人工方法将多种物质按照各类微生物生长的需要而合成的一种混合营养基质,一般用于分离和培养细菌。

① 原则和要求:选择适合细菌生长的温度; ② 选择适合细菌生长的环境; ③ 应纯化 ④ 接种量少

⑤ 选择适合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⑥ 按无菌操作

13、试述普通肉汤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答:① 按以下剂量称各种试剂置于铝锅中:牛肉膏 5g 蛋白胨 10g 氯化钠 5g 磷酸氢二钾1g 蒸馏水 1000ml

② 上述成分加热溶解后,以氢氧化钠溶液调整酸碱度至ph 7.4~7.6 ③ 将肉汤分装于试管中,塞上棉塞,用包装纸包扎好待灭菌 ④ 将培养基置于高压蒸气锅内,121°C灭菌15~30min。

用途:①用作细菌的液体培养②检查细菌的发育状况,以及形成的沉淀物、菌膜、菌环等③制作固体培养基的基础

14、试述普通琼脂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答:① 普通肉汤500ml 琼脂10g

② 加热煮沸,待琼脂完全融化后,将ph调至7.4~7.6,再加热煮沸20min ③ 分装,包扎

④ 灭菌121°C,15~30min。 用途:① 细菌的分离培养,纯培养

② 观察菌落形状及保存菌种 ③ 制作特殊培养基的基础

15、什么是灭菌?有哪些方法?高压蒸汽灭菌为什么要将灭菌锅的冷空气排净尽?灭菌完毕后什么情况下才可以打开锅盖取灭菌物品?

答: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杀灭细菌芽孢,霉菌孢子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灭菌方法:① 物理消毒法:干热灭菌法:火焰、热空气、红外线灭菌;湿热灭菌法:煮沸、较低温度杀灭液态食品中的微生物、流通蒸汽,高压蒸气锅;辐射灭菌法:可见光线、紫外线等。② 化学消毒法:酒精等. 原因: 排除灭菌器内原有的冷空气,为了防止高压锅内存在的冷空气时,虽压强达到规定数目,但实际温度却不足,会影响灭菌效果.灭菌完毕后,要等到压强降下来后,将气门慢慢打开,放气.排完气体后,开盖,取灭菌物品.

16、染菌或接种有微生物的培养基或培养器皿为什么不能直接洗涤而需要先经过高压蒸汽灭菌?

答:因为高压蒸汽灭菌可以杀灭存留在培养基或培养器皿中的任何微生物,甚至芽孢,可以防止微生物外泄,若直接洗涤,则微生物会通过下水道污染水源,若为致病菌将导致更为严重后

果.

17、对含糖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时,应采用多大的压力、多长时间灭菌为宜? 答:103.41KPa,121°C,15~30min。

18、对血清、噬菌体浓缩液、氨基酸溶液、维生素溶液能否进行高压蒸汽灭菌?采用何种方法除菌为宜?

答:不能用高压蒸气锅灭菌,因为这些溶液不耐高温,在高压蒸气灭菌锅内,温度达121°C,可使这些溶液变质,应该使用流通蒸汽灭菌(间歇灭菌法/丁达尔灭菌法)

19、干热灭菌的温度和时间是多少?不同的灭菌方法适用的对象分别有哪些?

答:热空气灭菌法是160°C,2h。火焰灭菌分为灼烧和焚烧,灼烧适用于耐烧的接种环、金属器皿、试管口等。焚烧适用于烧毁物品的灭菌;热空气灭菌法适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的物品,如各种玻璃皿、瓷器、金属器械等的灭菌。 20、细菌分离培养的目的是什么?何谓纯培养?

答:主要是在含多种细菌的病料或培养物中挑选出某种细菌。 如果在一个菌落中所有细胞均来自于一个亲代细胞,那么这个菌落称为纯培养 21、培养皿培养时为什么要倒置?

答:① 主要是为了便于搬运和操作方便 ② 培养时会有水滴在盖上,避免形成菌落。 22、细菌分离培养的方法有哪些?常用什么方法?细菌保藏的种类与方法有哪些?

答:分离培养的方法有:划线分离培养法、纯培养的获得与移植法、肉汤增菌培养法,穿刺培养,倾注培养法,利用化学药品的分离培养法,通过实验动物分离培养。常用的是划线分离培养法。菌种保存的方法有:传代培养保存、沙土管保存、液氮保存、冷冻干燥保存。 23、细菌菌落特征怎样描述?

答:细菌菌落的特征描述应从: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表面性状、隆起度、颜色及透明度、硬度与溶血这几个方面去描绘。菌落大小:不足1mm,露滴状;1~2mm,小菌落;2~4mm,中等大菌落;4~6mm,巨大菌落。形状:圆形、不正形、跟足形、葡萄叶形。边缘:整齐、锯齿状、网状、树叶状。隆起度:有隆起、轻度隆起、中央隆起、陷凹等。颜色:无色、灰白色、光滑透明、半透明。硬度:黏液状、膜状、干燥、湿润。溶血:若为鲜血琼脂平板上,则看是否溶血。

24、在挑取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作平板分区划线时,为什么在每区之间都要将接种环上剩余的细菌烧掉? 答:烧掉接种环上剩余的菌 ① 为了保证下个区域的细菌量较少,更容易在培养后得到单一菌落 ② 防止接种环在上次划线时被其它细菌污染而影响下一个区域;③ 保证了无菌操作。 25、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答:革兰氏染色中关键的一步是:加稀释的碳酸复红染料。该步必须保证染色的时间不过长,保证在10~30s之间。因为在未知菌情况下。若为阴性菌则该步对其无多大影响;若为阳性菌,染色时间久了,复红也会进入细胞壁内,将原来的结晶紫与碘所形成蓝紫复合物覆盖而呈红色。

26、当你对未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怎样保证操作正确,结果可靠?

答:未知菌革兰氏染色时必须保证:1、2两步即加草酸结晶紫和碘的时间在1~3min;而加95%酒精脱色时,看到颜色浮于酒精上是最佳,可用水洗掉;最后用复红染料应把握好时间,10~30s最佳,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 27、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注意那些事项?

答:1.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酒精脱色。如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染成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会被染成革兰氏阳性菌。脱色时间的长短还受涂片厚薄及乙醇用量多少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严格规定。

2.染色过程中勿使染色液干涸。用水冲洗后,应吸去玻片上的残水,以免染色液被稀释而影响染色效果。

3.选用幼龄的细菌。G+菌培养12h-16h,E.coli培养24h。若菌龄太老,由于菌体死亡或自溶常使革兰氏阳性菌转呈阴性反应。

28、M.R 试验与V.P试验的中间代谢产物和最终代谢产物有何异同?为什么最终代谢产物会有不同?糖分解实验怎样识别?(实验书37)

答:MR试验和VP试验中葡萄糖被发酵后均可产生丙酮酸,但在VP试验中2个丙酮酸又可脱羧生成2个酰甲基醇,而MR试验中只代谢得到丙酮酸。代谢产物的不同是根据细菌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有的细菌能使丙酮酸脱羧而有的不能。

VP试验中,当加入甲液,乙液后,静置15min,培养基呈红色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 MR试验中,当加入甲基红试剂后,若培养基呈红色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 VP试验与MR试验同时检测一种菌时,必定为一阳一阴。(可以删掉,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都是阴性教科书p135)

29、解释所做生化试验的原理?作生化实验时有哪些主意事项?

答:原理:不同种类的细菌,由于细胞内新陈代谢酶系不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分解排泄及合成产物有很大的差别,生化试验是检测某种细菌能否利用某种物质及其对某种物质的代谢及合成产物,确定细菌合成和分解代谢产物特异性来鉴定细菌的种类。

注意事项:1.纯培养物方可进行生化试验;2.接种时要避免交叉污染;3.标记准确;4.试剂可用标准菌株作对照。

30、试述生化试验在细菌鉴定中的作用与意义?

答:生化试验在对革兰氏染色反应和菌体及菌落形态相同或相似的细菌的鉴定上尤为重要,它可根据细菌内在的区别进行鉴定,如它们对物质的吸收,对物质的代谢及合成产物的个不相同来确定其特异性,进而鉴别出细菌的种类。

31、试述药敏试验的意义。圆纸片法的检测注意事项? 答:各种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种细菌不同菌株对同一种药物的敏感性也各有差异,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可以筛选最有效的药物用于临床,控制细菌性传染病的流行至关重要。

注意事项:① 相邻圆纸片之间的距离应当适中,不可过小,防止交叉感染;② 不可用手直接拿,应用灭菌镊子夹取;③ 镊子夹取另一种药片时,应在火焰上灭菌;④ 圆纸片一旦接触培养基某一处时,就不能在移动位置。

32、在圆纸片法中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的方法是什么?

答:看在圆纸片周边有多大的范围内无细菌生长,就是用直尺测定抑菌圈的直径有多大,若抑菌圈直径在20mm以上,则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为及敏感;15~20mm,则为高度敏感;10~14mm,则为中度敏感;若10mm以下,则低度敏感;若为0,则不敏感。 33、实验动物在兽医微生物研究中的用途有哪些?病料的采集、包装、运送的要求是什么? 答:用途:① 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② 确定病原体的致病力;③ 恢复或增强细菌的毒力;④ 测定某些细菌的外毒素;⑤ 制备疫苗或诊断用抗原;⑥ 制备作诊断或治疗用的免疫血清;⑦ 用于检验药物的治疗效果或毒性。

采集:①时间性,死亡时间超过6小时不易采样②无菌性,所用器械均应无菌③安全性,严防散布病原菌,严防本人及他人感染④目的性,不同疾病采集不同脏器

包装:①病理的组织学检查材料:采用10%福尔马林液或95%酒精10倍于病料进行固定 ②细菌检查材料:用灭菌的液体石蜡,30%甘油缓冲盐水或饱和氯化钠溶液来保存 ③病毒学检查材料:用50%甘油缓冲盐水

④血清学检验:采血后,注入灭菌管后,室温或37℃放置0.5-1h

运送; ①运送病料的容器必须结实严密,不可因容器破损而污染环境 ②病料相关数据要一同运送 ③避免接触高温和阳光

34、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培养特征及生化特性有哪些?

答: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培养特征:在鲜血平板上生长良好,菌落淡灰色、圆形、湿润、呈露珠样小菌落,无溶血。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

多杀巴氏杆菌的生化特性:不分解乳糖、吲哚试验阳性、硫化氢阳性甲基红试验及VP试验均为阳性等。

35、试述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法。

答:① 做被检新鲜病料的涂片或触片,姬姆萨、瑞氏染色,镜检;② 用接种环取被检材料涂布于鲜血琼脂平板上,培养24h,观察菌落;③ 取疑似菌落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中,24h后,观察,若不生长,则可将该该疑似菌落分离培养成纯培养物,后作生化鉴定,必要时也可以做动物试验

36、结合微生物实验室诊断要求简述动物尸体剖解的注意事项

答:① 怀疑死于炭疽的动物严禁尸体剖解。

② 有针对性的采集病料。

③ 作好个人的防护和环境消毒工作。 ④ 盛装病料的容器要求无菌。 ⑤ 无菌操作。

⑥ 病料必须注明名称。

⑦ 必须低温保存,及早送检。

⑧ 动物尸体必须妥善处理(深埋、焚烧)。

37、简述瑞氏染色和姬姆萨染色方法及结果

答:姬姆萨染色方法:①触片、干燥。用甲醇固定3-5分钟。

②将固定的触片浸于盛有稀释液的染色缸中(姬姆萨原液10滴加于10毫升中性或弱碱性蒸馏水中即可),染色30-60分钟,或过夜。 ③水洗、干燥。

结果:细菌呈蓝黑色,组织、细胞等呈其他色,视野常呈红色。 瑞氏染色方法:① 组织触片或推片,自然干燥。

② 在干燥的组织涂片上加瑞氏染液染1-3分钟,勿使染液干。 ③ 直接滴加与瑞氏染液等量的蒸馏水到涂片上,吹气混匀,继续染3-5分钟,水洗,干燥,

结果:细菌染成蓝色,组织细胞胞浆呈红色,胞核呈蓝色。

38、多杀性巴氏杆菌在纯培养和病料组织中的形态特征有什么差别?检查时各用什么染色方法? 答:多杀性巴氏杆菌在病料组织中病料涂片用瑞氏染色或美蓝染色时,可见典型的两极着色,新分离的强毒菌株有荚膜;纯培养物中则不易发现该种短杆菌,检查时用革兰氏染色。 39、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形态和培养特征上有何差异?

答: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属肠科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在形态上为两端钝圆,散在或成对分布的直杆菌,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麦康凯培养基上可形成红色菌落;沙门氏菌在形态上为直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无色透明菌落,三糖铁琼脂上可产生H2S。 40、生化试验在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与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答:肠杆菌科在形态上相似,仅通过镜检不易区别出,而可以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合成产物的不同进行生化试验加以区分,其中IMViC实验是常用来鉴别肠杆菌科细菌的基

本方法,例如大肠杆菌的试验结果为:++——,产气杆菌的试验结果为:——++。 41、肠杆菌科细菌常规实验室诊断的内容是什么? 答:第一阶段:增菌、直接分离培养

第二阶段:纯培养、识别菌落、三糖铁接种。

第三阶段:生化鉴定(IMViC、H2S、硝酸盐还原、运动力、五种糖) 第四阶段:血清学鉴定。 42、动物病毒的培养方法?

答:动物接种、鸡胚培养、组织培养法。 43、鸡胚接种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防止污染:接种全过程要求无菌操作。为减少污染,要求方法简单、操作迅速 。 (2)温度要适宜在室温较低 的冬季要采取保温措施才能进行鸡胚接种以减少死亡。接种过的鸡胚,要根据所接种的病原体生长增殖所需要的温度,置温箱中孵育。 44、常用鸡胚接种方法有哪些? 答:(1)卵黄囊接种,选用6~8日龄的鸡胚; (2)绒毛尿囊腔接种,用9~10 龄鸡胚; (3)绒毛尿囊膜接种,用9~13日龄的鸡胚。

45、病毒凝集红细胞是不是一种特异的抗原体反应? 为什么?

答:病毒凝集红细胞不是一种特异的抗原体反应,病毒凝集红细胞也称血凝作用,其本质是病毒与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这只是病毒即将进入宿主细胞过程中吸附这一步;而抗原抗体反应中,抗体必须是由被激活的Bcell分裂成浆cell后所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显然病毒凝集红细胞不是一种特异的抗原体反应。

46、HI实验是不是特异的抗原抗体反应? 为什么?

答:HI实验是特异的抗原抗体反应。病毒属于外来物质,为一种抗原,加抗体(Ab)后,病毒表面的配体可与抗体表面的受体结合,使病毒不具有侵入其他组织细胞的能力,也就是不吸附试验中的红细胞,表现出为抑制凝集的作用,所以,HI实验是特异的抗原抗体反应。 47、血凝试验中为什么要加补充液?

答:血凝试验中加入NS(生理盐水)补充液,作用:1.保证了红细胞所处的环境适宜,内外渗透压平衡,不会造成红细胞溶血或萎缩而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2.可保持与血凝抑制试验中的体积一致。

48、为什么加病毒液和红细胞悬液时要反向加?

答:在加病毒液时,从左至右的浓度依次降低,在加红细胞悬液时,若不反向加,操作时会将高浓度的触到低浓度的孔,影响到实验结果,所以要反向加,防止出现跳管现象。 49、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中空白对照的意义。

答: 血凝试验:红细胞会产生自凝现象。 血凝抑制试验:红细胞对照:检测红细胞有无自凝 病毒对照:检测病毒是否能引起血凝现象 血清对照:检测血清有无影响

50、如何判定(解读)HA和HI试验? 答:HA试验即血凝试验中,当11号孔全凝集,12号孔全沉淀时可观察前面10个孔的情况,

根据原理可知前几号为血液凝集,后则为沉淀,若实验得:6号孔血液凝集,而7号孔则沉淀,由此可知凝集价为27;好、HI试验即血凝抑制试验中,当10、12号孔全为沉淀,11号全凝集时,观察前面9个孔,若观察实验得4号孔为凝集,而5号孔沉淀,则由此得抑制价为24。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复习题

1、兽医微生物实验室注意事项是什么?

2、观察细菌常用什么显微镜?它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3、油镜用毕后,为什么必须把油镜擦净?

4、用过多的二甲苯或酒精乙醚混合液擦拭镜油有什么危害? 5、使用油镜时用什么作为物镜与玻片间的介质,有几种? 6、观察细菌时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是什么?主意事项是什么? 7、微生物绘图要求有哪些?

8、制备细菌染色标本片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9、涂片固定的意义何在?固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0、细菌染色的原理是什么?

11、试述细菌革兰氏染色法的步骤及结果。 12、试述制备培养基的原则和要求。

13、试述普通肉汤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14、试述普通琼脂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15、高压蒸汽灭菌为什么要将灭菌锅的冷空气排净尽?灭菌完毕后什么情况下才可以打开锅盖取灭菌物品? 16、染菌或接种有微生物的培养基或培养器皿为什么不能直接洗涤而需要先经过高压蒸汽灭菌?

17、对含糖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时,应采用多大的压力、多长时间灭菌为宜?

18、对血清、噬菌体浓缩液、氨基酸溶液、维生素溶液能否进行高压蒸汽灭菌?采用何种方法除菌为宜?

19、干热灭菌的温度和时间是多少?

20、细菌分离培养的目的是什么?何谓纯培养? 21、培养皿培养时为什么要倒置?

22、细菌分离培养的方法有哪些?常用什么方法? 23、细菌菌落特征怎样描述? 24、在挑取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作平板分区划线时,为什么在每区之间都要将接种环上剩余的细菌烧掉?

25、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26、当你对未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怎样保证操作正确,结果可靠? 27、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注意那些事项? 28、M.R 试验与V.P试验的中间代谢产物和最终代谢产物有何异同?为什么最终代谢产物会有不同?

29、解释所做生化试验的原理?作生化实验时有哪些主意事项? 30、试述生化试验在细菌鉴定中的作用与意义? 31、试述药敏试验的意义。

32、在圆纸片法中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的方法是什么? 33、实验动物在兽医微生物研究中的用途有哪些? 34、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培养特征及生化特性有哪些? 35、试述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法。

36、结合微生物实验室诊断要求简述动物尸体剖解的注意事项 37、简述瑞氏染色和姬姆萨染色方法及结果 38、多杀性巴氏杆菌在纯培养和病料组织中的形态特征有什么差别?检查时各用什么染色方法?

39、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形态和培养特征上有何差异? 生化试验在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与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40、鸡胚接种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41、常用鸡胚接种方法有哪些?

42、病毒凝集红细胞是不是一种特异的抗原体反应? 为什么? 43、HI实验是不是特异的抗原抗体反应? 为什么? 44、血凝试验中为什么要加补充液?

45、为什么加病毒液和红细胞悬液时要反向加? 46、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中空白对照的意义。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复习题

1、兽医微生物实验室注意事项是什么?

2、观察细菌常用什么显微镜?它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3、油镜用毕后,为什么必须把油镜擦净?

4、用过多的二甲苯或酒精乙醚混合液擦拭镜油有什么危害? 5、使用油镜时用什么作为物镜与玻片间的介质,有几种? 6、观察细菌时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是什么?主意事项是什么? 7、微生物绘图要求有哪些?

8、制备细菌染色标本片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9、涂片固定的意义何在?固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0、细菌染色的原理是什么?

11、试述细菌革兰氏染色法的步骤及结果。 12、试述制备培养基的原则和要求。

13、试述普通肉汤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14、试述普通琼脂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15、高压蒸汽灭菌为什么要将灭菌锅的冷空气排净尽?灭菌完毕后什么情况下才可以打开锅盖取灭菌物品? 16、染菌或接种有微生物的培养基或培养器皿为什么不能直接洗涤而需要先经过高压蒸汽灭菌? 17、对含糖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时,应采用多大的压力、多长时间灭菌为宜?

18、对血清、噬菌体浓缩液、氨基酸溶液、维生素溶液能否进行高压蒸汽灭菌?采用何种方法除菌为宜? 19、干热灭菌的温度和时间是多少?

20、细菌分离培养的目的是什么?何谓纯培养? 21、培养皿培养时为什么要倒置?

22、细菌分离培养的方法有哪些?常用什么方法? 23、细菌菌落特征怎样描述?

24、在挑取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作平板分区划线时,为什么在每区之间都要将接种环上剩余的细菌烧掉? 25、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26、当你对未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怎样保证操作正确,结果可靠? 27、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注意那些事项?

28、M.R 试验与V.P试验的中间代谢产物和最终代谢产物有何异同?为什么最终代谢产物会有不同? 29、解释所做生化试验的原理?作生化实验时有哪些主意事项? 30、试述生化试验在细菌鉴定中的作用与意义? 31、试述药敏试验的意义。

32、在圆纸片法中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的方法是什么? 33、实验动物在兽医微生物研究中的用途有哪些? 34、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培养特征及生化特性有哪些? 35、试述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法。

36、结合微生物实验室诊断要求简述动物尸体剖解的注意事项 37、简述瑞氏染色和姬姆萨染色方法及结果

38、多杀性巴氏杆菌在纯培养和病料组织中的形态特征有什么差别?检查时各用什么染色方法? 39、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形态和培养特征上有何差异? 生化试验在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与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40、鸡胚接种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41、常用鸡胚接种方法有哪些?

42、病毒凝集红细胞是不是一种特异的抗原体反应? 为什么? 43、HI实验是不是特异的抗原抗体反应? 为什么? 44、血凝试验中为什么要加补充液?

45、为什么加病毒液和红细胞悬液时要反向加? 46、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中空白对照的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l7t.html

Top